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达尔文主义基础”是我国中学里的一门新课程。为了教好这门功课,现在有好些城市的生物学老师组织了教研组,讨论“达尔文主义基础”课本的教材和教学上的种种问题。笔者曾经和北京市与天津市的许多中学生物学老师谈过几次话,讨论中央教育部开设这门新课程的意义,说明我们  相似文献   

2.
于潜  张岭梅 《生物学通报》2001,36(10):24-25
生物学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年来 ,我们结合呼伦贝尔盟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研究会拟订的教育科研课题 ,在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优势 ,使生物学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以根河市第二中学为实验点进行了一些探索。1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积极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中 ,我们除认真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外 ,还利用课余以兴趣小组为龙头 ,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校园绿化建设。我们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学会应用生物学知识的几条途径徐启发(湖北省黄石市六中,43500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教学生学会应用生物学知识,既是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也是现代生物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拟从基础知识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等方...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学包括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和达尔文主义基础,这四门课程逐步深入地讲授米丘林生物学和巴甫洛夫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在各学年的课程中,从生物界中提出具体的事实,并在米丘林生物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最後一门课程——达尔文主义基础——应该有系统地讲授达尔文关於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理论以及米丘林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同时向学生阐明米丘林学说是发展农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於中国的生物学教师们,达尔文主义基础是一门新的课程。这样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从未被旧社会的唯心主义教育家所重视;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後为了适合新的需要,将旧的充满唯心理论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改为达尔文主义基础,在开始时是会遭遇些困难的。例如有的中学教学同志反映说,从前没学过达尔文主义,也没见到过课本,对这一课程的内容很茫然。但大家对於这一新课程都很重视,在加紧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并在努力搜求教材的参考与教学的经验。在这样情形下将苏联“达尔文主义基础”课本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对於中学教学也许能有一点帮幼。笔者对於达尔文主义是外行而俄文的阅读能力也很低,文内如有错误还请读者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6.
科教兴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90年代以来,中学教育已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6]’。在这个转轨过程中,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植物生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针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需要,上好这门课,是植物生理学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就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为基础教育服务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1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植物生理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有关植物生理学知识的内容较多,份量重,教学难点多。…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医学基础课程,利用成人继续教育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的优势,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成人继续教育乡医班生物化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能够达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相互促进,提高了教学效果,符合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探索教学法     
许多中学生物学教师给本刊来信,要求介绍“探索教学法”。根据欧、美等几十个国家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许多国家之所以重视“探索教学法”并不断创造条件予以推广应用是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借鉴。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予以论证也是有益的。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将赵锡鑫、张国柱同志编写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法”中“探索教学法”部分编选出来,介绍给大家。本刊开辟“中学生物学教学法”专栏,刊登资料、经验体会、问题讨论等。“探索教学法”是这个栏目的主要内容之一。欢迎广大生物学教师投稿。  相似文献   

9.
说真的。在中学教了数十年的生物科学课程,一直都没有关注科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些年参与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渐渐地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生物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科学教育自然应揭示并使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在我们的课程标准中就有提及,例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在“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叙述中,就有“理解科学的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遗传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方法非常精密的实验科学。本文就如何贯穿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对《遗传学》实验课进行了最优化组合教学试验,对提高师范生的生物学能力、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水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遗传实验课最优化组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汪珍春  黄韶玲 《遗传》1999,21(6):40-42
《遗传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方法非常精密的实验科学。本文就如何贯穿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对《遗传学》实验课进行了最优化组合教学试验,对提高师范生的生物学能力、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水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重视,其中"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被广泛普及,而在中学教学中,此类模式相对较少,初中生物学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生活化学科。开展系列"做中学"教学策略或者对应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基础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想利用在美国学习与工作的机会对美国大学的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科研的现状做一些调查并写一篇汇报,但一接触到美国细胞生物学实际以后,这种想法很快就打消了。因为细胞生物学这门学科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课题与成果浩如烟海。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范畴又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与生物化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的科学研究,在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进行科学研究,才能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才能对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以科学的回答,同时科学研究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本文仅就教学科研工作方法做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法》又名《生物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之一,是生物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技术科学、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由于它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因此它又是一门应用科学。解放以来,这门课虽然在断断续续地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没有一支稳定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工农业生产,与有关应用科学、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将是ZI世纪领先的科学之一。一、教学目的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通过生物课的教学,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要使学生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2.要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7.
正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9月ISBN:978-7-04-054592-0定价:36.00元内容简介《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3版)立足于国内教育改革的推进、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以及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旨在提高职前和在职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同时助力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新版修订教材重点强调了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解和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对生物学重要性的认识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同时又是当代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生物学也有称之为生命科学的,它包含着广泛深邃的科学内容,更与人类生活生存有多方面的重要关系。生物的起源、进化和生命过程中的许多奥秘有待生物学去探索揭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生物学在微观方面从细胞学、染色体、基因发展到分子生物学和量子生物学;在宏观方向扩展到整个生物圈。生物学为农林业、医学、环境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农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林、牧、渔产品实际上就是生物产品,包括粮食、蔬菜、瓜果、畜禽、水产品、工业原料和木材及多种林副  相似文献   

19.
刘青 《生物学通报》2006,41(6):28-29
生物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实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刚出学校的生物教师,最近看到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贯彻教育方针。从“生物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中看到:有的同志主张“以系统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密切联系实际”,有的同志则主张:“种什么教什么”,“养什么教什么”。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过去有严重的三脱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