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钟晓青  张万明  李萌萌 《生态学报》2008,28(9):4486-4493
张音波等认为: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用来反映在"经济贡献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公平程度的一个指标,并用"绿色贡献系数"来判断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这种基于GDP来计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会产生一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可以多污染"的误解,且这种"越富裕越有排污权消耗权"的理论与生态学的生态容量理论是相背离的.正确的分析方法应该是"基于'环境或生态容量'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从生态容量的角度,重新定义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并确立基于生态容量的"绿色负担系数"来评价其不公平性.选取广东省2005年各城市SO2排放、工业固废产生、废水排放和能源消耗为评价指标,选取在统计资料上统计的便于分析对照的"森林面积"和"耕地面积"指标为"生态容量"的表征指标,计算其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和绿色负担系数.结果表明,2005年广东省上述4项指标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65、0.58、0.60、0.57,均明显高于0.4的"警戒线",说明广东省资源环境容量分配差异较大.从绿色负担系数来看,研究结果与张音波等的结果恰恰相反:在广东21个城市中,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是主要的不公平因子,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更须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角度基尼系数的江西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和平 《生态学报》2012,32(20):6431-6439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衡量和评价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在各个城市或地区间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的有效途径。对基于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人口、国土面积等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生态负荷系数"的概念,界定了"生态容量"的概念与内容,并从GDP、人口和生态容量的角度出发,以江西省11地市作为评价对象,选取2009年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排放及SO2排放等4个评价因子,构建了江西省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生态负荷系数的计算与评价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角度计算的基尼系数不尽相同,从生态负荷系数来看,在江西11个城市中,南昌、鹰潭、萍乡、景德镇、新余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引起能源消耗、SO2排放主要的不公平因子,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更须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从生态容量的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普遍高于从GDP和人口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且都高于"警戒线";(3)从理论上看,基于生态容量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比基于GDP和人口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更为科学与合理。文章最后讨论了不同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及生态负荷系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重心、中心地理论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ng XQ  Ye DQ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268-1274
基于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各项指标,采用空间重心法、中心地理论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结果表明:2008年,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东莞、潮州是优化开发区,位于广东省的重心区,很好地发挥了其经济辐射能力,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河源、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是限制开发区,中心性指数较低,经济基础较差,需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以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的生态效益保障区;珠海、韶关、梅州、惠州、中山、清远、揭阳、云浮是重点开发区,应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承载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等方法,从人口和地理分布对广西91个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生)的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中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30 3、0.239 6、0.250 4,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46 1、0.353 4、
0.352 3。结论 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较好,其中人口分布优于地理分布,床位分布优于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低于广西总体水平,但优于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进一步加大县级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县级医疗卫生资源在人口和地理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尤其是卫生人力资源在城乡地区的分布状况,评价我国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对2004-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用基尼系数测量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及其变化。结果: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上仍然处于极大的劣势,卫生人力构成以中专为主,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大多数,人员素质相对城市有较大差距,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相对薄弱。我国2004年到2011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量逐年增加,各项指标较2004年的增幅都达到了10%以上,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稳步上升,但是城镇和乡村上升速度相差巨大。卫生人力资源基尼系数按地理分布在0.13~0.25之间,连续5年一直上升。结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总体上均衡,但是公平性在下降,医师的公平性优于护士,城乡差距较大,应该重点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向  周伟奇  韩立建  虞文娟 《生态学报》2016,36(23):7814-7825
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聚集,同时也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较为快速的城市群地区,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胁迫尤为突出。以典型污染物为指标,定量研究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在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工业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效率、排放强度的时空特征,研究了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定量响应模式,以探讨污染物排放与城市化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1)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其中北京的生活污水、生活COD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地区内最高,唐山、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的工业污染物排放高于其它城市。(2)北京、天津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效率较高,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低于其它城市。(3)2000—2010年间,京津冀地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气、工业固废排放显著增加(P0.05),而其它生活和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效率和排放强度等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4)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废水、工业和生活SO2、生活烟尘、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经济发展存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特征(R20.5,P0.05)。定量揭示了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可为城市群区域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及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造纸行业资源代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晓清  李笑诺  赵吝加  杨建新 《生态学报》2012,32(24):7706-7715
资源代谢问题是造成产业系统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武汉市造纸行业资源代谢的基础上从资源输入-资源使用-环境胁迫-系统循环共生4个方面构建武汉市造纸行业资源代谢分析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问题树模型对2007年武汉市造纸业的原材料、水、能源等资源的代谢与全国造纸行业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武汉市造纸业资源代谢水平总体上评价等级为优,但某些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还略有差距;(2)从资源输入角度分析,原材料输入生态效率及水资源输入生态效率等级为优,能源输入生态效率等级为良;(3)从资源使用角度分析,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及单位产品的水资源消耗等级为优,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等级为良;(4)从环境胁迫角度分析,单位污染物工业总产值及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等级均为优,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等级为良;(5)从系统循环共生分析,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率等级为良,资源持续利用及污染物治理等级为优,而中水回用率等级为差.通过代谢分析可得,武汉市造纸行业能源输入生态效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还有一定距离,整个行业中企业清洁生产比例还具有提升的空间;中水回用方面较弱,需要特别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医师资源异质性假设对2008—2014年四川省医师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探讨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医师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医师数量调整的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和密度指数从人口、地理和经济3个维度评价医师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占比逐年下降;四川省卫生资源密度指数高于全国;调整后,按人口和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值均变大,表明医师素质差异会影响医师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而受经济分布的影响较小。结论 在医师资源配置中需考虑医师的素质差异,同时兼顾地理和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2012年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方法来评价。结果 浙江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医护比与护士占卫技人员的百分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准,医护比例倒置, 地域性差异显著,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结论 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但结构亟待改善,地理公平性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宁夏资源环境绩效及其变动态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脆弱敏感区进行生物修复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宁夏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水平从2000年的38.7上升为2007年的66.9,年递增8.13%,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藏除外)3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水平.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第30位徘徊.其中建设用地绩效指数和固定资产绩效指数提升明显,COD排放绩效指数呈现"N"型剧烈变动态势;SO_2排放绩效指数、能源绩效指数、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绩效指数、用水绩效指数变动不明显.宁夏面临生态环境的整体不稳定性和对外力干预敏感性的双重压力,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下降态势并不稳定.同时,根据近8a变动态势推断,未来15~20a宁夏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提升空间巨大.实施"CIRCLE"(即压缩城市发展(C)、个人行动(I)、减少潜在废弃物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效(E))等综合发展策略,通过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的互利耦合提升综合竞争力,宁夏完全有能力到2015年步入我国西部资源环境绩效中等水平地区行列.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尚不成熟,亟需建立一套适用于多数区域而数据要求不高的供需评价方法,因此,以广东省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根据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量或期望获得量核算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尼系数识别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状态,并据此评估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均衡状态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广东省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服务基尼系数为0.135,大部分地级市的供需系数位于0.75-1.25之间,整体空间供需高度均衡;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和保持土壤服务基尼系数在0.293-0.423之间,供需系数东高西低,有一定程度的空间不均衡但在合理范围内;而气体调节和废物处理服务供需基尼系数大于0.6,在空间上出现两极分化;②广东省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基尼系数为0.332,处于合理范围内,基于此,将城市按供需均衡状态分为低供给高需求、供需相对均衡和高供给低需求三类,处于不同状态的城市需要根据不同的策略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进行调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本研究可以为促进广东省及其他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浙江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为我省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合理配置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与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来评价浙江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 2011年浙江省各地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面积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均分布在绝对公平线附近;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6,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28。结论 浙江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总体上公平,但布局欠合理,其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孙丛婷  傅莉媛  蒋犇  王莹  祝志川 《生态学报》2023,43(4):1366-1379
生态效率的积极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国生态效率的发展情况,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2005—2020年省域生态效率进测算,并通过核密度函数、基尼系数、σ收敛和Markov转移矩阵进行时空动态分布和区域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北京、青海、广东、海南、上海、江苏、福建、河南、云南生态效率发展较好。(2)六大地理区域生态效率总体差异较大,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华北地区生态效率发展较好,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最低。西北地区区域内部差异最大,东北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小。中国省域及区域生态效率发展均不具有收敛特征。(3)全国及区域生态效率从t年向t+1年向同水平生态效率转移概率最大,2021—2025年省域生态效率差距仍旧较大,整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杨泓川  陈松林 《生态科学》2020,39(1):198-206
基于生态压力人口模型, 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基尼系数法和基于最大值灰色关联聚类等方法, 分析了福建省域生态压力的时空分布特征, 揭示了生态压力的极化状况, 划分了不同生态压力水平的经济区, 提出了省域经济协调发展调控策略。结果表明: (1)福建省域生态压力的空间格局呈显著的“山海分异”特征, 即生态压力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一线, 而西北部山区所受压力较小, 且随着沿海次中心城市在研究期内不断发展,“山海分异”的格局被进一步强化。(2)省域生态压力人口分布体现了高度极化特征, 从最高级城市到最低级城市生态压力人口呈指数型递减。省域经济发展仍处于持续高度不平衡阶段, 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面总体向好, 但不够稳定。(3)9大设区市按生态压力水平可划分为3类, 分别为高压经济区(福州、厦门、泉州)、中压经济区(漳州、莆田、宁德)和低压经济区(三明、南平、龙岩)。综合上述结果本研究认为亟需构建以优化增长极、强化增长点、显化增长轴、内化承接带、外化活力港、深化辐射网为内容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化”调控框架。  相似文献   

15.
杨屹  樊明东 《生态学报》2019,39(14):5040-5050
评价区域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程度是权衡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在测算2005—2016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及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的时空差异特征,采用基尼系数、经济贡献系数与生态承载系数构建生态足迹的公平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沿线省份人均生态足迹增长趋势存在较大差异,新疆、宁夏、青海等省份增长较为显著,甘肃、陕西、广西、云南、重庆、四川等省份增长相对较小。结果显示,西北省份较西南省份生态足迹增长较快,但人均生态承载力未发生显著变化。沿线省份生态压力指数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性正逐步扩大。足迹深度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均大于1,足迹广度变化平缓。经济贡献基尼系数和生态承载基尼系数分别置于[0.15,0.23]和[0.23,0.30]区间,均低于"0.4的警戒线"。其中,陕西、四川和重庆属于"高经济贡献、低生态承载贡献"的省份,青海、云南和甘肃属于"低经济贡献、高生态承载贡献"的省份,新疆、广西和宁夏属于"低经济贡献、低生态承载贡献"的省份。为此,提出对不同经济贡献与生态承载贡献的省份制定适宜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空间管控能力,推动重点开发区的区域一体化和合作协同发展,促进省际间产业协作,利用双(多)边合作机制,提高区域自然资源的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highway mileage and vehicles, the Chinese highway traffic system (H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great resource consumer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valuate the material metabolism of China's HTS during 2001–2005 using the approach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and to explore possible measures to promote circular economy throughout HTS. We measured a set of indicators to illustrate the whole material metabolism of China's H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rect material input (DMI) of China's HTS increased from 1181.26 million tonnes (Mt) in 2001 to 1,874.57 Mt in 2005, and about 80% of DMI was accumulated in the system as infrastructure and vehicles. The domestic processed output (DPO) increased by 59.0% from 2001 to 2005. Carbon dioxide and solid waste accounted for 80.5% and 10.4% of DPO, respectively. The increase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kept pace with the growth of transportation turnover. All these suggest that China's HTS still followed an extensive linear developing pattern with larg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heavy pollution emiss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hich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s high time for China to implement a circular economy throughout the HTS by instituting resource and energy savings, by reducing emissions in the field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by reducing vehicles’ energy and materials consumption, and by recycling wast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