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聚I:C-环己亚胺-放线菌素D系统超诱导生产人,干扰素(HuIFN-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很多。为了探讨用国产聚I:C代替进口产品大量生产干扰素的可能性,以及寻找合适的诱生条件提高干扰素产量,我们对一些影响超诱导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干扰素研究的进展,迫切地要求供应大量的人干扰素。国内用脐带血、人全血、扁桃体等制备白细胞干扰素,用Namalwa系制备类淋巴细胞干扰素已有报道。前者作为大量生产的原材料来源方面和后者在安全性方面都存在有待探讨的问题。我们采用经国家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生物技术新闻”1985年6月刊报道,在兽用治疗药剂的研究方面,目前焦点集中在牛运输热上(Cattle Shipping fever)。本病是由病毒、逆境因素(Stress)和细菌等复合病因造成。正在研制中的抗病制剂有:Genentech生产的牛干扰素;Immuno-Modulator生产的人用α-干扰素:Immunex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基因     
干扰素(IFN)是一类蛋白质,它作用于靶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它还具有抑制细胞生长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干扰素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用基因工程来研究和生产干扰素便成为科学家努力的目标了。目前,从一公斤大肠杆菌菌体可生产2克α-干扰素(IFN-α)。IFN-α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也获得了成功。β-干扰素(IFN-β)及r-干扰素(IFN-r)的基因工程生产也已成功。干扰素基因工程的研究又促进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到重要发展,一是干扰素基因结构的研究取得十分重要的进展;另一是干扰素的基因人工合  相似文献   

5.
目前男际上用临床的干扰素有人白细胞干扰素(IFN-γ)人成纤维母细胞干扰素(IFN-β),类淋巴细胞干扰素(IFN-α),免疫干扰素(IFN-α)以及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各种类型的干扰素,这一工作受到各国红十字会血液中心输血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血液成份输血的开展,从全血中分离出单一制品,供应临床患者的需要,由于白血病患者为数不多,再加上白细胞型别复杂,约有100多种抗原,多次输注后易产生输血反  相似文献   

6.
对大规模生产和临床试验干扰素(重组DNA方法制造的)的巨大兴趣已集中在alpha,(α)干扰素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在gamma(Υ)干扰素上。目前,重组beta (fibroblaα)干扰素,即抗病毒和癌的干扰素的临床试验,将在与Shell oil公司达成协议之后,用Cetus公司的产品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7.
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肠杆菌生产的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rIFN-α1(α1)、rIFN-αA(αA)、rIFN-β17ser(β17ser)和rIFN-γ(γ),以及自然人白细胞干扰素nIFN-αco,在不同细胞上对不同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做了比较研究。证明:①α1抗病毒作用的细胞谱较广,尤其在牛肾MDBK细胞和猪肾PK细胞上有很高的活性,分别为在人细胞上的29倍和7倍。β17ser和γ在异种细胞上活性极低,在鼠、猪和牛肾细胞上的活性为人细胞上的1~2%以下。②5种干扰素对麻疹、CoxB1、Sindbis、腺病毒7型和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以Sindbis病毒为最敏感,7型腺病毒最不敏感。③5种干扰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以人α1型和β干扰素作用最强,α1对出血热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是对滤泡性口膜炎病毒(VSV)的1/2.85,人β干扰素是对VSV的1/4.1。上述结果为人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从人干扰素基因分离出来以后,人们已成功地使其在细菌(E.Coli)、噬菌体、酵母及其他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并生产了一定量的纯品供临床试用。近一年多来,美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们又开创了一种生产人的干扰素新系统。通过病毒在细胞内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将干扰素基因插入到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eclear Polyherosis Virus简称ACNPV)基因组中的特异性位点上,然后再用此重组病毒去感染昆虫细胞(Spodoptera Frugipterda,行军虫),就会有大量成  相似文献   

9.
将重组的CHO细胞培养于微载体上以生产人免疫干扰素-y在1升的培养槽内用5g/1微载体培养500ml的培养物,条件是37℃、45rpm,空气中CO:含量5%.微载体培养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科研人员用遗传工程首先在我国成功地组建细菌合成人干扰素,为进一步大量生产干扰素打下了基础。 该所从1978年开始重视干扰素遗传工程的研究,1979年从人白细胞制取α-ILN,并用于临床,证明人脐带白细胞诱生IFN能力比成年人白细胞高。1980年建立了mRNA转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干扰素研究的进展十分惊人。特别是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的成功,干扰素的碱基序列已清楚,使大量生产干扰素成为可能。目前关于干扰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还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足够的干扰素。现在由于用基因重组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人用生物制品的生产只允许用原代或二倍体细胞。随着这个规定的打破,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成为异倍体细胞中首先用于人用生物制品生产的细胞基质。Vero细胞所以受到生物工程工作者重视,是由于其自身的优点:①不能合成干扰素,对多种病毒敏感,适于疫苗生产;②猿猴很接近人类,故用该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有减少免疫学问题的可能;③具有多层生长现象,但无致瘤性,适于高密度培养。因而,有关Vero细胞的生物工程正在国内  相似文献   

13.
用无性繁殖的人染色体干扰素-α_1基因转化小鼠细胞,此基因同疱疹胸苷激酶基因连接作为筛选标记。13~*个细胞系中的8个含有人干扰素基因。用新城病毒侵染来刺激人干扰素mRNA的合成--此合成过程与内源的小鼠干扰素基因合成mRNA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最近,法国农业研究院格里尼翁试验站的病毒学研究人员从猪白细胞干扰素基因中鉴别出一个猪α-干扰素基因,将其转移到大肠杆菌的质粒DNA上,同时对核苷酸顺序进行了测定。研究人员指出,这个顺序的78%和人α-干扰素是一致的。此外,猪α-干扰素是由10多个亲缘基因编码的非常类似的蛋白质群所组成。法国农业研究院细胞遗传学研究人员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这个基因,在猪染色体上进行了定位。据报道,这些研究不仅使法国在不久的将来能  相似文献   

15.
杨涌 《生物学通报》2011,46(9):23-24
分析对细菌的3种常见误解的原因,说明细菌尽管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但也能通过共转运和翻译后转运分泌蛋白质。光合细菌中光合作用的电子供体不是水,而是硫化氢等无机硫化物,因而不放出氧气。通过基因工程生产重组人干扰素,最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重组人干扰素常常会在细菌体中聚集成不溶性的包涵体,工程菌经发酵后将菌体破裂,经分离、纯化、复性,即得到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重组人干扰素。  相似文献   

16.
大型除菌过滤器在重组干扰素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用Millipore293型滤器取代常用的赛氏滤器对重组干扰素α1b及γ进行除菌过滤,此种大型滤器不仅滤膜面积大,而且单位面积过滤量也有明显增加,因此,过滤速度显著加快,可适应大规模生产的应用,用此二种滤器作除菌过滤对干扰素活性无影响,过滤制品前用2%白蛋白预滤可减少滤膜吸附干扰素作用,Millipore和赛氏滤器除菌过滤后热原质均能达到肌肉注射标准,且大部分能达到静脉注射标准,有个别制品用赛氏滤器过滤后热原质达至不到静脉注射标准者,用Millipore滤器复滤后,可以合格,上述结果表明用Milli-pore293型滤器制备重组干扰素α1b及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IFN)是人类有核细胞内固有的干扰素基因受到外源性因子刺激时所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急疫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干扰素基因工程的研究不仅对阐明干扰素基因结构表达原理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大量生产这类有防病治病价值的蛋白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人的IFN-α.β.γ基因工程均已获得成功(如表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得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干扰素-γ基因,为常用实验猕猴干扰素-γ的基因工程生产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恒河猴干扰素-γ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外周血液中分离单核淋巴细胞,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淋巴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干扰素-γ基因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扩增到一498bp的目的片段,经序列测定证实为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干扰素-γ基因,与恒河猴、人及狒狒的干扰素-γ基因相比,同源性分别为100%、96%、99%。结论常用的两种实验猕猴食蟹猴与恒河猴的干扰素-γ基因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中和试验在不同细胞上对干扰素血清与猪脾细胞干扰素(PSIFN)及人干扰素(HuIFN-α)的中和能力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HuIFN-α多克隆抗体具有明显的中和PSIFN的能力。而人免疫干扰素(Hu IFN-γ)抗体具有微弱的中和猪脾细胞干扰素能力。猪脾细胞干扰素不仅可在同源细胞表现出抗病毒活性,而且可在异源细胞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多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可有效地分离猪脾细胞干扰素,证实猪脾细胞干扰素与人白细胞干扰素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因工程人β干扰素工程菌经发酵培养、纯化后获得纯的制品,采用斑点杂交技术,用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超声裂解的全工程菌DNA作为探针,检测基因工程人β干扰素纯品,结果显示:基因工程人β干扰素纯品中的外源DNA含量小于100pg/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