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渗透吸水”教学点滴钟珏(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830002)在高中《生物》课本“水分代谢”一节中,渗透作用这个概念的引入是以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来说明的。若根据《生物》课本所说:“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而蔗糖等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话,那么究竟多大...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部分内容,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阐述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分代谢中渗透吸水的原理,是细胞吸收水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矿质代谢等教学内容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用卵壳膜作为半透膜进行渗透吸水原理的实验获得成功,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得出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以准确的数据作为一个已知条件降低"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这一知识点的难度,有利于实际教学。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再借助物理上的"气体扩散",以及实验中盐水溶液的具体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向浓度"高"处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再探究一节教学中,采用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法,学生通过微课自学相关概念,课前走进实验室自主验证教材实验,课中探究在自学中产生的新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6.
曾群珍  李玉芳  徐雁平 《生物学通报》2010,45(10):48-49,F0003
人教版必修Ⅰ第4章第1节中安排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教材选取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材料的选择局限于液泡必须有颜色。如果液泡没有颜色是否就无法观察到成熟植物细胞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呢?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  相似文献   

7.
初中植物学教材中“细胞吸水原理”是活细胞重要的生理过程,对初一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内容。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我们加强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探究知识,注意能力的培养。作法如下: 1.提出问题,揭露矛盾问题和矛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讲课开始前先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用两棵生长状态相近的幼苗,将一棵的根放在清水中,另一棵的根放在盐溶液里。经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两棵幼苗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对两棵幼苗变化的对比找出原因,为进一步揭示矛盾提出探究的目标。生长正常的幼苗为什么能吸收水分?发焉的幼苗为什么不能吸收水分?根毛细胞吸水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寻求细胞吸水的原理。  相似文献   

8.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实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教学建议等方面做出了阐述.重点强调了实验操作中材料的选择、取样的方法、装片的制作、质壁分离复原操作等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问到的如蔗糖溶液的浓度、复原操作时的“侧吸”、为何看不到细胞核、细胞器等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渗透吸水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高中《生物》课本“水分代谢”一节中的实验更容易操作 ,特作如下改进 :1)将“动物的膀胱膜、肠衣”改为“蛋壳内膜”。方法为 :取鸡蛋 1个 ,在一端打一小孔 ,倒出蛋清和蛋黄 ,把空蛋壳放入浓盐酸中浸泡 2 min,蛋壳内膜外的石灰质部分便会与浓盐酸发生反应 ,产生氯化钙而脱落 ,剩下的就是蛋壳内膜即半透膜。2 )把渗透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烧杯”改为“带单导管塞子的广口瓶”,使我们容易把蛋壳内膜口端封在塞子下端的玻璃管口上。3)把“蔗糖溶液”改为“淀粉溶液”。课本中讲到液面上升证明水分子能通过半透膜 ,而蔗糖不能。为了更简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过程.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实验的探究性更体现在实施前思考的创造性上,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推理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可以较好地避免单纯分组实验导致的“现象总结式”的低层次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1.
探索式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 ,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并操作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活动进行研究 ,从而得出结论。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探索”一节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探索式教学。1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的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为家人做一道凉拌黄瓜小菜 创设问题情境新…  相似文献   

12.
讲授根对水分的吸收时,首先要讲清细胞吸水原理。这个实验可以由学生动手做,改教材中的“挖洞”为“切块”,效果较好。具体做法如下:课前三天应准备好新鲜萝卜、饱和食盐水、清水、100或150ml的烧杯2只、小刀等。取萝卜切成截面为2×4厘米左右的四棱柱体,长度略高于烧杯,将此萝卜块从中央纵切一刀,但不能完全劈开。取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別装入饱和食盐水和清水,其水量为烧杯高度的2/3—3/4。把两烧杯排放在一起并调整水量,使两烧杯液面相平,划出水面高度记号。把剖开的萝卜块卡进两个烧杯中,使其中的一边浸入饱和食盐液中,一边浸在清水中(图1)。结  相似文献   

13.
李欧 《生物学通报》2013,(11):38-40
本节教学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4个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资料分析和建构概念图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建构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等知识.同时落实作出假设、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与求实合作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与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4.
1教学背景分析1.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教材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细胞工程”2.1“植物细胞工程”。本内容包括“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2部分。分2课时,本文讨论第1课时。  相似文献   

15.
秦立松 《生物学通报》2001,36(12):32-32
渗透吸水原理是“水分代谢”一节的难点 ,而渗透吸水演示实验是突破难点的理想方法 ,按课本的演示实验示意图演示需要的时间较长 ,而且观察液面上升现象不明显 ,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心服口服。本人对原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制备半透膜选用鸡蛋的卵膜代替膀胱膜或肠衣。取生鸡蛋轻敲稍尖一端 ,捣破约 1cm直径的小孔 ,倒出蛋清和蛋黄 ,然后轻轻剥去蛋壳 ,取出较完整的卵膜备用。2 实验操作过程2 .1 用 5 0 0 m L广口瓶盛半瓶清水 ,取双孔橡皮塞 ,一孔插入玻璃管作通气用 ,另一孔插入渗透装置。2 .2 渗透装置安装 ,用…  相似文献   

16.
在“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一节教学中,以家庭发酵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从逻辑推理、科学史、教材实验、模型与建模等方面论证细胞呼吸的化学本质和实验条件,构建细胞呼吸的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论证能力,落实教育过程重实践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对细胞吸水、失水条件的探究,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材料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总结出植物  相似文献   

18.
在"细胞基本结构"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以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学生实验观察获取形象素材的基础上,设计语言描述细胞结构、绘图呈现细胞结构、深入完善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等环节,帮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平面到立体逐步构建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9.
取两个鲜萝卜(或马铃薯)切成大小适中的相等的甲、乙两块。用粗打孔器在各块上面向下打一圆洞。甲块洞内装浓盐水,乙块洞内装清水。为看清楚起见,可各滴几滴红墨水。再选两个粗细适中的软木塞,中央打细孔,插入细玻璃管(玻璃管越细效果越明显)。将这装有玻管的软木塞分別塞人甲洞和乙洞,此时可见水柱沿玻管上升。调整甲、乙两管的水面在适当的高度并做标记,立即用凡士林密封木塞与萝卜、木塞与玻管之间的缝隙,以防漏水(如图)。一会儿,就可明显地  相似文献   

20.
潘瑞炽和董愚得[1]编写的《植物生理学》教材将细胞吸水划分为三种方式,即涨吸吸水、渗透吸水和代谢性吸水(或主动吸水)。按此划分,代谢性吸水只能是非渗透性(non-osmotic)的。我们在教学及从事果实膨大动力研究中,有感此划分有所不妥,特撰此文发表一管之见。代谢性吸水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代谢受到抑制后,细胞吸水和膨大生长也受到抑制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代谢性吸水的方式如何?尚未有定论。人们寻找非渗透性的代谢吸水的机制一直未果[2]。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代谢活动与吸水力形成有何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