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7~8月在小河沟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本底资源调查。在该保护区发现兽类共7目30科117种,约占四川兽类种数的50%,其中我国特有种44,约占四川省兽类种数19%,列入国家、国际IUCN和CITES保护的兽类31种,约占四川省兽类种数的13%。这些珍稀、特有、濒危动物分布在小河沟自然保护区面积仅282 27km2的范围内,物种十分丰富。致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采伐、猎杀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梅州市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四条原则,并规划与布局了梅州市境内的自然保护区:在中亚热带范围内,除已建大埔县丰溪自然保护区外,拟规划与布局兴宁县黄茅嶂、平远县五指石和蕉岭县皇佑笔3个自然保护区;在南亚热带范围内,除已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外,拟规划与布局五华县七目嶂、兴宁县神光山、丰顺县八乡山和铜鼓嶂4个自然保护区。总保护面积达20429.9ha,占梅州市总面积1.26%。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蒋志刚 《生态学报》2005,25(5):1205-1212
中国从195 6年开始建设自然保护区,其间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时期之后,到2 0 0 2年底,中国建立了15 5 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4 14 86 6 km2 ,占国土面积14 .7%。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已经在2 0 0 2年末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然而,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仍在增长。由于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严格意义的保护区,于是,作者提出应区分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与广义的自然保护地,发展一个由不同保护目的、不同保护程度、合理布局的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体系,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思想。估算了现阶段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投入与管护费用,探讨了建设和管理2 0 0 2年末中国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需求。还提出研究中国自然保护区中人口、中国国土面积及分类和中国各种类型土地的适宜保护面积,探讨“在中国多大的国土面积可以建设为自然保护区?”这一命题,从保存生物物种、生物资源、主要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方面研究中国自然保护地的面积上限。  相似文献   

4.
梨树县林地面积49645.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14.14%,森林面积35547.6公顷,森林覆盖率10.1%。目前,吉林省森林覆盖率已达43.5%,梨树县森林覆盖率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从该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实际出发,有关研究表明森林覆盖率至少也应达到13.7%以上。按林地利用率90.0%计算,达到13.7%的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应不少于54309.3公顷。要提高森林覆盖率,既要解决好农林矛盾,又要重点解决好困难地段造林绿化问题,同时还要搞好四旁绿化,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发展很快。据1980年统计,全国有20个省(区)划定和建立自然保护区73处(见附表),总面积约2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0.2%。在已建的  相似文献   

6.
<正>1.中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建于1956年,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目前由中国科学院与环境保护部共同建设管理。2.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 980万公顷(接近3个江苏省),名符其实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分别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523万公顷)和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7.
唐家河自述     
正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东端摩天岭南麓,属广元市青川县辖区,面积4万公顷,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被保存完好,有野生植物2642种,野生动物1062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3种,野生动物遇见率在国内保护区名列前茅。2014年11月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首批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2015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基地,被国家林业局表彰为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2016年,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已知有204种,分隶于13目40科,占四川省鸟类615种的33%.古北种87种占种数的43%、东洋种90种占种数的44%、广布种27种占种数的13%.特产种27种占全国特产鸟类98种的28%、占四川省特产鸟类59种的46%.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4种、二级保护有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我国和日本国候鸟协定保护的鸟类有22种.区内鸟类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途经地和停歇地,有候鸟81种,占种数的40%,在鸟类组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的蚊类,据有关文献记载在解放以前共发现5属14种,分布于16个县市。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四川各级卫生机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75年陆宝麟教授等对四川西南部的蚊类进行了广泛的采集调查工作,我们由于战备的需要于1976至1980年对四川各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填补了许多空白地区,增添了一些四川新记录,使蚊类资料日益丰富。现在四川蚊类已由解放前的14种增至95种左右。约占全国蚊类总数的三分之一。调查地区由解放前的16个县市增至117个,占全省总数的64%。据资料记载,四川省的蚊类达130余种,据我们近几年来的调…  相似文献   

10.
四川邛崃山系小熊猫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2年,对四川邛崃山系11个县(市)的小熊猫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完成调杏样线2332条,发现有小熊猫痕迹样线130条,分布在9个县,样线平均遇见率为5.57%,样线遇见率最高的是汶川县和崇州市;估算整个山系有小熊猫栖息地面积5107.82km2,以宝兴、汶川和天全3县的面积最大,分别占总面积的34.08%、30.65%和16.61%,这3个县占总面积的81.34%;小熊猫分布密度等级最高的区域是崇州市的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在山系内7个自然保护区中有小熊猫栖息地面积2166.84km2,占栖息地总面积的42.4%.小熊猫空间分布格局极不连续,存在许多空白区域,栖息地存在破碎化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邛崃山世界遗产地内小熊猫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是“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建立于1984年10月。福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红树林和鸟类。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福田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已经进行了调整,新调整的管理范围面积约360公顷,比原面积(304公顷)扩大了56公顷。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调整后,与原范围相比向西偏移,并在各种生境、面积的组成比例上,在内部环境和周边环境关系的格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原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已不再适用,根据调整后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新的管理规划设计方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金勇  安明态  崔兴勇  叶超  安青青 《广西植物》2019,39(12):1710-1723
该研究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指示物种,结合贵州各县(市、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统计信息,基于GIS技术,分析了贵州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特征;应用Dobson算法筛选识别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优先区,并利用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信息评价分析所筛选的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现状。结果表明:(1)在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分布上,总体来说全省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环省界区域往内陆延伸的物种丰富度明显呈现减少趋势。(2)在75%和10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保护水平上,筛选识别出了荔波县等4个和17个县域为保护优先区,其中分别有1个和9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优先区内涵盖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低于5%,且涉及的自然保护区中68.26%的面积是市/县级。(3)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较丰富的区域和全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与所筛选识别的保护优先区有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4)贵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应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丰富的区域结合本研究筛选的保护优先区为重点,进行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区,是黑颈鹤最集中的繁殖地。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结合历史文献该区岛类区有81种。属国家及国际间保护的鸟类有49种,占60.5%,其中国家Ⅰ组保护岛类有7种,Ⅱ级有15种域鸟类较为丰富且数量较大。从区系上看,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的65种占80.2%,东洋界4种占4.9%,广布种11种占13.6%。该区鸟类区系是由更新世北方区动物九发展而来,从晚更新世经草原或森林--草原鸟类发展到至今的高原湿地鸟类。  相似文献   

14.
王朗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省平武县西北部,气候冬寒夏暖,年平均气温10℃左右。其自然景观由下而上可分为:次生杂灌、桦木、云杉林;次生阳坡灌木草丛;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禅岩流石滩。1987年5月至9月,我们用矩形网格式样地捕捉法,调查了该保护区境内的小型兽类资源。共调查样地60个,面积67.5公顷,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24%。得小型兽类标本1396号,隶属于3目7科27种。其中,食虫目2科10种;兔形目1科2种;啮齿目4科15种。王朗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名录分布(栖息环境:1.示次生杂灌、桦木、云杉林;2.示次生阳坡灌木草丛;3.示针阔…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5,40(7):50-50
记者日前从中国《自然保护区法》前期调研工作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个,总面积达14822.58万hm^2.我国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已由1965年的0.07%上升到2004年的14.81%。换句话说,我国逾1/7陆地国土被“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6.
南靖乐土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南部的南靖县和溪镇境内,面积仅205公顷,是我国已建立的数百个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尽管面积小,但由于其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奇特少有的自然景观,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如一颗瑰丽的明珠,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和生物学爱好者来此考察、探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影响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化学通讯位点选择的生态因素,于2016年3月和10月在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线法对大熊猫化学通讯位点的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共发现大熊猫化学通讯位点33个,基于这些位点和海拔、坡度、竹林分布等10个环境变量,使用最大熵(Max Ent)模型对该区域大熊猫化学通讯位点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竹林分布(56.90%)和距山脊距离(29.90%)2个环境变量的累积贡献率达86.80%,是影响该区域大熊猫化学通讯位点的主要生态因子。依据Max Ent模型最大约登指数,将结果分为适宜和不适宜2种类型,其中,适宜面积为15 187.50 h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34.22%,主要位于保护区中部、保护区南北部分别与宝顶沟和白河自然保护区交界区域;不适宜面积为29 197.20 hm~2,占65.78%。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本研究为保护区合理安排保护行动的时段和区域、提升大熊猫的保护成效提供了数据支撑,对进一步推动野生大熊猫保护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相岭山系是现存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少的山系之一。根据全国第3次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调查结果,小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在石棉、冕宁和九龙三县,栖息地总面积802.04 km2,大熊猫种群数量有32只。大熊猫在3个位于小相岭山系的自然保护区内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分别为: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9只,栖息地面积168.01 km2;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14只,栖息地面积306.38 km2;四川贡嘎山自然保护区1只,栖息地面积15.19 km2。在3个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为489.58 km2,占各山系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61.05%;有大熊猫24只,占大熊猫种群数量的75.0%。小相岭山系大熊猫meta种群栖息地片段化比较严重,它由2个种群和2个孤立分布点组成。南北方向从成都至昆明的108国道以东的种群A有大熊猫13只,栖息地面积263.54 km2, 完整性较好,大熊猫分布比较集中。108国道以西的种群B有大熊猫19只,栖息地面积为538.50 km2,栖息地破碎。该山系大熊猫数量少,栖息地片段化严重,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陈伟烈 《生物学通报》2012,47(6):1-4,F0004
中国自然保护区共计2 588个(未计台、港、澳),总面积149万km2(土地面积143万km2,海洋面积6.37万km2),其中国家级保护区335个,总面积93.21万km2。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是内蒙古、黑龙江和四川等省区,面积最大的在西藏。这些保护区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80%以上的濒危野生动物和60%的濒危高等植物,保护了一批国家地质剖面、珍稀古生物化石和美丽独特的景观,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保护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保留了良好的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一、东部林区森林的特点东部林区包括:宽甸、凤城、岫岩、清原、抚顺、新宾、本溪、桓仁和西丰等九个多林县。总土地面积为370.1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是36.23万公顷,有林地面积为186.60万公顷,蓄积量为7,162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4.5%和83.7%,森林覆盖率达50.4%。这里山多林多,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动植物资源较丰富,对发展各业有着广阔的前景。整个林区处在长白山系的龙岗山脉,是太子河、浑河、清河及柴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又是中部辽河平原的天然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