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8-1991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已知本区现有金20.33±2.05只。各区间数量配置通过x2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3.
草地有害啮齿动物监测专家系统设计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堰铭  苏建平 《兽类学报》1998,18(3):219-225
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草地有害啮齿动物监测专家系统的建造原理和方法。该系统由综合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知识编辑语言及系统建造支持环境等部分组成,文中详细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以及与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该系统可对青藏高原有害动物种群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快速准确地预测预报草地植被受害状况,并根据生态环境特点,对有害啮齿动物综合治理进行规划,为用户提供长期治理的技术和多种可供选择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关于睑虎属Goniurosaurus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种描述和系统进化等方面,对种群密度量化的研究较少。为研究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睑虎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种群的资源现状,2019年7—9月,在保护区内选取2个不同海拔梯度的样区(A样区551~688 m和B样区289~448 m),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该物种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分别采用Schnabel法和Lincoln指数法进行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显示:采用Schnabel法估算的种群密度A样区为501只/hm2,B样区为1 999只/hm2;采用Lincoln指数法估算的种群密度A样区为583只/hm2,B样区为1 403只/hm2。结果表明:该物种的种群密度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叶建伟 《生物学通报》2011,46(12):13-15
结合实例介绍去除取样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原理、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2006年6月对广东海丰公平大湖保护区的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种群密度分别为13.33只/km2和9.33只/km2。通过对大湖和东关联安围总的样线平均个体数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种群密度上,发现东关联安围不同时期的种群密度均较高,分别达16.11只/km2和11.67只/km2,大湖分别为9.17只/km2和5.83只/km2。对种群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非法猎捕和栖息地质量下降是导致紫水鸡种群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曾宗永  杨跃敏 《兽类学报》1992,12(3):213-222
本文提出了季节性指标并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11种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季节性、趋势和周期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各年间盘尼西拉特斯颊囊鼠(C.p-enicillatus)有最显著的季节性,鹿鼠属(Peromyscus)的两个物种和伏拉瓦斯囊鼠(Pg.flav-us)的季节性最无规律;11个种群中有7个有趋势,除旗尾更格卢鼠(D.spectabilis)的种群密度呈减少趋势外,其余6个种群的密度呈增加的趋势;种群密度的周期,麦利阿姆更格卢鼠(D.merriami)是4年,曼利卡拉特斯鹿鼠(P.maniculatus)是4.5年,盘尼西拉特斯颊囊鼠(C.penicillatus)等3个种群是1年。对11个种群的比较说明,这些种群密度的季节性、趋势和周期性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且与它们的亲缘关系或种系发生历史无显著关系。11个种群的密度变动的多样化维持了它们在时间方面的共存。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部地区黑鹳种群密度及其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鸣  陆健健 《动物学研究》1993,14(4):374-374,382,383
黑鹳(Ciconia nigra)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国内主要繁殖地见于山西(刘焕金等,1985,1990;苏化龙等,1989)、陕西(禹瀚,1963)、吉林(张兴录,1983)、新疆(魏顺德等,1990;马鸣等,1991) 等省区。笔者自1985-1989年多次前往新疆南部对黑鹳的分布及数量进行了调查,1989-1992年又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沙雅县帕满水库(41°00′N,83°10′E)定点观察黑鹳的集群和繁殖生态。发现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黑鹳群栖地和重要的繁殖种群。  相似文献   

9.
陇东地区啮齿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啮齿动物,从前曾报道了部分种及亚种及其分布(Allen,1940及Ellerman,1950)。近年来,李家坤(1965),王香亭等(1982)及郑涛(1982)的著作中,也涉及到该区啮齿动物。为了进行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及地方病的防治,1983,1984年作者将陇东地区按地貌及植被类型,进行了景观划分。并在各景观区内调查了啮齿动物种类及数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地区景观格局对麦田害螨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导致农田景观格局日趋单一,而农田景观格局的变化势必对害虫种群产生深刻的影响,阐明景观因子对害虫种群的作用是通过生境管理进行害虫控制的基础。以华北平原地区的山东省为研究区域,24个县级单元为样点,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和土地覆盖分类数据的分析,获取了样点单元的景观格局指数,同时定点调查了样点单元的麦田害螨种群数量。利用相关性分析明确了影响麦田中两种害螨—麦岩螨(Petrobia latens(Müller))和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 major(Duges))种群发生的主要景观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因子对麦田中两种害螨种群均有显著影响,而两种害螨对景观因子的响应并不一致。麦岩螨的发生量与森林的最大斑块面积指数和平均斑块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森林类的形状和水体的景观形状指数均存在显著负相关;麦圆叶爪螨的发生量同水体的总面积、斑块面积比例、最大斑块面积指数以及县域范围的平均斑块面积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水体类的形状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麦田害螨发生较重的地区,在区域性景观规划时,可以通过优化农田周围的森林和水体管理,不利于其种群发生,从而达到对麦田害螨种群生态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几种害鼠血红蛋白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哺乳动物的蛋白质生化多态现象(biochemical polymorphism)是微观生态学和种群分子遗传学共同涉及的课题,国外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Lush,1970)。产生多态性的原因,一般认为是自然因素选择平衡的结果(Hedrick等,1976)。  相似文献   

12.
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发的WOFSOT模型,为了评价其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2000~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了水分处理实验。水分池分为8个处理,分别是: ≥40%、≥50%、≥60%、≥70%、≥80%田间持水量及返青-拔节受旱、抽穗-灌浆受旱、灌浆-成熟受旱,每个处理重复1次,共16个实验小区。其中2001年的实验数据用于参数校正,到一套模型的参数值,2000年的实验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 WOFOST模型适于描述作物的光合作物过程,对潜在生长的模拟较好,用于华北平原的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的研究是适宜的;2) 华北平原的光温生产潜力为8100kg·hm-2左右,目前冬小麦的产量仅相当于潜在产量的65%;3) WOFOST模型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考虑较粗,比较适合于大面积、区域范围内的模拟;4) WOFOST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干物质分配系数考虑可能过于简单、未计算冬小麦发育后期茎叶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部分蚤类性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名 《昆虫学报》1993,36(1):63-66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啮齿类繁殖参数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知彬  朱靖 《动物学报》1991,37(1):36-46
本文综述了我国8个鼠种(Cricetulus triton,Cricetulus barabensis,Microtus fortis,Apo—demus agrarius,Rattus norvegicus,Rattus losea,Rattus flavipectus,Mus musculus)的繁殖参数在不同纬度、经度和海拔上的变异趋势。8种鼠的胎仔数,怀胎率和生殖强度(胎仔数×怀胎率/性比)随纬度、海拔增加有增加的趋势;繁殖期和性比()有减小趋势。各繁殖参数在经度上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野外小家鼠的胎仔数,雌性比例、怀胎率和生殖强度均比居民区大。 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群增大生殖强度在于补偿较短的繁殖期和较低的存活率,以维持种群稳定和繁衍成功。这种繁殖对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云南若干地区土壤放线菌区系及资源考察 X.滇东南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文山、红河等地采集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用不同方法分离高温、中温放线菌,按国内外通用的方法进行鉴定。滇东南地区的土壤放线菌种类丰富,分离到了13个菌属,稀有放线菌的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原始森林中的放线菌种属最丰富。本文对该地区放线菌的生态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北方几种小浆果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悬钩子属、醋栗属、越桔属、沙棘属、接骨木属和五味子属等6属12种小浆果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其中绿叶悬钩子、牛迭肚和刺果茶Biao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截止目前,关于小浆果植物的核型资料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17.
北美田鼠亚科啮齿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刘季科  王溪 《兽类学报》1991,11(3):226-235
  相似文献   

18.
翅碱蓬是一年生藜科植物,耐碱性极强。本文根据在单—种群落随机取样的调查数据,从种群水平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天然翅碱蓬种群的密度制约特征。结果表明,翅碱蓬种群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数量性状的密度制约模型均可由多种函数形式同时较好地表达出来。但本文仅以相关性最好的拟合方程作为种群某一性状密度制约特征的模型。孕蕾期的平均植株重和单位面积籽实重的密度制约表现为变形双曲线函数y=a+b/x形式;籽实成熟期的平均植株重、平均植株籽实重、平均植株种子数和单位面积种子数均表现为幂函数y=ax-b形式;地上生物量在孕蕾期为变形双曲线函数y=1/(a+bx)形式,在籽实成熟期为对数函数y=a-blnx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两个趋异类型羊草无性系种群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嫩平原上羊草(Leymus chinensis(Tzvel.)Tzvel.)有两个趋异类型:灰绿型和黄绿型。两个类型羊草的分蘖节一般均存活2~4年,最多可存活5年;根茎一般存活2~3年,最多可存活4年。两个类型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根茎的累积长度,灰绿型为18035cm/m~2,黄绿型为21218cm/m~2,其中,均以1、2龄占绝对比重。两个类型均以1龄分蘖株生产力最大,至3龄分蘖株明显减小;各龄根茎的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直线下降;1龄根茎的营养繁殖力甚强,至8月中旬所形成的芽数均已远远多于地上全部分蘖株数;2龄根茎尚存在较小的营养繁殖潜力,3、4龄根茎均已丧失了营养繁殖力。两个类型羊草无性系种群都是通过根茎芽补充更新。  相似文献   

20.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天然虎尾草种群密度制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允菲  张宝田 《生态学报》1992,12(3):266-2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