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株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75000株·hm-2种植密度下,选用郑单958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行距配置(等行距、宽窄行)和3种留苗方式(每穴1株、每穴2株、每穴3株),研究了6种种植方式对黄淮海地区高产夏玉米产量构成、吐丝后冠层结构及光合性能的调控作用,并以Richards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 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作物生长率、灌浆速率、冠层光合能力等均表现为宽窄行处理高于等行距处理,留苗方式以每穴2株最高.各种植方式中以宽窄行每穴2株种植产量最高,达13.12(郑单958)和13.72(先玉335) t·hm-2.宽窄行每穴2株种植改善了冠层内部光照状况,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均有所提高,同时缓解了植株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籽粒灌浆能力增强,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因此,宽窄行每穴2株种植是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条件下产量提高的有效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罗定县上池乡田边村生产革新者,青年团员杨明汉,原来在农业技术学校学习,1951年冬因病回家,后来参加了农业生产.他根据米丘林科学技术原理和本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大胆进行农业技术改革试验,改良农作物品种,获得了许多成绩,使水稻、玉米、甘薯等作物产量都有了提高。到现在为止,他已先后进行了15种作物的试验。如以稗子与水稻杂交长出的谷穗,平均每穗有450—460谷粒;用“小株密植”方法来栽培,平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柴胡种植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设计冬小麦收获后复播大豆、大豆套作柴胡(小麦-大豆/柴胡)和冬小麦收获后复播柴胡(小麦-柴胡)及玉米套作柴胡(玉米/柴胡)3种种植模式,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宜柴胡的"粮药"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与玉米/柴胡和小麦-柴胡种植模式相比,小麦-大豆/柴胡种植模式经济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不同柴胡品种中,万柴胡(原产地温度相对较高)产量最高,左柴胡(原产地温度相对较低)最低,表明柴胡适宜从高温地区引种到低温地区栽培,可提高产量.小麦-大豆/柴胡种植模式为最佳"粮药"栽培模式,其柴胡产量比玉米/柴胡和小麦-柴胡种植模式分别增产11.6%和16.8%.  相似文献   

4.
农林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学研究所2个小组向科学技术厅申请重组水稻的非封闭式环境的实验。重组水稻是导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的编码蛋白基因的水稻,如科学技术会议确认适合重组DNA实验方针,将在日本首次进行“非封闭式”的水稻的栽培试验。实验在农环研的实验温室进行。为在横滨市的植工研的研究室栽培农环研—植工研小组培育的重组水稻,计划将重组水稻移到有温室的筑波市实验。  相似文献   

5.
一.制法 1.材料:粗細絲瓜絡,细铁絲,白线。 2.用具:剪,針,長方形木板标本台。 3.制作过程:(1)把一个粗长的丝瓜絡当作水螅体,細端剪开成5—10个等分,長約2—3寸,当作触手;另取細絲瓜络一段,長約1—2寸,细端剪开几  相似文献   

6.
在寒地水稻宜播栽培中,杂草的为害相当严重,历年来我院试验农场水田区用于除草的人工每公顷平均约需70个左右(按除草3次计算),个别地块竟达100个以上。1957年哈尔滨郊区东兴农业生产合作社因灌水不当,杂草猖狂而造成20余公顷稻田全部荒废,颗粒未收。由此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高产粮食作物,研究其结实器官的发育规律及其所要求的外界环境条件,为水稻增产创造更大可能性的主要关键之一。我们在学习米丘林生物学先进理论的基礎上,从1952年年底起对水稻结实器官形成的规律及在各个发育阶段对外界生活条件的要求,开始进行了一些系统的研究。现将已有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水稻结实器官的形成过程水稻稻穗为复总状圆锥花序,茎生长点分化的规律与小麦等作物有明显不同,在一般生活  相似文献   

8.
研究施氮量和每穴栽插苗数对双季杂交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可为双季杂交早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5个施氮水平(0、120、150、180和210 kg·hm~(-2),以N_0、N_1、N_2、N_3和N_4表示)和3种每穴栽插苗数(2、3和4根苗每穴,以M_1、M_2和M_3表示),在成熟期对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测定,并分析氮肥吸收利用等指标。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每穴栽插苗数对双季早稻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产量各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氮素积累总量增加,而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收获指数降低,氮肥吸收利用率和产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增加每穴栽插苗数,氮肥农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适量增苗能增加总生物量和产量可提高氮肥利用率;与其他处理相比,施氮量为180 kg·hm~(-2)和每穴栽插3~4根苗的组合产量均较高,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吸收利用率。适宜的施氮量和每穴栽插苗数组合可显著增加有效穗数、产量和氮积累量,建议双季杂交早稻栽培中采用施氮量为180 kg·hm~(-2)、每穴栽插苗数为3~4根苗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和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2小组说,一旦在科学技术会议生命科学部会上认可3月12日申请的基因重组水稻的非封闭式实验计划,就发表实验计划的详细情况。因此,5月终于开始在一般温室进行重组水稻二种栽培试验。农业研究中心和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培育的重组水稻“水稻1号”是用基因操作技术在“日本睛”中导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的编码蛋白基因;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培育的重组水稻“水稻2号”是用基因操作技术在“绢光”中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平原高产田作物群体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高产田作物群体结构特征。精播高产栽培麦田春季最大蘖数12×10~6/ha,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5.5—6.0,成穗4.5—5.25×10~6/ha。传统高产栽培麦田春季最大蘖数15—18×10~6/ha,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6.0—6.5,成穗6.0—7.5×10~6/ha。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期叶日积比,精播高产栽培麦田是1∶0.89,传统高产栽培麦田为1∶0.73。夏玉米种植密度主要受叶倾角的影响。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叶倾角大于65°,种植密度7.5—8.25×10~4/ha;平展型玉米品种的叶倾角小于50°,种植密度5.25—6.0×10~4/ha。  相似文献   

11.
受气候变化影响,江淮地区稻麦两熟种植模式周年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限制了该区域作物周年高产高效协同发展。通过播期调整优化两季资源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挖掘周年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3—2015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稻麦播期组合,对其周年产量和资源配置与利用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T2)相比,稻麦双季适期晚播模式(T3)通过播期调整协调了两季间资源配置,将小麦季冗余的温光水资源转移给高贡献率作物水稻,水稻季积温、辐射、降雨资源分别占60.5%、46.5%和56.7%,小麦季分别占36.3%、50.0%和40.9%,两季间比值为1.67、0.94和1.39;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提高了水稻在周年产量中的占比;小麦产量显著降低,但变幅小于水稻;周年总产量提高了336.3 kg·hm-2。水稻季温度生产效率、光能生产效率和降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9.8%、5.6%和8.3%,小麦季资源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T3模式周年温、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4.8%、3.1%和6.0%。稻麦双季早播模式...  相似文献   

12.
“浙大长”萝卜的特点是根长萝卜大,最大的一个有20斤重,每亩产量可达1万斤以上。比普通农民栽培的蘿卜(如杭州钩白种、笕桥红等)可以增产一倍左右(图1)。这种萝卜生长快,一般经过70—80天就可以采收;抵抗病虫害能力也较强,适应性大,管理方便,栽培容易。它的用途广,生食熟食都可以;萝卜大,切洗加工方便,省时省力,既适于做酱萝卜,又可以哂蘿卜干;所以“浙大长”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排根     
大约在100多年前,有人就在山龙眼科植物中发现了排根(proteoid root)现象。如图1左所示,一条排根由一条侧根及其上着生的一个或多个根簇(rootcluster)组成。每一个根簇由数十条密集排列并有限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要推广连作稻连作稻是双季稻的一种栽培方式,就是在同一块田里,每年先后种植两次水稻,春季先种植一季早稻,到夏季收割以后,再种植一季晚稻。这种栽培方法,在广东、赣南以及闽南一带,原来是很普遍的。在浙江如余姚、玉环等县农民也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苏联伟大的科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经说过:“每一分未被绿色植物所摄取到的阳光,都是人类永恒的损失”。而连作稻由于一年种植两次水稻,所以正是一种充分利用阳光的好办法。实践证明,它比间作稻和单季稻都能增产。如浙江省全国爱国丰产模范鄞县石山弄高级农业社在1955年种植245亩连作稻,平均每亩收到  相似文献   

15.
对于水稻品种的退化与复壮,有的人认为退化速度快,经过提纯复壮的种子一般可增产5—10%,甚至20%;有的人则认为“稻麦等主要作物不那么容易退化”。通过试验表明,水稻品种退化现象并不突出,复壮的增产效果也不大。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筛选适合湖南自然条件的抗褐稻虱Nilaprvata lugens Stl晚稻品种和亲本材料,1977—1978年我们通过田间接虫开放筛选和部分室内鉴定,考察了531个水稻品种(系),初步筛选出一批产量较高的抗性材料。 二、鉴定方法 1.1977年初筛(田间接虫开放筛选) 试验设置在湖南农学院生产基地15号田内,面积为一亩,作晚稻栽培。6月2日播种,7月22日移栽,秧龄50天。每品种栽5行,共20蔸,株距3×6寸,不设重复。抗虫对照品种为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国内外引进和当地采集的牧草中选出60种(或品种)牧草同时进行比较试验。其 中禾本科31种,豆科28种,杂类草1种。分别种植在两种不同的土壤类型上(河质粟钙土和河滩草甸土)。试验共重复6次。每次重复的60种牧草随机排列。每种栽5穴,每穴4—5粒种子。在1991年6月5日播种。以后观测其出苗情况、牧草的生长强度(分夏季和秋季二  相似文献   

18.
开发节水的稻作农业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本文报导了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6个旱稻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田间引种试验表明,灌溉用水减少60%的情况下,西旱95—13和西旱95—13—6分别比对照增产10.2%和5.5%;其它4个旱稻品种产量减少6.7%~18.6%.从经济效益考虑,除吉品121外,其它5个旱稻品种的经济收入比对照都有增加,增收最大的两个品种西旱95—13和西旱95—13—6达到24.0%和19.3%.种植旱稻的水分生产力达到0.566kg·m^-3以上,比种植水稻提高了59.89%~116.38%.盆栽试验表明,含水量12.1%~16.3%土壤环境有利于旱稻生长,7月18日以前分蘖为有效分蘖.可以认为,在科尔沁沙地东部推广旱稻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逐步替代传统的水稻栽植模式,节省大量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石龙县禄新区官禄乡居龙村农业社,去年栽培的19株南瓜,共收获瓜果35,000斤,平均每株产量1,842斤多,其中最高产量的单株结果一百余个,每果重20斤以上,共约重2,500斤;最低产量的单株也结果1,500斤。该社南瓜之所以获得这样高的产量,主要有以下几项经验: (一)施足基肥进行间苗:该社栽培南瓜,每年都是在夏历二月初二前后2—3天播种。种前4—5天掘穴2—2.5尺宽、1.5尺深,施以厩肥为主的基肥50—60斤,盖上约3—5分厚的泥土,适当淋些水,让厩肥发酵腐热。然后在每一个穴中播下2—3粒种子。到种子发芽后长出2—3片真叶的时候,就要间苗,把生长不好的苗全部拔掉,只留1—2株最健壮的瓜苗。 (二)注意主根的追肥、培土:留下的瓜苗长到  相似文献   

20.
用IS-PCR和Rep-PCR对19个来自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4个专化引物中的IS1113和ERIC能较好的区分三国水稻白叶枯病菌。UPGMA聚类结果表明, 三国菌株主要呈现第2簇和第3簇遗传型;中国和菲律宾菌株在第2簇和第3簇遗传型基础上有各自的特异性分化。病原菌的遗传分簇与致病群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