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华北晚中新世保德期三个经典地点的羚羊牙齿釉质之稳定碳同位素,结合相同地点的单纯食叶者(鹿科)与食草者(三趾马)的数据,推断其食性取向。结果显示这些晚中新世生态系统中C_3植物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含有一小部分的C_4植物(可能小于30%)。高冠羚羊(Gazella dorcadoides类型)取食约20%的C_4植物,而中冠羚羊(G.paotehensis类型)与低冠羚羊(G.gaudryi类型)为纯C_3植物消费者。鹿科动物单纯取食C_3植物,而三趾马与G.dorcadoides类型的羚羊取食C_4植物的比例在统计上难以区分。碳同位素数据与G.gaud- ryi类型的食叶性以及G.dorcadoides类型以草食为主的观点相一致。参照这些类群的地理分布,当前的数据支持晚中新世黄土高原东南部处于相对于西北部更为封闭环境的观点。这种环境梯度的分布方向与模式可能是该地区东亚季风体系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国发现的中新羚(偶蹄目,牛科,蓝牛族)化石较少,但由于其重要的生物年代学意义而备受重视,被作为与欧洲Vallesian期动物群对比的重要分子。描述了新近在陕西府谷喇嘛沟发现的头骨标本。依据下颌骨形态与牙齿特征,将其归入Miotragocerus gregarius (Schlosser,1903)。新发现的材料完善了该种的鉴定特征:中等大小的蓝牛类;角心强烈后倾, 中等分散度,具前后两条棱,横断面呈椭圆形;雄性个体角心前的额骨部分强烈隆升,雌性个体则无明显隆起;脑颅部分成梯形,其最大宽度在角心后,最小宽度在枕骨位置上;基枕骨前后突之间没有沟槽发育;P2与P3具发育且后置的次尖;p4下后尖前后向扩展。对比研究表明,该种较Miotragocerus spectabilis原始,而后者为中国发现的蓝牛类的最后代表且于中新世末期绝灭。对比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的蓝牛,认为中国的Miotragocerus可能与欧洲的种类关系较为密切,而不同于巴基斯坦的Tragoportax。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Miotragocerus在中国主要发现于晚中新世中晚期(Turolian期),可能在8Ma之前从欧洲迁移至东亚,由于剧烈的气候及生态环境的改变于晚中新世末期与Urmiatheriinae等大型牛科化石一起绝灭。  相似文献   

3.
自 2 0世纪 60年代 ,陕西蓝田地区就以连续的晚新生代地层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成为研究中国晚新生代哺乳动物与地层划分对比的经典地区之一。李传夔等 ( 1 984)根据灞河组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建立了灞河期 ,并与欧洲的Vallesian期对比。邱占祥等( 1 990 ,1 995)认为化石证据不充分 ,而将其与保德期合并。近年来 ,黄土高原三趾马红粘土大量的年代学资料表明 ,红粘土沉积最早可能开始于约 8Ma前。因此 ,狭义的保德期可能只代表了晚中新世晚期 ,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分期的再划分问题又重新被提出。自 1 997年以来 ,我们课题组在蓝田地区共发现 52个化石地点 ,其中的 2 6个含有哺乳动物化石 ,大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共计 1 666件。经过详细野外地层测量 ,绘制了综合地层剖面 ,并将主要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地点对比标定到综合地层剖面上。经过对各门类化石的初步研究 ,以及对已有化石材料的初步修订 ,到目前为止 ,陕西蓝田灞河组共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45种 ,蓝田组 2 0种。新的化石证据表明 ,灞河组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完全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保德三趾马动物群。大哺乳动物化石以灞河三趾马与贾氏三趾马为代表 ,牛科化石组合在种级甚至属级上有明显的区别。大量的陕西转角羚羊 ,小型的Protoryx、Dorcadoryx以及Ga  相似文献   

4.
描述在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貘属新种和政貘(Tapirus hezhengensis sp. nov.),它是貘属中已知最小的种之一。在基本特征上,临夏盆地的和政貘与现生貘已相当接近,前臼齿完全臼齿化,门齿、犬齿的数目和形态也与现生貘一致。东亚晚中新世缺少貘科化石的材料,和政貘的发现对中国第四纪貘类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显示中中新世起源于欧洲的真貘在晚中新世时期已扩散至东亚。貘类通常适应于潮湿的热带森林环境,但和政貘在华北三趾马动物群中的发现说明这类动物也能够生活于干旱的温带草原地区。  相似文献   

5.
文王沟93002地点剖面从下至上被分成4个生物地层带。Ⅰ带可能属于晚中新世保德期中期,Ⅱ+Ⅲ带属于上新世早期,Ⅳ带属于上新世中期。将各带与93001地点剖面进行了对比。着重探讨了鼠科动物中的Huaxiamys n. sp.向H.primitivus以及Occitanomys n. sp.向Chardinomys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甘肃东乡晚中新世新发现的副板齿犀(奇蹄目、犀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1,39(4):T001-T002
副板齿犀 (Parelasmotherium)是Killgus( 1 92 3 )根据采自山西的标本建立的 ,属型种为山西副板齿犀 (P .schansiense)。邱占祥和谢骏义 ( 1 998)记述了产自甘肃东乡汪集的简饰副板齿犀 (P .simplum)化石 ,但其准确的层位不能肯定。最近在汪集西南约 1 1km的那勒寺乡有确切层位的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一些新材料 ,它们显然可以归入Parelasmotherium这个属 ,但与上述已知的两个种都不相同。临夏副板齿犀 (新种 )Parelasmotheriumlinxiaensesp .no…  相似文献   

7.
晚中新世是古老仓鼠类型向现代属种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描述了产自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村附近DM02地点新发现的仓鼠科化石一新种,吴氏微仓鼠Nannocricetus wuae。该种臼齿低冠,齿尖呈尖锥形;m1的下前边尖呈单尖,具有向唇、舌两侧延伸的脊,无下中脊或极微弱;m2下前小脊很退化,下中脊有或无;M1前边尖窄,轻度二分;M3长大于宽。不同于被归入Cricetodontinae的Megacricetodon和Democricetodon,新种显示出牙齿结构的简化,上臼齿无前尖刺、前中脊和内外侧的附尖,下臼齿无下前小脊刺和内外侧的附尖,上臼齿3个齿根,下臼齿2个齿根。新种在牙齿形态上与陕西蓝田灞河组发现的原始微仓鼠Nannocricetusprimitivus和内蒙古二登图的蒙古微仓鼠N.mongolicus最为接近,前者的m1下前边尖完全单尖,下前边尖与后面齿尖的连接完全缺失或极微弱,上下臼齿的中脊(下中脊)在部分标本上存在。这3个种皆为中国北部的地方类群,显示出明显的演化趋势:m1下前边尖的二分,M2/m2中脊(下中脊)的退化和前小脊(下前小脊)的发育。根据形态特征推测吴氏微仓鼠可能起源于众古仓鼠(Democricetodon),并在中国渐进演化出原始微仓鼠和蒙古微仓鼠。依据吴氏微仓鼠的进化水平,参照已有的化石记录,并结合共生哺乳动物化石,推测该地点的时代可能为晚中新世最早期。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中采集到的一件鼠亚科具下颌骨的头骨和数节颈椎化石(IVPP V 16288)。该头骨代表许氏鼠的一新种,被命名为亚洲许氏鼠(Huerzelerimysasiaticussp.nov.)。这是许氏鼠头骨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较小;头骨较宽短,具较宽短的吻部和较窄的眶间区;有较发达的前颌骨侧背嵴;两额嵴弱,近于平行;门齿孔长,向后延伸至M1前齿根舌侧;后颚孔位于M2舌侧;硬颚后缘位于M3之后;无翼间孔;具骨质的翼蝶管和膨大的听泡;内颈动脉孔的位置靠近基结节;下颌骨水平支较低,齿隙凹入较深;咬肌嵴伸至m1前缘下方;颏孔位于m1的前下方,咬肌嵴前方,靠近齿隙;I2为垂直伸型;M1的t1位置较H. exiguus靠前;M1和M2的t6和t9的连接脊明显,t12为低的脊形;M2的t1和t3以及M3的t1均与t5连;M3有t3和较大而孤立的t8;m1的下前中尖(Acc)明显,与颊侧下前边尖(Abc)和舌侧下前边尖(Alc)l两尖连;m1和m2颊侧齿带明显,有较大的c2与下原尖相连,后根为低弱的脊形;m2和m3的Abc孤立;m3无c1等。根据H. asiaticus的进化程度,H. aisaticus的产出时代可能比H. exiguus的稍晚,为灞河期晚期,大致与欧洲MN11上部或MN12下部的时代相当。  相似文献   

9.
10.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态形态学是基于生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研究不同物种形态所代表的生态位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靠化石鬣狗类与现生种类牙齿和头骨整体形态的相似度进行了生态形态(ecomorphology)的分类,但尚未对这些已定的生态形态进行过多变量的头骨形状分析。本文拟采用平面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晚中新世临夏盆地的鬣狗类进行研究,并探讨以头骨形状划分其生态形态类型的可行性。几何形态测量法是以生物形态的轮廓作为数据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尚未被国内古生物研究者广泛采用,但自20世纪30年代多变量统计学的理论成熟以来,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软件算法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近代生物学(neontology)和古生物学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工具。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分析也因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而变得更简单和直观。然而,化石标本由于埋藏和保存的关系通常会出现变形或残缺不全,使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古生物学的应用仍主要以平面数据分析为主。平面数据采集的第一步是从与标本某一平面相垂直的角度拍摄数码照片;虽然拍摄平面的选择通常由研究者自定,但一般会选择待研究类群形状变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如,鱼类一般选取侧视)。第二步是形态的数字化,即使用某一种形态测量软件来标出地标点(landmarks;或称界标点、标志点、标点)。地标点的选择对于分析的结果有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一般会选择Bookstein分类中的I型或II型作为地标点的标准。这两种地标点的共同点是可以从解剖学特征上准确地在每一个标本上找到,而无不明确或复现困难的可能性。数字化后的数据在软件中用数学算法叠加起来(superimposition,或称叠合,重叠),以去除原始图片数据中标本位置、角度及其他与几何形态无关的冗余信息。所有的数字化数据叠加起来后,利用软件计算所有标本之间的几何距离。现在常用的软件中都会以平均几何形状作为中心,而且利用类似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多变量计算来呈现相对扭曲(或称相对反卷)轴(relative warp axis),后者即是可以用来把形态差异视觉化的多变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平面坐标图来看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所谓的薄板样条曲线图(thin-plate spline grid)来表示相对形态上的变化。相对扭曲轴所代表的形状数据还经常被拿来与代表几何物体大小的距心值(或称重心距离,centroid size)做回归曲线分析,以便发现种群中某些形态的异速生长模式(allometry)。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对产自和政地区的鬣狗科Hyaenictitherium,Ictitherium,Adcrocuta和旁鬣狗科Dinocrocuta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这4个属保存完好的头骨标本的侧面形态。与东非大草原现生食肉动物的头骨整体形态分布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和政的鼬鬣狗(Ictitherium)和鬣型鼬鬣狗(Hyaenictitherium)的头骨形状分布介于现生斑鬣狗(Crocuta crocuta)、犬科猎狗(Lycaon pictus)和金豺(Canis aureus)之间,为二者似豺生态形态的解释提供了几何形态测量证据。再者,上述两属化石鬣狗的形状分布与现生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重叠,表明现生斑鬣狗头骨的发育机制可能是在鼬鬣狗祖先类型的异速生长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育,进而演化出现有的粗壮形态。此外,巨鬣狗(Dinocrocuta)和副鬣狗(Adcrocuta)的头骨形状与现生的斑鬣狗在几何形态测量空间内有普遍重叠的现象,指示了这些异时出现的种类具有相似的生态形态,因而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结果还显示巨鬣狗和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相近,以及两者从幼年到成年发育的形状变化过程也具有相似的规律。因而,巨鬣狗和斑鬣狗之间的趋同演化不仅表现在成年头骨的粗壮程度上,而且在幼年发育模式中也存在平行演化现象。现生发育学与行为生态学已经证实,相对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现生斑鬣狗发育粗壮头骨形态的机制不是以增速生长,而是以延长发育期来实现的。由此推断,巨鬣狗的发育期有可能和现生鬣狗相当(35个月),也可能由于具有相对粗壮和巨大的头骨形态,其发育期会延长些。当然,这个新解释仍需要更多的化石数据和发育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1.
报道并描述了大唇犀属一新种——桑氏大唇犀(Chilotherium licenti sp.nov.),材料为桑志华于1920年在甘肃庆阳晚中新世地层中采集到的一件关联寰椎的成年头骨和一件成年下颌骨。新种除了具有下颌联合部强烈扩展,i2巨大且内刃上翻,原尖收缩强烈,前刺和小刺发育,前附尖褶和前尖肋微弱等大唇犀属的典型特征之外,还具有前刺和小刺发育并连接形成中凹(P2-M2),内外齿带退化等特征。新种的进步特征显示其属于大唇犀属内高度特化的种群,其时代属于保德期,对应于欧洲的MN12-13。根据形态特征对比以及系统发育分析,推断来自晚中新世的桑氏大唇犀是大唇犀属内最进步的类群。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晚中新世副竹鼠化石(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1996-2007年间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采集的副竹鼠化石。材料包括下颌骨1件、牙齿14枚和肢骨4件,分别采自该组的2个地点。根据标本较大的尺寸、形态特征,以及颊齿的釉质曲线高度,宝格达乌拉材料被归入三趾马层副竹鼠Pararhizomys hipparionum Teilhard de Chardin Young,1931。Pararhizomys是一类具高冠、脊形和冠面构造简单颊齿的啮齿动物。该属目前发现的化石地点少,材料也不多,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周缘,其地史分布为晚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中期。与鼢鼠类(siphneids)和鼠平类(arvicolids)一样,Pararhizomys属的颊齿有由低冠到高冠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牙齿侧面釉质曲线(dentine tract)由平直、远离内外两侧谷底到起伏、接近甚至超过内外两侧谷底。为方便比较,本文为釉质曲线的高度设立"H"指数,即从每侧最深谷的谷底和釉质曲线的最高处取平行于冠面的平行线,此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H值越大,表明齿冠越低,反之则齿冠越高。尽管目前发现的副竹鼠标本不多,但似乎可以看到从早期到晚期,其颊齿的个体有从小变大,釉质曲线高度H值逐渐减小,即齿冠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Pararhizomys的牙齿形态多少与竹鼠类的低冠竹鼠Brachyrhizomys和竹鼠属Rhizo-mys及拟速掘鼠属Tachyoryctoides有相似之处,故常被与Brachyrhizomys和Rhizomys一起归入竹鼠科(Rhizom yidae),但该属的牙齿不具中脊和下中脊,褶沟少,一般为2-3个,与上述三属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对下门齿所作的切片观察也表明,Pararhizomys的釉质层结构与Brachyrhizomys,Rhizomys和Tachyoryctoides者相差甚远,其内层(PI)明显增厚,釉柱和釉柱间质(IPM)的排列方式存在明显差别。颊齿的冠高、冠面形态,以及下门齿的釉质层结构,似乎都表明了Pararhizomys属不大可能归入竹鼠科或速掘鼠科(Tachyorictoididae)。而下门齿釉质层切片显示了Brachyrhizomys与Rhizomys有着高度相似的釉质结构,进一步证明了两者有较接近的亲缘关系。地理分布上,Pararhizomys与Tachyoryctoides属只发现于古北区,伴生的哺乳动物显示了其可能适应偏冷、干旱的草原环境,而Brachyrhizomys和Rhizomys主要局限于东洋区,共生的哺乳动物多能适应温暖、湿润的树林环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在甘肃临夏盆地中中新世早期东乡组地层中发现的1支成年鹿角、3枚颊齿、1枚距骨和1枚跟骨建立了皇冠鹿新种——广河皇冠鹿(Stephanocemas guangheensis sp.nov.)。它是皇冠鹿属中一个体型相当小的种,其鹿角显著掌状化,在成年个体中具有6个角枝。新种鹿角的组合特征区别于皇冠鹿的其他已知种,如中等大小的掌状部和向上伸展的侧枝;掌状部腹面具短的角柄,其横截面为外缘平直的半圆形;未封闭的脱落疤痕浅凹并布满海绵状孔隙。S.guangheensis比早中新世晚期的S.aralensis和S.actauensis进步,但比中中新世的S.palmatus原始。东乡组是临夏盆地中含化石相当稀少的地层,S.guangheensis的发现为确定该组的地层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红粘土堆积中含有大量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中犀科化石,特别是大唇犀最为丰富。通过对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具有代表性的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的分析,初步了解到化石群各年龄段个体的百分比和种群动态。大唇犀化石中成年个体的数量占优势,明显多于老年个体,与正常生活群中的年龄结构吻合,由此可初步断定是突发性事件引起了犀牛种群的灾害性死亡。再进一步对化石的风化、磨蚀、聚集状态及所受的水动力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骨骼受到了弱水流的短距离搬运,说明化石埋藏地离动物死亡地不远。以上分析结果与沉积学特征相结合,说明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集群死亡可能与严重的干旱化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陕西府谷晚中新世Acerorhinus属(奇蹄目,犀科)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记述的 Acerorhinus fuguensis sp. nov是 Acerorhinus属中一个相当进步的种。府谷 保存完整的标本使我们对Acerorhinus的特征有了更全面且准确的认识。新种以强烈外展的鼓后突和头骨顶面在眶前的骤然收缩区别于塞瓦斯托波尔的A. zernowi和柴达木的A.tsaidamensis。新种下门齿内刃上翻的特点显示Acerorhinus属有向Chilotherium属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与泪骨相接触、上臼齿原小尖萎缩、原脊不太发育、下颌粗壮、齿隙短、下犬齿可能存在但发育较弱以及p4下内尖孤立而区别于其他各种。根据新发现的化石,确立了Nestoritherium属名的有效性,并将修订后的Nestoritherium wuduense(Xue&Coombs,1985)归入其中,认为此属是Hesperotherium的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庆阳晚中新世地层的犀牛的骰骨标本,尺寸巨大,超过泥河湾高加索板齿犀(Elasmotherium caucasicum)的平均值。庆阳标本的形态与板齿犀族其他标本相同,很可能属于大型板齿犀类的中华板齿犀。与现生犀牛相比,其骨体与结节的组合形式具有功能上的意义,骨体平面和结节主轴之间的夹角暗示着板齿犀类所占据的生态类型。通过骰骨的形态分析推测,中华板齿犀和更进步的板齿犀类生活在以森林为主的环境,这与之前关于板齿犀类生活环境的推断不同。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头骨上间顶骨存在与否、枕盾形状和位置、臼齿带牙根与否以及带牙根臼齿的高冠程度等,将Myospalacinae分成2族9属。记述了甘肃秦安董湾剖面中的3种原鼢鼠:Prosiphneus licenti Teilhard de Chardin,1926,P.tianzuensis(Zheng&Li,1982)和P.eriksoni(Schlosser,1924);1种上新鼢鼠:Pliosiphneus cf.Pl.lyratus(Teihard de Chardin,1942);3种日进鼢鼠:Chardina sinensis(Teilhard de Chardin&Young,1931),C.gansuensis n.sp.和C.truncatus(Teilhard de Chardin,1942);3种中鼢鼠:Mesosiphneus primitivus sp.nov.,M.praetingi(Teilhard de Chardin,1942)和M.intermedius(Teilhard de Chardin&Young,1931)。修订了原鼢鼠属(Prosiphneus)、上新鼢鼠属(Pliosiphneus)、日进鼢鼠属(Chardina)和中鼢鼠属(Mesosiphneus)的属征。根据古地磁年代记录,探讨了Pr.eriksoni→Pliosiphneus cf.Pl.lyratus,Pr.eriksoni→C.sinensis,C.gansuensis→M.primitivus之间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唇犀 (Chilotherium属 )是中国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占统治地位的类型 ,在亚洲的其他地区和南欧也有广泛的分布。然而 ,有关大唇犀头后骨骼的记述相当少。在山西保德和陕西府谷已经发现了丰富的大唇犀化石 ,但到目前为止仅有安氏大唇犀 (Ch .anderssoni)的少量头后骨骼被记述。维氏大唇犀 (Ch .wimani)最早发现于陕西府谷 ,被记述的材料仅包括头骨标本。最近我们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了大量晚中新世的Ch .wimani化石 ,其中不仅有众多的头骨 ,头后骨骼也相当丰富。本文研究的标本采自临夏盆地内众多的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 ,包括和政县的大深沟、南阳山、大山庄、禾托和高家山 ,广河县的后山、兰家山、山庄、寺沟、次滩、沙地沟、阳洼铺子和桥家 ,以及东乡县的双拱北等。在保德的三趾马动物群中 ,大唇犀以Ch .anderssoni和哈氏大唇犀 (Ch .habereri)为代表 ,而在临夏和府谷却是以Ch .wimani为代表。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动物群中共有 3种无角犀类 ,即Ch .wimani,Acerorhinuscornutus和A .hezhengensis。根据头骨材料的统计 ,Ch .wimani在犀类中占有绝对优势 ,A .hezhengensis和A .cornutus的个体数量很少。与此对应 ,动物群中的无角犀类肢骨明显可以分为 3组 ,其中具中等尺寸的一组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陕西蓝田地区蓝田组底部发现的新罗斯祖鹿化石。该种中等大小,具三分支鹿角,主枝弯曲,角基脊延伸至额骨上;年轻个体的角环与第一分支间距离长,眉枝长且弯曲;下颊齿的古鹿褶不发育或缺失。整理中国发现的祖鹿化石,认为中国晚中新世至早更新世应该有5个种存在:新罗斯祖鹿(Cervavitus novorossiae)、山西祖鹿(C.shanxius)、化德祖鹿(C.huadeensis)、最后祖鹿(C.ultimus)和凤岐祖鹿(C.fenqii)。新的生物年代学数据以及对比分析提示祖鹿可能起源于欧洲,随着东亚夏季风的加强从保德期开始迁入中国。不同于新罗斯祖鹿,山西祖鹿为适应气候与环境改变而出现了较明显的形态改变。上新世之后冬季风的加强致使祖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到更新世早期仅在中国南方有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