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养殖鱼类饲料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与畜禽不同,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1。因此蛋白源成本是养殖鱼类饲料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渔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决定鱼类生长快慢的关键因素,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了解养殖鱼类的饲料蛋白质需要量,对于改善饲料的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综述国内外主要养殖鱼类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为配合饲料的科学配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鱼类只能利用饲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使用易消化的原料配方可提高鱼类对配合饲料的利用效率.确定养殖鱼类对不同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ADC)是评价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和合理配方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异育银鲫口服不同剂量淀粉后血糖和血脂代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水化合物是鱼类饲料中易得且价廉的非蛋白能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分解供能,但大多数鱼类对糖的耐受量很低,表现出一种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反映鱼类的血糖调节能力的首要指标是糖耐量实验,Wilson早在1994年就通过灌喂方式进行糖耐量实验来研究鱼类对糖的耐受情况。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因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在糖耐量实验中,对于肉食性的鱼类,需要在饲料中给予较低水平的碳水化合物才会产生一个基础血糖水平,如果没有对这种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进行适应,它们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极为低下。杂食性鱼类对葡萄糖的耐受量要比肉食性鱼类高。  相似文献   

4.
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鲤鱼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鱼类能否有效利用外源晶体氨基酸,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尚无定论。通常认为,鲑鳟鱼类可有效利用外源添加的晶体氨基酸,而对于我国广泛养殖的鲤科鱼类,如鲤、鲫、草鱼等,则存在不同的报道:张满隆等在鲤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晶体蛋氨酸、在鲫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的试验均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可改善鱼类生长;而刘永坚等在草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Violas在鲤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涂永锋等在鲫鱼饲料中添加晶体异亮氨酸的试验却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鱼类无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5.
星斑川鲽幼鱼胆碱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碱是维持鱼类正常生长的营养物质,饲料中胆碱缺乏会导致鱼类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低、脂肪代谢能力低下以及肠道和肾脏出血等症状。研究表明,斑点叉尾  相似文献   

6.
南方鲇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研究表明,肉食性鱼类对饲料碳水化合物(CHO)利用较差[1,2,摄食过高水平CHO饲料后,鱼体血糖持续偏高[3,4],造成代谢负荷(Metabolism burden)加重[4],导致鱼体的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降低 [5,6],损害肝脏功能[7],影响鱼体的免疫力[8].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在大西洋鲑(Salmo salar)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等肉食性鱼类的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CHO可以提高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9,10],提示这些肉食性鱼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CHO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7.
养殖鱼类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我国池塘养鱼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经验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过去对鱼类营养的研究没有引起重视,以致鱼类营养科学基础十分薄弱。而国外鱼类营养科学的发展已有近四、五十年的历史,并取得广泛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养鱼饲料工业和现代养鱼业的发展。近年,我国在发展养鱼生产中,深刻认识到饲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饲料问题没  相似文献   

8.
鱼类对糖的利用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认为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下[1],鱼类被视为具有先天性的“糖尿病体质”[2]。糖(没有特别说明时本文指可消化糖)是最廉价的饲料能源,因此,鱼类营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便是如何提高对饲料糖的利用。近20年来,关于鱼类糖营养的研究比较活跃,在糖的生理功能、鱼类对饲料糖的利用特点、影响因素和需求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回顾前人的工作,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发现在关于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大小这一问题上有重新认识的必要。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作一评述。1糖的生理功能糖类按其生理功能可分为可消化糖类(或称无…  相似文献   

9.
烟酸铬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及组织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于畜禽,饲料中最适的糖水平如黄尾(鱼狮)小于10%,太平洋鲑鱼小于20%,沟鲶为25%-30%,罗非鱼为40%1.在糖耐量实验中,鱼类表现持续的高血糖反应2,类似糖尿病型患者的反应。在哺乳类和人类的研究结果证实,微量元素铬(Cr)能恢复大鼠和儿童受损的葡萄糖耐量2,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铬参与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提高大鼠和小鼠的生长和存活3.饲料中添加三氯化铬等化合物,显着提高罗非鱼对葡萄糖饲料的摄食量、增重率、蛋白质积累、能量积累和肝糖原含量4,提高鲤对葡萄糖的利用5.有机铬对鱼类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何影响, 其作用机制如何, 是否和哺乳类相同, 这方面研究未见报道。本试验观察了烟酸铬对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组织营养成分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探讨铬对鱼类糖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斜带石斑鱼经葡萄糖灌喂后的代谢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类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而且是比蛋白质和脂肪更为廉价的能源。相对于陆生恒温动物,鱼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下,似乎先天性地具有糖尿病患者的某些生理特征。饲料中过高的糖水平会导致鱼类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缓、死亡率增加等症状。鱼类解除葡萄糖负荷的能力有限从而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