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以木糖醇母液为原料,采用顺序式模拟移动色谱技术纯化木糖醇母液。在制备色谱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顺序式模拟移动床(SSMB)技术纯化木糖醇母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浓度60%,进料量为546.00 g/h,进水量为819.00 g/h,循环量382.2 m L。在此条件下木糖醇出口浓度为41.2%,纯度达到94.8%,收率达到90.6%,较木糖醇母液纯度提高31.12%,本研究为木糖醇母液产业化利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木糖醇是一种在食品、医药、轻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的多元醇,目前主要通过酸水解木聚糖获得木糖并进一步化学催化加氢方法制备。提取木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糖母液副产物,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等碳源,以及少量的糠醛、四氢呋喃等物质。研究微生物转化木糖母液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不仅能够提高木糖母液的利用价值,而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热带假丝酵母不仅能够利用葡萄糖,也具有高效的木糖代谢途径。首先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删除了热带假丝酵母菌株的木糖醇脱氢酶基因,获得能够转化木糖积累木糖醇的突变株。在此基础上,评价了突变株在木糖母液培养基中的发酵性能。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了突变株发酵生产木糖醇较优的发酵工艺:培养基组成为木糖母液300g/L,玉米浆5g/L;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初始p H为5.0,接种量15%,200r/min摇床培养140h。利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木糖醇产量达到83.01g/L。初步建立了转化木糖母液生产木糖醇的工艺,为进一步利用木糖母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1 模拟移动床技术简介 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分离技术,它是由Broughton D.B博士发明①,并由美国UOP公司(Universal Oil Products Company,环球石油产品公司)首先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的一种色谱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流动相消耗低、设备体积小、便于自动化连续性生产等优点②.SMB技术的兴起为工业规模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有效途径,被认为是化工技术中的一次革新,其应用范围己由最初的石化领域逐步扩展到精细化工、生物发酵、食品及医药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栝楼果皮中的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栝楼果皮水溶性粗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粗分为4个部分,每一部分分别使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纯化,最终得到3种核苷酸及6种碱基,其化学结构经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鉴定为:胞嘧啶、尿嘧啶、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腺嘌呤、鸟苷、6-异次黄嘌呤核苷及腺苷。本文对于栝楼果皮中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起来的分离纯化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和易于放大的优点,适合于天然产物中强极性活性成分的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5.
色谱是目前蛋白质组学流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而色谱的保留时间对齐是有效提高鉴定和定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保留时间对齐算法。文中主要从可用性角度对蛋白质组学分析中色谱保留时间对齐算法及工具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灯心草中四个主要菲类成分effusol、dehydroeffusol、juncusol、dehydrojuncusol的方法。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mL/min,主机转速850 rpm,温度25℃,对灯心草经80%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超声萃取得到的粗提物经高速逆流色谱2次纯化,得到dehydroeffusol、effusol、dehydrojuncusol、juncusol的纯度分别为99.3%、98.5%、98、7%、97.4%。  相似文献   

7.
中药五倍子是一种具有高药用价值的漆树科植物的寄生虫瘿。本研究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五倍子的7种组分,分离溶剂体系为:乙酸乙酯-乙醇-水(5∶1∶5,v/v/v)。利用微量热仪测定五倍子各分离组分对弧菌G1-1的抑制曲线,通过细菌生长速率常数和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公式,计算出各组分对菌株G1-1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五倍子各分离组分均对菌株G1-1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组分P5对弧菌G1-1的抑制效果最佳,最低抑菌浓度为0.10 mg/m L。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分离制备中药材有效组分和筛选评价其生物活性的方法,为中药有效组分应用于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高正交性的二维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强极性动物药多肽的方法。本文以塞隆骨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以亲水性C18AQ制备型高效色谱柱为第一维分离柱,首先在一维分离中将目标混合物分成若干组份;然后以C18MP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分离柱,将第一维分离后得到的组份纯化为单体化合物。本研究最终得到5个塞隆骨单体化合物,化合物纯度均超过98%。经Nano-LCESI-MS/MS鉴定和搜库分析,这些多肽的序列分别为:KTAILVKE、RGAPQDQE、LVGPGAPGR、GFAGD和KPQWHP。此研究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且重复性好,可以对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对叶百部化学成分HPLC行为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尝试了一种新的HPLC测定方法,全面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pH值变化对百部生物碱及非生物碱HPLC行为的影响,并首次应用pH梯度洗脱HPLC色谱法进行不同产地对叶百部非生物碱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流动相组成及pH值变化对对叶百部化学成分HPLC行为有较大影响,尤其是pH值对生物碱色谱峰峰形及非生物碱色谱峰保留时间影响更大。HPLC图谱显示不同产地对叶百部生物碱成分差异显著,非生物碱成分相似度较高。同时发现,本文所应用pH梯度洗脱HPLC色谱法在实现较好色谱峰分离基础上,有效抑制基线漂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制备液相色谱法开发与优化埃博霉素B的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得高纯度埃博霉素B样品。实验首先对埃博霉素B粗品进行了液相色谱(HPLC)分析,定位目标峰和杂质情况。其次,对两款正相色谱填料进行筛选和模拟制备,考查不同填料对埃博霉素B相关杂质的去除效果和回收率。结果表明,上样量为0.2%时,埃博霉素B在NPLC-2分析柱(250 mm×4.6 mm, 10μm)上保留得较好,可与杂质有效分离。最后,将优化好的纯化方法在制备水平上进行放大,以正庚烷和乙酸丁酯为洗脱剂,使用NPLC-2制备柱(260 mm×50 mm, 10μm)对埃博霉素B粗品进行分离纯化,样品的色谱纯度可达99.63%,回收率为90%,各项有关杂质均符合限量规定。该方法对埃博霉素B的相关杂质去除效果好,纯化效率和回收率均很高,为埃博霉素B分离纯化生产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分析了皇菊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皇菊叶、茎、根和花4个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各检测出了45、32、29和39种成分,共检测出了90种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酮类、酯类、氧化物类及醛类化合物,其中烃类48种、醇类29种、酮类4种、酯类3种、氧化物类3种及醛类2种。他们共有成分仅有3种,此外,还检测到一些特有的成分,叶有18种、茎有7种、根有10种和花有20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王不留行黄酮苷软膏剂"的制备工艺及制剂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多因素配比实验筛选软膏剂处方,采用乳化法制备软膏剂,通过HPLC测定制剂含量。优化后的软膏剂处方为:15%硬脂酸甘油酯(质量分数)、20%液状石蜡、2%硬脂酸、6%十八醇、25%纯甘油、30%蒸馏水、2%十二烷基硫酸钠、0.1%羟苯乙酯和0.1%王不留行黄酮苷。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可行,王不留行黄酮苷软膏剂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3.
以薯蓣皂苷为原料,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间隔臂,采用"一锅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填料——薯蓣皂苷键合硅胶固定相。通过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电镜扫描等手段对自制的薯蓣皂苷键合硅胶固定相进行结构表征,确证薯蓣皂苷已键合至硅胶表面。采用该固定相,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三七总皂苷原料药HPLC指纹图谱。以天然产物药用成分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填料,为液相色谱固定相制备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一类中草药活性成分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机理。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芦丁、杨酶酮、二氢丹参酮I和人参皂苷Rb1能够与GSK-3β良好地结合,其中芦丁、杨酶酮和二氢丹参酮I主要结合于GSK-3β的ATP结合口袋区域,人参皂苷Rb1主要结合于GSK-3β的T-loop区域,配体和蛋白之间形成的氢键的数目和存活率是影响结合能力的主要因素,氢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配体中的含氧和含氮基团。基于这些有效成分进行结构设计可能获得GSK-3β的高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苦豆子多糖的分离纯化以及初步结构。采用水溶醇沉方法提取粗多糖,然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吸收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对多糖组分进行分析研究。获得苦豆子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均一性组分SPN和SPA,测得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17×106Da和4.412×105Da,二者均不含蛋白质,且都具有红外的多糖特征吸收峰,其单糖组成(质量比)分别为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7.90∶11.24∶86.24∶18.81∶16.89、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50∶5.80∶1.72∶20.10∶1.64∶27.20。本文为苦豆子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旨在建立从重组CHO细胞发酵培养液中纯化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两步串联层析法。将含有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料液经两次离心、一步过滤的预处理后,用protein A填料捕获,阳离子填料Sourec30精细纯化。精细纯化过程中利用Do E的方法,采用CCF(Central composite face)设计,探讨了洗脱p H值及盐浓度对纯化的影响。纯化后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经HPLC以及毛细管电泳,检测其浓度、纯度以及多聚体含量。结果显示,亲和层析的最佳洗脱条件为p H4.0。通过DOE优化,为达到质量目标(回收率90%以上,纯度97%以上,多聚体0.3%),筛选出最佳洗脱范围为0.05-0.13 mol/L Na Cl以及p H5.7-6.0,选定p H6.0与0.10mol/L Na Cl作为Source洗脱条件,此时回收率94.3%,纯度97.3%,多聚体0.3%,其质量与参比制剂接近。  相似文献   

17.
首先用动态轴向压缩柱将缬氨酸从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三种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又研究了在线性条件下用模拟移动床分离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工艺,实现了丙氨酸和缬氨酸的良好分离,其中丙氨酸的纯度达到96.15%,缬氨酸的纯度达到了98.79%.  相似文献   

18.
ERα-36是雌激素受体α新亚型,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耐药,可作为治疗靶点,但目前仅有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利用重组腺病毒携带诱饵受体,可进行靶向ERα-36的基因治疗探索。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可表达由Igκ信号肽引导分泌的重组融合蛋白ERα-36-Fc的穿梭质粒pDC316-Igκ-ERα-36-Fc-GFP;利用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进行Ad-ERα-36-Fc-GFP腺病毒的包装、鉴定及扩增;感染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并进行表达及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Ad-ERα-36-Fc-GFP重组腺病毒,可高效感染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表达并分泌ERα-36-Fc重组蛋白,显著抑制EGFR/ERK信号通路。Ad-ERα-36-Fc-GFP腺病毒的制备为进一步开展靶向ERα-36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析凤尾蕨的挥发性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凤尾蕨(PterisCreticaL)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共分离出85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40%,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庚醛(5.480%),,壬醛(4.470%),甲基丁香酚(3.880%),柏木脑(3.797%),正己烷(3.607%),2-己烯醛(3.061%),3,5-二甲氧基甲苯(2.822%),(+).香橙烯(2.624%),芳樟醇(2.539%),异黄樟脑(2.312%),3-辛醇(2.243%),丹皮酚(2.165%),2-正戊基呋喃(2.119%)。本文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凤尾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评价生姜质量,通过GC-MS和HPLC法分别对不同产地生姜样品中挥发油和姜辣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9种生姜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24~2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31%~93.67%,主要为β-水芹烯(9.96%~20.15%)、莰烯(3.54%~14.53%)、柠檬醛(6.52%~12.49%)、β-柠檬醛(3.96%~7.44%)、姜烯(13.81%~19.74%)、姜黄烯(tr^5.52%)、β-倍半水芹烯(5.08%~6.22%)和β-红没药烯(2.63%~3.34%)等单萜和倍半萜类活性成分。9种生姜样品中6-姜辣素含量在0.067%~0.391%之间,均达到了现行中国药典不低于0.05%的规定。可见不同产地生姜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故以生姜的主要特征性有效成分姜烯、姜黄烯与6-姜酚共同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将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