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昭通市东北郊箐门出露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泥盆系浅海相地层剖面,下、中、上三个统均有出露,浅海底栖生物化石丰富,研究基础也相对较好,是研究滇东北地区泥盆纪地层的一条理想剖面。由于地层剖面比较长,沉积厚度比较大,此前我们已经描述了早泥盆世和中泥盆世早期的四射珊瑚,本文继续描述该剖面的中泥盆世晚期的地层及其四射珊瑚,讨论它们的地层划分、珊瑚群对比与古生物地理。至于晚泥盆世的珊瑚,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拟另文继续描述。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昭通市东北郊箐门出露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泥盆纪浅海相地层剖面,下、中、上三个统均有出露,浅海底栖生物化石丰富,研究基础也相对较好,是研究滇东北地区泥盆纪地层的一条理想剖面。由于地层剖面比较长,沉积厚度比较大,文中仅描述该剖面早泥盆世和中泥盆世早期的四射珊瑚,并讨论有关地层划分和珊瑚群古生物地理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大关地区的Telychian期嘶风崖组和大路寨组的四射珊瑚进行详细研究。嘶风崖组计有四射珊瑚18属34种,大路寨组计有四射珊瑚9属10种。描述四射珊瑚12 属19 种,其中1 新属, 5 新种,分别是:Protoketo phyllum daguanense gen. et sp. nov., Crassilasma huanggexiense sp. nov., Pseudophaulactis heae sp. nov., P.convolutus sp. nov., Shensiphyllum minor sp. nov.。论述了嘶风崖组和大路寨组四射珊瑚动物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尤其是嘶风崖组的四射珊瑚代表了上扬子区Telychian早期的四射珊瑚动物群,完善了上扬子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四射珊瑚的序列和对研究该阶段四射珊瑚辐射期的进一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贵州盘新塘原下二叠统下部紫松阶珊瑚化石的分析,将该地层划归上石炭统上部。描述上炭统威宁阶,过岩阶和紫松阶的四射珊瑚6属7种,其中5新种,通过对这些珊瑚的形态构造进行了剖析,略述了该地区在晚石炭世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5.
河南晚石炭世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地层,在灰岩层中含有一些保存较好的四射珊瑚化石,过去从未报道。本文记述的四射珊瑚化石是由笔者之一梁湘沅近年来在河南巩县、鹤壁及永城地区的太原组钻孔内采得的。经鉴定有4属6种1未定种,其中5新种,它们是:Lopholasma cratoseptatatum sp.nov,Lophocarinophyllum karpinskyi Fomichev,L.misticarinum sp.nov.,L.tenuiseptatum sp.nov.,L.sp.,Tachylasma carinum sp.nov.,yakovleuiella raridissepta sp.nov.。以上珊瑚中,Lopholasma最早出现在北美中泥盆统,后见于亚洲石炭系(Hill,1981),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惠水县王佑至翁赖一带出露的中泥盆世晚期浅海底栖相地层翁赖组(新名)陆源碎屑发育,沉积厚度巨大,单体珊瑚居多。由于受到当地穹窿地质构造的影响,只出露了中泥盆统的最上部,即相当于独山剖面的独山组鸡窝寨段和宋家桥段这二段地层,而相当于鸡泡段及其以下的地层都被掩埋在地下。根据岩性和珊瑚群组合面貌,翁赖组可以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部砂岩比较多,也有少许灰岩和泥质砂岩,大致可与独山剖面的独山组宋家桥段相当;上部虽然也有砂岩和泥质砂岩,但灰岩和泥质灰岩明显增加,最富有生物地层学意义的是在上部之底发现了中泥盆世晚期的标准珊瑚化石Sinospongophyllum,表明它可与独山剖面的独山组鸡窝寨段进行对比。无独有偶,独山县的泥盆系剖面是以群体的内板珊瑚(Endophyllum)层作为鸡窝寨段的底界的,Endophyllum层之上是鸡窝寨段(灰岩);Endophyllum层之下则是宋家桥段(砂岩)。Sinospongophyllum(单体珊瑚)与Endophyllum(群体珊瑚),虽然它们外部形态不同,但它们的骨骼内部构造基本上是相同的或者是非常相似的,而它们外形的差异主要是受不同海洋生态环境(如海浪的强弱和陆源碎屑物的多少)影响的结果。文中描述了翁赖组下部的四射珊瑚,共有6属7种,含2个新种,分别是:Grypophyllum cf.primum Wedekind,Grypophyllum wangyouense(Li in Kong and Huang),Cyathophyllum wenglaiense sp. nov.,Sinodisphyllum litvinovitshae(Soshkina),Temnophyllum majus Walther,Argutastrea quadrigemina(Goldfuss)和Ceratophyllum simplex sp. nov.。它们都是华南以及亚洲、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西部等地中泥盆世晚期常见的一些珊瑚属种。  相似文献   

7.
廖卫华  梁昆 《古生物学报》2020,59(2):179-191
贵州省惠水县王佑镇至翁赖村一带出露中泥盆统上部浅海底栖相翁赖组(新名),该组以陆源碎屑沉积居多、沉积厚度较大、群体珊瑚很少而单体珊瑚却比较发育为主要特征。其中,翁赖组上部层位与贵州独山剖面独山组鸡窝寨段相当,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的晚期(late Givetian)。翁赖组上部之底非常特征的中华海绵珊瑚化石(Sinospongophyllum)与中泥盆统上部吉维特阶标准的腕足类化石鸮头贝(Stringocephalus)共栖。该属与华南地区中泥盆世晚期标准的内板珊瑚(Endophyllum)的内部骨骼构造非常相似,仅外部形态不同。在华南地区,内板珊瑚和中华海绵珊瑚的层位非常稳定,大致相当于吉维特阶的下varcus带。文中描述翁赖组上部四射珊瑚8属13种,包括Calceola intermediata inflata Yoh,,Cystiphylloides kwangsiense Yoh,C.secundus (Goldfuss),C.sp.,Paramixogonaria wangyouensis sp.nov.,Grypophyllum? sp.,Mictophyllum shaw...  相似文献   

8.
江西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江西彭泽、于都、乐平、玉山、崇义及上高等地上石炭统船山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的四射珊瑚16种,其中船山组有11属12种(包括8新种、1未定种),栖霞组有3属4种(包括3新种、1未定种).根据珊瑚化石的分布规律,将船山组的珊瑚建立2个组合,并与有关地区的珊瑚组合进行了对比.通过对这些珊瑚形态构造特征的剖析,文章还探讨了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珊瑚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滇东北昭通早泥盆世盔甲鱼类一新属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记述了在滇东北昭通早泥盆世Pragian期坡松冲组中发现的盔甲鱼类一新属种,让氏昭通鱼(Zhaotongaspisjanvierigen.etsp.nov.),该属至少具有31对鳃穴,这是迄今为止记述过无颌类中的最高数目。基于昭通标本,建立了盔甲鱼类一新科,昭通鱼科(Zhao-tongaspidae),该科隶属于多鳃鱼目。箭甲鱼属(Antiquisagittaspis)是新科的可能成员。文章认为,昭通鱼科与都匀鱼科(Duyunaspidae)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南京茨山晚石炭世黄龙组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俞学光 《古生物学报》1989,28(3):359-375,001,T002
茨山位于南京东24km。本文有关剖面系沿茨山东坡采石公路西壁测制。此地黄龙组厚106m,岩性以浅灰色块状生物屑微晶灰岩为主夹少量亮晶灰岩、砂屑灰岩。我们于其中发现12个产珊瑚化石层,自上而下如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云南昭通箐门沟箐门水库附近的几件早期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包括盔甲鱼类一新种,层位是下泥盆统坡松冲组。新种云南龙门山鱼(Lungmenshanaspisyunnanensissp.nov)与属型种江油龙门山鱼在纹饰上存在明显等异。其头甲侧凹应为自然边缘,龙门山鱼侧背孔并不存在。本文描述的骨鳞鱼类为目前所知层位最低的骨鳞鱼类化石,其额筛甲前端向下强烈弯曲,具分离的前上颌骨,具有杨氏鱼的一些特征。其眼眶凹非常大且深,下颌垂直凹线的位置十分靠前,k/m值在已知的骨鳞鱼目种类中为最大。昭通三歧鱼(SanqiaspiszhaotongensisLiu)新材料补充了正型标本在感觉管系统保存上的不足。文中对有关的生物地层问题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福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的四射珊瑚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西部龙岩、宁化、顺昌等地广泛出露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海相碳酸盐地层,富含珊瑚、(竹蜓)类等化石,其中四射珊瑚动物群迄今无专文报道。1984至1986年,笔者曾先后数次前往龙岩经洋和宁化湖村等地,详细测制了6条中甲阶及马平阶剖面,系统采集了大量四射珊瑚和(竹蜓)类等化石。经鉴定,四射珊瑚共有38属83种(或亚种),其中2新属10新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笔者建立了3个组合,自下而上依序为:1).Nephelophyllum组合,2).Anfractophyllum-Kepingophyllum组合,3).Wentzellophyllum volzi组合。  相似文献   

13.
晚泥盆世弗拉期末F-F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珊瑚以及许多浅海底栖生物灭绝,几乎整个法门期珊瑚群都处于残存阶段,华南地区目前只在湖南的个别地方发现少量的Smithiphyllum。直到法门期末珊瑚和其它一些造礁底栖生物开始复苏,出现了不少与典型泥盆纪珊瑚存在很大差别的新分子。华南泥盆纪最晚期(Strunian)的珊瑚可划分成上、下两个组合:上部Cystophrentis组合;下部Eocaninophyllum组合。泥盆—石炭纪之交的另一次生物灭绝事件,使新生的泥盆纪最晚期的珊瑚又遭灭绝。  相似文献   

14.
弗拉斯期-法门期生物事件与大兴安岭晚泥盆世珊瑚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胜哲 《古生物学报》1990,29(4):427-446
事件地层学(Event Stratigraphy)的概念由英国学者D.V.Ager(1973)首先提出。它利用地质历史上稀有的、突发的短暂事件及其地层记录来划分对比地层,按照自然特征确定地层界线。我国学者对事件地层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徐道一于1980年和1982年首先提出了古生物绝灭与超新星爆发的关系并介绍了新灾变假说。近年来由杨遵仪教授主持的IGCP第203项目,对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刘本培等(1986)从事件地层学角度探讨了东亚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吴思本于1984年和1986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多伦陨石坑的陨击事件。张勤文等于1984年对我国南方震旦-寒武系界线上的地质事件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对其它地层界线上的地质事件及生物事件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5.
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四射珊瑚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Ludlow晚期一Prodoli早期)四射珊瑚群详细研究并对某些珊瑚属种作了修订。文中特别对关底组和妙高组的珊瑚群特征及其分布加以论述。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四射珊瑚共有22属,44种(包括关底组、妙高组与玉龙寺组产的珊瑚)。其中泡沫珊瑚类Holmophyllum,Cystiphyllum和Ketophyllum占优势,其次是柱珊瑚类Kyphophyllum,Micula和Pilophyllum等属,而扭心珊瑚类代表很少,仅有Brachyelasma,Rukhinia和Phaulactis属首次发现在滇东晚志留世地层中。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四射珊瑚群与西秦岭同期四射珊瑚有密切联系,同时,与乌拉尔(Ural)同期珊瑚群也有些相似。文中共描述四射珊瑚17属,23种,其中3新种,即Cystiphyllum minutum sp.nov.,Ketophyllum qujingense sp.nov.,Phaulactis vesicularis sp.nov.。  相似文献   

16.
福建宁化泉下黄龙组的四射珊瑚动物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福建宁化泉下出露的晚石炭世碳酸盐地层以黄龙组最为发育,富含珊瑚、(竹蜓)类等化石。1983年秋,笔者等详细测制了该剖面,并逐层采集化石。经室内系统研究,共获四射珊瑚27属59种,包括2新属6新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笔者建立了2个珊瑚组合,即下部Yinophyllum组合和上部Protoivanovia-Arachnastraea组合,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组合。如此丰富的四射珊瑚动物群在我国同期地层中尚不多见,这一四射珊瑚动物群的发现,对全面了解我国这一时期四射珊瑚动物群的总体面貌,对黄龙组的划分、对比都有较大的意义。本文描述的珊瑚化石均采自福建宁化泉上镇泉下石灰窑边,化石鉴定得到赵嘉明副研究员的帮助,化石照片由胡尚卿及解小健摄制,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7.
虽然在华南中泥盆世艾菲尔期(Eifelian)较深水或斜坡相地层中产有许多国际标准的牙形类带化石,但在广阔的浅海相地层中却很难寻觅到其踪影。华南浅海相沉积地区是否缺失艾菲尔阶?在野外众多剖面的实地考察中表明,从下泥盆统埃姆斯阶到中泥盆统吉维特阶都是连续沉积,中间并没有发现地层的缺失或间断现象。浅海相的艾菲尔阶与其上覆的吉维特阶和下伏的埃姆斯阶都是连续沉积,说明可能是由于海水太浅,不太适合那些国际标准分子的生存而已。艾菲尔期中期末发生一次生物灭绝事件(Mid-Eifelian event),favositids,heliolitids和许多古老类型的珊瑚在地球上灭绝。华南艾菲尔期四射珊瑚可以划分成下、上两个完全不同的组合:1)Utara-tuiasinen sis-Sociop hyllum minor组合(牙形类partitus带—costatus带);2)Columnaria spinosa-Dendrostella praerhenana组合(牙形类australis带—kocklianus带)。  相似文献   

18.
报道黔北毕节、仁怀和石阡地区晚奥陶世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首次发现的四射珊瑚Axiphoria,Bodophyllum,Dalmanophyllum,Leolasma,Brachyelasmaunicum(Neuman),Grewingkiaanguinea(Scheffen),结合前人报道的该层所产的Borelasma,Kenophyllum,Streptelasma,Ullernelasma等属,进一步表明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动物群与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中亚、阿尔泰地区同期珊瑚群关系密切。该动物群对阐明晚奥陶世四射珊瑚古地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黔北观音桥层四射珊瑚十分丰富,总计有18属39种。文中共描述10属12种,其中1新属3新种,即AmplexobrachyelasmaHeetChengen.nov.,GrewingkiadensicolumnaHeetChensp.nov.,KenophyllumfossulatumHeetChensp.nov.,LeolasmaqianbeienseHeetChensp.nov.。  相似文献   

19.
湖南沅陵地区上石炭统发育完整,自下而上分为大埔组和马平组。其中下部大埔组产大量复体四射珊瑚,经鉴定计有7属11种,包括2个新种:Orionastraea yuanlingensis sp.nov.,Ivanovia yuanlingensis sp.nov.,另有2个未定种。根据四射珊瑚的分布特征,建立了Lithostrotionella-Arachnastraea四射珊瑚组合,与华南该时期的四射珊瑚组合能很好的对比,并主要对应于研究区的Fusulinella-Fusulina带,确定了其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通过对这些四射珊瑚的组成特征及形态功能分析,并结合岩相古地理特征,判断其生活在一种水较浅、能量较高、陆源碎屑充足的近岸环境。  相似文献   

20.
报道首次在川南甘洛田坝地区晚奥陶世晚期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发现四射珊瑚Borelasma,Crassilasma和Streptelasma等属,这一珊瑚群可与黔北毕节、仁怀地区同期的四射珊瑚群对比,进一步表明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的四射珊瑚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同期的珊瑚群关系密切。首次报道川南甘洛田坝早志留世的四射珊瑚Brachyelasma,Crassilasma和Entelophyllum3属,这一属群可与上扬子区重庆綦江早志留世石牛栏组或滇东北大关地区早志留世Telychian期早期嘶风崖组四射珊瑚群对比。文中还报道黔北仁怀石场晚奥陶世观音桥层2个四射珊瑚新种,即Brachyelasma concavitabulatum sp.nov.和Crassilasma obliquitabulatum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