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记述了我国驼蜂虻属Geron2新种,并对其属征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4.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蜂虻科(Bombyliidae)昆虫常见于草原和田间,访花吸蜜,有助于植物授粉。蜂虻的幼虫多为捕食性或寄生性,蜂虻亚科(Bombyliinae)的雏蜂虻属(Anastoechus Osten—Saeken)昆虫主要在蝗虫的卵袋内寄食,庸蜂虹亚科(Exoprasopinae)的绒蜂虹属(Villa Lioy)昆虫主要寄生于夜蛾科幼虫,少数为鞘翅目的天敌。这两个属的蜂虻主要分布在古北区,体均粗壮而密生长毛,但从亚科的特征,特别是头部形态容易区分,绒蜂虻属的头近球形,后头极发达。  相似文献   

5.
本文乌蜂虻亚科Usiinae 2新种,分别隶属于Usia(乌蜂虻属)和Parageron(拟驼蜂虻属),并对有关属的特征及分类情况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东亚飞蝗天敌——中国雏蜂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雏蜂虻Anastoechus chinensis Paramonov 是主要以幼虫取食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蝗卵的重要天敌,隶属双翅目,短角亚目,蜂虻科Bombyliidae.蜂虻亚 科Bombyliinae,它是国内首次发现;研究其大面积的保护利用在国内外均属首例。中国雏蜂虻主要分布 在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滨海蝗区,发生于蝗卵卵块的比率较高,一般年份在50%左右,高达75%以上。 它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蝗卵块内及附近土中越冬,翌年4至5月以幼虫吸取蝗虫卵粒汁液,对东亚飞蝗一代控制能力较强,有较高的保护利用价。作者从1982年至1987年间,对中国雏蜂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保护利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保护利用工作,为生物治蝗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意蜂(Apis mellifera)蜂王婚飞交尾机制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气球悬挂意蜂(Apis mellifera)雌蜂及提取物等方法模拟蜂王婚飞交尾试验,比较不同生理状态的雌蜂及其提取物对雄蜂的性引诱力,结果表明:1.在工峰、处女王与产卵王及其提取物中,以产卵王及其提取物对雄峰性诱最大.平均分别为16只和14.3只雄蜂;2.不同数量的处女王提取物对雄蜂引诱力存在差异.以3只处女王提取物对雄蜂引诱力最大,平均引诱31.3只雄蜂;3.1000烛光以上的光照比400烛光以下的光照更有利于雄蜂的水分,且雄蜂集聚的个性体敏越多,相互激活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研究了豆野螟延迟交尾和多次交尾对其生殖的影响。延迟交尾实验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同时延迟交尾,雌雄虫的寿命、产卵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雌虫延迟交尾,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雌虫的寿命、产卵量、卵的孵化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雄虫的寿命延迟交尾第3天达到最大值;雄虫延迟交尾,随着延迟交尾时间的增加,雌雄虫的寿命、产卵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卵的孵化率随着延迟逐渐下降。多次交尾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雄虫交尾次数的增加,成功交尾率逐渐降低,用于交尾的时间延长,雌虫和相应雄虫的寿命逐渐缩短,雌虫的产卵量下降,但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大;豆野螟雌虫一生只交尾一次,未见到雌虫2次交尾。  相似文献   

9.
关于虱子交配的问题,贾选珍同志的观察,基本上是正确的。关于虱子的交尾,在数十年前,就曾被科学家详细的观察过。我们在过去研究虱子与传染回归热的关系上,也曾详细的观察过这个问题,证明过去科学家观察的记载是正确的。现在将虱子交尾的情形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遵明 《昆虫学报》1989,32(1):101-104
本文记述青海省瘤虻属一新种,以及过去未记载的Haemetopota ustulata(Kr(?)ber),Tabanus grandicaudus Xu,的雄虫。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无带瘤虻Hybomitra(Tibetomyia)afasciata新种(图1)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麻虻属: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我是辽阳市第二初级中学三年级的学生,在1952年3月23日响应了祖国的号召,走出学校,参加了反对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争,到长春市东北传染病防治院防疫训练班学习。当时是杨老师教我们寄生虫课,讲到虱子问题说,“虱子在交尾时是雄虱在上面,雌虱在下面,雄的身体小,雌的身体大;雄虱在交尾时要追赶雌虱子,用前爪抱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乌蜂虹亚科Usiinae2新种,分别隶属于Usia(乌蜂虹属)和Parageron(拟驼蜂虹属),并对有关属的特征及分类情况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西北虻科初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虻类为畜牧业重要害虫之一。以前我国对虻类的研究不多,西北虽为我国主要牧区之一,但对西北虻类所知更少。除Krober氏(1934)对甘肃及内蒙西部的额济纳旗、戛兴诺尔及新疆乌鲁木齐等地报告有12种外,其他如青海、新疆等地的种类,皆全无所知。作者最近根据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1955年在新疆由马世骏先生及夏凯龄、陈永林二同志所采集的虻类,及1956年在青海由马世骏先生领导下的一个采集队所采到的虻类,再加上1954—1956年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所收集的虻类标本为基础,并参考前人的著作,共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虻属二新种:晨螫虻 Tahanus matutinimordicus sp.nov.;似冲绳虻 T.okinawanoides sp.nov.,作者对新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突颊剑虻属Bugulaverpa首次在中国被发现,自此分布于旧世界的塞洛提剑虻族Cyclotelini的3个属(环剑虻属Procyclotelus,沙剑虻属Ammothereva和突颊剑虻属Bugulaverpa)均在中国被记录。本文记录中国突颊剑虻属1新种:海南突颊剑虻Bugulaverpa hainanensis sp. nov.。该种额为亮黑色,仅在侧缘各有1个半圆形的灰白粉斑。单眼瘤被灰白粉。中足胫节褐黄色。雌虫生殖叉前缘有2个明显的突起。  相似文献   

17.
云南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虻属1新种-景洪虻,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若羌虻,新种Tabanus ruoqiangensis sp.nov.(图1,3,5,7) 鉴别特征 本新种接近T.zimini Olsufjev,1937,但具有暗棕色的触角,着色较浅的颜带及腹板Ⅷ 尾端凹陷较浅而可区分。 雌虻 沙土色,体长13—14毫米。 头部 眼深绿具二紫色带,近中胛另有一对不清楚的紫斑(回潮),额灰黄色,高为基宽的2.5—2.7倍;基胛亮暗棕色至棕黑色,两侧接触眼;中胛黑色,轮廓不清楚,头顶有棕  相似文献   

19.
王遵明 《昆虫学报》1988,(3):323-325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虻属(Tabanus)二新种,翅均具明显的斑纹,该类群的虻在我国属罕见。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壮蛇Tabanus omnirobustus新种(图1,3A) 雌虫体长22—24毫米。头部:复眼裸,无带。前额棕黑色,具黑毛,颇窄,基部窄于端部,基部宽度约为高度的10倍。基胛卵圆形,黑色,两侧与眼分离,上端延线超过前额高度的1/2。亚胛高、棕色,颜与颊黄色。触角黑色,柄节与梗节密覆黑毛,鞭节窄长,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麻虻属(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麻虻属 Haematopota经记录清理,国内保存标本的复核,共计52种。其中包括二新种,即似中华麻虻H.sineroides sp.nov.和骚扰麻虻H.vexativa sp.nov.。认为H.pungcnsis 是H.atrata 的误定,H.annandalei是H.personata的误定。对雌性有记载的51种作了分组研究,共分11组,即白条麻虻组H.atrata group 4种;繸腿麻虻组H.cilipes group 1种;毛股麻虻组H.pilosifemura group 5种;怒江麻虻组H.lukiangensis group 1种;条带麻虻组H.lineola group 3种;沥青麻虻组H.picea group 5种;黑角麻虻组H.nigriantenna group 9种;土耳其麻虻组H.rurkestanica group 3种;中华麻虻组H.sinensis group 3种;圆胛麻虻组H.irrorara group 6种;北京麻虻组H.pekingensis group 11种。并编制了分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