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球悬铃木普遍被认为是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的杂交后代.除此之外,有其他亲本的说法,还有植物学家认为它单纯是由法桐驯化培育成的,但这些说法无确凿的根据.另外,二球悬铃木诞生地的说法不唯一,其争论也一直没有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2.
在大多数人眼中,悬铃木飘的毛仅仅是黄褐色的果毛,实际上,悬铃木的毛多着呢!按毛着生的部位来分,除了果毛,悬铃木还有叶毛、枝毛及芽鳞毛.各种毛均为表皮毛,由果、叶、枝及芽鳞等器官的表皮细胞产生,在芽内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毛状体.此外,一球、二球、三球悬铃木的毛数量有所不同.据统计,在每个果球中,二球悬铃木的坚果基...  相似文献   

3.
二球悬铃木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的落叶乔木,是一球悬铃木与三球悬铃木的杂交种,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由于其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生长迅速、树形优美、冠大荫浓等优良特性,二球悬铃木被誉为"世界行道树之王",且广泛用作行道树栽培,目前已遍及世界的大多数地方.可以这么说,二球悬铃木,它就是为了成为行道树而生的!  相似文献   

4.
异硫氰酸胍法快速提取二球悬铃木组织总RNA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二球悬铃木组织中多酚物质含量较高的特点,采用异硫氰酸胍法从二球悬铃木花序和叶片中提取到质量高、完整性好的总RNA,28S rRNA的亮度约为18S rRNA的2倍,通过RT-PCR克隆到二球悬铃木中与拟南芥Leafy基因同源的部分编码区。高质量的RNA为Northern杂交和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二球悬铃木的相关基因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悬铃木方翅网蝽寄主范围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选择上海地区的19科27种园林植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进行寄主专一性测定。非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对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红花槭(Acer rubrum)6种植物有取食现象,其中若虫在前5种植物上取食量较大,而对红花槭只表现为轻微取食;成虫在前4种植物上的取食量较大,而对构树和红花槭只有少量取食。在所有植物中,悬铃木方翅网蝽只能在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上完成完整的发育世代。选择性试验表明:成虫嗜食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部分取食红叶李,而不取食红花槭和构树。成虫产卵显著偏爱于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而不在其它植物上产卵。因此,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范围较为单一,只有悬铃木属植物是其寄主。  相似文献   

6.
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梧桐科植物全世界有60属约1546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种类可分布至温带地区,由于梧桐科是多型的科,科的范围较大,对有些属是否应隶属于该科,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很不一致。本文基本上按照J.Hutchinson系统和参考有关文献对一些属的分类位置作了调整,把梧桐科分为12族,根据A.Takhtajan的世界植物区系区划的原则,将梧桐植物在世界上的分布区,划分为6区8亚区23地区,并指出各属在中国各省区的地理分布,现在中国梧桐科植物连引种栽培的在内共有25属99种7变种,其中野生的有18属85种7变种,引种栽培的有8属14种,对梧桐科植物的起源和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解新明  张寿洲  李勇  吴鸿 《广西植物》2003,23(4):311-317
梧桐科(Sterculiaceae)是锦葵目中的一个多型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种可分布到温带地区。由于该科植物的形态特征较为多样化,至今对于它的范围和所包含的属种数目在各国学者间仍没有达成共识。该文从梧桐科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关系、属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以及分类学新特征在梧桐科分类中的应用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梧桐科分类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把来自分子资料的研究结果与传统分类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为梧桐科的分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悬铃木多作行道树使用,所以其他应用方面一直未受重视.然而经无数研究表明,悬铃木"浑身是宝".尤其是栽培最为广泛的二球悬铃木,它可用作木材、止血剂、牲畜粗饲料、食用菌培养基、肥料及治虫烟雾剂的供热剂原料,还可提取叶蛋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植物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作用机制可分为吸附、再悬浮、雨水淋洗、吸收等过程,但却少有研究探讨大气颗粒物沉降于叶片表面后的再悬浮过程,并对叶片表面吸附的颗粒物含量与叶片内部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本研究选择二球悬铃木和广玉兰两种常见绿化树种,分析其叶表大气颗粒物和叶内元素成分与含量及再悬浮比例.结果表明: 二球悬铃木叶片的单位面积滞尘量(4.98 g·m-2)明显高于广玉兰(2.65 g·m-2),这可能与二球悬铃木叶片上下表面均粗糙、有绒毛有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分析表明,15种不同的元素均可在二球悬铃木和广玉兰叶表和叶内监测出来,在整体上两树种叶表与叶内元素含量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仅有Cr、Fe、V等 3种元素在二球悬铃木叶表与叶内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广玉兰中仅有K、Mn、Si、Ti和Zn 等5种元素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两树种叶片对不同元素的吸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再悬浮分析表明,无论是随着风速的增加还是随着风力作用时间的延长,大气颗粒物的再悬浮比例均随之显著增加.在研究植物对大气颗粒物滞留效果时,必须考虑到颗粒物的再悬浮,才能准确评估植被与大气颗粒物的沉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丹霞梧桐转录组数据的EST-SSR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霞梧桐转录组序列为基础,开发丹霞梧桐EST-SSR标记位点,并利用其对丹霞梧桐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价丹霞梧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丹霞梧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应用Primer 3.0、Gen Al Ex6.3、FSTAT和MS-tools等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和相关遗传参数分析。17858个SSR位点分布于79920个unigene序列,SSR位点密度为1/4.78 kb。SSR重复基序中,三核苷酸(43.64%)为优势核苷酸,其次为四核苷酸(23.52%)和二核苷酸(15.54%)。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优势重复基序分别为AAG/CTT和AG/CT。以16个样本为材料,从设计的73对引物中共筛选出16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为0.546,所开发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这些位点具有很好地鉴别不同地区样本,甚至单株的能力。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对比结果表明,丹霞梧桐群体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其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550~0.605。地质、历史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可能是造成丹霞梧桐群体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所开发的EST-SSR多态性位点可为丹霞梧桐遗传结构分析和分子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丹霞梧桐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霞梧桐(Firminana danxiaensis Huse et H.S.Kiu)是丹霞地貌的特有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在广东韶关地区有发现。为科学、有效地保护该珍稀物种,我们对韶关地区丹霞梧桐的资源状况和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丹霞梧桐在韶关地区的分布以丹霞山和南雄山地为主,两地丹霞梧桐数量和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丹霞山群体的总株数多于南雄,但平均冠幅、胸径和树高小于南雄,南雄群体树体相对高大,长势较好。典型群落植物种类及其生活型调查结果显示,丹霞山和南雄两地丹群梧桐群落中的维管植物种类相近,分别为60种和59种。丹霞山群落中的植物科属更为丰富,南雄群落中的蕨类植物和乔木种类多于丹霞山。两地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均占优势,但丹霞山的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比例高于南雄。根据丹霞梧桐的分布特点和群落特征,今后可在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发现新种群的基础上,采取划分保护小区,开展人工繁育和种群回归的方式对该珍稀物种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梧桐属(Firmiana Marsili)约有16个现生种,间断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并在我国南北各省广泛栽培。其蓇葖果成熟后开裂,开裂心皮呈叶状,膜质,易鉴别。该属果实化石非常匮乏,迄今仅报道两例,分别产自山东临朐的下中新统和云南临沧的上中新统。本文基于对产自山东临朐下中新统山旺组梧桐属蓇葖果化石的再观察,发现2 种梧桐属植物——Firmiana sinomiocenica Hu and Chaney 和F.yunnanensis Xie and Manchester,并对F. sinomiocenica 的种征进行了修订。这些新材料表明中新世早期梧桐属在华东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多样性。Firmiana sinomiocenica 与现生种F. simplex (L.) W. Wight 最为相似,可能指示F. simplex 是梧桐属中比较原始的种类。Firmiana sinomiocenica 的心皮和种子大小暗示,在距今约17 Ma 时,梧桐属的染色体倍性可能已和现生的梧桐类似。值得注意的是,梧桐属蓇葖果化石呈叶状,可以借助风力传播。本文结合山旺植...  相似文献   

13.
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是分布于我国韶关地区北部丹霞地貌的特有物种, 其分布范围狭窄, 种群数量小。本文利用EST-SSR分子标记位点, 分析丹霞梧桐群体(丹霞山组群和南雄组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研究群体的分化历史, 探讨该物种的可能分布和科学保护策略。结果表明: 丹霞梧桐总的遗传多样性中等(Ht = 0.631),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Hs = 0.546), 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79.66%), 但不同地理组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ST = 0.150)。长期地理隔离和现代人为干扰是形成丹霞梧桐当前遗传变异模式的主要原因。STRUCTURE分析可将研究群体划分为清晰的两个基因库(gene pool), 其遗传结构与系统发育地理格局之间有密切关系。丹霞梧桐不同地理群体经历了独立的进化路线, 但丹霞山群体的杂合性高, 遗传背景更为复杂。近似贝叶斯运算法(Approximate Bayesian Computation, ABC)分析表明, 丹霞山和南雄地理群体在10万年前由同一个祖先群体分化而来, 分化时有效群体大小分别为7,290和5,550。结合丹霞梧桐的遗传变异和生态位信息, 可推测丹霞梧桐曾广泛分布于南岭地区, 受第四纪第三次亚冰期的影响, 南岭北部的丹霞梧桐群体因气候剧烈变化而灭绝, 仅在南岭南部适宜的环境中得以保存并繁衍至今, 丹霞山和南雄是丹霞梧桐最主要的两个冰期避难所。在全面掌握丹霞梧桐的自然分布, 开展就地保护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圃、人工种苗扩繁、自然回归试验等措施, 对于该物种的异地保护、种群恢复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红带网纹蓟马扩散范围大且寄主植物广泛,以若虫、成虫锉吸为害植物花、叶及幼果,严重影响植物美观和果实质量。然而,有关红带网纹蓟马对不同寄主植物适合度的研究较少。【方法】在室内用不同寄主植物饲喂红带网纹蓟马,每天观察并记录其若虫、预蛹、蛹的死亡及发育情况,每2 d观察1次红带网纹蓟马成虫寿命和产卵情况。【结果】红带网纹蓟马若虫、预蛹均不能在乌桕、砂梨、泡桐、碧桃及构树上完成发育,但蛹能发育为成虫;在二球悬铃木、石楠、杜鹃、板栗上各虫态都能正常发育。其中,1龄若虫在石楠上发育到成虫的时间最长,为8.50 d;2龄若虫在杜鹃上发育到成虫的时间最长,为6.90 d;预蛹在板栗上的发育时间最长,为5.50 d;蛹在构树上的发育时间为5.70 d。不同寄主植物对红带网纹蓟马成虫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红带网纹蓟马成虫在二球悬铃木和石楠上的寿命长达7 d以上,在杜鹃上为5.80 d,而在板栗上为3.50 d;红带网纹蓟马在二球悬铃木、石楠、杜鹃、板栗上的产卵量高于其他寄主植物,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二球悬铃木、石楠、杜鹃、板栗是红带网纹蓟马适宜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梧桐科植物的种类及其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祥浩   《广西植物》1984,(2):149-155
<正> 梧桐科是锦葵目的一个多型的科,约有68属11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只有极少数种类可分布到温带地区。 中国梧桐科植物,连栽培的种类在内,共有22属87种3变种,其分布范围一般不超过长江以北,并以北回归线以南分布最盛,只梧桐(Firmiana simplex(Linn.)F. W. Wight)可栽培至华北和西北各省。计有: 苹婆属(Sterculia)23种1变种;翅苹婆属(Pterygota)1种;梧桐属(Firmiana)3种;火桐属(Erythropsis)3种;胖大海属(Scaphium)2种(栽培);银叶树属(Heritiera)3种;滇桐属(Craigia)2种;鹧鸪麻属(Kleinhovia)1种;梭罗树属(Reevesia)14种,山芝麻属(Helicteres)g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理解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与二球悬铃木间的和昆虫与寄主互作机制,本实验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取食对其寄主植物二球悬铃木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以及该虫对这些化合物的行为反应。[方法]运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不同为害时间段中悬铃木叶片挥发物的变化。通过"Y"形嗅觉仪检测了该虫对不同处理的悬铃木叶片和其挥发物成分的行为反应。[结果]随着为害时间的增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悬铃木未处理叶片中的挥发物有4种成分,包括:顺-3-己烯醇,1,8-桉叶素,(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和反式-β-石竹烯。在为害后叶片中,共检测到9种挥发性化合物,除了上述4种成分外,新增加了α-侧柏烯,桧烯,月桂烯,顺-3-己烯醇乙酸酯和γ-松油烯。行为学研究发现,悬铃木叶片能显著地吸引悬铃木方翅网蝽,其中顺-3-己烯醇,1,8-桉叶素对该虫具有吸引作用,而反式-β-石竹烯具有趋避作用。[结论]悬铃木叶片被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后会产生多种挥发物,其中一些挥发物能显著影响该虫的行为,可能在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些化合物可能参与悬铃木对该虫的间接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7.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地区,首次在中国区系中发现.该种新入侵害虫在湖北武汉等城市危害三球悬铃木.介绍了方翅网蝽属和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鉴别特征、分布和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18.
对淮南市污染区(矿区)和对照区(相对清洁区)空气中TSP、PM10-100、PM5-10、PM2.5-5和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TSP中Cd、Cr、Cu、Ni、Pb和Zn的质量浓度和二球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Ait.)Willd.〕叶片中Cd、Cr、Cu、Ni、Pb和Zn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二球悬铃木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TSP中重金属质量浓度和各类空气颗粒物日均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0 d采样期内,空气颗粒物日均质量浓度和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均呈波动的变化趋势,其中污染区空气中TSP和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区,污染区PM10-100、PM5-10和PM2.5-5日均质量浓度总体上低于对照区;污染区空气TSP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区,污染区二球悬铃木叶片中的Cd、Cr、Cu、Ni和Zn含量均高于对照区但Pb含量低于对照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区二球悬铃木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空气TSP中重金属质量浓度多数呈正相关,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空气中PM2.5日均质量浓度也均呈正相关,其中叶片中Cd含量与PM2.5日均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淮南矿区,可将二球悬铃木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作为空气PM2.5污染状况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梧桐科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颂军 《广西植物》2002,22(6):494-498-498
对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 ,指出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分布区 ,东起台湾的北部 (1 2 2°1 0′E) ,西至西藏的墨脱 (95°3 0′E ,2 9°2 0′N) ,北起河北的东陵和小五台山 (约 40°2 0′N) ,南达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 1 6°1 0′N)。其分布范围主要在热带、亚热带 ,只有少数种类可分布到温带。主要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 ,把中国梧桐科植物野生各属划分为 1 0个类型。且对中国梧桐科植物一些属的分布格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岩梧桐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岩梧桐属Wightia Wall.花粉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并与紫葳科和玄参科部分属种作了详尽的比较。结果认为,从花粉的大小等级、萌发孔特征、外壁内外层比例等看,岩梧桐属花粉与玄参科的花粉更类似,而与紫葳科的相距较大。孢粉学支持把岩梧桐属置于玄参科。该属的国产种,根据花粉的大小和外壁纹饰特征的差异划分为两个种较为合理和自然,不该合并为一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