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属于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乳头瘤病毒属,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能诱发人的皮肤或粘膜产生疣和乳头状瘤,某些基因型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牛乳头瘤病毒是一种能够引起牛发生皮肤乳头状瘤、纤维素瘤、膀胱和食道癌的DNA病毒,现已在牛群中广泛传播,对牛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了诊断甘肃某荷斯坦奶牛场300多头泌乳期奶牛乳头突发疣状物的病因,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患有疣状物的奶牛进行综合诊断.结果 表明,乳头患疣状物奶牛的其它部位无类似生长物,无发烧、疼痛等异常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HE检测疣状物呈现角化过度和细胞空泡化现象,这与牛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变化相似,并且用PCR方法获得了牛乳头状瘤病毒L1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为乳头瘤病毒7型基因,核苷酸同源性达98%以上.因此,本次荷斯坦奶牛乳头突发疣状物为乳头瘤病毒7型感染引起的,这是甘肃地区首次发现该基因型乳头瘤病毒,应引起奶牛场与防疫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特异在皮肤表达乳头瘤病毒(HPV16)E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皮肤特异启动子p INV及HPV16-E6,将以上片段通过酶切连接,插入去掉CMV启动子的pc DNA3.1(-)载体,获得dpc DNA3.1(-)-p INV-E6载体;并显微注射制备其转基因小鼠,利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获得的阳性小鼠体内E6的表达水平。结果:dpc DNA3.1(-)-p INV-E6载体测序正确;经鉴定31只实验小鼠中,有2只小鼠携带外源基因,将其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的F1代中又有2只阳性小鼠;且在获得阳性小鼠的皮肤组织中RT-PCR检测有E6的转录本,Western blot检测有E6蛋白表达,且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有E6在皮肤表达且引起皮肤微增生。结论:成功构建了p INV-E6转基因模型小鼠,HPV16-E6基因在小鼠皮肤中特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PV16-E6在癌症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宫颈癌已成为继乳腺癌之后引起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已经成为女性癌症死亡率的首位。另外,HPV还与很多其他癌症及皮肤、粘膜疣等常见疾病有关。因此,研究和开发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及相关疾病的疫苗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HPV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HPV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伟丽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2):16-17,25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环状ds DNA病毒,它们感染皮肤及粘膜,引起疣、上皮良性增生及癌变等疾病。已发现的HPV有60多个型别,其中HPV16、18、31、33与90%以上的宫颈癌有关,被称为高危HPV;而HPV6、11则与上皮良性增生有关,被称为低危HPV。本文就近年研究HPV基因在人宫颈癌发展中的作用及用转基因动物研究HPV基因特点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在人类广泛传播,能引起人类皮肤和黏膜的异常增生,某些型的感染与生殖道恶性病变关系密切。随着对人乳头瘤病毒重要性的认识.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也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本文就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在结构功能和生活周期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析了人乳头瘤病毒-6型L1外壳蛋白之B-细胞优势表位,并拟以此为基础制作表位多肽疫苗.研究中采用Goldkey和PC/Gene软件系统综合分析HPV6之L1蛋白B-细胞优势表位后,Fmoc固相合成表位多肽,通过HPLC纯化和毛细管电泳分析其纯度.与佐剂完全乳化后,免疫小鼠,进行动物水平的免疫效果评价.取免疫小鼠血清,与HPV-6 DNA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上清液结合,以鉴定免疫小鼠所产生抗体的特异性.发现L1蛋白第425-439位和第486-500位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且该抗体与人尖锐湿疣疣体组织上清液呈阳性反应.说明所选这两个肽段为HPV6之L1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但诱导产生的抗体是否具有功能特异性,正在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 (HPV)是一种能引起人类皮肤、粘膜的乳头状瘤或疣 ,并可导致恶性病变的病原体。研究表明 ,90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流行病学研究和文献报道显示 ,HPV5 8型在中国妇女宫颈癌中检出阳性率非常高 ,是仅次于HPV1 6型、1 8型的乳头瘤病毒高发型 ,尤其是东南省份 ,5 8型的感染率有上升趋势 ,与HPV1 6型的检出率相近 ,同时二者在宫颈各病变组的检出强度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见 ,在我国HPV5 8型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在HPV5 8基因组中 ,L1和L2基因分别编码主要衣壳蛋白和次要衣壳蛋白 ,其中L1基…  相似文献   

9.
乳头瘤病毒E2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乳头瘤病毒的生活史中处于核心的枢纽地位。E2蛋白可在DNA复制水平,RNA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E2蛋白可启动,凶制乳头瘤病毒早期启动子的表达。研究E2蛋白的功能有助于揭开乳头瘤病毒的生活史及其致病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颇为常见,其与肛门生殖器疣、生殖器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发现,乳头瘤的形成与HPVE2蛋白密不可分,该蛋白质涉及到病毒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病毒的有丝分裂、其他早期蛋白的转录及细胞凋亡有关。近年来,各国学者利用E2蛋白的特性研制出E2相关疫苗,分别使用不同的重组病毒来传输E2,或是使用纯化的E2蛋白或E2融合蛋白,运输至体内的HPV转化细胞和/或HPV感染细胞中,以期达到防治HPV感染相关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932年Shope首先发现棉尾兔(CottontailRabbit)的乳头瘤由病毒引起,用疣浸液注射野兔或家兔能引起疣,部分患疣家兔发展为癌。该病毒是第一个哺乳动物致癌病毒的模型,称棉尾兔乳头瘤病毒(CottontailRabbitPapillomaVirus,CRPV)。以后相继从羊、鹿、牛、马、狗等动物也分离到此病毒。此外,还从鶸类(Chaffinch)分离到禽类的乳头瘤病毒。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干扰素外用制剂在治疗由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皮肤癌等皮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干扰素在治疗这些皮肤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郑楠  张原  敖滨  郑光宇 《病毒学报》2003,19(4):293-300
基于90种乳头瘤病毒的L1基因和E2基因的DNA全序列,应用似然比检验和贝叶斯推论重建病毒的系统发育树,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病毒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同时比较研究贝叶斯推论和过去常用的最小进化、最大简约、最大似然三种建树算法的优劣。结果表明:乳头瘤病毒可分为4超群,不同超群的乳头瘤病毒宿主和组织特异性不同。引起人宫颈癌的高危和低危乳头瘤病毒在进化上分别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高危类群起源于共同祖先。算法的比较研究表明,贝叶斯推论作为进化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在计算速度和可靠性上明显优于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STD)之一,与生殖系统肿瘤和生殖器疣密切相关。HPV感染与女性生殖健康之间的病因学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男性HPV感染。本文就男性HPV感染与男性生殖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但引起这些疾病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人们想通过构建动物模型来深入了解HPV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机制。HPV具有严格的嗜人类组织的特性,这就要求在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中利用不同外源启动子,使HPV癌蛋白定向表达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本文主要介绍人角蛋白启动子在HPV的转基因小鼠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CR法从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扩增人乳头瘤病毒11型晚期基因L1,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11型L1晚期基因共同装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中,分别位于强启动子Ppolh和弱启动子P10之下;利用酶切和PCR技术对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进行鉴定。结果:PCR扩增法获得尖税湿疣组织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11型的L1基因,得到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和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经酶切电泳鉴定验证重组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为进一步构建双价L1蛋白表达系统进而建立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6型病毒样颗粒诱导中和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重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免疫血清的抗感染作用,用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制备的人乳头瘤病毒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HPV-6)L1 VLP的HPV-6L1+L2 VLP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ELISA法测定抗体滴度,在细胞水平和裸鼠异源组织移植模型中评价了免疫血清的中和病毒抗感染作用。VLP诱导了高滴度(>1:10000)的血清抗体,抗血清可以特异地阻断人胚上皮细胞对VLP的摄入,并且能抑制从尖锐湿疣活检标本提取的HPV对人上皮细胞的感染。重组HPV-6VLP免疫小鼠诱导的血清抗体具有中和病毒、抑制感染的作用。提示重组VLP可以用于研制HVP预防性疫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分析了人乳头瘤病毒-6型L1外壳蛋白之B-细胞优势表位,并拟以此为基础制作表位多肽疫苗。研究中采用Goldkey和PC/Gene软件系统综合分析HPV6之L1蛋白B-细胞优势表位后,Fmoc固相合成表位多肽,通过HPLC纯化和毛细管电泳分析其纯度。与佐剂完全乳化后,免疫小鼠,进行动物水平的免疫效果评价。取免疫小鼠血清,与HPV-6 DNA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上清液结合,以鉴定免疫小鼠所产生抗体的特异性。发现L1蛋白第425-439位和第486-500位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且该抗体与人尖锐湿疣疣体组织上清液呈阳性反应。说明所选这两个肽段为HPV6之L1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但诱导产生的抗体是否具有功能特异性,正在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药复方制剂抗人乳头瘤病毒软膏(优必清软膏)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脱疣的疗效、复发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观察,共150例.尖锐湿疣优必清软膏组(试验组)60例,尖锐湿疣足叶草脂液(别名鬼臼根树脂、疣必治、鬼臼素酯,其活性成分为足叶草酯毒素)组(对照组)60例.作为参考选取外阴假疣优必清软膏组30例与尖锐湿疣优必清软膏组60例平行对照.局部外涂覆盖疣体,隔日一次,疗程1-4周,随访3-6个月.CA脱疣疗效、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作为安全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脱疣的有效率为95%和86.67%,两组的复发率为5%和23.33%,试验组脱疣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必清软膏治疗CA,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临床用药安全.优必清软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证实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感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构建了包含HPV16E6E7基因的重组腺伴随病毒载体并包装重组病毒,重组病毒感染人胎食管粘膜组织,注射SCID小鼠皮下,在TPA协同下12周左右诱发肿瘤。PCR及打点杂交检测到瘤组织中HPV16E6E7基因的存在,HE染色表明为恶性鳞状上皮癌,培养形态及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瘤组织的上皮来源。以上结果对于阐明食管癌发生的病毒病因、食管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为食管癌防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