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芜湖味精厂在新建的50M~3味精发酵罐上应用微电脑对两台发酵罐进行直接数字控制,实现对发酵过程中13个工艺参数(总空气压力、总蒸气压力、总水压力、进气流量、排气量、灭菌温度、发酵温度、发酵罐压、排气CO_2浓度、余氧浓度、溶氧浓度、pH值、液位)的巡回检测、越限报警、工况显示、在数字处理机上实现数据的磁盘存贮、定时打印和曲线描绘,并对发酵温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组于1975年下半年,研制了一台实验室用30升自控发酵罐。已在科研中使用,效果基本良好。随着发酵研究的不断扩大与深入,作为主要研究工具的发酵罐迫切需要实现自动化。国外在实验室已使用了具有数项自动控制的各种商品发酵罐。但  相似文献   

3.
这是Bernard Wolnak and Associates咨询公司和日本Mitsui公司集团的一个成员Toyo Engineering 公司的一个联合开发公司。BW BIOTEC公司(芝加哥,伊利诺斯)正在出售扩大规模的成套新型设备,并向生物界提供操作工程服务。该公司已圆满地将现有的实验室与最新的生物技术和分析仪器的使用结合起来。从摇瓶到20升发酵罐的发酵设备可用于生物体和培养基的研究。实验室的各种  相似文献   

4.
重组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TNHH)是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具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脑卒中.本文旨在优化TNHH工程菌发酵工艺,以实现该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笔者采用摇瓶试验和发酵罐发酵,从培养基碳、氮源配比正交试验入手,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影响较大的单因子条件进行重点考察,如温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摇瓶与发酵罐水平下类球红细菌CU20-9产辅酶Q10添加前体物质的最优配比。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前体配比,考察摇瓶发酵多种前体物质的添加对辅酶Q10产量的影响,并利用发酵罐进行中试规模实验。结果:优化后发酵前体配比为维生素B1 10 mg/L、乙酸钠100 mg/L、对羟基苯甲酸20 mg/L、花生油0.01%。结论:前体添加及优化配比后,摇瓶及中试发酵水平下辅酶Q10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涛 《生物技术世界》2014,(1):60-61,63
本文从发酵罐的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两个角度,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公布的《食品工业用不锈钢薄壁容器》(QB/T 2681-2004)即发酵罐行业标准及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特点,对福生公司植酸酶发酵罐做了详细的设计,同时基因工程的发酵生产也代表了发酵行业的一重大方向,如何设计出满足基因工程菌生长、生产的发酵罐成为基因工程菌能否高表达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灵芝三萜是灵芝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前期研究发现油酸可以促进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下的发酵合成。本研究主要对油酸促进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3L发酵罐规模的验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油酸的添加方式、添加时间和添加浓度对灵芝三萜的影响,结合响应面实验,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在发酵第32h添加1.21%高温灭菌油酸,最高灵芝三萜含量为42.69mg/g;在发酵第7h添加1.35%过滤除菌油酸,最高三萜含量为43.38mg/g,分别比对照提高2.04倍和2.08倍。在1 000mL摇瓶中添加高温灭菌油酸和过滤除菌油酸,灵芝三萜含量分别为32.18和32.48mg/g,为对照的1.96倍和1.95倍;在3L发酵罐规模下灵芝三萜含量分别为28.66和25.13mg/g,为对照的1.62倍和1.42倍。本研究系统优化了油酸促进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工艺条件,并在与工业生产相对应的3L发酵罐上进行验证。该研究可为灵芝三萜的规模化发酵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大学(嘉定)生物工程系王福源教授主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仿真谷氨酸发酵实验技术》已完成。该课件包括:一、发酵罐部件介绍;二、谷氨酸发酵实验演示;三、实验操作;四、成绩评定等几个部分。食品工程专业及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发酵罐模拟操作和进行谷氨酸发酵仿真实验,基本上能达到与实罐操作相同的效果,可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上海大学生物工程系完成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9.
首先在50L发酵罐上研究了MM3工程菌的发酵培养工艺。确定了接种量、搅拌转速、pH和补料速率等参数,活菌数可达每毫升211亿。以溶氧为放大准则可成功地将该工艺在200L国产发酵罐上再现。说明该工艺具有可放大性,可在全国各药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经验放大法探索肺炎链球菌规模化基本发酵工艺条件。方法复苏肺炎链球菌菌种,传代培养,最后接种于30 L发酵罐中,以细菌发酵的培养时间、收获液菌浓度A600 nm值、荚膜多糖产率为指标评价发酵工艺;以纯化多糖的功能基团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色谱分配系数KD值)、生物活性为指标评价多糖质量。以4型、19F型肺炎链球菌为首选菌株,用于筛选高产菌株、优化传代方法、培养基及30 L发酵罐的通气条件,并应用经验放大法至270 L及1 200 L发酵罐,并将发酵条件推演到其他血清型肺炎链球菌。结果筛选出肺炎链球菌4型和19F高产菌株,利用市售复合培养基,经3代种子液体-液体传代法,0.03 VVM通气条件下,4型和19F菌株在3 0 L发酵罐中获得良好的培养结果;并采用经验放大法至1 200 L发酵罐,获得良好结果。采用此发酵工艺条件,其他20个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在1 200 L发酵罐中也获得较理想结果。结论应用经验放大法初步探索了肺炎链球菌在1 200 L发酵罐中的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工业微生物》2001,31(1):36
由上海大学生物工程系王福源教授主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仿真谷氨酸发酵实验技术》已完成 ,并获上海市教学成果 2等奖。该课件包括 :一、发酵罐部件介绍 ;二、谷氨酸发酵实验演示 ;三、实验操作 ;四、成绩评定等几个部分。食品工程专业及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发酵罐模拟操作和进行谷氨酸发酵仿真实验 ,基本上能达到与实罐操作相同的效果 ,可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上海大学生物工程系完成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12.
对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氏乳杆菌 DM890 9菌株是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分离驯化的一株兼性厌氧菌 ,主要用于防治非特异性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本实验通过对德氏乳杆菌 DM890 9菌株进行摇瓶、小型全自动发酵罐和 5 0 0 L发酵罐发酵工艺学研究 ,考察其发酵工艺中试条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 本研究所使用的菌种德氏乳杆菌 DM890 9(L actobacillus debrueckii subsp.lactis)由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提供。1.2 培养基 摇瓶种子培养基、小罐发酵培养基及大罐发酵培养基均采用 L BS培养基。1.3 培养方法1.3.1 摇瓶培养 …  相似文献   

13.
一般在小型发酵罐中,用于补加各种液体均采用蠕动泵做为输液的执行机构。但蠕动泵价格较贵,而且对某些小型发酵罐也并不完全适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自己设计改制了一套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减压条件下进行酒精的发酵、蒸馏与通常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发酵、蒸馏相比,不但可降低生产费用,也可期待酒类的制造开展新的方向。用减压发酵[包括急骤发酵(Flash fermentation)]可减少由于发酵产生的乙醇对发酵的阻害;有可能进行高效、高浓度发酵,技术上的长处多。而且可用来制造与通常酒类风格不同的酒类。通过调节由减压发酵罐蒸发出的馏出液的回流比,可以制造出香味不同的芳  相似文献   

15.
使用转酮醇酶变异株-枯草芽孢杆菌C1-B941进行了D-核糖发酵中间试验。3000L发酵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为18%时,发酵周期约为64h,发酵转化率达36.84%,发酵液经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VB2合成的中间体-N-D-核糖醇基-3,4-二甲苯胺。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C1-B941的D-核糖发酵中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转酮醇酶变异株—枯草芽孢杆菌C1-B941进行了D-核糖发酵中间试验。3000L发酵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为18%时,发酵周期约为64h,发酵转化率达36.84%。发酵液经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VBZ合成的中间体—N-D-核糖醇基-3,4-二甲苯胶。  相似文献   

17.
农抗120发酵高产培养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浓度加倍的方法 ,进行了农抗 12 0发酵培养基筛选 ,获得两种培养基配方Q1和Q2 。经摇瓶发酵试验 ,发酵水平分别比原始配方提高了 197 3%和 130 9%。摩式自动控制发酵罐试验 ,发酵水平是原始配方的 32 7%和 181%。 2 0M3发酵罐中试 ,发酵水平比原始配方提高了 30 0 0~ 50 0 0单位。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产出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MFS(Metabolite of Fusarium solani FG319)的数量为目标,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基于摇瓶条件设置发酵罐发酵参数获得MFS。使用GSB培养基、CYM培养基、ATCC培养基、BPY培养基、TYG培养基、OA培养基、CD培养基、PDB培养基,基于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发酵罐发酵参数,用HPLC检测MFS的产出量,通过发色底物法评价MFS的HMG-Co A还原酶抑制活性。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的最佳培养基为CD培养基,发酵第7 d 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MFS的产量达到最大,诱导物L-鸟氨酸盐酸盐提高了4.07倍MFS的产出量,全糖型、p H=6.9、不添加Na Cl时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发酵罐发酵产出MFS的数量达到23.47 mg/L,体外评价体系显示MFS抑制HMGCo A还原酶的活性约是洛伐他汀活性的1.38倍、是普伐他汀活性的1.74倍。通过培养基选择和发酵条件优化,显著提高了海洋微生物腐皮镰刀菌FG319发酵罐发酵产出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培养基配方、IPTG浓度、金属离子复合液浓度、镁离子浓度、表达时间、接种量、诱导时间点等发酵的重要条件对重组蛋白表达量影响的研究,确定多表位恶性疟疾疫苗M.RCAg-1蛋白最佳表达条件为以改良TB培养基培养、最优Mg2+,诱导剂IPTG和金属离子复合液浓度分别为10mmol/L,0.5mmol/L,6μl/ml,接种量为10%,表达时间为4.5h,将优化后的参数用于50L发酵罐进行连续3批中试规模的发酵,最终收获菌体湿重平均为31.8±1.78g/L,目的蛋白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50%左右,试验确定了恶性疟疾多表位随机组合蛋白M.RCAg-1在大肠杆菌中的最优表达条件,该条件能够适合大规模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20.
【背景】Escherichia coli AFP111发酵生产丁二酸时大量副产乙酸,丁二酸得率低。【目的】代谢工程改造EscherichiacoliAFP111,提高丁二酸得率,降低副产物乙酸的生成,建立100 L规模的丁二酸发酵工艺。【方法】一步同源重组敲除乙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改造丁二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启动子实现过表达;单因素优化5L发酵罐培养条件。【结果】敲除乙酸产生途径编码乙酸激酶和磷酸转乙酰酶的基因ackA-pta、苏氨酸脱羧酶和2-酮丁酸甲酸裂解酶的基因tdcDE获得SX02菌株,摇瓶发酵条件下其乙酸产量下降了53.42%,丁二酸得率提高9.85%。在SX02菌株基础上,经启动子改造过表达编码葡萄糖激酶的基因glk后获得菌株SX03,其Glk酶活性提高3.66倍,乙酸产量下降了31.62%,丁二酸得率提高8.28%。SX03菌株发酵生产丁二酸在5 L发酵罐进行放大,其乙酸产量为3.97 g/L,丁二酸得率为1.62 mol/mol葡萄糖,相比出发菌株的乙酸产量下降了75.76%,丁二酸得率提高19.12%。在5L发酵罐上对比研究了中和剂Na2CO3和NaOH混合液替换碱式MgCO3的发酵效果,并优化了发酵pH、搅拌转速和葡萄糖浓度,获得如下最适发酵条件:pH6.8,搅拌转速250r/min,葡萄糖100g/L,发酵结束时乙酸产量为2.24 g/L,丁二酸得率为1.66 mol/mol葡萄糖。中和剂替换优化后乙酸产量下降了20.65%,丁二酸得率提高2.47%。菌株SX03发酵工艺进一步在100 L发酵罐上实现放大,其乙酸产量为1.91 g/L,丁二酸得率为1.30 mol/mol葡萄糖。【结论】通过代谢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其副产物乙酸含量显著下降,丁二酸得率提高,并在5 L和100 L发酵罐上实现了工艺放大,展现出较大的工业化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