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可分为三大类:非颗粒细胞(约34.75%)、颗粒细胞(约61.25%)和桑葚胚样细胞.非颗粒细胞可进一步分为透明细胞和成血细胞;颗粒细胞可分为嗜中性、嗜碱性和嗜酸性颗粒细胞.颗粒细胞能够吞噬酵母菌,其中嗜中性颗粒细胞吞噬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
流式细胞术结合组织学方法对柄海鞘血细胞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式细胞术研究柄海鞘(Styela clava)血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大小及颗粒的复杂程度将血细胞分为5类:即类群R1-R5,各类群分别占血细胞总数的37.15%4±1.01%、15.85%4±2.91%、16.15%4±1.58%、23.65%±3.05%、5.87%±0.31%,上机血样品的密度约106个/ml.组织学方法依据细胞大小、所含颗粒的情况及细胞的染色特征将血细胞分为5类:成血细胞、透明细胞、嗜碱性颗粒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及吞噬细胞.对两种方法各自所分5类细胞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应用Wright-Giemsa染液联合染色方法,通过光镜对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外周血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切尾拟鲿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两种类型的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中,血栓细胞数量最多,占白细胞总数的39.32%;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少,仅占白细胞总数的2.30%;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大小为(14.58±3.95)μm×(12.96±2.67)μm;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大小为(6.53±0.96)μm×(3.65±0.41)μm。此外,统计了红细胞密度为(1.68±0.39)×106/mm3,白细胞密度为(5.84±0.73)×103/mm3。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雌雄牛蛙(Rana catesbeiana)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大小和数量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牛蛙外周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栓细胞组成,其中红细胞体积最大,平均大小(长径×短径)为(25.68±1.88)μm×(16.49±1.53)μm,扫描电镜下发现红细胞表面光滑;血栓细胞呈卵圆形或纺锤形,其体积最小,平均大小为(8.62±1.04)μm×(7.47±1.11)μm;白细胞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白细胞表面粗糙不平,有许多不规则的凸起。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中小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的32.66%±4.29%,大淋巴细胞约占6.03%±1.54%;嗜碱性粒细胞最少,只占4.78%±0.83%;浆细胞胞体大小不一,常呈椭圆形,平均大小为(23.51±0.59)μm×(22.86±0.67)μm;此外,牛蛙外周血细胞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比例以及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大小均有性别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玳瑁和绿海龟幼体外周血细胞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绿海龟(Chelonia myda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及其数量进行了观察、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海龟外周血都观察到7种血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除了绿海龟观察到大、小2种嗜酸性粒细胞外,另外几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他爬行动物相似.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2种海龟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仅有少数,嗜碱性粒细胞极少,并且此类细胞在玳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为零.玳瑁红细胞数量为(346.7±68.4)×10~3个/μl,比绿海龟红细胞含量少,绿海龟为(403.3±170.6)×10~3/μl;玳瑁白细胞及血栓细胞数分别为(7.7±1.9)×10~3个/μl和(9.6±2.2)×10~3个/μl,绿海龟分别为(7.3±2.8)×10~3个/μl和(7.5±3.7) ×10~3个/μl.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北京海洋馆养殖的40尾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介于4—30龄以上, 包括野生、子一代和子二代共7个龄组)外周血细胞组成、大小、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外周血细胞中可区分出以下六类细胞。形态结果: 红细胞卵圆形, 胞质内可见少量线粒体; 淋巴细胞多圆形, 有明显伪足样或指状胞凸, 核质比大, 可明显分为大淋巴和小淋巴; 嗜中性粒细胞核型多样, 胞质细胞器丰富, 含有大小不等的特殊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多为规则圆形, 表面大量细小指状突起, 胞质细胞器丰富, 含有大量个体较大的嗜酸性颗粒; 单核细胞变形现象多, 胞质内大量空泡, 核型多样; 血栓细胞形状多样, 胞质内大量小的空泡, 散布或成团出现, 常见直接分裂现象。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 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红细胞、血栓细胞和小淋巴细胞, 各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外周血红细胞总数(RBC)平均为(5.56±1.19)×108/mL, 18龄和11龄与其他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白细胞总数(WBC)平均为(16.53±4.94)×106/mL, 18龄与4龄间存在显著差异, 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血栓细胞总数(15.53±15.82)×106/mL。白细胞分类计数(DLC)中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5.26±3.95)%、(77.74±11.73)%、(9.40±7.98)%、(1.90±2.06)%、(5.50±4.00)%, >30龄和4龄间显著差异, 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认为中华鲟血细胞进化地位低, 免疫系统为淋巴细胞系为主, 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结果对中华鲟的健康评价与保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湾扇贝血细胞的表面结构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维翥  吴信忠  汪明 《动物学报》2005,51(3):486-494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对海湾扇贝血细胞的形态、表面结构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可将血细胞分成四种类型:Ⅰ型小透明细胞,大小约(2·38±0·08)μm,约占比例30%-35%;Ⅰ型大透明细胞,大小约(4·41±0·33)μm,约占比例15%-25%;Ⅱ型小颗粒细胞,大小约(4·15±0·26)μm,约占比例20%-25%;Ⅱ型大颗粒细胞,大小约(8·26±0·52)μm,约占比例25%-30%。血细胞在血淋巴中的平均密度为(3·75±0·65)×107cell/ml。其中Ⅰ型透明细胞占55·3%,Ⅱ型颗粒细胞占44·7%。表面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有5种形态:圆形血细胞,梨形或梭形血细胞,松果形血细胞,阿米巴样细胞,大型细胞,表面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细胞主要归属于两大类型:Ⅰ型透明细胞和Ⅱ型颗粒细胞。超微结构显示颗粒细胞的细胞质颗粒可区分成三种类型:Ⅰ型高电子密度颗粒,Ⅱ型低电子密度颗粒和Ⅲ型中等电子密度颗粒,并推测Ⅰ型高电子密度颗粒是细胞吞噬的异物(微生物等)或细胞内的废物(沉积颗粒,衰老的胞器或碎片);Ⅱ型低电子密度颗粒是溶酶体类的胞内分泌颗粒,来源于高尔基复合体或内质网;Ⅲ型中等电子密度颗粒可能是次级溶酶体,由Ⅰ型颗粒向Ⅱ型颗粒融合并注入裂解酶类而形成[动物学报51(3):486-494,2005]。  相似文献   

8.
贝类血细胞及其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贝类由于是开放性系统,不存在特异性体液免疫,贝类的宿主免疫防御包括以血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和体液系统。血细胞能够在体内或体外吞噬各种有机和无机颗粒,清除病原生物和自身损伤或死亡细胞,而且血细胞能够产生各种非特异性体液因子来参与宿主的免疫防御过程。所以贝类的血细胞在宿主免疫防御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贝类养殖规模的扩大,贝类病害日益严重,给中国的贝类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2]。所以研究贝类免疫学,特别是贝类血细胞的免疫防御功能和机制,以解决贝类养殖中发生的病害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就贝类血细胞的分类、结构及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国内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资料。1贝类血细胞结构、分类贝类血细胞的分类一直分歧很大,有人将其分为三类: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也有人将其分为四类: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浆细胞,还有人将其分为八类,甚至几十类,至今无统一命名[3]。关于血细胞的分类,Moore等[4]根据血细胞超微结构和对染色反应的不同,将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血细胞分为两大类,无颗粒的嗜碱性细胞和有颗粒的嗜酸性颗粒细胞...  相似文献   

9.
池蝶蚌(贝)血细胞显微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池蝶蚌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根据血细胞形态、大小和密度等特征,把血细胞分为六类:颗粒细胞、透明细胞、浆液细胞、类淋巴细胞、梭形细胞和血栓细胞;并对各种血细胞显微结构予以描述,统计了血细胞胞体大小、细胞核大小、核质比、密度及所占比例,其中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大,透明细胞次之,类淋巴细胞最少,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是两种主要的细胞类型,约占总数的82%,担负着最基本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通过对池蝶蚌血细胞形态的连续观察,发现血细胞存在形态变化现象,推测细胞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蛇在养殖状态下的血液学参数,对人工孵化繁育的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anomala和王锦蛇E.carinata进行了比较研究。观测的参数包括血细胞形态和大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3种蛇血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各有不同,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王锦蛇的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为最高;除王锦蛇为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仅次于淋巴细胞外,其余2种蛇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比例仅次于淋巴细胞。特别的是王锦蛇的嗜酸性颗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均高于其他2种锦蛇的2倍以上,而嗜中性颗粒细胞却只有其他2种锦蛇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