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成分”的拓展性实验教学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实验内容的组织 依据高中生物学新课标的精神,在人教版生物学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设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内容。这个实验我们安排2课时,第2课时将课本中有关蛋白质检测的实验内容适当拓展,在学生习得蛋白质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探究日常食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成分,  相似文献   

2.
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研究对它们的检测,有利于掌握生物组织的性质,了解生物组织的特点。本文通过检测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实验,具体说明了检测生物组织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万明 《生物学通报》2011,46(11):55-56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的内容。该实验的目的是要在学生掌握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下面以“脂肪的检测”一个教学环节为例,谈谈对教材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为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实验。根据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此实验为学生必做实验。从实验性质看,此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用以验证细胞中含有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5.
赵文保 《生物学通报》2012,47(10):46-48
简述在《课标》理念的引领下,以尊重学生实际能力为前提,教师编写“学案”,学生依据“学案”预习实验,继而进行课堂分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感受“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实验的检测方法和程序,并通过师生互动,找到: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最好材料,以及在2种方法中找到检测脂肪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二次实验法教学是针对学生在初次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重新设计和探究实验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创新的精神和继承性的批判思维是极其有利的。本文提出了二次实验法教学操作模式的教学程序,并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为例探讨了二次实验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霍湘 《生物学通报》2011,46(3):36-38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和细胞》的一个重要实验。从实验原理、教学组织方式、检测方法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对这一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教师不仅要强调探究活动中操作技能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观察、提问、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本文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为例进行创新设计,旨在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掌握科学探究基本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勇于参与、乐于创新、善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教材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切片技术制作花生种子临时装片,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切片技术的要领,往往因为切片太厚影响实验结果。在实践中发现通过撕片的方法制作花生子叶表皮临时装片效果更明显,操作更容易。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倡导的STSE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本地资源特点,优化"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材料并进行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生活疑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历史、应用现状、类型划分、菌株使用和考察因素5方面对应用于湿热灭菌的生物指示剂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市售生物指示剂生产使用环节中缺乏关键因素D值的测定,建议由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衔接完善。同时,对生物指示剂深入的探索和开发,才能够实现其在灭菌工艺验证整体环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教学目标为: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3.
苏来  宋宏宇 《遗传》2008,30(5):659-662
将彗星实验进行改进以用于DNA-蛋白质交联作用的检测。利用甲醛对受试动物肝细胞的影响来判定此法是否适用于检测DNA-蛋白质交联。由于在实验中添加一定量的蛋白酶K, 可使单细胞在电泳时产生更大的迁移, 因此可以利用添加蛋白酶K前后的彗星尾距比来判断外来化合物对生物机体产生DNA损伤效应的时候是否有出现DNA-蛋白质交联作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快速、经济、灵敏度较高, 可以在单细胞水平对甲醛等强交联剂引发的不同组织的DNA-蛋白质交联效应进行检测, 希望该方法能成为指示DNA交联能力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理卫生》中提到,组织中的细胞需要不断地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对这一重要生理现象,学生较难理解。现介绍两个简单的实验,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一)组织代谢吸收氧的实验组织代谢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氧,可用美蓝做指示剂(美蓝还原变白、氧化变蓝)做此实验。  相似文献   

15.
优化与整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部分实验,利用水生植物作为材料,将检测对象由淀粉改为二氧化碳,加入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BTB),通过颜色变化直接观测二氧化碳.实验设计简单直观,实验操作简便,尤其适合缺少传感器等实验设施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验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应用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教社新版高中《生物》第1册教材中有“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的实验。可溶性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NaOH)和乙液(CuSO4)组成,参加鉴定反应时,却是以不同的反应物身分出现。但是,它们是否可以互换?在使用时是否可以颠倒加入的顺序等?为此笔者做了实验探究.现简述如下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在讲述种子成分时,列图比较了水稻、大豆、芝麻三种植物种子的成分。从图中可明显香出大豆种子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为使学生对这一事实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我组织他们在课余时间做了“提取和利用人豆蛋白质”的小实验。通过学做豆腐*不仅使‘“大豆种子含有丰富蛋白质”这一事实得到验证.而且还使学生在学会做豆腐这项技能的同时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现将实验方法介绍如下:取晒干贮藏的成熟大豆种子数千克。放于清水中浸泡…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征,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能因势利导,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活动,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质疑、问疑、解疑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组织学生参与采集和培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因而许多教学内容要求有活生生的实验材料。以往,这些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育均由教师一手操办。近年来,我们在生物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育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技能,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初一生物…  相似文献   

19.
有些生物化学反应中指示反应完成,经常使用直观的指示剂指示,如氧化还原指示剂和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是氧化状态下和还原状态下各有不同颜色;酸碱指示剂是指示生物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度变化,不同酸碱度各有不同颜色。这里进行一次酶促反应实验,人的血液中和尿液中都含有尿素,尿素的含量变化是许多病变的重要指标。脲酶可作用于尿素,它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以细胞、组织或器官表达的所有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达到分离、鉴定、分析蛋白质的目的.肝癌发病过程涉及多基因的改变,必然伴随蛋白质表达的改变.以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通过比较正常肝组织与肝癌组织表达的蛋白质,寻找与肝癌发生、发展、转移及检测、治疗有关的生物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