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院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影响因素,持续改进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患者的救治措施,以提高CA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不同科室发生CA实施CPR患者281例的临床资料,以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为标准,观察不同科室进行CPR时的急救反应时间、胸外按压复苏开始时间、电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麻醉医生到场时间、患者年龄、性别以及ROSC成功率,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各个科室发生CA并行CPR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从病例分布来看,CA患者主要常见科室为急诊科、ICU、心肺病房居多。急诊科及ICU、手术室在急救反应时间、胸外按压开始时间、电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肺病房、普通病房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时间长于急诊科、ICU和手术室,但心肺病房所需急救反应时间、胸外按压开始时间、电除颤时...  相似文献   

2.
探究p38通路在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表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经食道交流电刺激诱导心室颤动(VF)建立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ac arre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A/CPR)模型。假手术(SH)组大鼠只行手术操作,不诱导CA/CPR(n=6)。恢复自主循环后的48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SKF86002(SKF)组(2.5 mg/kg,iv.,n=24)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n=24),每组分别设12 h、24 h、48 h、72 h四个检测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大脑皮层过氧化物岐化酶的荧光密度,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CPR后,SKF组在各时间点的SOD1和SOD2的荧光密度均较模型组较高(p0.05)。但是CPR后72 h,SKF组的凋亡率明显较模型组高(p0.05)。表明SKF干预治疗能显著提高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模型大鼠脑组织的SOD的表达水平,但并不能抑制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邓海霞  黄丹 《蛇志》2013,25(2):150-15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亚低温配合参附注射液在心脏骤停后早期脑复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和ICU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4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1例,常规组给予持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降颅压、基本复苏药物及亚低温处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瞳孔和眼球运动变化、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ROSC)以及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GCS、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配合参附注射液能改善心脏骤停后脑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救治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BCCAO)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5亚单位(GABA_AR α5)在海马区域表达的时空变化。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30)。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在手术后3、7、28天采用免疫印迹检测整体海马中GABA_AR α5蛋白的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域空间表达变化。结果:术后3天,模型组相比GABA_AR α5表达水平假手术组下调(P0.05),而术后28天GABA_AR α5表达水平相术后3天明显回升(P0.05)。模型组术后3天CA1区域GABA_AR α5表达水平相比假手术组有所下调,术后28天以上指标较术后3天显著上调(P0.05),但两组CA3和DG区域GABA_AR α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CAO可引起海马区域GABA_AR α5表达的下调,并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呈现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5.
东莨菪碱慢性给药大鼠作为老龄相关记忆损害模型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对东莨菪碱慢性给药大鼠能否作为老龄相关记忆损害模型进行探索。方法14只1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东莨菪碱模型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东莨菪碱2mg kg,2次日,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1d。然后利用Morris水迷宫(MWM)参照记忆试验进行行为学测试;神经元的特殊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数、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突触可塑性变化。结果东莨菪碱组大鼠隐匿平台搜索实验成绩有一定损害;两组大鼠空间探索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大鼠锥体细胞胞体超微结构无差异,但两组大鼠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有轻微变化。结论东莨菪碱慢性给药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损害,但对长时记忆无明显影响;对海马神经元结构无明显损害,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有轻微影响。此种动物模型可能不是理想的老年性痴呆或老年相关记忆损害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弹性橡胶管芯技术应用于困难气道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胸科手术并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Mc Coy喉镜组(M组)和弹性橡胶管芯组(B组)。M组患者使用Mc Coy喉镜行双腔气管插管,B组患者以弹性橡胶管芯行双腔气管插管。观察和比较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插管次数、所用时间以及由插管造成的损伤发生率。结果:1插管后即刻以及插管后1 min、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呈不同程度升高,B组升高程度明显小于M组(P<0.01)。2B组插管时遇到的阻力明显小于M组(P<0.05),插管尝试次数以及完成插管所用的时间均少于或短于M组(P<0.05)。3术后3小时以及24小时,B组由插管导致的声嘶与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4术后48小时,B组患者气道粘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弹性橡胶管芯技术应用于困难气道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直肠癌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0例。A组:0.4μg/kg舒芬太尼、B组:0.5μg/kg舒芬太尼,C组:0.6μg/kg舒芬太尼,观察并比较各组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插管后1 min及3 min,各组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水平均较基础值显著上升,A组以上指标依次高于B组、C组(P0.05);A组、B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基础值上升,A组以上指标高于B组,C组以上指标低于基础值(P0.05);A组、B组BIS值均较基础值下降,A组以上指标高于B组、C组(P0.05)。A组、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吸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短于C组(P0.05)。A组呛咳率显著高于B组、C组,C组恶心呕吐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0.5μg/kg舒芬太尼能够减轻直肠癌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且无苏醒延长,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钩藤对致痫大鼠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钩藤对癫痫模型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影响。方法以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脑片旁滴注给药,用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方法,观察钩藤对癫痫模型离体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诱发群锋电位(populationspike,PS)的影响。结果给予钩藤后使致痫大鼠海马脑片PS幅度平均降低27.64%,平均8.71min恢复(n=14,P<0.01)。结论钩藤能降低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顺向诱发PS幅度,提示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具有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可视软性喉镜与光棒用于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60例高位颈椎骨折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可视软性喉镜组(U组)和光棒组(G组)各30例。术前所有患者颈托固定,U组使用UE可视软性喉镜行气管插管,G组使用光棒行气管插管,确认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口咽部并发症、插管前后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MEP)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气管插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U组气管插管时间较G组插管时间长(P0.05);U组和G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插管后即刻G组患者MAP升高较U明显(P0.05);与U组比较,G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的HR升高较明显(P0.05);U组患者口咽部并发症较G组少;两组患者插管后SSEP及MMEP与插管前相比无阳性改变。结论:可视软性喉镜较光棒需要更长的气管插管时间,两者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均较高,但可视软性喉镜插管期间循环波动较小、术后口咽部并发症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MP/PKA-pCREB信号通路是否在康复训练促进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发挥作用。方法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MCAO),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n=24)、自然恢复+Rp-cAMP组(n=24)、康复训练组(n=18)和康复训练+Rp-cAMP组(n=18)。同时设立假手术组(n=12)。于侧脑室注射RpcAMP后立即进行MCAO模型的制备。训练组大鼠于术后48 h开始每天给予平衡木、转棒及滚筒训练。采用平衡木试验评定大鼠的运动功能。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缺血灶周围的脑组织内PK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REB蛋白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CREB进行定位检测。结果 (1)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揭示,自然恢复+Rp-cAMP组大鼠的运动功能低于自然恢复组,提示Rp-cAMP可抑制脑缺血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也高于康复训练+Rp-cAMP组,提示Rp-cAMP明显减弱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2)于术后2 d、7 d、14 d、21 d检测缺血灶周围的脑组织PKA、p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康复训练组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同时高于康复训练+Rp-cAMP组,提示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的PKA、pCREB蛋白的表达,且Rp-cAMP明显抑制了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的PKA、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 cAMP/PKA-pCREB信号通路可能介导康复训练促进的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氧合在ICU重症患者急救插管中的效果并探讨预氧合的最佳方式。方法:选择ICU内低氧血症成年危重患者28例,按入ICU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n=10),B组(气囊-面罩预氧合组,n=9)和C组(麻醉机-面罩预氧合组,n=9)。A组入室后即行快速气管插管,B组气囊-面罩预氧合5 min后行气管插管,氧流量为15 L/min。C组麻醉机-面罩预氧合5 min后行气管插管,氧流量为4 L/min。观察指标: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组在预氧合之前,各项基本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预氧合后,B、C组的SpO2明显高于A组(P0.05);在插管后即刻,B、C组的SpO2也显著高于A组(P0.05),同时C组SpO2高于B组(P0.05)。血气分析中,预氧合后,C组的PaO2和SaO2均高于A、B组(P0.05);在插管后即刻,C组PaO2和SaO2高于A组,同时C组SaO2高于B组(P0.05)。并发症的比较上,C组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ICU内急救插管前的预氧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氧水平,效果明显好于直接气管插管;在预氧合的方式中,麻醉机-面罩的预氧合效果要优于常规使用的气囊-面罩,且并发症也较少。  相似文献   

12.
吕良燕 《蛇志》2010,22(3):225-226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腹腔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L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M组),每组30例。L组选择T12~L1点硬膜外穿刺,M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两组患者麻醉后,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CO2气腹前(T0),气腹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停气后10 min(T4)的MAP,HR,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TW),肛门排气恢复时间(TP)。结果 L组气腹后5 min(T1)、15 min(T2),HR明显降低(P0.05),30 min恢复到气腹前水平;M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气腹后M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后10 min尚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L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L组患者苏醒时间和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M组,L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而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依托咪脂在老年患者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行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n=30)和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的有创收缩压、有创舒张压、心率,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维持时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靶控输注浓度。结果:P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低于E组各对应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气管插管前心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和E组(P0.05);E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和手术开始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各时间点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P组靶控浓度为(1.95±0.54)μg/m L~(4.48±0.61)μg/mL,E组靶控浓度为(0.20±0.05)μg/mL~(0.51±0.05)μg/mL。两组药物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组(P0.05)。结论:在颌面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依托咪脂,能有效减少麻醉诱导和维持中低血压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一种比丙泊酚更为安全可靠的静脉麻醉药。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对心跳骤停抢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于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跳骤停抢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插管方式将患者分为B组(可视喉镜气管插管,n=50)、A组(传统直接喉镜气管插管,n=48)。对比两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气道与牙齿损伤、心肺复苏质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插管次数少于A组,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短于A组,气道与牙齿损伤比例少于A组(P<0.05)。B组的插管成功率、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A组(P<0.05)。B组插管后1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低于A组同期(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用于心跳骤停抢救患者,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心肺复苏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SG)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动脉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上调、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博莱霉素(BLM)+生理盐水(NS)组(n=21)、BLM+RSG组(n=9)、NS+NS组(n=9)和NS+RSG组(n=9)。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5mg/kgbw),RSG灌胃(3mg/(kg.d),14d)。整体实验,气管滴注后第14天观察;离体实验,气管滴注BLM后第14天,分离大鼠的肺动脉,并用RSG培养液和单纯培养液孵育(37℃,5%CO2,24h)。结果:在整体水平,与对照大鼠相比,BLM模型大鼠肺动脉壁的CTGF免疫阳性表达增强,CTGF蛋白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值均增高(均P0.05);RSG能阻止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P0.05);在离体水平,RSG能阻止BLM模型大鼠肺动脉壁CTGF的上调(P0.05),但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RSG能直接作用于肺动脉壁,阻止肺纤维化大鼠肺动脉壁CTGF的上调,这可能是其减轻动脉壁结构重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晓慧 《蛇志》2010,22(3):214-215
目的观察比较3种麻醉方法对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5例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E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EGA组,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T0)、麻醉诱导期(T1)、气管插管时(T2)、拔除气管导管时(T3)的HR、SBP、DBP、MAP、PETCO2、ECG,GA组与EGA组同时监测异氟醚MAC、气道压、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肌松情况及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EA组有13例麻醉效果优良,SpO295%,PETCO2维持在正常范围;EG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GA组(P0.01)。EA组在麻醉10~15 min后血压下降程度与GA组、EGA组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相似(P0.05),EGA组在气管插管/拔管期血压波动不明显,而GA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EA组与GA组麻醉效果相似,EGA组麻醉效果优于GA组(P0.05)。结论 EGA组椎管内局麻药用量、全麻维持药用量、肌松药用量等均相应减少,呼吸循环功能较为稳定,术毕麻醉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和潮气量达标迅速,多数患者术毕即可拔除气管导管,是高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Geng JX  Cai JS  Zhang M  Li SQ  Sun XC  Xian XH  Hu YY  Li WB  Li QJ 《生理学报》2008,60(4):497-503
本研究应用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glial 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s)抑制Wistar大鼠GLT-1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对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CIP)增强脑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探讨GLT-1在C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将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Sham组:只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不阻断血流;(2)CIP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 min;(3)脑缺血打击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8 min;(4)CIP 脑缺血打击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 min作为CIP,再灌注2 d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8min;(5)双蒸水组:于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前12 h、后12 h及后36 h右侧脑室注射双蒸水,每次5 μL,其它同sham组;(6)AS-ODNs组:于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前12 h、后12 h及后36 h右侧脑室注射GLT-1 AS-ODNs溶液,每次5 μL,其它同sham组,再根据AS-ODNs的剂量进一步分为9 nmol和18 nmol 2个亚组;(7)AS-ODNs CIP 脑缺血打击组:于CIP前12 h、后12 h及后36 h右侧脑室注射GLT-1 AS-ODNs溶液,每次5 μL,其它同CIP 脑缺血打击组,根据AS-ODNs的剂量进一步分为9 nmol和18 nmol 2个亚组.Western blot分析法观察GLT-1蛋白的表达,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情况.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侧脑室注射GLT-1 AS-ODNs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海马CA1区GLT-1蛋白表达.硫堇染色显示,sham组和CIP组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的DND;脑缺血打击组海马CA1区有明显的DND:预先给予CIP可显著对抗脑缺血打击引起的DND,表明CIP可以诱导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缺血性耐受,对抗脑缺血打击引起的DND;而在GLT-1 AS-ODNs CIP 脑缺血打击组,侧脑室注射GLT-1 AS-ODNs后,大鼠海马CA1区出现了明显的DND,表明GLT-1 AS-ODNs通过抑制大鼠GLT-1蛋白表达从而减弱CIP对抗脑缺血打击的神经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了GLT-1参与C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天麻多糖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巢蛋白(Nestin)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以单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w,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2w;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连续2w。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阳性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针药结合组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针药结合组阳性表达显著多于电针组或天麻多糖组(P0.05)。结论电针与天麻多糖结合可显著增加脑缺血大鼠缺血侧海马CA3区Nestin和BDNF的表达,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且作用优于单用电针或天麻多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选择适合的大鼠,对比2月龄大鼠与4月龄大鼠CPR后神经功能评分及亚组评分,摸索利用不同月龄的大鼠CPR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严格监测SD大鼠制备模型过程中的心电、血压生理指标、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以及神经功能亚组评分、对比制备4月龄和2月龄大鼠心肺复苏模型的稳定性。结果电刺激致室颤,4月龄组大鼠的成模率为87.5%,远高于2月龄组大鼠,而死亡率无差异;在电刺激诱发CA过程中造成的血压变化,4月龄组大鼠明显低于2月龄组大鼠,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 <0.01);4月龄组大鼠与2月龄组大鼠CPR后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4月龄组大鼠与2月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亚组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 <0.05),4月龄大鼠与2月龄大鼠对比,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程度加重。结论4月龄大鼠更适合制备心肺复苏模型,该月龄组的大鼠制备模型成模率高,脑损伤程度重,更适合于用于心肺复苏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双侧海马CA1区立体定向注射anti-GDNF抗体对匹鲁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并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n=20)、癫痫模型组(model组,n=20)和GDNF抑制剂组(anti-GDNF组,n=20)。使用氯化锂-匹鲁卡品腹腔注射诱导癫痫模型,sham组只给予氯化锂,anti-GDNF组在造模前2 h给予大鼠双侧海马CA1区立体定向注射anti-GDNF抗体。在造模后1、3、7 d观察大鼠癫痫的发作频率,7 d后采用脑电图监测(EEG)测定脑电波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CA1区域神经元数量变化(Neu N表达水平),造模后1 d时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海马CA1区GDNF、RET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Model组大鼠棘-慢波数量明显高于Sham组,anti-GDNF组以上指标较model组显著减少(P0.05);Model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凋亡,但anti-GDNF组凋亡较model组显著减少(P0.05)。与Sham组比较,在癫痫发作后1 d,model组的GDNF、RET表达水平上调,P53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anti-GDNF组大鼠海马CA1区GDNF、RET表达较model组明显下调,P53表达水平显著上降(P0.05)。结论:双侧海马CA1区立体定向注射anti-GDNF抗体能够减少癫痫发作,并对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GDNF/RET/P5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