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种短杆状耐辐射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北京地区公园湖岸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橙红色杆状耐辐射菌,细胞壁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电镜显示菌体大小为06μm~16μm,略大于日本学者报道的Deinobacter grandis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和分子量不同于D.radiodurans R1菌,分离菌的(G+C)mol%含量为707%, 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到的杆状耐辐射菌(RR5332)16S rRNA基因序列与Deinobacter grandis菌高度同源,提示RR5332归于Deinobacter菌属,并可能是该菌属中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2.
中药中耐辐射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成药(金锁丸)中分离获得一种耐辐射的细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 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该菌株的16 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AB021185.1。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常温土壤中筛选冷适应微生物,并进行初步鉴定和产低温酶分析。方法:采集吉首大学校园内土壤样品,通过低温富集培养筛选冷适应微生物;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利用平板筛选法检测其产低温酶特性。结果:分离获得6株耐冷细菌JSBP-1~JSBP-6,初步鉴定其分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在5℃和15℃培养条件下,菌株JSBP-1产蛋白酶能力较强,JSBP-2和JSBP-6产淀粉酶能力较强,JSBP-5仅在5℃条件下有较强的产脂肪酶特性。结论:常温土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冷适应微生物,其中假单胞菌是其优势菌群之一。这类适冷微生物菌群具有潜在的生产低温酶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辐射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耐辐射菌WGR702.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1.5 μm~2.5μm.菌体呈粉红色、能运动、兼性厌氧及不产孢子.其生长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10℃~35℃和pH 5.0~10.0.(G C)mol%含量为60.5%.UV和γ射线辐射检测表明WGR702具有很强的耐辐射性.16S rDNA序列(EU315117)分析表明,菌株 WGR702与沙雷氏菌属(Serratia)菌株16S rDNA序列有很高相似性(94.79%~98.53%),但与沙雷氏菌属已报道菌株最大不同点是菌株WGR702细胞为球状,且革兰氏阳性.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表明菌株WGR702可能是沙雷氏菌属(Serratia)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5.
西藏土壤中耐辐射阿氏芽胞杆菌T61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分离自西藏土样的菌株T61进行分离、鉴定和UV辐射抗性分析。【方法】对菌株T61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对16S r RNA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测定脂肪酸成分和GC含量,将T61与最相近种进行DNA-DNA杂交;测定T61的UV辐射抗性曲线。【结果】T61细胞杆状,长度约为2μm,直径约为1μm,革兰氏阳性,可产生内生孢子。G+C含量为38.02%。脂肪酸主要成分是C14:0 iso、C15:0 iso和C15:0 anteiso。16S r RNA基因与阿氏芽胞杆菌B8W22T和巨大芽胞杆菌IAM13418T相似度最高,分别达到99.93%和99.53%。DNA-DNA杂交分析表明,T61与阿氏芽胞杆菌B8W22T的相似度为81.4%,而与巨大芽胞杆菌IAM13418T的相似度只有50.3%。UV辐射抗性分析显示,T61 D10为100 J/m2,远高于辐射敏感的大肠杆菌K12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菌株。【结论】菌株T61是一株阿氏芽胞杆菌,命名为Bacillus aryabhattai T61,其对UV辐射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和控制浓缩苹果汁中的嗜酸耐热菌,采用酸化的凯氏培养基对苹果浓缩汁中的耐热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与标准菌株Ali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 DSM3922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株污染菌均可以在21℃~55℃温度范围及2.4~6.2的pH值范围内生长,符合脂环酸芽胞杆菌属嗜酸耐热的特点.经与标准菌株的细胞、菌落形态观察、生长条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比较表明,2株分离菌与标准菌株Ali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 DSM3922有明显的相似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印度洋卡利安达岛海洋热泉周边的高温海藻床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16S rDNA种属鉴定,并研究其耐热和耐盐特性。【方法】采集海藻床中马尾藻、沉积物和海水样品,采用MGYTC培养基,分别于55°C和30°C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和分离纯化;采用16S rDNA鉴定种属并构建进化树;研究培养温度和盐度对几种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共获得4个纲、9个属的12种菌株,与已知种属的相似度高于98%。芽孢杆菌纲嗜热放线菌科2个属的菌株和芽孢杆菌属菌株在55°C培养时获得,为嗜热菌株;其中高温放线糖莱斯菌(Laceyella sacchari)和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可以在0 90的盐度范围生长。γ-变形菌纲希瓦氏属的Shewanella upenei、Shewanella algidipiscicola和鲍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liotis)可适应30°C 55°C的生长环境。【结论】研究获得的菌株,具有耐热、耐盐或对温度适应范围广等特性,有望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新资源;分离获得的Tepidibacter formicigenes,深海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profundum)和魔鬼弧菌(Vibrio diabolicus)曾被报道来源于深海热液区,这对于阐明海洋热泉与深海热液环境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分离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污染情况,本实验参照美国相关检验方法,对受微生物污染的果汁饮料进行耐热霉菌检验,将可疑的霉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共检出费氏新萨托菌(Neosartorya fischeri)、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以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3株耐热霉菌。通过查找其相关的背景资料,探讨饮料中耐热霉菌检验方法的科学性,为有效控制耐热霉菌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寻找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为口腔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通过需氧及厌氧培养法,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来得到健康青少年口腔的优势菌。结果 实验发现,在健康青少年口腔中可以分离出1种构成比较大的细菌,经鉴定为1种血链球菌。结论 血链球菌是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从广西大学辐射中心辐射源附近被常年辐射的水样中分离并鉴定出新的耐辐射菌株,并对其耐辐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GBM培养基分离培养得到一株新的耐辐射菌株,命名为WGR700T。应用生理生化试验,脂肪酸含量,(G+C) mol%含量测定以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WGR700T的耐辐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菌株WGR700T为革兰氏阴性,杆状,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厌氧并能产生红色素。最佳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7℃和pH7.0,主要的呼吸醌是MK-8,细胞壁内还有鸟氨酸,主要脂肪酸为16:1ω7c, 16:0, 15:1ω6c, iso-15:0和 iso-17:0。G+C含量为64.7mol%。菌株WGR700T具有很强的UV(>728 J/m2)和电离辐射抗性(D10 = 9.8 kGy)。菌株WGR700T和奇异球菌属(Deinococcus)内其它菌种16S rRNA有很高的相似性(87.1-95.6%)。【结论】根据16S rRNA及生理生化特征区别,菌株WGR700T应是奇异球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Deinococcus guangxiensis sp. nov. 模式菌株为WGR700T(= CGMCC1.7045T =CICC 10360T = JCM 15082T)。  相似文献   

11.
极端嗜盐菌和耐盐菌的区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极端污染环境草甘膦抗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筛选高抗草甘膦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特性研究.[方法]从草甘膦极端污染土壤中分离高抗草甘膦菌株,并检测其草甘膦耐受能力,最适生长pH和抗生素抗性.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测定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草甘膦极端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抗草甘膦的菌株SL06500,该菌株最高耐受草甘膦浓度为500 mmol/L,并且在200~500 mmol/L之间,菌株生长迅速,最适生长pH为4.0,具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抗性.用16S rDNA的通用引物,经PCR扩增、测序得到SL06500的16S rDNA序列,该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EU006066.将此序列经NCBI Blast进行核苷酸比对发现SL06500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的Identity值均为99%.按照1994年版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的命名规则,结合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结果,将菌株命名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SL06500 (Alcaligenes xylosoxidans subsp.xylosoxidans SL06500).[结论]该菌株的较高草甘膦抗性和嗜药性的特点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是首次关于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草甘膦抗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三株耐铅锌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铅锌矿渣盆栽试验中长势较好的耐性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的根际土壤为材料,进行耐铅锌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探讨影响铅锌吸附的因素及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出3株耐铅锌菌株(B1、B4、B14),3株菌均能在Pb2+、Zn2+浓度为600 mg·L-1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或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解硫胺素硫胺素芽孢杆菌(Aneurinibacillus aneurinilyticu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2)对影响菌株吸附铅、锌的p H、吸附时间、初始菌量3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菌株B1在p H为5.0、吸附时间为50 min、初始菌量为0.06 g时,对Pb2+、Zn2+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4.22%和70.66%。菌株B4在p H为6.0、吸附时间为50 min、初始菌量为0.18 g时,对Pb2+、Zn2+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2.63%和54.17%。菌株B14在p H为4.0、吸附时间为60 min、初始菌量为0.10 g时对Pb2+、Zn2+的吸附率分别为77.56%和50.63%。(3)扫描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3株菌对Pb2+、Zn2+的吸附主要是细胞表面的吸附,还存在一定的内部吸收;羟基(O-H)、胺基(N-H)、烷基、酰胺基(CONH-)是吸附、络合或螯合金属离子或原子的主要活性基团,重金属与菌株表面的活性基团结合反应是其吸附Pb2+、Zn2+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在生物防治、生物降解等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产生的脂肪酶则在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等领域潜力巨大。采用改良的TB-T平板筛选法从土壤中初步筛选出30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然后用脂肪酶活性检测平板对300株菌进行筛选,最终获得6株脂肪酶产量高的菌,通过发酵发现6株菌均有较好的产脂肪酶能力。随后通过16S rDNA比对的方法将6株全部鉴定为B.cepacia。在此基础上,采用HaeⅢ-recA RFLP和基因种特异性PCR对6株菌进行了基因种鉴定,结果表明JWT16、G63YL、WJ158和JWT137属于Burkholderia cenocepacia菌,JWP9属于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JWT267则属于Burkholderia multivorans。  相似文献   

15.
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是新疆民间常用药用植物。为了解骆驼刺内生菌的多样性,获得骆驼刺的内生菌资源,本实验在新疆维吾尔克拉玛依盐碱戈壁(北纬45°16’,东经85°2’)采集骆驼刺。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植物内生菌菌株的分离、培养,测定菌株16S r DNA基因序列,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进行鉴定。从骆驼刺中共分离到可培养内生菌50株,分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胞杆菌属(Bacillus)、芽胞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微杆菌属(Exiguobacterium)、气球菌属(Aerococcus)、巨型球菌属(Macrococcus)、多米杆菌(Domibacillus)、巴尔加瓦菌属(Bhargavaea)、微球菌属(Micrococc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考克菌属(Kocuria)、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副球菌属(Paracoccus)、马西利亚菌属(Massilia)和耐辐射球菌属(Deinococcus)15个菌属。其中葡萄球菌属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芽胞杆菌属,为环境和植物当中广泛存在的菌属,分离获得的其他细菌与骆驼刺生长环境(盐渍化严重,高辐射)有关,内生菌多样性与骆驼刺在新疆干旱、寒冷、盐碱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机制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从乙醇浓度高达6—7%,pH低至3—4的厌氧曲酒发酵醅中,分离到一株专性甲烷氧化细菌854-1。该菌仅依赖于甲烷好氧生长,在普通牛肉膏平板和以甲醇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中均不能生长。细胞革兰氏染色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利用新疆盐碱地的耐盐菌资源,从该盐碱地土样中分离并纯化出11株耐盐能力较高的菌株,并从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1个菌株均为产芽胞,革兰氏阳性细菌。通过对这11个菌株的16S rDNA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们与芽胞杆菌的相似性均达到99%。因此,这些菌株被鉴定为Bacillus sp.。11株菌均不能在NaCl质量浓度大于220 g/L条件下生长,属于中度耐盐菌株。耐盐基因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只有NYT21、23、25、27、29等5株菌株含有pro耐盐基因,暗示这些耐盐芽胞杆菌具有不同的耐盐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中原油田高温采出液中分离到一株能在55℃高温条件下利用石油烃类生长的耐高温菌株P98-18A1.基于表型、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通过菌株对原油及部分烷烃降解试验得出,该菌株在适宜条件下,能有效地利用C6-C16的正构烷烃生长,对链长大于C16的烷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首次关于耐酸乳杆菌是引起食醋变质的报道,旨在为食醋生产企业进行微生物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DGGE技术以及纯培养技术,对正常醋样和污染醋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以及回接实验发现了引起食醋变质的污染菌为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生小牛肺动脉为材料,采用灌流抽洗-0.1%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出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以199培养液培养并巳传6代,生长率、分裂指数、对数生长期群体倍增时间均与国外报道近似,冻存后复苏率为84.2±8.3%。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凝血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证实是内皮细胞。纤维连接蛋白或鼠尾胶原作培养基质可显著提高该细胞的贴壁率。牛下丘脑和牛视网膜来源的促生长物有显著促内皮细胞生长作用。该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为体外研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代谢及病理变化提供了可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