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DNA导入水稻的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光效C4植物玉米DNA为供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水稻所获得的水稻后代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60个引物中找到12个引物检测出DNA的多态性,证明外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后代基因组的显著变异.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化小麦后代高蛋白株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离子束介导法将大豆DNA导入小麦,经过连续4代田间筛选和蛋白含量测定,获得高蛋白变异株系.采用RAPD分析技术,用34条随机引物对供体大豆、受体小麦和3个高蛋白小麦变异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有29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18个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高蛋白小麦突变株与受体小麦(对照)相比出现了条带的增加、缺失、扩增带深浅等变化,也出现了与受体小麦不同而与供体大豆相同的扩增带.实验结果表明,外源大豆DNA导入受体小麦可以引起后代基因组DNA序列变化,扩大小麦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
外源DNA导入小麦的RAPD验证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外源DNA特别是牛胸腺DNA转移给普通小麦,对在其后代中选育出的矮杆变异体进行了RAPD分子验证及其遗传学分析研究,获得了3个主要结果:(1)对变异体D111,受体814527,供体矮孟牛I型进行的RAPD验证中,通过137个引物由5个引物检测出了DNA的多态性,表明矮秆变异体D111的出现可能是供体的片段DNA进入了受体并得到稳定遗传。(2)对变异体D011,D1453,受体814527,供体牛胸腺DNA进行的RAPD验证中,在供试的180个引物中,变异体,受体扩增产物的带型绝大多数一致而与供体则完全不一致,其中有很少引物对变异体和受体扩增产物的带型表现不同,还有个别引物对变异体扩增产物的带型与供体的个别带一致,由此说明亲缘关系极远的牛胸腺DNA导入受体引起的变异更为广泛和复杂;(3)3个矮秆变异体的遗传分析表明,控制其株高的基因位于核基因组,在杂种后代中表现了明显降低株高的作用,其杂种后代的某些农艺性状也表现良好,因此,利用它们进行杂交育种或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都将是有较好应用价值前途的新矮源。  相似文献   

4.
小麦抗锈变异体的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长穗偃麦草DNA导入普通小麦甘麦8号,在其后代出现广泛变异,并从中选育出两个优良的抗条锈病的姊妹变异体。本实验以原供体和受体作为对照,对两个变异体进行了RAPD分子验证,其主要结果为:两个变异体的大多数引物扩增产物带型类同于受体,而与供体带型差异显著;在81个引物中有2个引物检测出了DNA的多态生,主要表现为变异体90001-17中1条带活性不仅超过受体,而且也远超过90001-1的相应带活性,同时两个变异体都出现了1条供体和受体都没有的新带,分子量约为1044bp;另一引物扩增后,变异体90001-17和90001-1分别出现了2条和1条特异性带,分子量约为1073bp和1020bp,此外在两个变异体阳极端带明显被激活,而受体中1条分子量约为968bp的带在变异体中活性降低或消失等。从而表明抗锈变异体9001-17和90001-1的形成是供体的DNA片段进入受体基因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花粉管通道途径将红高粱的总DNA导入普通小麦品种济核916获得的白粒、紫粒、黑粒等不同粒色的变异后代的营养品质分析表明,蛋白质、氨基酸、矿质营养元素、可溶性糖含量比受体济核916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它们有一定的利用价值。RAPD、醇溶蛋白电泳结果初步证实外源遗传物质确实已经整合到了受体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精子介导,在家蚕受精的过程中将蓖麻蚕DNA转入家蚕卵内,从它们后代获得了新的变异品系。本文采用RAPD技术对这些品系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50种10mer随机引物中有49个检测出DNA的多态性,统计分析图谱中各类扩增带,其中变异品系与其相应受体的差异带占其总带数的26-37%,提示外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后代基因组的显著变异,并对这些变异的意义了讨论。 Abstract:With the aid of domesticated silkworm sperms,eri silkworm DNA was transferred into domesticated silkworm eggs during insemination,and variant strai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rogenies.Genomes of three new strains were analyzed using RAPD assay.Polymorphic fingerprints were obtained from 49 out of 50 primers.Different kinds of amplified bands in RAPD pattern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the variant bands between variants and their recipients counted for 26~37% of the total bands of each varian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ogenous DNA introduced into recipients induced remarkable variation in progeny genomes.The significance of the variation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甘蓝品种'争春'和'寒光2号'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S法提取甘蓝(Brassfca oleraceavat.capitata)品种‘争春’、‘寒光2号’及其各自亲本的基因组DNA,通过SRAP、RAPD两种分子标记方法,构建其DNA指纹图谱,用于种子纯度鉴定。利用30对SRAP引物组合和200个RAPD随机引物,以各品种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组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多数SRAP引物组合对模板组的扩增带型一致,少数组合扩增出差异,但未能找到具有互补差异的引物组合;通过RAPD标记方法筛选出能鉴定2个品种纯度的引物分别为S42、S103、S193和S42、S89、S151,其中引物S42对2组材料均能扩增出特异的RAPD指纹图谱,并将RAPD指纹图谱转变为相应的数字指纹。  相似文献   

8.
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小麦后代变异系醇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逆性强的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普通小麦甘麦8号,后代中出现了广泛的变异,并筛选出两个高产、分蘖力强、抗条锈病的新品系。以这两个品系为材料,以供体和受体作为对照,研究了外源DNA导入后籽粒醇溶蛋白的变化,发现醇溶蛋白的增加、缺失和电泳迁移率的变化,新增加的组分与供体长穗偃麦草某些组分相对应。由此推测外源DNA导入受体后有可能某些DNA片段插入受体基因组从而导致受体基因表达改变或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大燕麦×六倍体裸燕麦的杂种F1的产生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四倍体大燕麦 (AvenamagnaL .)做母本 ,六倍体裸燕麦 (AvenanudaL .)做父本进行杂交 ,利用幼胚拯救技术获得了杂种F1,并对其后代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 ;对杂种F1同工酶图谱和D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杂种F1形态特征偏亲本或介于双亲之间 ;同工酶研究表明多数F1具有双亲互补酶带 ;RAPD分析不同引物扩增产物F1呈共显性或偏父、偏母。这些结果表明F1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10.
野生稻DNA导入水稻后代的SSR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宁夏地区水稻主栽品种‘宁粳16号’、‘宁粳23号’为受体,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2n=2x=24, AA)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导人法与茎注射法相结合的导入方法,将普通野生稻DNA导入宁夏水稻栽培品种, 对筛选出的21份形态、农艺性状典型变异的D2代材料及其对照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有 17份变异材料扩增出野生稻特有的DNA片段,而2个对照均不能扩增出野生稻特异的DNA片段,证明这些材料就是野生稻DNA片段导入的后代。另外有些材料出现受体DNA条带的减少,可能是由于野生稻DNA片段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该引物结合位点或附近,原有的结合位点破坏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四倍体大燕麦(Avena magna L.)做母本,六倍体裸燕麦(Avena nuda L.)做父本进行杂交,利用幼胚拯救技术获得了杂种F1,并对其后代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对杂种F1同工酶图谱和D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杂种F1形态特征偏亲本或介于双亲之间;同工酶研究表明多数F1具有双亲互补酶带;RAPD分析不同引物扩增产物F1呈共显性或偏父、偏母。这些结果表明F1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12.
陆地棉×比克氏棉育成种质系的同工酶和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检验野生棉遗传特性向陆地棉转育的结果以及育成种质之间的遗传差异,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和RAPD技术,对来自科遗181陆地棉品系与野生比克氏棉杂交后代的6个遗传稳定的不同种质系及其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图谱和DNA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6个种质系的基本酶谱特征均倾向于陆地棉亲本,但在其中2个种质系的过氧化物酶图谱中,观察到各具有1条等电点值(PI)为4.85的野生亲本的特征带;(2)DNA指纹图谱的分析表明,不同种质系之间在基因组水平上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并且在OPO10和OPO112个引物的扩增图谱中观察到4个育成种质系具有野生比克氏棉亲本的特征带。  相似文献   

13.
利用RAPD分析鉴定花椰菜杂种纯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方法,鉴定花椰菜F1代杂种纯度。筛选出20个10bp随机引物对杂种F1代和父母本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共获得扩增片段124条,分子量在0.3-3kb之间,其中2个引物S120和S174可用来鉴定杂种纯度。RAPD分析结果与田间形态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RAPD分析方法适用于花椰菜杂种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利用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对高粱唐恢28号品系种子进行搭载处理后,从其SP1代获得一个特大穗型突变体(MTR28)。该突变体后代性状分离广泛,变异类型丰富,具有极高的选育价值,为了从生化与分子水平上评价上述空间诱变效应及其突变体后代不同选系的遗传变异性,本研究对从MTR28分离后代中获得的6个遗传稳定且具有不同特点的大穗,高产型优良变异选系SP10-11,SP11-11,SP13-5,SP14-9,SP14-21,SP20-2,以及未经卫星搭载处理的唐恢28号高粱品系为对照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电泳和RAPD分析。两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变异选系与对照之间以及不同变异选系之间在酶带种类及酶活性上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中,6个变异选系与对照之间在酯酶同工酶图谱中分别具有1-8条带的差异;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电泳图谱中具有1-5条带的差异。用22个引物在6个变异选系与对照之间进行RAPD扩增,其中有3个选系(SP11-11,SP13-5,SP14-21)在6个引物的扩增图谱中与对照存在DNA片段差异;另外3个选系分别在4、5、7个引物的扩增图谱中与对照存在扩增片段差异。以上RAPD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6个空间诱变选系均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离子束介导甘蓝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分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0 keV的Ar+离子束在1.5×1017 ions/cm2的注入剂量下介导外源甘蓝全DNA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菜,在94株转化当代植株中,有6株表型产生变异。以其中的一株(T-5)作为研究对象,用8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该株和其子代变异株基因组作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分析,引物S176 在T-5和其变异子代T-5-2中扩增出了相同分子量的变异新条带T-5S176-620。T-5S176-620的碱基序列和拟南芥菜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该片段不属于拟南芥菜基因组,Southern杂交实验证明该片段来自供体甘蓝基因组。但是,根据T-5S176-620序列设计的引物不能从甘蓝基因组中扩增出预期长度的DNA片段,结合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的特点和过程,探讨了其中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建立S180的5个克隆细胞株的特异性图谱。方法运用23条引物对S180-S2D9、S180-S2D7、S180-S1F11、S180-S1H10、S180-S1B115个克隆细胞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PCR扩增,以琼脂糖电泳观察结果。结果筛选出3条在各克隆株扩增产物间有差异的引物。结论5个S180克隆细胞株的RAPD特征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7.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产物做探针产生鸡的DNA指纹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用12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引物对来自不同品系的4只鸡进行了RAPD分析,在扩增出的共99条带中,表现多态性的带为38条,占总带数的38%.回收了4个表现个体特异性的RAPD产物,当用鸡的基因组总DNA探针与它们杂交时,其中3个表现阳性,说明RAPD方法扩增出的高变异产物含有重复序列.用含重复序列的个体特异性RAPD产物作探针,与无关个体鸡基因组DNA的HaeⅢ酶切产物进行DNA印迹,获得了变异性较高的DNA指纹图谱.因此,高变异的RAPD产物可以有效地用作DNA指纹探针.  相似文献   

18.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导入水稻引起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实验采用40 个随机引物对低能离子束介导紫玉米全DNA 转化水稻早籼213 获得的8 个玉米稻株系基因组DNA 进行RAPD检测。其中36 个随机引物得到扩增图谱。统计分析图谱中的各类扩增带,其中变异株系与早籼213 的相似率为91.2—95.5% 。差异带占总带数的8.9—17.7% ,说明外源DNA 导入受体细胞引起后代基因组DNA 的显著变异,这些变异很可能是表型及生理性状变异得以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源于两个香菇(Lentinulaedodes)双核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82.5%具有多态性。综合分析9个随机引物的扩增谱带,可将所有供试亲本单核体清楚地分开,且早核体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其来源及遗传背景相吻合。此外,用两个双核亲本菌株的各4个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两两支配所得的所有杂交组合,也均可与双核亲本菌株明确地区分开来。因此,在杂交育种中,RAPD分析可为亲本的选配及杂种的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源于两个香菇(Lentinulaedodes)双核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82.5%具有多态性。综合分析9个随机引物的扩增谱带,可将所有供试亲本单核体清楚地分开,且早核体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其来源及遗传背景相吻合。此外,用两个双核亲本菌株的各4个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两两支配所得的所有杂交组合,也均可与双核亲本菌株明确地区分开来。因此,在杂交育种中,RAPD分析可为亲本的选配及杂种的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