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理解桑天牛Apriona germari虫粪挥发物在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嗅觉生测比较分析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桑树Morus alba、 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雌雄两性桑天牛成虫的虫粪挥发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 并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CT-GC-MS)对不同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的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雌性或雄性桑天牛虫粪挥发物对该寄生蜂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 而不同处理间的桑天牛虫粪挥发物对该寄生蜂的引诱活性无显著差异, 这说明寄主植物的种类和桑天牛性别对于桑天牛虫粪引诱该寄生蜂的活性并无显著影响。桑天牛虫粪挥发物主要包括炔类、 酮类、醛类、酯类和萜类等化合物; 取食柘树和构树的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组分相同, 但取食桑树桑天牛的虫粪挥发物组分明显多于取食柘树和构树桑天牛的虫粪。取食同一寄主植物的两性桑天牛的虫粪挥发物的组分及其含量大致相同, 表明寄主植物对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的组分有重要影响, 而桑天牛性别对其虫粪挥发物组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几种重要天牛及其近似种类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害柑桔类的褐天牛、星天牛和为害桑的白条天牛、黄星天牛等,都是常见的重要天牛类害虫,也是从事害虫调查和防治工作中常常遇到的害虫对象。但是由于有一些近似的天牛种类,在成虫形态上和这些天牛很相似,因此往往容易互相混淆,有时会因为学名的不正确而使记载调查资料、制作陈列用标本或准备实验材料等工作中造成错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能  相似文献   

3.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对补充营养植物的偏好性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天牛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开发植物源引诱剂对于天牛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植物源引诱剂开发的一个基础工作,本论文研究选择3种主要寄主植物(构树、桑树和杨树)进行桑天牛成虫选择性与取食量的研究;研究显示,构树(Broussonetia parpyrifera(L.)Vent)、桑树(Morus alba L.)和杨树(Populus×canadensis Moench)引诱桑天牛成虫补充营养频率存在显著差异(F=118.9,P<0.01),桑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对于构树具有极明显的选择性;桑天牛对3种植物取食量存在显著差异(F=14.7,P<0.01),桑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对构树具有明显的偏好性。上述研究为桑天牛成虫诱集捕杀及其引诱剂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了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本文对两种杀虫剂——虫线清乳油与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毒杀桑天牛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采用林间罩笼方法,测定了两种杀虫剂对桑天牛成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虫线清喷施后,显著抑制了桑天牛的取食行为;5 d内桑天牛成虫全部死亡,防治率为100%;绿色威雷喷雾防治桑天牛成虫杀虫作用迅速,150 min内成虫全部死亡,防治效果达100%。上述两种药剂可以作为桑天牛成虫诱集捕杀的候选药剂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是桑天牛的卵寄生蜂,在江苏省寄生率为6.25~61.85%。本文详细叙述了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形态特征,与天牛卵长尾啮小蜂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以及它的生活史、生活习性等。  相似文献   

5.
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Pascoe)是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关於此虫的生活习性过去还缺乏详细的记载,我们於1936—1937年曾对此虫的生活习性作了初步观察,抗战发生后,这一工作就中断了。 解放后,由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蚕农们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改良栽桑养蚕技术,防治病虫害,已成为蚕农们的一致要求,因此我们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由於过去的研究工作大部是从室内观察所得,很少联系到生产实陈,因此内容是很不完整的,只能作为今后从事研究桑树害虫工作的部份参考。  相似文献   

6.
桑科中4种桑天牛寄主植物的挥发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琳  WANG Baode  许志春 《生态学报》2011,31(24):7479-7485
采用动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桑天牛的主要桑科寄主桑树、构树、柘树和无花果等4种植物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以期找出对桑天牛有引诱作用的行为化学物质.结果表明,4种植物分别鉴定出31种、30种、29种和27种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酯类、醛类、醇类等.4种寄主植物共有的化合物共11种,分别是叶醇、正辛醇、苯甲醛、壬醛、癸醛、1-辛烯、罗勒烯、乙酸叶醇酯、正十六烷、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2,4-二叔丁基苯酚.  相似文献   

7.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 LaSalle et Huang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对寄生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为了查明寄主植物 寄主昆虫复合体中挥发性引诱物质的来源,对不同处理桑枝(正常桑枝、机械损伤桑枝、系统枝、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咬食和产卵桑枝)、桑天牛虫粪及雌雄两性桑天牛所释放的挥发物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桑枝对寄生蜂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产卵桑枝的引诱活性最大;桑天牛虫粪的气味对寄生蜂有引诱活性,而雌、雄桑天牛体表挥发物对寄生蜂的引诱效果不明显。桑天牛爬行痕迹对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行为没有影响,而桑天牛虫粪中的信息物质在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寄生蜂对产卵桑枝段的选择几率明显高于正常桑枝段和咬食桑枝段,而对不同植物上产卵刻槽的选择没有差异; 刻槽表面存在着与此卵寄生蜂寄主识别相关的信息物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雌蜂对茉莉酸诱导的桑Morus alba枝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有利于揭示茉莉酸诱导桑枝产生间接抗性的化学机制。【方法】采用动态顶空气体法收集茉莉酸处理后的桑枝挥发物,分别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筛选和鉴定对桑天牛卵啮小蜂雌蜂有EAD活性的化合物,并比较这些活性组分的释放速率在茉莉酸处理桑枝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桑枝间的差异,最后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明确对该寄生蜂有引诱活性的组分。【结果】桑枝经茉莉酸处理后,其挥发物中的Z-3-己烯醇、γ-萜品烯、β-水芹烯、紫苏烯、水杨酸甲酯及3种未知化合物使桑天牛卵啮小蜂雌蜂产生明显的EAD反应,并且β-水芹烯、紫苏烯和水杨酸甲酯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β-水芹烯和紫苏烯仅存在于茉莉酸处理后桑枝的挥发物中,而Z-3-己烯醇的释放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0.1%β-水芹烯、0.1%紫苏烯以及0.01%和0.001%水杨酸甲酯对该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结论】结果提示,茉莉酸促进桑枝大量释放β-水芹烯、紫苏烯和水杨酸甲酯,是茉莉酸诱导桑树对桑天牛产生间接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kutai Miwa etSonan)对桑枝条的气味反应敏感,受桑天牛危害的桑枝条比未受害的桑枝条对长尾啮小蜂有更强烈的引诱作用;刻槽的形状对长尾啮小蜂对寄主卵的搜索行为也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卵对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茉莉酸诱导的桑树Morus alba枝挥发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趋性行为的影响,研究桑枝挥发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揭示茉莉酸诱导桑枝产生的间接抗虫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利用嗅觉测定仪,研究了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24,48和72 h后的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茉莉酸(1 000μmol/L)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桑枝挥发物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10μmol/L茉莉酸处理后的不同时间内,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引诱作用;当茉莉酸浓度为100μmol/L时,桑枝仅在处理48 h后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然而,经1 000μmol/L茉莉酸处理24 h和48h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明显高于对照(24 h,P0.05;48 h,P0.01),72 h后桑枝的引诱作用消失。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茉莉酸浓度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百分率显著正相关(ρ=0.791,P=0.006)。茉莉酸(1 000μmol/L)处理桑枝挥发物组分包括醇类、酯类、萜类物质、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其中萜类物质种类最多(13种)。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桑枝挥发物组分及总释放速率也随之发生改变。处理24 h后,桑枝释放出18种组分,比对照多11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也明显提高,为对照的8.2倍;48 h后桑枝释放出22种组分,比对照多15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进一步提高,为对照的44.6倍;72 h后桑枝释放出13种组分,比对照多6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大幅降低,为对照的3.9倍,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茉莉酸浓度的提高,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逐渐增强。茉莉酸能诱导桑枝挥发物的大量释放及新组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本文针对危害主干类天牛,其它天牛种类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2.
次黄筒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黄筒天牛Oberea infratestoceaPic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虫在江苏太仓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幼虫蛀食桑树枝条,成虫取食嫩叶和叶脉,寄主除桑树外,作者发现还有构树。本文还提出了次黄筒天牛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能影响桑天牛Apriona germari行为反应的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挥发物,为筛选桑天牛的植物源引诱剂或驱避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顶空套袋法收集不同危害状态[健康(CK)以及桑天牛取食、产卵和钻蛀危害]下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测量系统(GC-EAD)及Y型嗅觉仪分析鉴定出桑天牛成虫对其产生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挥发物。【结果】不同危害状态下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皆以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居多,且有多种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每种危害状态下山核桃释放的挥发物都有一种或几种特有的成分。桑天牛成虫仅对不同危害状态下山核桃释放的蒎烯、乙酸叶醇酯、壬醛、α-萜品醇、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正十六烷6种挥发物产生显著的电生理反应,对其他挥发物无反应,其中雌成虫对壬醛的电生理反应最强,而雄成虫对乙酸叶醇酯的电生理反应最强。嗅觉反应结果显示,丙烯酸-2-乙基己酯仅对桑天牛雌成虫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而乙酸叶醇酯则仅对雄成虫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P0.01);壬醛对桑天牛雌雄成虫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而α-萜品醇则对其有显著的驱避作用(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乙酸叶醇酯、壬醛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对桑天牛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而α-萜品醇则对其有较好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天牛的核型特征, 补充我国天牛染色体分类特征和天牛细胞分类学的基础研究空缺, 本文以4种沟胫天牛亚科天牛为研究对象, 选取天牛的分裂旺盛组织精巢(卵巢)和中肠, 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天牛染色体玻片的制备和观察。结果显示: 4种天牛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 20, 性别决定机制为Xyp。其中, 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的核型公式: 4L+5M+Xyp, 大型染色体4对, 中型染色体5对, 性染色体为小型; 榉白背粉天牛Olenecamptus cretaceus marginatus、 中华八星粉天牛Olenecamptus octopustulatus chinensis(粉天牛属)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核型公式均为: 5L+4M+Xyp, 大型染色体5对, 中型染色体4对, 性染色体为中型。粉天牛属的榉白背粉天牛和中华八星粉天牛的核型指数非常相近; 桑天牛的染色体公式虽然与粉天牛属相同, 但长度和着丝粒位置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广布国内南北各地,是多种果树、林木和桑树的重要害虫。幼虫蛀食树干,促使植株生育不良,树势早衰,影响桑、果产量,降低木材利用价值;被害严重的易遭风折,甚至整株枯死,损失很大。以往国内对这种害虫,虽有过简单报导,但尚缺乏系统资料,可供参考。我们从1960年起,连续进行观察,三年来已查清其奇主植物、生活史及主要习性,并取得较简便的防治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寄主植物 根据在南昌莲塘的调查,桑天牛的寄主计有:白杨、刺槐、柳、榆、构、朴、枫杨、无花果、苹果、沙果、枇杷、樱桃、梨、野棠梨和桑树等,而苦楝、乌桕、油桐、樟、泡桐、松、杉、柏、李、桃、梅等树种,未发现寄生。 在同一地区,不同寄主植物,有偏嗜现象。如白杨、无花果的被害株率高达100%,构、柳、苹果、刺槐、梨等在80%左右,其余均在20%以内。每被害株平均产卵数,亦有同样趋向,即白杨最多,为10.4个,无花果8.6个,柳7.6个,苹果6.2个,刺槐4.3个,梨2.6个,枇杷1.3个。 幼虫成活率的高低,亦依寄主植物而有不同,据调  相似文献   

16.
对收集的10份桑树资源,分析桑ITS序列并结合农艺性状调查,从分子学和形态学角度探讨10份桑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桑树种质鉴定、品种登记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R-2016HYB2-2、R-2016KJ-1、R-2016 JLJ-1、湖桑32、R-2016LH-2和R-2016XYJL-2属于白桑类.R...  相似文献   

17.
杨树粒肩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树粒肩天牛在福建省2a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第2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化蛹,成虫出现期始于5月底6月初,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为盛发期,9月上旬只见个别成虫;产卵期始于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幼虫孵化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为盛发期;幼虫不越冬。杨树粒肩天牛成虫为补充营养所取食的树种较集中,主要是构树与桑树。杨树粒肩天牛幼虫对杨树危害严重,但成虫却不喜欢取食杨树,用杨树饲养的粒肩天牛成虫寿命很短,仅3-19d,不产卵;而以桑树为补充营养的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55d、雄26.5d;以构树为补充营养的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78d、雄45.5d,补充桑树与构树的粒肩天牛成虫均可正常产卵。雌雄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雌虫有多次产卵现象,单雌每天产卵数量1-12粒不等。  相似文献   

18.
桑在遗传性上高度杂合 ,杂交育种十分复杂 ,人工诱导突变可能有利于改良某些性状 ,获得有益突变又可用无性繁殖的方法遗传下来。日本从 1 95 7年开始桑的辐射育种 ,1 962年在 r圃内进行桑树慢照的各种研究 ,并且已获得了产量、叶质和抗干枯病能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的有益突变株。印度等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所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桑树辐射育种研究 ,探索适于桑树辐射的能源、照射量、照射材料、选择方法和辐射在桑树育种上的效果。育成的新桑品种 7637、 765 7、 7681等先后通过全国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7681新桑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星斑天牛属一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星斑天牛属 1新种 :黑星斑天牛 Psacothea nigrostigm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天津自然博物馆动物研究室。黑星斑天牛 Psacothea nigrostigma,新种 (图 1~ 4)正模♂ ,云南西双版纳勐啊勐康 ,1 0 0 0 m,1 958- -1 9,朱志彬。本新种与黄星斑天牛 Psacothea hilaris ( Pascoe,1 857)的主要区别为鞘翅具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星斑而非蜡黄色圆斑 ,头顶中央淡色带有 1黑色纵脊 ,雄性外生殖器阳基侧突端刚毛仅限于端部 1 /4而非几达 1 /2 ,交配孔腹缘狭圆而非略宽圆 ,以及内囊中部具粗密微刺而非内囊具均匀一致细微刺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桑树选育品种I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24个选育桑品种的指纹图谱,用3种独立的方法(特殊的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不同引物提供的谱带类型组合)可以有效地鉴别桑树选育品种,证明ISSR标记在桑树品种的鉴别方面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和方法。1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80条带,40条带具有多态性,占50.0%。24份选育桑树品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Nei’S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8731,0.1210和0.1942。桑树选育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说明中国选育桑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较狭窄。UPGMA法聚类和PCA分析都清楚地显示了24个桑树选育品种的亲缘关系,聚类结果与桑树品种的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