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夏,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別收到地貭部石油地貭局和浙江省地貭局地貭研究所古生物室寄来两件鱉类化石标本。这两件标本虽然保存都不完整,但它們代表鱉类(trionychids)化石在該两地区的首次发现,故簡单記述如下。笔者对上述两单位的負責同志将他們发現的标本寄与我所研究,刘宪亭先生对本文提出宝貴意見,杜治同志摄制象片,表示感謝。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第四紀地貭研究室收到了河南地貭局区域地貭測量队寄来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材料采自洛阳西南約4公里的东沙坡,其中除一些破碎的肢骨外尚有一个保存十分完好的利齿猪(Listriodon)的上門齿。利齿猪化石在世界各地多分布于中新世地层內,此外,仅在西瓦立克土新統底部有过少許发現。我国曾在甘肃永登的甘肃組下部咸水河系以及內蒙通古尔层內先后找到过这类化石.近年来,在陕西蓝  相似文献   

3.
1958年在巴伦-哈勒火車站为敷設电綫而挖掘坑洞的时候,发現了象化石的牙齿。这些牙齿現保存在烏兰巴托国立大学地貭系里。象化石牙齿发現于哈勒河第二級超河漫滩阶地的原生层中。阶地高3—4米。由于蒙古灵生紀动物羣过去很少研究,这一发現值得描述发表。象化石以两个第三臼齿为代表。牙齿后端大大收縮以及沒有后方牙齿挤压面可以証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部第三纪几种爪蹄兽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采集的和由各地貭队寄来囑鑑定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有几种很有意义的爪蹄兽类化石。这几种化石产自山西、河南、河北和河套地区。化石虽然比較零星和破碎,但却代表着这一类动物不同地貭时代和不同类型的种类。因此,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三紀的河狸化石自1942年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P.)研究了山西榆社的材料后,二十年来从未有过任何新的发現或报导。1960年夏,河北省煤管局地貭队于河北省张北县瓦房营子附近的汉諾坝玄武岩的粘土夹层中采到一批标本,經由地貭部地貭科学研究院古生物室轉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多破碎,其中有一河狸类的下牙床較为完整,与其共生的还有一兔形类的上前臼齿,河狸类的一左胫骨及魚的鳃  相似文献   

6.
1973年冬,内蒙地质局区测一分队的同志送来了一颗古动物牙齿。为了不让在运送过程中损坏,他们精心地将这颗牙齿已破裂的部分用胶粘好,然后用棉花包好送到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这颗牙齿是他们在内  相似文献   

7.
1957年春,地貭部地貭博物館胡承志同志,在云南路南早第三紀地层中采集了一种奇蹄类的化石,代表一种新的原始爪蹄兽类。本文主要是关于这一新种的描述,此外,对过去路南地区发現的另一种系統关系倚不清楚的奇蹄类Lunania youngi的性貭作了討論。  相似文献   

8.
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研究中,光散射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利用它,可以比較方便地測出蛋白貭的分子量,而对于較大的蛋白貭分子,还可以測定其形状。在研究蛋白貭分子的解离聚合作用,不同分手間的相互作用及上述作用过程的动力学等方面,光散射也  相似文献   

9.
通古尔河狸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內記述的內蒙二連通古尔的河狸化石是属于单沟河狸(Monosaulax)的一下頜骨。标本是由中苏古生物工作者在1959年采集的。它是继河北张北的张北单沟河狸(M.changpeiensis Li)之后該属化石在我国的又一次发現;但无論从它的地貭时代或牙齿型式来看与张北种都有不同。通古尔的标本是中新世晚期的一种較为进步的单沟河狸,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編者: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請允許我以苏联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名义向古脊椎动物学报祝賀,并略陈数語。世界各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家对于我們共同的伟大事业所作的貢献,不論是关于脊椎动物羣,还是它們的地貭时代,或是地方性的类型,或演发的問題,不論是已研究过的,或  相似文献   

11.
甘肃秦安中新世哺乳类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报告是記述甘肃秦安蓮花鎮发現的板齿象(Platybelodon)和无角犀(Aceratherium)的零星材料。这些化石是秦岭地貭队104队1958年发現后寄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产这些化石的詳細地点及层位皆不知,随化石所附野外标籤的記录,說明这些化石是产在一种“紅色粘土夹砾石結核层”中。  相似文献   

12.
1957年四川石油勘探局的一个野外队由关耀武領队,在四川渠县湧兴区平安乡太平砦,发見了些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送到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鑑定,这是第一次在中国所发見的比較保存較好的剑龙化石,而且是由地貭工作者亲自在产地采集的材料,所以特別值得重视。因为以前的材料都很破碎,有些产地不是那末肯定。  相似文献   

13.
当叶綠体在強光下預照光数秒钟后,其中有高能物貭积聚,它可在暗中使ADP和Pi轉化成ATP。这个現象,在前文已有初步报导,現在更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1)肯定这光下积聚的高能物貭不是旁杂反应的产物或ATP—Pi交換反应的产物,而是与光合磷酸化中間步驟有关的。有些实驗表明,与此积聚高能物貭有关的中間步驟处于磷酸化部分并且位于PMS促进的光合磷酸化的速度限制反应之前。(2)比較了一些条件对高能物貭的积聚与轉化及对进行光合磷酸化的影响,看到高能物貭的积聚与轉化同光合磷酸化有密切的关系,諸如光強的影响、有光合磷酸化进行时高能物貭的积聚情况、对輔助因子或氫受体的要求等实驗結果,都符合于表明光下所积聚的高能物貭是光合磷酸化的中間产物。但是,也有不少迹象显示出来,这光下积聚的高能物貭有許多行为不能簡单地把它当作光合磷酸化过程中的中間产物来解释,例如,它的积聚速度与轉化速度比光合磷酸化过程要慢好多倍,并且低温显著地不利于光下积聚中間产物轉化成ATP(这現象在光合磷酸化过程中是沒有的)等。(3)光下积聚中間产物量最高时可达叶綠素含量的1/10;甚至更多些。初步研究此中間产物的性貭,說明它很可能是一个脂溶性物貭,并且易受紫外光破坏。(4)文中对此中間产物积聚与轉化速度較光合磷酸化过程为慢的現象分析了它可能的原因,并且将此中間产物与叶綠醌的一些性貭的类似之处作了討論。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西北大学地貭系先后接到一些地方文教局及地貭局野外队送交鑑定的标本,这些材料发現于陝西省山阳、凤县、洋县、城固、咸阳等地。各产地的化石数量和种类虽然都不够多,但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在这些地方的发現还是首次,作者愿作簡单的报导,大胆的推測,提出几个問題,供今后进一步工作和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般介紹 石千峯地层在我国华北相当发育,但由于过去未曾发現过能够鉴定的化石材料,因而关于它的地貭年代問題,多年来一直是有关学者們的爭論焦点。然而,近年来,随着地层工作的开展,各地已开始有了化石記录;虽然材料还不很多,但对其地貭年代的鉴定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物科学的基础就是关于生物体与其生活条件相统一的米丘林学說。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生物体与非生物体对其周围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生物体与非生物体对周围环境条件的这些关系有貭的区別。如果说非生物体由于这种联系的結果而毁灭了,那末生物体与其用围环境条件的联系却完全是必需的,沒有这种联系,有机体就不能生活下去。生物体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物貭、改造这些物貭,并且把有机体不需要的物质不断地排泄出去。就是靠了这些不断联系着的过程才得以生活。根据苏联农业生物学的学說,外界条件一旦为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記述了馬属的一新种。材料是1951—1952年在北京周口店第21地点采集的。关于这一地点的地貭及哺乳动物化石情况,賈兰坡等(1959)曾經有过报导。他們认为,这一地点的地貭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鉴于我們对这一段时期我国馬化石情况所知甚少,同时根据作者的研究,认为本文記  相似文献   

18.
活分子     
有生命物质最重要的化学组成当然是蛋白貭和核酸,我主要想讲的也就是这些,其中尤其是核酸,一方面因为一二年来,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少有关蛋白貭和核酸方面令人鼓舞的消息,另一方面或许是出于自私,因为我已与它们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所有细胞组成中,蛋白貭是最多变化和最丰富的,是极复杂的高分子物貭,但是依靠现代技术的帮助,已经得到许多有关它们结构的知识。氨基酸是蛋白貭的组成单元,大约有20种,它们都有相同的通式结构:  相似文献   

19.
“河套人”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过內蒙伊克昭盟南部的无定河上游,早在1922年就发現了更新世晚期的人类化石;所得的材料(一枚門齿化石),經过研究后,名之为“河套人”。它代表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北方生活的一种原始人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室今年夏天組織了一个野外工作队,从調查这个地区的第四紀地貭概况和其变化的历史入手,研究过去各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遺址和人类化石出土地点,并扩大  相似文献   

20.
以副鼠(Paramys)为代表的副鼠科化石是现知的最早的囓齿类动物,也是囓齿类中最为原始的类型或祖先类型。最早的副鼠(P.atavus)发现于北美上古新统中,以后的在北美、欧洲的始新统中相当普遍。无论从副鼠类的牙齿结构或颧弓-咬肌构造等这些在囓齿类中的重要分类标准来看,副鼠类化石都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貭,它一向引起古生物学家的兴趣和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