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易绝灭特征与保护优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促使大量物种走向濒危和绝灭。物种濒危和绝灭不是随机的。具有某些特征的物种容易濒危和绝灭 ,即易绝灭特征。易绝灭特征包括个体大 ,繁殖力低 ,扩散能力弱 ,营养级高 ,家域大 ,种群小 ,种群波动大 ,分布范围窄 ,种群密度低 ,栖息地特化程度高和特殊栖息地类型等。研究物种的易绝灭特征可以为生物多样性提供预防性 (proac tive)的优先保护措施。尽管物种的易绝灭特征已经用于实际的物种保护中 ,然而由于物种的各种特征对物种濒危和绝灭的影响十分复杂 ,各个易绝灭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准确的研究。探讨适合不同类群和不同地区物种的易绝灭特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特殊地史发育、中医药传统和边境频繁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我国动物的濒危模式可能与国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麝和麝香——我国重要动物资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动物资源丰富,脊椎动物约有四千余种,占世界种类的10%,并有不少种类现在只生存于我国或主要分布于我国境内,如褐马鸡、大熊猫、白暨豚、扬子鳄、中华鲟等。 世界性气候的变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战争,火灾,不合理的开发,猎取资源,致使各种资源动物数量逐年下降,很多种类濒于绝灭,有些已绝灭。 我国的野生动物,有很多为珍贵的药用,毛皮、肉用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动物物种在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科学研究、学术等方面的意义,更为不可估量。为了扩大宣传保护资源动物(特别是濒危物种),进一步推动调查和研究资源动物的生态,濒危种类的现状,有计划科学的保护资源,扩大种群数量及分布区等,我刊于1986年第4期开始设《濒危和主要经济动物介绍》专栏,较长期的连续刊登濒危和主要经济种类研究成果、资料等。并将写作提纲列出,希望得到各方面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并请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种群生存力分析:准确性和保护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义明 《生物多样性》2003,11(4):340-350
目前已提出了五类估计濒危物种绝灭风险的种群生存力分析模型 ,即 :分析模型、单种群确定性模型、单种群随机模型、异质种群模型和显空间模型。模型的选择取决于物种的生活史特征和可用的数据。与用于保护实践的其他方法相比 ,种群生存力分析 (PVA)是相对准确的量化工具。然而 ,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统计学数据质量差和种群动态的有关假说模糊不清可能影响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因此 ,要谨慎地使用PVA。在西方国家 ,PVA在濒危物种保护计划和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用于 :( 1)预测濒危物种未来的种群大小 ;( 2 )估计一定时间内物种的绝灭风险 ;( 3 )评估一套保护措施 ,确定哪个能使种群的存活时间最长 ;( 4)探索不同假说对小种群动态的影响 ;( 5 )指导濒危动物野外数据的搜集工作。我国的濒危物种很多 ,然而开展PVA研究的濒危物种却很少。应大力发展适合于模拟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及其保护问题的PVA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对比和皮张收购资料分析研究了舟山群岛大中型兽的受威胁状态。结果显示,舟山群岛曾有大中型兽16种,5种已绝灭,3种处于濒危状态,3种分布区缩小(一种种群数量正在下降),3种种群保持稳定,2种种群动态不明;食肉动物的绝灭率大于食草动物;大型动物绝灭率较高;岛屿物种绝灭率高于邻近大陆。文章还比较了确定种群趋势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评世界保护联盟新的物种受威胁分类系统草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物种受威胁的情况和发展,以加强物种保护工作,世界保护联盟制定了一个新的物种受威胁分类系统草案,把物种受威胁的程度分为9个级别,即绝灭种、野生状态下的绝灭种、极危种、濒危种、渐危种、敏感种、安全的/危险性小的种、不充分了解的种和未估价的种。本文对这个分类系统草案作了简略的评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一类反馈控制的两种群Lotka-Volterra竞争系统.通过构造多个Lyapunov函数,建立了适当的反馈控制能使濒危物种得以生存,且两种群都能全局吸引的充分性条件.而在一定反馈控制系数下绝灭物种仍然灭绝.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稀有和濒危多孔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戴玉成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1015-1018
1 引  言近一个世纪以来 ,由于天然林遭到大量砍伐和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物种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因此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过去 2 0年间 ,很多国家或地区发表了有关濒危物种报告 ,但多数为动物和植物方面 .关于菌类物种濒危性的研究 ,只有少数对菌物研究深入的国家有所报道 ,如芬兰有 6 0种多孔菌被列为濒危种[11] ,瑞典有 10 6种大型菌类被列为濒危种[6] ,英国有 399种大型菌类被列为保护名单[10 ] ,荷兰有 182种大型菌类正面临绝迹的威胁[1] 等 .这主要是因为对菌类的研究远比动物和植物落后 .就全…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受威胁等级的评估是确定物种优先保护顺序和制订濒危物种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研究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评估对象,采用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和标准,从全国尺度上对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受威胁等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绝灭(EX)2种,野外绝灭(EW)3种,极危(CR)310种,濒危(EN)638种,易危(VU)911种,近危(NT)117种,无危(LC)162种,数据缺乏(DD)34种.将评估结果与国家Ⅰ、Ⅱ保护级别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不一致性,其原因是物种的受威胁程度并不是确定受保护物种以及划分保护级别的唯一依据.该研究为建立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体系、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尖舌苣苔族(Klugieae)的5个属中12个种59个地方居群消长动态的统计分析,计算了该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在120年的时间区间内,尖舌苣苔族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和生境受破坏程度呈正相关。显然,一个类群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对于该类群分布地区环境的受破坏程度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尖舌苣苔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与其系统发育年龄和进化程度密切相关。进化水平较低,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原始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往往较高;进化水平较高,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年青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则低。地区性特有类群,尤其是特有属更容易遭受绝灭的危险。藉此,可在短时期内比较准确地了解该类群的濒危过程。  相似文献   

10.
银缕梅物种濒危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进一步分析现存个体和居群数均极少的中国金缕梅科一新属种──银缕梅的物种濒危度。首先挑选对小种群绝灭有影响的随机干扰因素,建立了包括20个评价指标在内的因素集。然后通过对评价指标定量化和权分配一系列处理,并通过最初一、二层的综合评判,求得濒危度和保护等级,进而确定物种的濒危状态及其在省级和国家级的保护序次。研究结果表明,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十分灵敏,可操作性强,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植物物种实际濒危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草甸交错带植物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原理,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专家咨询系统构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一草甸交错带植物受威胁等级、优先保护定量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包括物种濒危系数、遗传损失系数和利用价值系数3个评价系统层和10个评价指标层.利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定量确定各个系统层和指标层的权重.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计算,分别度量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草甸交错带植物物种受威胁状况和优先保护序列状况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系数;对照植物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序列区域性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了植物物种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等级.评价结果表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草甸交错带的种子植物有濒危种4种,脆弱种68种,敏感种179种,安全种695种;该地区种子植物一级保护物种8种,二级保护物种78种,三级保护物种164种。暂缓保护物种696种.最后,针对植物物种优先保护序列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问题。物种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列之间的关系,物种濒危等级评价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都是物种灭绝风险的测度, 前者是全球性评估, 后者则是国别研究。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预警了全球物种的濒危状况,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大数据; 国别红色名录确定了各国物种受威胁状况, 填补了前者的知识空缺, 两份名录互为补充。目前对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重视不够。基于如下原因, 应当重视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意义: (1)国家是濒危物种保护的行为主体, 物种在一个国家的生存状况是确定其保护级别、开展濒危物种保育的依据; (2)对于仅分布于一个国家的特有物种来说, 其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即是其全球濒危等级; (3)对于跨国境分布的物种来说,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则确定了该物种在本国的生存状况; (4)结合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建立跨国保护地、保护迁徙物种的栖息地与跨国迁徙洄游通道提供依据; (5)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特有的“区域灭绝”等级, 反映了一个物种边缘种群在该国的区域灭绝, 恢复“区域灭绝”物种是该物种原分布国重引入保育工作的重点; (6)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提供了该国物种编目、分类、分布和生存状况的最新信息。然而,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被忽视了。目前正值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 人们正在重新审视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我国将修订有关野生动物保护与防疫法法律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防控新的人与野生动物共患疾病再次暴发。对于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名录来言, 物种受威胁程度是物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特征之一。重视国别红色名录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已超过600种,是世界杜鹃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之一。本文以杜鹃花红色名录、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以及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为基础,对我国杜鹃花的濒危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极度濒危杜鹃花的最新调查结果,结合IUCN红色名录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标准对它们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杜鹃花属12个极度濒危物种中,有4个物种降低了极度濒危的等级,1个物种数据缺乏,1个物种灭绝。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濒危种类近20%,数据缺乏的种类近1/3,资源本底不清,严重威胁我国杜鹃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应加强对杜鹃花本底资源的普查,开展极度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强园林应用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已超过600种,是世界杜鹃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之一。本文以杜鹃花红色名录、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以及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为基础,对我国杜鹃花的濒危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极度濒危杜鹃花的最新调查结果,结合IUCN红色名录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标准对它们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杜鹃花属12个极度濒危物种中,有4个物种降低了极度濒危的等级,1个物种数据缺乏,1个物种灭绝。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濒危种类近20%,数据缺乏的种类近1/3,资源本底不清,严重威胁我国杜鹃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应加强对杜鹃花本底资源的普查,开展极度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强园林应用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木莲属濒危植物致濒原因及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濒危的本质是在自然状况下,种群难以更新和维持。而导致濒危的内在原因就是由于物种的生物学、遗传学因素影响了种群的丰富度。繁殖是种群构建、更新和维持的关键环节,而繁殖成功的标准是能产生成熟个体。从繁殖生物学角度总结木莲属濒危种产生成熟个体的关键环节的研究状况,从其生殖发育异常、交配系统研究、物种自然繁殖特性及个体生存力角度探讨物种致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慈姑属(Sagittaria L.)隶属于泽泻科,是世界广布的水生植物,其生境多样、叶形和繁殖表型复杂,进化地位较特殊,是生态和进化生物学研究较典型的材料。笔者在查阅相关慈姑属研究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前人研究的物种、探讨的问题及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慈姑属物种存在广布种和濒危种,且个别物种的濒危现状可能与其生境条件相关;慈姑属的个别种类成为稻田入侵杂草,其竞争能力因慈姑种类及水稻栽培品种的不同而各异;环境对慈姑属植物有很强的塑造作用,不同环境还会造成慈姑所在的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慈姑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繁殖方面,慈姑属植物体现出不同繁殖方式和两性功能的权衡,以及在繁育系统上从雌雄同株到雌雄异株的进化途径。本文还提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研究中应注意的科学问题,并对慈姑属植物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松杉类植物濒危等级划分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根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WCMC)和国际松杉类植物专家(CSG)编制的濒危植物名录,以及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卷)列出中国受威胁松杉类植物共141种及变种。通过对上述三者濒危等级的比较表明,它们在中国松杉类植物濒危等级的划分上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划分物种濒危等级的标准不同或资料依据不完全等。最后,作者根据1994年IUCN提出的物种受威胁等级划分标准草案(2.3版本),对中国松杉类一些濒危种类的等级划分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中,有濒危植物1164种,其中813种定为濒临危险的、危险的或易受侵害的种类。例如生长在安第斯山脉的荪曲泊贡桔桔(Centropogon erythraeas)和西府桔梗(Siphocampylas ecuadoriensis),如今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前者曾经在该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19.
物种受威胁状况评估:研究进展与中国的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估物种濒危等级,确定物种保护优先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不断的修订,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标准已经趋于完善。但是,目前人们还在探索在无法获得物种的种群数量、生境、生活史数据时,如何寻找替代指标评估物种濒危等级。我们综述了国内外物种濒危状况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结合物种分布区、生活史、生态功能、人为干扰和特殊利用价值的评估物种受威胁状况的方法,并以此方法评估了中国陆生脊椎动物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列入灭绝级的物种有5个,功能性灭绝级的物种有30个,濒危级的物种有343个,受胁级的物种有459个,关注级的物种有439个,无危级的物种有1,032个。  相似文献   

20.
开展受威胁和濒危物种价值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受威胁和濒危物种研究正处于濒危等级界定和保护优先性确定阶段,存在不同保护等级交叉管理、价值评估方法欠缺及重复性计算等多方面问题。利用IUCN濒危等级和中国特有种等级名录确定厦门市不同濒危等级物种数,在此基础上利用能值转换率和修正的中国能值/货币比率对厦门市陆域受威胁和濒危物种价值进行估算。结果显示,通过多途径整理纳入估算的厦门市陆域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为1444种,其中受威胁和濒危物种数为318种;2015年厦门市物种能值价值约为3.53×10~(11)元,2010年约为3.08×10~(11)元,其中两期受威胁和濒危物种能值价值均占物种总价值的88.31%;中国特有种等级对价值贡献最大达73.25%,其次是IUCN濒危等级达23.24%。研究表明,能值评估法能够客观凸显受威胁和濒危物种价值,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保育的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