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只感染人类,而不侵犯其它动物的逆转录病毒,1983年从淋巴结病综合征患者分离得到,1984年证明它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只感染人类,而不侵犯其它动物的逆转录病毒,1983年从淋巴结病综合征患者分离得到,1984年证明它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AIDS)一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名词缩写的音译。本病是免疫系统受到侵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免疫调节"一节教学中,以免疫调节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例,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资料分析作为探究手段,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猴免疫缺陷病毒和艾滋病王用楫(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100024)1前言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immunodeficie-ncyvirus,SIV)与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 相似文献
5.
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细胞免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变异快、亚型多、攻击免疫系统等特殊的生物学特点,HIV/艾滋病疫苗至今尚未研制成功。20多年来,艾滋病疫苗研究主要采用中和抗体为主和细胞免疫为主等两种策略,然而目前仍没有实质性突破。诱发广谱有效的强CD8+T细胞反应是研制有效HIV疫苗的重要策略。以次要保护性抗原为靶抗原、优化目的基因表达、多抗原联合使用策略,为研究HIV细胞免疫疫苗引入了新的思路。综合分析这些进展,对于重新思考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策略可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节教学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4个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资料分析和建构概念图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建构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等知识.同时落实作出假设、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与求实合作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与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整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力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创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教师为导师而非讲师,学生为学习活动的实施者而非听众。因此在"免疫调节"一节教学设计思路上采用以学生活动为明线,以教材栏目为暗线,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偏离教学目标,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分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着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让学生重温人类研究光合作用几百年历史中经典的科学研究过程,尝试让学生从科学家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增强学生通过分析生物学实验、科学史实或证据,得出合理推论的能力。同时还能感受到精妙的实验设计、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进的技术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1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教学中,以粮食问题为主题,以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探究活动、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意义建构;体会育种技术在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重要概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概念模型,并尝试运用计算机建模、创设真实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构建生物学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由外向内(从核膜、核孔、染色质到核仁)的教学顺序,引领学生通过资料分析、电镜观察、模型构建等环节,针对细胞核的各部分结构主动生成概念,最终实现预期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以环环紧扣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呼吸运动的过程和肺通气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18.
19.
针对高中生物学必修1《细胞增殖》中"细胞分裂的主要事实、有丝分裂过程的模型构建、相关演示和观察实验"等关键模块的教学内容,从"生物学史的阐释与传递中重回知识发生过程;通过自主与合作在实验中提升探究能力;构建3种模型,从具象到抽象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在模块组合与变换中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创新设计思路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