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竹荪提取物对食源性细菌的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种方法获得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的提取物,以5种食源性致病细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为供试菌,比较其MIC(最低抑菌浓度)和MBC(最低杀菌浓度)。超声波辅助破碎竹荪干粉,制取水、乙醇和石油醚为提取介质的浸提物以及竹荪挥发油,利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对5种供试菌进行抑菌实验。所有提取物对供试菌都具有抑菌活性;长裙竹荪提取物的综合抑菌能力高于棘托竹荪提取物;水提物和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最好;2种竹荪提取物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抑菌作用存在互补效应。竹荪提取物对5种食源性细菌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应用2种竹荪的提取物复配,开发天然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将紫穗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分别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供试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涂布平板法绘制杀菌曲线,电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对供试菌抑制作用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5、5.0mg/mL;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5.0、10.0mg/mL;杀菌曲线结果表明,药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电镜结果说明,药物的作用可能与破坏菌体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结论紫穗槐种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研究金樱子茎不同溶剂粗提取物对临床常见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金樱子茎水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无抑菌活性;对伤寒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 mg(生药)/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0 mg(生药)/mL。金樱子茎75%乙醇提取物对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无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0 mg(生药)/mL。金樱子茎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提取物对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樟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樟叶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汉逊氏酵母菌、青霉、毛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对三种细菌及酵母为 12 .5m g/ ml,对青霉、毛霉为 2 5m g/ m l  相似文献   

5.
选用3种常见的食源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作为供试菌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定量测定红葱乙醇粗提液(1 g/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用打孔法分别测定红葱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和乙醇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乙醇粗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为3. 91 mg/mL,与7. 81 mg/mL,红葱不同极性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石油醚提取部位活性最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大抑菌直径达31. 83±0. 50 mm。实验结果为红葱提取物进一步在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FS83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Penicillium herquei)FS83的发酵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抗真菌活性,并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对所有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此外,还通过MTT法测试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抑菌圈分别为18.1 mm、17.3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达50%以上,最低抑制浓度为0.78-3.12mg/mL;发酵液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达16.4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为1.56-6.25 mg/mL。菌丝体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55.9-63.5μg/mL,发酵液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MCF-7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在200μg/m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84.3%。  相似文献   

7.
大青叶和板蓝根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中药大青叶和板兰根的逐级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大表吉和板兰根的各级提取物-总浸液、乙醇提取液、正丁醇萃取液对各实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各级提取物对实验菌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各提取物的抑菌强度依次为:正丁醇萃取液(对三种实验菌均明显抑制:MIC≤62mg/ml)、乙醇提取液(金黄色葡萄球菌:MIC≤62mg/ml、肠炎杆菌:MIC≤125mg/ml、大肠埃希菌MIC≤500mg/ml)、总浸液(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明显:MIC=62mg/ml)。结论:大青叶和板蓝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逐级提取物富集的抑菌活性逐级增强。  相似文献   

8.
对药用植物墨旱莲Eclipta prostrata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发现只有叶和根茎含有抑菌活性物质;(2)墨旱莲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2.0、0.8、1.0 g/mL,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0 g/mL,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但对黑曲霉无效;(3)通过不同极性溶剂的抑菌试验表明,抑细菌活性物质易溶于石油醚、乙醚等非极性溶剂,具有最佳抑细菌效果的提取溶剂为偏碱性的65%乙醇溶液;(4)墨旱莲的抑菌活性物质可能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苍术挥发油。平板法涂布研究了3种苍术挥发油对3种细菌和4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滤纸片固相扩散法研究了苍术挥发油对供试菌体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分别为:水蒸气蒸馏法为5.00、150.00、150.00、5.00、5.00、5.00、20.00 mL/L;索氏提取法的为10.00、150.00、200.00、20.00、5.00、60.00、40.00 mL/L;微波萃取法的为10.00、150.00、150.00、20.00、20.00、20.00、20.00 mL/L。3种苍术挥发油对供试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抑菌实验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抑菌圈直径都比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苍术挥发油对同一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效果不相同,同一种方法提取的苍术挥发油对不同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效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34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细菌为供试菌,采用离体试验方法对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相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相抑菌效果最好,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和小麦纹枯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2.07 mm和12.54 mm;不同浓度乙酸乙酯萃取相对相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苹果炭疽、小麦纹枯和小麦赤霉5种病原菌的EC_(50)分别为:7.263 4、6.219 1、9.069 5、5.591 2和10.310 2 mg·mL~(-1).  相似文献   

11.
以3种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Staphyloccocus aureus)为供试菌,测定了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雄性附腺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雄性附腺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不同浓度的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影响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抑菌活性随着粗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 mg·m L~(-1)、0.4 mg·m L~(-1)。不同处理温度对长足大竹象雄性附腺粗提物的抑菌作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种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的快速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绿茶和桑叶提取物在不同浓度时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D值计算法快速评价了它们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绿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034%,0.42%;而桑叶提取物分别为0.86%,1.54%。绿茶的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麻叶荨麻籽抑菌成分和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珍  李冠  齐丽杰 《生物技术》2005,15(5):30-32
目的:为了确定麻叶荨麻籽的抑菌成分和其抑菌特性。方法:以麻叶荨麻籽的不同提取物为抑菌剂进行抑菌。结果:麻叶荨麻籽的抑菌活性部位是石油醚和乙酸乙脂提取物,其中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是1.25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是2.5mg/mL。麻叶荨麻籽抗菌活性成分是:酚类、鞣质、有机酸等化合物。石油醚提取物对三种细菌脲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麻叶荨麻籽提取物是较为有效的抑菌物。  相似文献   

14.
对药用植物二色补血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以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枸杞黑果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靶标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进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表明:(1)从二色补血草根、茎、叶组织器官中分离出18株内生真菌,其中以叶部最多,根部和茎部次之;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归于2目,2科,4属。(2)有10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5.6%;8株内生真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4.4%;菌株LBEFL001和LBEFL006分别对5种供试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曲霉属和青霉属;菌株LBEFR006、LBEFS002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2种供试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梭孢霉属;菌株LBEFL004对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种供试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曲霉属。研究发现,二色补血草具有较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抑菌范围较宽;对病原细菌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总体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琼脂稀释法研究西瓜藤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用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法研究80%醇提物的体内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西瓜藤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链球菌作用不明显。其中80%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2、8.4mg.mL-1。体内实验也表明,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西瓜藤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在抑菌方面有一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链霉菌H03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见的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研究了链霉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测定了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谱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与青霉素、链霉素相比,该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范围更广,对植物病原真菌棉花黄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常见病原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发酵液提取物对上述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分别为0.125、0.062 5、0.125、0.25、0.015、0.03、0.015、0.015、0.03、0.250、.015 mg/mL。其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中的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病原细菌中的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佳。将发酵液提取物置于100℃下加热处理10 min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不变,说明该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测定了家蝇幼虫血淋巴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家蝇幼虫血淋巴各浓度粗提物对4种供试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最大,其他依次为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在0.8mg/mL时的抑菌率分别为51.09%、48.66%、43.27%和40.62%;在各浓度下不同菌种之间的抑菌率差异不显著,抑菌活性随着血淋巴粗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0.8mg/mL时对各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00mm、12.22mm、9.11mm和10.33mm,均显著大于对照,但低于头孢霉素。  相似文献   

18.
芦荟抑菌成份的筛选提取及其活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传统上用于治疗作用的6个不同品种芦荟的蒽甙(蒽衍生物)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方法:琼脂扩散法。结果:从叶皮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而叶肉提取物几乎没有抑菌效果。其中,龙山芦荟,皂质芦荟和木立芦荟的叶皮提取物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而且这种抑菌活性与蒽醌成分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贯叶连翘总提取物对致病细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  姜怀春   《广西植物》2007,27(3):466-468,465
用平板抑菌法检测了贯叶连翘总提取物对细菌的抗菌谱范围,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法、最低杀菌浓度(MBC)检测法检测了其抗菌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供试革兰氏阳性菌菌株均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极少数革兰氏阴性菌菌株有较弱的抑菌作用,无杀菌作用。该结果提示提取物抗菌作用可能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用柿叶和桔皮乙醇提取物进行复配实验,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复配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复配液对三种供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并测定温度、p H和紫外线照射对复配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叶和桔皮醇提物对三种供试菌种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两种醇提物的不同质量比例复配液的体外抑菌效果表现为协同,复配液的最佳质量配比为2∶3。复配液(2∶3)对三种供试菌种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6.25、6.25和12.50 mg/m L,在20~80℃,p H为5~9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紫外线照射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