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山西三迭纪的地层中获得了大量爬行动物化石,这是一个以肯氏兽类为主的动物羣,其中除了假鱷类、肯氏兽类以及原始爬行动物的柸龙类外,还有犬颌类和小型二齿兽类。关于这个动物羣的研究工作,除了个别的已有报导外,目前还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
天山北麓二齿兽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介绍的是我国发现的第二个二迭纪二齿兽类化石,它和杨钟健记述的第一个二齿兽头骨一样,是袁复礼新疆搜集品中的一个,两者在形态上相差很大,但化石的确切地点和层位同样不清楚。二齿兽属中除了极少数生存到三迭纪初期,绝大多数都生活在上二达世。到三迭纪开始,其地位便为水龙兽和后期的肯氏兽类所代替。由于它在划分二、三迭纪地层里代上是一个较好的标志,因此虽然产地层位不清,仍有必要加以记述。这一头骨比前一二齿兽要小得多(长约120毫米),连同下颌一起被保存在一灰绿色粉砂岩结核里。所有露出部分,如吻端、间颞部、两侧颧弓均因风化而不同程度地受损,但其他部分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3.
<正> 肯氏兽类在我国产出相当丰富,过去曾发现于山西二马营组的上部和新疆小泉沟群的下部,化石计有两属六种,时代均为中三迭世。近年,地质科学院程政武在陕西府谷县二马营组底部发现一十分完整的肯氏兽头骨,另立一新属,命名为戏楼沟陕北肯氏兽Shanbeikannemeyeria xilougouensis(尚未发表)。内蒙地区过去从一些破碎的牙齿及骨片上也确定过存在肯氏兽类。我所二、三迭纪组一九七六年野外工作期间在内蒙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布尔洞公社采到一具不完整的肯氏兽骨架(包括头骨),现报道如下。依据化石的  相似文献   

4.
内蒙一兽齿类爬行动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一新兽齿类爬行动物,是从内蒙准格尔旗魏家圪卜三迭纪二马营组底部红色岩层中发现的。根据犬齿相当发育、门齿细弱、后部颊齿横宽,眶下孔大,颈椎两侧具滋养孔,距骨形状特殊等,定一新科:鄂尔多斯兽科。归于包氏兽形次亚目。为我国首次发现的此类动物。  相似文献   

5.
1963年,中国科学院吉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二、三迭纪地层中采集到一批爬行动物化石,其中大多数是水龙兽类。在正在进行修理的标本中,有一个保存在结核里的小型水龙兽个体。修理之后,发现头骨保存极为完好。它虽然代表的是一个年轻的个体,但很清楚与任何已知种有所区别。这个标本采自新疆吉木萨尔东小龙口,层位是仓房沟岩系韮菜园子组。由于水龙兽是三迭纪最早期的标准脊椎动物化石,因此也可以确定韮菜园子组代表三迭纪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二迭纪、三迭纪陆生四足类的性质及其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华北陆相二迭纪、三迭纪地层里的四足类化石,过去除了二马营上部的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以外,在其他层位里很少或根本没有记载。近年来,收集到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足以对该地区这一段时期内脊椎动物的面貌有一个梗概的了解。本文介绍了晚二迭世到早、中三迭世的四个含骨化石层位,即石千峰组和石盒子组顶部;和尚沟组;二马营底部和二马营上部,对各层位的动物化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与我国新疆及其他大陆上的有关动物群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早期哺乳动物三尖齿兽类牙齿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云南禄丰盆地下禄丰组发现的以及英国威尔士晚三迭世的三尖齿兽类牙齿的超微结构.其釉质具有准釉柱结构,它们呈并行排列从釉牙质界延伸到釉质外表面.这种准釉柱结构由很多羽支状排列的磷灰石微晶组成.微晶的C轴与准釉柱的长轴形成交叉的角度大约为10-20度.早期哺乳动物牙齿釉质的准釉柱结构,很可能是从爬行动物无釉柱结构向哺乳动物真釉柱结构进化过程中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近十余年来,世界各大洲,在二迭纪和三迭纪的似哺乳类爬行动物,和中生代哺乳类化石方面,有大量的新的发现。在国际古脊椎动物界中,引起了研究这些化石的高潮。而大部分的工作除了属于形态、分类和地层方面的外,焦点都集中在哺乳类的起源和早期哺乳类的系统和进化问题。1960年9月,由比利时法兰德斯皇家科学院主持,在布鲁赛尔召开了一次“低等和非特化哺乳类进化问题”的国际科学座谈会。在会上有代表八个国家的十五位古脊椎动物学家宣读了16篇论文。其中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新疆吐鲁番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肯氏兽类一新材料 ,它与短吻副肯氏兽(Parakannemeyeriabrevirostris)正模特征相似 ,确定二者为同种。将中国已知的中国肯氏兽及副肯氏兽属的所有种进行支序分析 ,发现短吻副肯氏兽与中国肯氏兽及副肯氏兽属的其他种构成姊妹群。在与肯氏兽类其他相关属比较的基础上 ,建议以短吻种为基础建立一新属 :西域肯氏兽 (Xiyukannemeyeria)。  相似文献   

10.
记裂齿鱼属(Perleidus)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安徽和县发现的裂齿鱼属一新种——扬子裂齿鱼(Perleidus yangtzensis,sp.nov.)。根据其形态特征,与相近的种作了对比,认为和马达加斯加早三迭世的皮氏裂齿鱼(P.pivetcaui)最为接近。从而认为含鱼化石地层的时代为三迭纪或可能为早三迭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二叠纪四足类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新疆和内蒙古大青山发现了大量二齿兽类(Dicynodontia)化石,而在华北地层区则以锯齿龙类(Pareiasauria)化石为主,还没有发现二齿兽类。近年来,在山西寿阳二叠系中发现了产自上石盒子组中的锯齿龙类和产自孙家沟组中的二齿兽类化石。根据髂骨的形态特征,相较于二叠石千峰龙(Shihtienfenia permica),新的锯齿龙类化石与多齿河南龙(Honania complicidentata)更相似。这表明济源动物群(河南龙组合带)可能在山西的上石盒子组中也有分布。根据头骨的特征,新二齿兽类化石属于隐齿兽目(Cryptodontia),可能是其中的某个支系在中国的第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云南禄丰晚三叠世(Rhaetic)下禄丰组地层中,采集了不少各类脊椎动物的化石,包括十余个保存完好的小头骨。经过初步修理和观察后,可以确定,其中一部分是三列齿兽类(Trity-lodonts)的兽形爬行动物。此外,尚有几个是保存相当完好的原始哺乳动物的头骨,根据初步鉴定,都可归入广义的三尖齿兽类(Triconodonta)。有的标本与始齿兽科(Morganucodontidae或Eozost-rodontidae)的已知属种很近似,但保存较完好;另  相似文献   

13.
1964年初夏,中国科学院的一支古生物考察队来到了天山北麓。在阜康县黄山街的三迭纪(距今约两亿年)地层中,发掘了一长达7米、宽2米、重十余吨的岩块,上面保存有九个完整的小型爬行动物-肯氏兽。队员们风趣地称它为“九龙壁”,以与北海公园著名的九龙壁相媲美。下面就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具大型骨化石是怎样挖掘和装箱启运的吧! 考察队员们在天山北麓踏勘。一天,他们在平缓的山坡上发现了许多破碎的骨化石。这些暴露在地表的骨化石是随着岩石一同风化剥落的,因此,顺着线索他们又追溯到了化石的原生地(图1)。  相似文献   

14.
掘兽类一新属——哈镇兽的头骨形态及分类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6—1977年从内蒙古、陕西三叠纪地层里采集到的脊椎动物材料中,有两件令人注意的标本,其中之一产自和尚沟组,另一件来自二马营组底部。后者因获得在先,已由侯连海(1979)研究报道,定名为杨氏鄂尔多斯兽(Ordosia youngi),并立一新科。这两件标本均属兽齿类爬行动物中的掘兽类(Scaloposauria)。在侯连海文章里用的是包氏兽形类(Bauriamorpha)这个名称。这里为什么用掘兽类这个名称,下文将讨论到。掘兽类是从二叠纪兽头类衍生下来的一类动物,它们曾在非洲(主要是南非)二叠纪晚期至三叠纪早期繁盛一时。除非洲以外,只在苏  相似文献   

15.
Ⅰ.什么是山西武乡中国肯氏兽动物羣 1936年曾在山西武乡县邻境榆社县的銀交附近,发現一批三迭紀的脊椎动物化石,曾鑑定作皮氏中国肯氏兽(Sinokannemeyeria pearsoni Young)。因为这种动物和南非哈鲁系  相似文献   

16.
1970年,湖南省405地质队于湖南省桑植县芙蓉桥公社三迭纪巴东组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脊椎动物化石。经我们进行发掘和初步研究后,了解到此动物具有很特殊的性质,如背上具有类似盘龙类的“帆”状装置;上下颌均无牙,吻部尖小而下弯,有些像乌龟的喙;脚趾末端不为左右侧扁的利爪状,而是背腹扁平末端钝圆状的(见图版)。显然应是一新属新种,命名为无牙芙蓉龙(Lotosaurus adentus gen.et sp.nov.)。属名即化石产于湖南省(别名芙蓉国)和具体产地芙蓉桥公社的意思;种名表明此动物的特征。芙蓉龙的发现为我国三迭纪脊椎动物化石的地点、层位和种类增添了新内容。这是继我国北方下三迭统肯氏兽动物群和南方上三迭统蜥龙动物群之后发现的中三迭世的脊椎动物化石。同时这次发现或许能为南方贡瓦纳大陆陆相中三迭世地层和北半球海相中三迭世地层的对比提供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17.
Mystriosuchus 迷鳄体长约6米,是带甲片的大型植龙类,吻部勺状,产自德国的三迭纪地层。植龙是原始的爬行动物,与鳄类相似,但鼻、腭、肩胛和臀部两者有很大差别。 Iguanodon 禽龙体长约9米、高4.3米,属食植物类恐龙。产自英国和比利时的白垩纪地层。 Hypsilophodon 棱齿类体长1.5米,是很活跃的小型恐龙,发现于英国的白垩纪地层。与大多数恐龙不同,它仅有一排锯齿状牙齿,吻部上颌两侧各有五颗牙齿。据推测它有时可能栖息在树上。 Dimetrodon 两形齿龙体长约2.1米,发现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二迭纪地层。它行动敏捷,头很大,有很锐利的牙齿,可能是当时最凶猛的动物。 Nyctosaurus 夜龙翅展2.4米,是体小(身长15厘米)、尾短的翼手龙类。发现于美国堪萨斯州西部白垩纪地层。 Brachiosaurus 腕龙体长约23米、高11.6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描述的二迭纪、三迭纪腕足类化石,是祁连山地质志第四卷第四分册的补遗部分,对过去已发表的某些属种提出修正的意见。材料是杨遵仪教授带领的祁连山上古生代地层队,于1957年在青海天峻县羊康盆地采集的。该队所实测的二迭系和三迭系剖面,位于天峻县布哈河上游羊康盆地南二公里布哈河东西两岸。河的西岸主要发育石炭系,河的东岸主要发育二迭系和三迭系。石炭系形成低山丘陵,二迭和三迭系形成中极山区。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北倾,倾角一般在20°左右。现将地层剖面和化石层位(插图1)自新而老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四川南部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的有孔虫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何炎 《古生物学报》1959,(5):387-405
一、绪言三迭纪地层里的有孔虫,在世界各地还很少发现,也没有特殊的代表,它们大部分只是古生代某些种族的延续。德国中三迭纪介壳石灰岩(Muschelkalk)、英国的瑞替克层(Rhaetic),阿尔卑斯,澳大利亚三迭纪地层中的有孔虫在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叶已有报导。近年来,在阿拉斯加、苏联、波兰、突尼斯也有发现。因此继续探索这一时代有孔虫的分布,就成为极其引人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再谈水龙兽     
再谈水龙兽刘俊作为哺乳动物祖先的一支——似哺乳爬行动物早在石炭纪(3亿多年前)就与其它爬行动物分道扬镳。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这支中演化出了许许多多的种类,异齿兽类(Anomodonts)就是其中一支。不过这支从一开始就步入歧途。未处在通向哺乳动物的康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