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硫代葡萄糖苷及其降解产物异硫代氰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代葡萄糖苷是一种含硫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十字花科植物中。不同的栽培种、不同的生理阶段、不同的组织部位以及不同的栽培条件,都会使植物中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和成分有所变化。当硫代葡萄糖苷经葡萄糖硫苷酶作用时会发生降解,生成异硫代氰酸盐等产物。采后的一系列处理会影响植物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硫代葡萄糖苷的降解产物异硫代氰酸盐作为一种化学预防剂,能抑制阶段Ⅰ酶(phase Ⅰ enzyme),诱导阶段Ⅱ酶(phaseⅡenzyme),从而防止癌症的发生。目前对硫代葡萄糖苷的鉴定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2.
植物中硫代葡萄糖苷生物代谢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硫代葡萄糖苷是十字花科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它在内源芥子酶作用下水解为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现从分子水平综述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降解反应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为提高植物抗病性和改善营养品质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硫代葡萄糖苷的降解途径及其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硫代葡萄糖苷(G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活跃的化学和生物活性.GS种类繁多,根据其侧链R基团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吲哚族3大类.GS降解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控制:不同种类的GS在硫苷酶作用下产生异硫氰酸酯类、腈类、硫氰酸酯类、环腈类、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等,在较高温度下能发生自降解,在强酸、强碱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下也不稳定,也能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效降解.该文从影响GS降解的内源和外源因素入手,系统阐述了GS的酶降解、热降解、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等途径及其产物,为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GS降解的控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硫代葡萄糖苷是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Capers)和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植物中一类特有和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硫代葡萄糖苷的合成包括前体氨基酸侧链延伸,核心结构的形成和次级侧链修饰3个步骤.利用核心结构合成途径上有关催化酶的基因突变体证明,后醛肟反应途径上任何催化酶基因的突变,都将导致吲哚乙醛肟结构相似的吲哚乙酸(IAA)含量变化,硫苷核心途径对生长素的动态平衡起着微调(fine-tune)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内源和外源芥子酶酶解硫代葡萄糖苷产生的葡萄糖的测定,间接测出西兰花中β-硫代葡萄糖苷总量,并对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吡啶滴定法对比实验表明,该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7.
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提取后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的许多生物活性功能都与硫代亚磺酸酯有关。本文对采用乙醇浸提法从大蒜中提取硫代亚磺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不同温度下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硫代亚磺酸酯不稳定的机理。结果表明,硫代亚磺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6.9℃,稳定性很差,在-20℃下贮存仍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番木瓜籽中苄基硫代葡萄糖苷(BG)的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BG提取含量的影响,并利用Design Expert 8.0.6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3%,料液比1∶13 g/m L,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83℃,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经三次平行实验验证,提取BG平均含量达到1.675%,与理论最优值相差较小,表明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番木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乙烯拮抗剂—硫代硫酸银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年来,对乙烯在植物体内的代谢和作用,以及乙烯靶细胞和结合位点的研究十分活跃。在这些研究中,有不少是以硫代硫酸银(STS)作为“实验工具”的。本文就STS在研究乙烯生理作用中的主要优点及其抗乙烯的生理效应和可能的生理机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异硫代氰酸盐的抗癌机理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了异硫代氰酸盐抗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相关研究,包括各种采后因子对芸薹属蔬菜活性ITCs产生的影响,ITCs在体内的代谢,以及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的研究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能够高效降解菜粕硫苷( Glucosinolates,Gls)的菌株,利用能降解硫苷的益生菌黑曲霉CICC-2238进行N+注入诱变.经过两次N+注入诱变,在诱变能量为20 keV,剂量为60 ×2.5×1013ions/cm2时,筛选到一株高效降解Gls的菌株H-109.与出发菌相比较,其Gls的降解率由28....  相似文献   

12.
以脱脂菜籽粕酶解的复合氨基酸为主要原料,螯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16(4 5)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pH值、温度、时间和配位比对螯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因素的高低顺序为:配位比>pH值>时间>温度.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与铜螯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和配位比,且配位比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50 min,温度50℃,配位比2∶1,pH为9,此条件下的复合氨基酸螯合铜的螯合率为94.59%,氨基酸含量为30.2%.  相似文献   

13.
山楂果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回流提取方法,以山楂果中原花青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溶剂种类、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70%乙醇,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收集油菜籽样品600余份,采用国际(家)标准方法对芥酸、硫苷、含油率进行测试,根据各模型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建立数学模型.内部交叉证实法对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高芥酸、低芥酸、硫苷、含油率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7、0.9318、0.9820、0.9626,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4.41、2.24、4.62、0.543.外部样品检测法分别用已建模型和国际(家)标准方法对油菜籽样品芥酸、硫苷、含油率进行检测,两者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综合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满足油菜籽硫甘、芥酸及油份含量快速检测的要求.另对油菜自身含水率对数学模型的影响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鲜菊苣干制后干菊苣粉中总糖的含量可达73.6%,采用干菊苣粉用循环方式进行水抽提菊粉,在料液比为1:15,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2 h时提取率达98%,浸提液总糖含量达48.1 g/L;干菊苣粉和菊粉提取液中总糖的测定采用酸解法时,采用0.2 mol/L HCl水解40 min时,可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菜籽蛋白质及植酸萃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pH=11.5和pH=12.0时,双液相萃取菜籽粕的蛋白质及植酸萃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提出pH=12.0,温度为40℃作为萃取菜籽蛋白的适宜条件。在该条件下,菜籽蛋白质的萃取率为71.5%,植酸率33.6%。  相似文献   

17.
Capparis ovata var. palaestina Zoh., C. spinosa var. aegyptia Boiss. and C. spinosa var. deserti Zoh., were investigated for glucosinolates. Glucoiberin, glucocapparin, sinigrin, glucocleomin, glucocapangulin, glucobrassicin and neoglucobrassicin, in addition to two others, were isolated. Four of these viz. glucoiberin, sinigrin, glucobrassicin and neoglucobrassicin were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apparis species. Comparative chromatographic analyses of the glucosinolates of the plants examined reveale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8.
Investigations were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sucrose and magnesium sulphate solutions and a silica colloidal suspension with centrifugation for extracting 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 from citrus roots. The efficiency of incubation, sodium hypochlorite, centrifugation, and maceration methods was also compared. Numbers of females recovered by centrifugation with colloidal silica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from sucrose or magnesium sulphate. Incubation, sodium hypochlorite, and centrifugation methods were satisfactory for extracting eggs, second-stage juveniles, and males, whereas the maceration-sieving method was less efficient. Combining the sodium hypochlorite method with a 15-second maceration followed by centrifugation in colloidal silica reduced the recovery of T. semipenetrans females from citrus roots.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硫酸水解法提取豆粕中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回归模型方程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25:1、硫酸浓度3.1mol.L-1、提取时间16.0h和提取温度125.0℃的条件下,最佳氨氮得率达59.9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