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鳞翅目刺蛾科昆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是重要经济林、行道林的主要害虫。本研究通过对在线数据库中刺蛾科昆虫分布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阐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并初步探讨造成其物种分布不均的原因, 从而为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检索生物条形码数据库(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 V4, BOLD V4)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中记录的标本信息, 并结合部分地区鳞翅目昆虫名录及野外采集样本数据, 对刺蛾科昆虫的分布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绘制分布图。统计得到具有明确地理坐标的刺蛾科昆虫分布信息61,947条, 共187属637种。结果表明,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尺度上, 东洋区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 共72属, 古北区31属, 澳新区及新热带区均为27属, 非洲热带区22属, 新北区19属。在国家尺度上, 中国存在刺蛾科昆虫123种, 越南116种, 其次为哥斯达黎加(75种)和澳大利亚(69种)。中低纬度地区具有较高的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这有可能与该地区的气候历史条件及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有关。  相似文献   

2.
朱慧  王德利  任炳忠 《生态学报》2017,37(21):7368-7374
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大型草食动物放牧是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对草地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的驱动作用。昆虫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以及其功能与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大型草食动物与昆虫存在密切联系,放牧对草地昆虫多样性或有正向、或负向、或无明显作用,这依赖于放牧管理方式、昆虫类群以及草地类型。放牧必然通过直接(采食、践踏或粪尿)或间接(植物群落组成或植被结构)作用对昆虫多样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前,关于大型草食动物放牧对草地昆虫多样性影响研究较多,但是,从研究系统性、深入性和延续性来说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对放牧对草地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对于理解放牧管理的草地昆虫多样性变化规律,以及为积极探索维持草地昆虫多样性的长期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全球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已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探究各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形成机制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领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可以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昆虫是地球上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 但是由于目前关于昆虫多样性数据的整理不足, 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为了促进昆虫类群的多样性数据整理和共享工作的发展, 本研究选取昆虫纲中重要且多样的半翅目作为对象, 通过广泛的数据检索和收集, 系统整理了截至2017年已发表的中国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信息。数据集中共收集了102科2,090属7,822种半翅目昆虫的分类信息及其39,298条地理分布记录。该数据集可以为今后开展生物多样性格局、生物区系演化和害虫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鞘翅目昆虫是陆地上最大的生物类群, 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人类社会生产密不可分。定期对世界鞘翅目新分类单元进行汇总整理,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鞘翅目多样性的发展动态, 从而促进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了解以及鞘翅目昆虫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本文对2020年发表的世界鞘翅目分类学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 2020年共发表世界鞘翅目新分类单元3,228个(含化石种类), 包括1个新科5个新亚科13个新族218个新属18个新亚属2,973个新种; 提出了1,319个新组合610个新异名49个降级的分类单元及61个升级的分类单元。重点研究的类群包括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步甲科(Carab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等。世界鞘翅目昆虫新物种模式标本产地涉及118个国家和地区, 大部分新物种分布于中国、巴西、墨西哥、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越南。收录世界鞘翅目昆虫新发表种的论文/专著共995篇/部, 涉及期刊或出版社141个。2020年, 世界鞘翅目分类学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同时也暴露了新种发现速度略慢于1978-2000年的平均速度以及地区和类群研究力度不均衡的问题, 未来仍需加大投入, 探寻更加高效准确的方法, 以期实现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全面评估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张宇  冯刚 《生物多样性》2018,26(7):701-1187
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机制是宏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区域尺度与局域尺度的影响因素, 如温度、降水、海拔变化、生境过滤、捕食、竞争与互惠等, 共同影响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然而, 迄今为止少有研究同时讨论不同尺度驱动因子对昆虫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86个旗县的昆虫多样性数据, 结合各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古气候变化、海拔变化及植物多样性, 探讨昆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发现内蒙古昆虫多样性主要受到植物多样性与海拔变化的影响, 而气候因子对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不大。这一结果表明种间关系(食物多样性)与生境异质性可能对内蒙古昆虫多样性的分布格局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12个生物多样性巨丰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最高的两个国家之一。中国具有世界最高的山系和许多不同的生物栖息环境,跨古北和东洋两界。这些特征可用来说明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高特有性,迄今中国已报道的昆虫种类约为45000种。特有成分明显多于周边国家。特别是西南山地和热带地区,特有成分比例很高。人类干扰,栖息地丧失、森林减少和污染等迫使未知数目的种类处于濒危状态或已灭绝。本文提出了中国昆虫保护的建议,包括:鉴别优先保护对象,开展濒危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监测栖息地和多样性的丧失,编制珍稀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数据库,建立昆虫保护区,开发昆虫人工饲养和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润  丁圣彦  卢训令  宋博 《生态学杂志》2016,27(7):2145-2153
农业景观中非农生物所提供的服务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础,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加强,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是现代农业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农业区巩义市为研究区,根据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山地-丘陵-河川)来探究地貌类型、景观和生境3种尺度上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使用诱捕盘法(pan traps)获取传粉昆虫,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尺度上农业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捕获传粉昆虫67012头,分属7个目、86个科.其中,优势类群为食蚜蝇科、花蝇科;常见类群为果蝇科、丽蝇科、蜂虻科、头蝇科、花萤科、瘿蜂科、胡蜂科、小蜂科、切叶蜂科、蜜蜂科.地貌类型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著(P<0.001),表明丘陵和山地地区为传粉昆虫的蜜源地;其次是生境尺度(P<0.05),但景观尺度和尺度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丘陵和山地地区的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为本地区不同地貌类型的景观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蒙古水生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积累基本数据,为将其应用于水质监测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加强保护淡水昆虫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定性采样法进行采集,水质评价采用科级生物指数(FBI)、EPT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在52个采集点获取水生昆虫共计7目59科187种。研究发现1新种,1中国新纪录属,2中国新纪录种,2内蒙古新纪录科,3新纪录属,25新纪录种,另有待鉴种56个。7目昆虫的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毛翅目和蜉蝣目的物种多样性较高,而襀翅目物种多样性明显较低;毛翅目和蜉蝣目的科数和个体数占总类群的42.37%和84.29%,这2个目均属优势类群。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通过科级生物指数、EPT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水质评价比较结果显示,前两者的评估结果相近,且明显不同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结论】内蒙古地区毛翅目和蜉蝣目昆虫耐污值较低的种类比较丰富,因此,这两类昆虫更适合指示该地区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重视,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不断趋向多媒体、超链接和分布式等特点.Fact Stleet Fusion (FSF)是一款顺应该发展趋势的生物多样性自动化建库工具,生物分类专家无须设计编辑数据库和网页,就可快速设计与创建规范标准、风格统一、维护简便的生物信息系统.文章介绍它的建库框架和功能特色,并以膜翅目茧蜂科滑茧蜂属Homolobus昆虫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应用FSF建立昆虫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张广学 《昆虫学报》2004,47(6):i011-i011
茧蜂科(包括蚜茧蜂)是农林和卫生害虫的天敌昆虫,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害虫生物防治、种群数量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环境生态保护而应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和推进综合治理已日益得到重视。茧蜂科是天敌昆虫类群尤为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其进行系统分类鉴定、查明我国资源情况,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防治研究,皆是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张鹤  林进添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6):1280-1286
过去的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显著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的影响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其他生物一样,昆虫也受到了气候变暖的影响,如繁殖发育速度增快、遗传变异、种群多样性降低、分布区扩大、种群爆发、外来入侵、种群灭绝等等。全球变暖引起的昆虫响应对农林业以及人类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因此本文主要从物候、分布区、生长发育及繁殖、形态、行为与生理、分子水平这些方面综述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昆虫如何响应,并讨论了目前研究动态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意在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昆虫科学管理策略(如种群监控、模型预测、风险评估、遗传多样性、抗性遗传等)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1995~1996年在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取样所得的资料探讨了英罗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英罗港红树林昆虫种类有195种;主要优势种为黑褐举腹蚁(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东京弓背蚁(Camponotus tokioensis)和三条螟蛾(Dichocrocris chorophanta);内滩昆虫群落多样性高于中滩、外滩.潮汐和风暴对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是决定群落结构水平的重要因素;内滩、中滩和外滩影响多样性的主要成分是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作为高原横向扩展的前缘过渡带,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多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热点地区。蝉科昆虫长期在地下营固定生活,成虫发生期短、体型硕大、飞行能力弱而难以扩散,因此适合多尺度的生物地理学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蝉科昆虫区系一直缺乏研究。本研究在区系调查和系统分类研究基础上,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蝉科昆虫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分布蝉科昆虫3亚科46属100种(包括2个新纪录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数量的59.7%和29.1%;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73种,73.0%),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成分次之(21种,21.0%),特有成分比例较高(19种,19.0%)。该地区的10个亚区可被分为南、北2个大区,大致以秦岭及甘南山地为界。北段的黄土高原过渡区(MX+HB)、藏北过渡区(QZ)属于古北界,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的主要是体型较小的姬蝉亚科物种。南段的东洋界各亚区由秦岭西段山地过渡区(HZⅠ+XNⅠ)、川西盆地及滇北过渡区(HZⅡ+XNⅣ)、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高原–山地”过渡区(XNⅡ+XNⅢ)及滇西山地过渡区(HN)组成...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评价软件BiodiversityMapping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生物多样性相关软件缺乏的情况,利用可视化开发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包shape Viewer Objects开发了一个综合性的生物多样性评价软件BiodiversityMapping。该软件运行于Windows98/NT操作系统下,是一个32位Windows应用软件;可以计算8类37种d、D生物多样性测度并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结果空间化表达。利用该软件计算了北京东灵山地区3个研究区域(小龙门、梨园岭和东灵山主峰)内11个生境中大步甲属(Carabus)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制图,然后对这3个地区进行了右尾和排序。结果表明,BiodjversityMapping软件能够准确方便地计算多种生物多样性测度,是生物多样性评价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植物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慧  彭媛媛  王德利 《生态学杂志》2008,27(12):2215-2221
昆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及植物群落对昆虫多样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植物不同方面对昆虫多样性影响进行阐述:1)植物高度与盖度的增大为昆虫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增加了昆虫多样性;2)基因多样性高的植物种群能提供更大生态位,使昆虫多样性增加,个体数量增大;3)植物物种和功能群多样性增加,使得有更多的物种数量可以支持更多昆虫;4)植物生产力增加使昆虫需要的食物资源增加,昆虫多样性随之增大。已有相应假说和理论,解释植物对昆虫多样性影响机制。同时,指出了植物对昆虫多样影响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昆虫作为指示生物评估森林健康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昆虫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群落中,昆虫与植物密切关联.森林害虫胁迫及昆虫多样性变动,对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价值.昆虫多样性可用于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快速评估,如基于昆虫指示生物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毒害水平、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水平、靶标昆虫的地位和特有种水平等.针对影响森林环境健康的重要干扰因子,本文阐述了应用昆虫作为指示性生物监测与评估森林健康状况的生物与生态学依据,讨论了昆虫种群,特别是珍稀物种种群在生境破碎干扰下的种群波动,以及大气污染、干旱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等对昆虫种群密度与分布的影响等.同时,分析了昆虫作为指示性生物监测与评估森林环境健康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指导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对自然保护地全境及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进行科学调查和评估是必要的。独栖性胡蜂是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同时也是重要的环境生物指示类群。本研究以独栖性胡蜂为指示生物,于2018–2020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及周边区域使用人工巢管技术和公里网格方案(共计100个调查网格,网格大小为1 km×1 km)对南岭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胡蜂科昆虫多样性、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评估了其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与保护区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共获得4,156根胡蜂类昆虫筑巢巢管和9,973个孵育室,并鉴定出9种胡蜂科物种,分布于89个网格,绘制了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的分布图。结果显示,海拔、距居民点的最近距离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是影响胡蜂物种丰富度、多度及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胡蜂科昆虫的物种丰富度、筑巢量和孵育室数量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减少,且越靠近居民点,胡蜂科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但胡蜂群落的α多样性指标与EVI的关系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模式。胡蜂科昆虫群落的总体β多样性为0.21,周转...  相似文献   

18.
《岭南科学杂志》(Lingnan Science Journal)为原岭南大学创办的英文刊物,是我国现代最早、最为著名的以刊登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成果为主的期刊之一。其所刊登的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我国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昆虫多样性研究,特别是华南地区昆虫多样性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文通过查阅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资料室中该期刊珍贵的原始文献资料,对其自创刊至停刊30年间所发表的全部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论文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了相关工作所涉及的昆虫类群、作者、新属种发表情况以及物种区系分布等信息,同时提供了全部论文的题名索引。结果表明:该杂志所刊登的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论文对于我国昆虫学研究意义重大,不但大量增加了新分类单元的数量,同时加深和细化了我们对物种区系分布的认识,其中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为新物种发表最重要的模式产地。这些工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岭南地区昆虫物种多样性本底调查、农林害虫防控以及资源昆虫利用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对陕西黄土高原洛川县和黄陵县优质苹果产区不同类型的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及其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确定不同苹果园内果树林下的植物优势种,并利用昆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植物优势种群对果园昆虫多样性的影响,以探讨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其昆虫群落的关系.结果显示:(1)果园野生植物种类丰富,共有24科53属62种,其中17科41属51种存在于果园树下,11种存在于果园内的生境岛屿,且菊科植物种类最多,达14种;(2)抱茎苦荬菜、狗尾草、丝毛飞廉、灰绿藜、刺儿菜、田旋花为该地区果园植物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0.36、0.22、0.22、0.18、0.17、0.14;(3)反枝苋为优势种的果园昆虫种类、数量最多;(4)刺儿菜和田旋花为优势种的果园益虫和害虫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73 5、0.755 0和0.879 9、0.360 2.研究表明,在果园保留刺儿菜和田旋花有助于提高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有益于果园害虫的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区域和一个生态系统保护得是否完整,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以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是否合理来决定。当前,许多地方景观单调,鼠害、病虫害严重发生与蔓延、地力衰退、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等,都与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生物多样性的现况和保护问题当前,被科学家正式命名和描述过的物种约140万,其中昆虫75万种,脊椎动物41,000种,高等植物25万种,其它为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