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和评估金黄地鼠封闭群SPF化后的遗传学变化,为SPF金黄地鼠遗传质量的控制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微卫星标记筛选适于金黄地鼠遗传检测的微卫星标记,并结合微卫星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SPF级金黄地鼠及其来源的普通级金黄地鼠进行遗传检测,计算其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对18个小鼠和6个大鼠微卫星标记进行了筛选,分别有2个小鼠和2个大鼠微卫星标记在金黄地鼠种群中具PCR扩增多态性。4个检测的微卫星位点在普通级金黄地鼠和SPF金黄地鼠种群分别发现25和20个等位基因,两群体的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979和0.5048,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群体间的不同微卫星位点FST范围从0.0095到0.0367,平均为0.0315,表明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很弱,其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Nei(1972)遗传距离和Nei(1978)无偏遗传距离分别为0.0678和0.0570,表明了2群体之间很高的遗传相似度和非常近的亲缘关系;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普通级和SPF金黄地鼠分别有2个和3个位点偏离遗传平衡,且偏离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缺陷。结论该SPF金黄地鼠基本保持了其来源普通级黄地鼠的遗传多样性,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和遗传差异很小,但应进一步加强其封闭群的繁育控制,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Wistar和SD大鼠封闭群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闭群大鼠的遗传质量对其医学生物学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遗传检测方法和标准.本研究应用6个微卫星标记及其荧光标记一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北京和上海2家单位分别提供的Wistar和Spague-Darley(SD)大鼠封闭群进行了遗传检测和评估.6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在两大鼠群体共发现等位基因36个,每位点等位基因数5-8个,其多态信息含量(PIC)从0.5892(D11Mgh3)到0.8019(D6Mit1),平均为0.688l.6个位点在Wistar和SD大鼠分别发现25和26个等位基因,其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O.6260和0.6249.两群体的各组遗传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差异.群体间的不同微卫星位点Fst范围0.046l到0.4363.平均为0.2069,表明其遗传分化程度较大;Nei(1972)遗传距离和Nei(1978)无偏遗传距离分别为1.2862和1.2726,表明了2群体之间较大的遗传差异: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Wistar大鼠在所有检测的6个位点均非常显著偏离Haraly-WeinJaerg平衡,SD大鼠在2个位点(D6Mit1和D11Mgh3)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且偏离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缺陷.因此研究表明,Wistar和SD大鼠封闭群均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且两群体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和分化程度,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特征,偏离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是其繁育过程中较多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结果将为两品系大鼠遗传检测方法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1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鳙鱼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选用本实验室克隆的17个鳙鱼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四川泸州和江西鄱阳湖的两个种群鳙鱼的遗传多样性及种质特性,计算和统计了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遗传距离、遗传相似系数、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选择使用17个微卫星标记,其中有4个为单态标记,13个为多态标记。江西和四川鳙鱼群体每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25及3.88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531及2.676,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2.4及70.5, 17个微卫星标记共有等位基因71个,多态微卫星位点的PIC在0.114~0.960之间变动,平均为0.417 ,两群体位点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85和0.45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60和0.422,两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97,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09。  相似文献   

4.
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野生群和近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在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中共有9个微卫星DNA标记获得稳定的结果, 分别为AF200940、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 每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不等, 片段大小在120~283 bp之间, 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5032和0.4656, 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78和2.89, 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3704和 0.3893,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256和0.3344, 两个群体都表现为中度多态, Z:ZCLA封闭群较野生群稍低; 在3个近交系中共有8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 分别为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11个等位基因, 片段大小在140~241 bp之间, 其中5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 3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杂合, 所有位点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呈单态性, 表明这3个长爪沙鼠品系基本符合近交系的要求, 微卫星标记技术适用于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5.
微卫星DNA与生化标记分析对长爪沙鼠群体遗传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生化标记和微卫星DNA标记方法对长爪沙鼠群体遗传分析的可靠性。方法应用27个生化位点和13个微卫星DNA位点,采用已建立的生化标记和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方法对国内2个长爪沙鼠群体进行遗传分析,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各群体遗传参数。结果生化基因位点中有13个位点在整体中呈现遗传多态性,多态率为48.1%;微卫星位点中有11个位点在整体中表现出多态性,多态率均为84.6%。两种方法测得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趋于一致,微卫星DNA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和平均杂合度均明显高于生化标记方法。但生化标记和微卫星DNA检测对两个长爪沙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反映一致,所反映的群体平衡状况也基本一致。结论生化标记分析和微卫星DNA方法均可较好地反映长爪沙鼠群体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Dunkin Hartley豚鼠封闭群的遗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我国现有Dunkin Hartley豚鼠封闭的遗传背景,分析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离情况,为建立标准化的豚鼠封闭群监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筛选获得的8个微卫星位点,从一个数量为1000的豚鼠封闭群中随机选择72个个体,通过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等位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评估了该豚鼠封闭群的遗传现状。结果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2~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191~3.4422,平均2.309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294。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在0.3154~0.6545之间,平均值为0.4687。有5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豚鼠封闭群的遗传多态性处于中等水平,遗传平衡检测结果提示种群的繁殖过程未能实现完全随机交配,近交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豚鼠封闭群遗传监测方法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上游两个鲢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长忠  梁宏伟  邹桂伟  罗相忠  李忠  田华  呼光富 《遗传》2008,30(10):1341-1348
对长江中上游2个鲢群体使用39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计算并统计了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遗传杂合度、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遗传相似系数、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 万州鲢和监利鲢群体所检测微卫星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128和4.974;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07和3.395; 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100和94.87; 39个微卫星标记共有等位基因259个, 173个等位基因为两群体所共有; 多态微卫星位点的PIC在0.077~0.865之间变动,平均为0.617; 两群体所检测位点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34和0.775, 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13和0.623; 两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18,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482。结果显示长江中上游两个鲢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 应隶属于不同的种群。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2个微卫星标记研究了5个福建省地方鸭品种(金定鸭、连城白鸭、莆田黑鸭、山麻鸭和番鸭)和2个对照品种(北京鸭和卡基康贝尔鸭)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特性.结果表明:32个微卫星标记在7个鸭品种中检测到37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基因座有11.719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22,有效等位基因数在5.141~6961,基因杂合度变化范围在0.512~0.700,杂合度较高;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DA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将金定鸭、莆田黑鸭、连城白鸭、山麻鸭和卡基康贝尔鸭聚为一类,而北京鸭和番鸭各自聚为一类.所得聚类图与种群的真实关系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9.
扬子鳄种群的微卫星DNA多态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黄磊  王义权 《遗传学报》2004,31(2):143-150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我国于80年代初在安徽宣州先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现饲养种群存鳄数量已达10000余头。为了揭示扬子鳄种群的遗传结构,共采集了39个个体的样品,其中包括6件剥制标本,按代系不同,分为野生群、F1代饲养群及F1代饲养群,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扬子鳄种群在微卫星水平表现出很低的遗传多样性,平均等位基因数A=2.3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60,平均观察杂合度He=0.374,平均期望杂合度He=0.35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G=0.327,3个群体间A、Ne、Ho、He、PIC及各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但F1代饲养群在Ami-μ-6和Ami-μ-222两个位点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不平衡。扬子鳄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来种群数量大幅减少造成,现阶段应将全部现存的扬子鳄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以采自四川省汉源县的野生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50对为建群原代(P0),采用最佳避免近交法建立了封闭群Ihb:IHB。应用11对微卫星引物对原代、F1—F4代传代亲鱼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监测。11个微卫星位点在稀有鮈鲫野生型封闭群共发现等位基因57个,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5.2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3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5282。封闭群各代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553—0.57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5060—0.5318,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观察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各代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代间的遗传相似性在0.99以上,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008(P>0.05),基因频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监测结果表明,Ihb:IHB保持了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建群传代过程中未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符合实验动物封闭群的要求,可以作为一个实验动物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封闭群与日本大耳白兔(Jw兔)、新西兰兔(NZW兔)基因组存在的微卫星结构,研究WHBE兔封闭群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利用21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WHBE兔封闭群、Jw兔和NZW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对比。结果根据初步结果,在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的11对引物。WHBE兔封闭群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402个,平均杂合度为0.4810;J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6077个,平均杂合度为0.5039;NZ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9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537个,平均杂合度为0.5334。WHBE兔封闭群在11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05,多位点累积个体识别率达到100%,多位点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613,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高达0.9973。在11个微卫星座位中,9个位点上出现了WHBE兔封闭群特有等位基因,其中在Sat2、Sat5、Sat7、Sat12、Sat13、Sat16、S0144和INRACCDDV0003八个位点上WHBE兔封闭群的特有等位基因为一个,在sat8位点上为两个。结论WHBE兔8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均比JW兔及NZW兔低,说明WHBE兔群体的基因纯合度高于其他两个品系,具有更优的遗传稳定性。9个WHBE兔特有的等位基因可作为区分WHBE兔封闭群和其它两个品系实验兔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用GenBank中飞蝗Locusta migratoriaL.的序列来设计微卫星引物,并对这些引物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3对引物中,只有1对为有效引物,可扩增出微卫星位点。序列分析表明本位点是一个不连续的重复微卫星位点。该多态微卫星位点含有14个等位基因,不同飞蝗地理种群的等位基因数目、大小和频率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该位点各等位基因型进行χ2检验,基因型频率的观察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578和0.8836,该位点不属于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χ2=733.12,P=0.0000)。该微卫星位点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说明是分析飞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优良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勐养保护区亚洲象微卫星位点筛选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亚洲象肌肉样品提出的DNA为模板,从非洲象31个微卫星位点和5个已知亚洲象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勐养亚洲象的微卫星位点,进而对在西双版纳勐养保护区3年采集到的191 份亚洲象粪便样品中提出的DNA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基因分型、检测位点信息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6个位点中有14个位点能在亚洲象肌肉样品提出的DNA中成功扩增,且经测序证实为微卫星位点.其中9个多态位点能在185份粪便样品DNA中稳定扩增.勐养种群中,3个位点可能偏离Hardy Weubberg平衡,至少8个位点间无明显连锁存在,平均等位基因数3.78±1.72,平均期望杂和度0.32 ± 0.06,平均观察杂和度0.36±0.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28 ,说明这9个位点适用于勐养亚洲象的遗传学研究.根据微卫星位点的杂合度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于其他亚洲象种群,勐养亚洲象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且等位基因频率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虹鳟6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莹莹  朱晓琛  孙效文 《遗传》2006,28(8):956-962
利用14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虹鳟的6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 2.89~4.2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 为2.15~2.78,平均观察杂合度Ho 为0.4801~0.6786,平均期望杂合度He 为0.5052~0.621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 为0.4298~0.5762;其中渤海站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最多、多态信息含量最高,有效种群最大,通过基因型的P值发现6个群体只在位点AF375034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其他位点都不同程度的偏离平衡,同时对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进行了估算,聚类分析发现挪威群体与其他群体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15.
两个封闭群SPF级昆明小鼠遗传背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个封闭群SPF级昆明( KM)小鼠的遗传差异,调查引进的SPF级KM小鼠封闭繁殖6年后,其遗传构成是否发生变化。方法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方法对18个位点在两个群体中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观察等位基因数( Na)、有效等位基因数( Ne)、观察杂合度( Ho)、期望杂合度( He)、多态信息含量(PIC )、Shan-non信息指数、遗传分化系数( F st)、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结果两个封闭群SPF 级KM小鼠在18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67个等位基因,Na为2~8个,平均3.7222个;Ne为1.9459~6.5442,平均2.7966个;Ho为0.4225~1.0000,平均0.8823;He为0.4892~0.8527,平均0.6162;Shannon信息指数0.6792~1.9526,平均1.0598;PIC为0.3680~0.8301,平均0.5317;Fst平均值为0.0159,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仅1.59%,二者间的遗传距离(DA)为0.0499。结论两个封闭群SPF级KM小鼠遗传结构相似度极高,它们与原引进群体的分化差异极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不同栖息条件对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微卫星标记的方法,对皖南山区4个不同采样点120个中华蜜蜂群体的2400只工蜂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林野生中蜂群相比,单一茶树种植结构下,皖南中蜂群的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人工驯养中蜂群的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差异显著,平均期望杂合度差异不显著;2006年采集的野生中蜂群与天然林野生中蜂群的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均差异显著.各种群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平均分化系数为0.32.说明皖南地区茶树单一化种植不会影响中蜂的遗传结构与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7.
梅花鹿3个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兴凯湖农场、大庆市银浪牧场、五大连池大庆农场鹿苑)的3个梅花鹿(Cervus nippon)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统计了3个鹿群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遗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除5个位点外,其余11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不同的多态信息含量,其中高度多态位点5个,中度多态位点4个.这说明本研究所选用的微卫星位点可较准确地评估3个梅花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为今后相关研究筛选出了有价值的引物.3个梅花鹿群体的平均h在0.454~0.636之间变动,其中兴凯湖梅花鹿群体最高,为0.636,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国内Et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新西兰白兔的遗传背景及遗传结构,为封闭群兔遗传检测方法建立和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18个微卫星标记及荧光标记一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三个群体95个个体进行Hardy.Weinberg检测,统计每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F值、遗传距离等信息。结果三个种群平均等位基因观测数为3.167、4.556、3.444,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4、0.5230、0.4976。18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10、0.549、0.470,日本大耳白兔6个位点HWE检验(P〈0.05),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并在Satl3,INRCCDDV0088位点基因型完全纯和,新西兰白兔和青紫蓝兔分别有2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三个种群遗传距离:青紫蓝兔与新西兰白兔遗传距离最近,为0.124,与日本大耳白兔遗传关系最远,为0.320;新西兰白兔与日本大耳白兔较远,为0:10。结论三个种群有各自不同遗传特征,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间分化明显。个别位点偏离遗传平衡,推测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选择12对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于2011年采集自元江(红河上游中国江段)5个样点192尾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20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2-27个.各群体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NA)12.25-14.6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8.28-9.73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o.7765-0.8037,平均期望杂合度(HE)0.7761-0.808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7534-0.7843.元江鲤种群192个个体各位点NA、NE、Ho、HE、PIC分别为16.50、11.26、0.7927、0.8049、0.7966,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元江鲤群体之间遗传分化小,可作为一个种群管理单元进行管理.增殖放流要防止遗传多样性丧失.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引进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中的26个微卫星位点,对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由60个家系组成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26个微卫星位点在吉富罗非鱼群体中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7个,平均4.8个。片段长度104~322 bp,平均杂合度观测值为0.622 1,平均杂合度期望值为0.642 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33 4。所检测的26个位点中,有25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占所检测位点的96.15%;1个位点属于中度多态位点。结果表明,该吉富罗非鱼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因而该群体仍然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可以作为选育的基础群体开展进一步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