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讨急性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需采取的对策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并94例经腹腔镜行急性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完整切除89例,大部分切除3例,中转开腹2例,并发胆漏1例,胆囊窝积液1例,病检无癌变报告,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腹腔镜行急性期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按照术中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对策及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将中转开腹率降到最低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26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24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无死亡患者,手术时间为30~170 min,平均103 min,术中出血5~70 mL,平均45 mL。平均住院时间3~11天,平均6.46天。随访3月~36月,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以获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因气腹建立困难1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2例,所有病人恢复顺利,行LC术后2~4d出院,中转开腹5~7d出院。结论:只要术前充分准备和评估,灵活选择穿刺孔,有效的腹腔粘连松解,术者具备高超的腔镜操作技术和丰富的胆道手术经验,有上腹部手术史的LC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种复杂类型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方法。方法本组62例复杂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完成56例,6例中转开腹。结果 Mirizzi综合征I型3例全部中转;胆囊管汇入胆总管过低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同一侧壁并行约2cm 1例,右肝管汇入胆囊管1例,均中转开腹;LC术成功56例,全部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熟悉胆囊管及胆囊三角区内引外胆管结构的特点,细致解剖胆囊三角区,辨清肝总管、胆总管位置,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复杂型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97.87%;1例因肌瘤较大中转开腹切除术。本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平均104(81~195)min,出血量平均120(90~140)ml,术后住院时间4~5天。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易于操作等优点,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遇到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10年12月LC术中遇到的11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结合快速病理明确诊断8例,3例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开腹手术6例,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3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行腹腔镜胆囊姑息性切除术;结论:行LC前应加强对胆囊癌的警惕与认识。术中应常规检查胆囊标本,有怀疑者及时行冰冻切片检查。UGC确诊后应尽早开腹行根治性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肿瘤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65岁以上因急性胆囊炎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剖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OC组比较,LC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术中出血、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中转开腹10例,占7_35%;其中粘连严重导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6例,无法控制的出血2例,结石嵌顿胆囊管2例。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ouviere沟引导定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研究组患者在Rouviere沟引导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Rouviere沟分型为开放型89例(59.33%)、融合型32例(21.33%)、缺失型29例(19.33%),分型的性别构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少和中转开腹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出现任何病例胆管损伤和手术死亡,手术后恢复较好。结论:Rouviere沟引导定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柳己海  李明杰  郑直  郑小林  何涛 《生物磁学》2011,(18):3504-35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地完成手术,其中22例行腹腔镜局部切除术,8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手术时间103—142min,出血量60-480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6d。术后随访18~36个月,局部复发或种植性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因妇科疾病住院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手术425例病例构成和手术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腹腔镜下完全子宫切除术3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89例,子宫次全切切除术145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68例,附件手术87例.子宫手术时间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平均120 ml,附件手术时间平均55 min,出血平均60 ml,术后平均住院4天,未发生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到2009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6例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5例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所有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恢复较好.经脐手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33±0.82,与传统腔镜组的平均住院时间(6.73±0.96)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也无差异(P>0.05).结论: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经脐单孔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52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术前访视、器械物品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处理等护理配合措施。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并发肝下脓肿1例,余无感染、胆漏、胸腔或膈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复发3例(5.77%)。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对减小术中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巨脾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组及开腹脾切除(OpenSplenectomy,OS)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差异。结果:LS组与OS组在性别组成、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年龄组成及脾脏长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LS组手术时间比OS组略长,但无统计学意义,L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OS组(P<0.01),LS组术后进食、术后排气、引流管拔除及出院时间均明显早于OS组(P<0.01)。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为治疗门脉高压巨脾的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易晓雷  李旭辉  苗雄鹰 《生物磁学》2011,(17):3339-334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及时机。方法:分别对患有急性胰腺炎而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38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了研究。结果:首先对38例病人进行了3-15天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当临床症状和表征基本消失,血、尿中的淀粉酶接近正常水平时,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时间为30分钟到90分钟(平均时间60分钟),手术中无转化和严重并发症症状发生。对这38例病人随访6到56周后无复发现象发生。结论:当临床症状和表征基本消失,血、尿中的淀粉酶接近正常水平时,急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是有效且可行的。在中国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占50%~70%。胆结石治疗取决于患者胰腺炎的严重性,及患者是否患有梗阻性黄疸。对于非梗阻性胰腺炎的患者,早期是否要进行明确的手术治疗尚无定论。我院患有急性胰腺炎的3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4年2月到2009年4月之间)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情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胆囊切除术中抗菌治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开腹胆囊切除(OC),每组25例,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前及术后使用抗生素的例数及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根据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甙类.结论:根据病情发展,确定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720例因子宫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按照腹腔镜手术指征选择4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比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开腹组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及恢复情况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四组手术成功率都在95%以上,远大于开腹组手术成功率(87.4%)(P<0.05)。腹腔镜四组并发症发生率远小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四组在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四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四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有效,创伤小,费用低,适合符合手术指证的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8 例,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9 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行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根治术。比较两组术中效果、 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手术风险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 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肠胃功能恢复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 发症率为5.08%,显著低于对照16.95%(P<0.05);观察组保肛率达到81.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10%(P<0.05);两组2 年复发率和 转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 创伤小,根治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 相近,综合疗效优于开腹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患者共计32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24例患者经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证实,其中12例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6例行二次开腹手术。Nevin I期4例,Nevin II期20例,Nevin III期5例,Nevin IV期2例,Nevin V期1例。3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6~24d,平均住院时间(13.8±8.1)d。32例中有30例获得随访,2例失访,随访时间2~49个月,平均(24.2±14.6)个月。生存23例,死亡7例,分别死于术后2、3、5、12、14、18和32个月。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胆囊积液,2例切口感染和1例胆瘘,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加强对胆囊癌的警惕与认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治疗,提高根治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7例明确病因的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最初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1例术中证实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缝合漏口,腹腔冲洗引流,1例证实肝总管侧壁漏,行肝总管侧壁修补+T管引流术,另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加腹腔引流治愈.随访1-13年疗效满意.结论:LC术后近期患者腹痛应考虑迟发性胆漏的可能,ERCP+ENBD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切除与内镜联合治疗的7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34例,腹腔镜与肠镜联合治疗41例。总结分析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有72例手术成功,3例患者因肿瘤位置不佳中转开腹,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平均手术时间(72.8±12.7)min,出血量5~30mL,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7.5±0.5)d。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的特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