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菊头蝠是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的翼手目种类,在中国大陆南部和海南岛有广泛分布。为探讨热带菲菊头蝠是否具有冬眠期(12 月至翌年2 月)储精现象及生殖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海南岛的菲菊头蝠成年雄蝠和成年雌蝠生殖系统在冬眠期间的变化进行了石蜡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成年雄蝠在冬眠期间附睾内储存大量精子,推测其储存时间超过2 个月;冬眠期间曲细精管横截面积、精子细胞数量和间质细胞数量在冬眠期逐月显著性减少,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数量在12 月与翌年1 月间均无显著性变化,而在冬眠末期的2 月显著增多。在雌蝠子宫和卵巢内均未发现精子储存现象,但卵巢内具有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雄蝠在冬眠期间曲细精管逐月萎缩,但生精上皮精母细胞的数量在冬眠末期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幼年菲菊头蝠形态和声音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31日—7月20日于桂林市郊积水洞对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幼蝠形态和叫声发育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幼蝠在出生后近3周内体重和前臂长增长迅速,随后增长速率变缓,且体重和前臂长增长与年龄均显著相关(年龄与体重:P=0.025;年龄与前臂长:P=0.042)。幼蝠叫声时程波动大,且均长于成年个体叫声时程,时程与年龄呈显著相关性。幼蝠在出生后3周内的叫声特征为频谱结构多样、频率波动大、谐波较多,在第3周后叫声多为FM-CF-FM叫声;幼蝠叫声第1谐波频率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而第二谐波频率与年龄相关性较弱;幼蝠在35天后主频率已经接近成年蝙蝠叫声频率;且前臂长与幼蝠叫声频率呈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由声场刺激条件下,采用单单位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一种未被研究过的恒频/调频(CF/FM)蝙蝠———菲菊头蝠(Rhinolophuspusillus)的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其结果发现,在所得的110个下丘神经元中,发放类型包括相位型(54·5%)、紧张型(25·5%)、持续型(7·3%)、梳齿型(7·3%)和暂停型(5·4%)等5种类型。记录深度在208~1855(829·0±328·1)μm之间,最佳频率在16·7~75·6(38·9±15·7)kHz之间,最小阈值在5~74(34·7±13·6)dBSPL之间,阈上10dBSPL潜伏期在5·0~27·5(15·2±3·9)ms之间。最佳频率随记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r=0·9578,P<0·001);记录的54个频率调谐曲线(FTCs)均为开放型,其中52个为单峰型,2个为双峰型。52个单峰型FTC的Q10-dB值介于1·56~31·61之间,并且大部分是狭窄型(Q10-dB值>5),占69·2%(36/52),少部分为宽阔型(Q10-dB值<5),占30·8%(16/52)。2个双峰型神经元FTC在低频处为宽阔型,高频处为狭窄型,Q10-dB值分别为1·95、8和2·89、6·51。共获得34个神经元的强度-发放率函数(RIFs),可分为单调型、非单调型和饱和型。结合先前所研究的FM蝙蝠———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abramus)下丘神经元的基本声反应特性,比较分析了CF/FM蝙蝠与FM蝙蝠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差异及其行为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是蝙蝠生态学研究领域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对于探索物种生存机制、物种形成及其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从较大地理尺度上(9个地理种群)研究了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回声定位声波结构的地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地理种群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菲菊头蝠雌性的体型较雄性略大,其主频较高。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回声定位声波差异明显,包括脉冲持续时间、脉冲间隔、主频以及带宽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雌性菲菊头蝠前臂长和体重均与主频呈较弱的负相关,降雨量与雌性的主频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雄性前臂长、体重和降雨量与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均无相关性;此外,地理距离、温度、湿度均与雌雄回声定位声波参数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回声定位声波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体型和降雨量为主要影响因子,说明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进化主要受到了当地生境的影响,表现出动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进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菲菊头蝠自由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信号和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菲菊头蝠在自由飞行时发射的CF/FM型回声定位叫声含2-3个谐波,主频为105.3±1.7kHz,时程为39.5±9.6ms,脉冲间隔为73.9±16.0ms。在所记录到的159个下丘神经元中,E型(Echolocation)神经元为32.7%(52/159),其中CF1型(Constantfrequency)占11.3%(18/159),FM1型(Frequencymodulated)占20.1%(32/159),FM2型占1.3%(2/159);NE型(Nonecholocation)神经元的比例为67.3%(107/159)。这些神经元的最佳频率(Bestfrequency,BF)与记录深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9471,P<0.01)。E型神经元的深度范围为349-1855(1027.5±351.6)μm,阈值范围为6-74(43.1±14.5)dBSPL,潜伏期范围为10.0-26.0(14.6±3.8)ms。NE型神经元的分别为93.0-1745.0(733.3±290.3)μm、2-70(36.5±23.8)dBSPL、5.0-23.0(13.5±3.7)ms。记录到的53个IC神经元的调谐曲线(Frequencytuningcurve,FTC)均为开放型,51个为单峰型,2个为双峰型。单峰型神经元中大部分为狭窄型(Q10dB>5),占70.6%(36/51),E型神经元全部为狭窄型,Q10dB为10.4±7.1(5.5-31.6),其中CF1型为18.3±11.2(5.5-31.6),FM1型为8.7±4.7(5.5-24.3),FM2型为6.9±0.3(6.7-7.1);NE型神经元既有宽阔型也有狭窄型,Q10dB为6.6±5.1(1.6-25.6)。两个双峰型FTC主、副峰分别偏向高、低频区,高频边对应的是E型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1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寨阳乡堂乐洞采到菊头蝠雌性标本1只,经鉴定为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属大菊头蝠华南亚种(Rhinolophus luctus lanosus)。  相似文献   

7.
During a survey of bat species diversity from July 2008 to February 2009 in Songtao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one specimen of Rhinolophus was collected from Guizhou. It was identified as a Formosan lesser horseshoe bat, based on the following features: small body size, forearm length of 36. 3mm, the greatest length of skull was 15.16 mm, the cells of lancet were shorter and appeared triangular and showed an acute angle, and forward bending, the lancet was shorter and approximately triangular and had a narrow top, the anterior median swellings of the skull were higher and more vertical, the rear of the sagittal crest was thin, the upper molars were shorter and the length of C~1 - M~3 was 5. 36 mm, the width of M~3 M~3 was 5.24 mm. Rhinolophus monoceros, which is new record in Guizhou and the first found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supports Simmons' prediction that Rhinolophus monoceros may occur in the south of China.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在江苏省采到8只蝙蝠,经鉴定为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为该省翼手目新纪录,这意味着我国大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均有该物种分布.江苏样本比文献记载的其他地区样本体重稍轻,体型略小,但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略高,符合菊头蝠主频率与体型大小成负相关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贵州菊头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四方洞和寨阳乡堂乐洞分别采到菊头蝠雌、雄性标本各1只,通过将其外形及头骨的测量数据同文献记载的外形相似的高鞍菊头蝠(Rhinolophus paradoxolophus)和马氏菊头蝠(R.marshalli)的特征进行对比,鉴定为贵州菊头蝠(R.rex),属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标本保存于吉首大学动物标本室.本文对其分布与保护现状也作了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和2010年3月,在湖南省凤凰县水打田乡马脚通洞和吉首市寨阳乡堂乐洞进行翼手类调查时,分别采到4号和2号菊头蝠标本.通过将其外形及头骨的测量数据与文献记载的重庆万县和贵州开阳大耳菊头蝠标本的特征比较,鉴定为大耳菊头蝠四川亚种Rhinolophus macrotis episcopus,属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标本保存于吉首大学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兽类一新纪录——贵州菊头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1日上午10点在湖北省兴山县石家坝镇进行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宜昌至巴东段岩洞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石家坝镇坤檐山坤檐洞离洞口100 m处捕获一只雌性蝙蝠--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 rex.该种蝙蝠为中国的特有分布种(罗蓉,1993),是在湖北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2.
贵州五种菊头蝠的核型分析 *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贵州5种菊头蝠的核型。贵州菊头蝠和中菊头蝠2n=62,两者染色体臂数(NF)均为60;托氏菊头蝠、小菊头蝠和栗黄菊头蝠的染色体数是2n=36,其中托氏菊头蝠和小菊头蝠染色体臂数(NF)是58,栗黄菊头蝠是60。5种菊头蝠的性别决定机制均是xY。  相似文献   

13.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马氏菊头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 年9 月8 日, 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白龙洞(24°12′N , 103°21′E) 获得一号蝙蝠标本, 雄性(共捕捉和测量了7 个此种蝙蝠的个体, 但鉴于数量稀少, 故仅保留一只个体用来制作标本, 其余测量后放飞) , 经鉴定为马氏菊头蝠, 为中国新记录。本文给出了这种蝙蝠的特征描述和相关测量数据, 并对这种蝙蝠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声学信号在信息传递和维持社群稳定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占据夜空生态位并集群生活的蝙蝠,它们日间栖息于几乎没有光照的洞穴中。这些夜行性蝙蝠主要借助声信号介导重要生活史事件,包括生殖、觅食、通讯和空间导航等。分娩是动物生殖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决定了后代甚至母体的生死。一直以来野生动物的分娩行为,特别是分娩叫声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和中菊头蝠(R. affinis)为研究对象,捕捉并录制其在分娩过程中的声信号,进而开展声谱分析和统计分类。研究发现,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在分娩过程中分别发出了6种和4种类型的交流声波。基于子集验证的判别式分析表明,大多数的音节类型都被正确划分。纳入多种声学参数的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不同音节类型在三维图像中差异显著。此外,欧几里得距离分析发现,种间的叫声差异远大于种内的叫声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揭示夜行哺乳动物的叫声功能和发声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裴俊峰 《动物学杂志》2011,46(6):130-133
2010年4月16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的一无名岩洞获得1号蝙蝠标本.该标本为雄性,体型较大.马蹄叶发达、覆盖上唇且两侧无小附叶.鞍状叶呈三角形,向两侧明显扩张成翼状.体毛细长柔软而稍卷曲.经鉴定为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报道了这种...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二种菊头蝠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骨髓细胞采用空气干燥法对河南省二种菊头蝠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1.中菊头蝠染色体数为2n=62,N,F=60,属于Harada等划分的菊头蝠属的第1类群,即最原始的类群;2.马铁菊头蝠染色体数为2n=58.N.F=60,属于Harada等划分的菊头蝠属的第2类群;3.马铁菊头蝠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自由声场刺激条件下,采用单单位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一种未被研究过的恒频/调频(CF/FM)蝙蝠——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其结果发现,在所得的110个下丘神经元中,发放类型包括相位型(54.5%)、紧张型(25.5%)、持续型(7.3%)、梳齿型(7.3%)和暂停型(5.4%)等5种类型。记录深度在208~1 855(829.0±328.1)μm之间,最佳频率在16.7~75.6(38.9±15.7)kHz之间,最小阈值在5~74(34.7±13.6)dB SPL之间,阈上10 dB SPL潜伏期在5.0~27.5(15.2±3.9)ms之间。最佳频率随记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r=0.957 8,P<0.001);记录的54个频率调谐曲线(FTCs)均为开放型,其中52个为单峰型,2个为双峰型。52个单峰型FTC的Q10-dB值介于1.56~31.61之间,并且大部分是狭窄型(Q 10-dB值>5),占69.2%(36/52),少部分为宽阔型(Q 10-dB值<5),占30.8%(16/52)。2个双峰型神经元FTC在低频处为宽阔型,高频处为狭窄型,Q 10-dB值分别为1.95、8和2.89、6.51。共获得34个神经元的强度-发放率函数(RIFs),可分为单调型、非单调型和饱和型。结合先前所研究的FM蝙蝠——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 abramus)下丘神经元的基本声反应特性,比较分析了CF/FM蝙蝠与FM蝙蝠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差异及其行为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多动物的叫声频率呈现性二态现象。蝙蝠夜间活动,主要利用声音信号导航空间、追踪猎物、传递交流信息。本研究选择成体菲菊头蝠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回声定位声波频率性二态是否有利于性别识别。研究发现,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参数具有显著性别差异。播放白噪音、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雌性回声定位声波期间,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减。播放白噪音、雌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后,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增。白噪音诱导反应叫声强度高于回声定位声波诱导反应叫声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的频率参数编码发声者性别信息,有利于种群内部的性别识别。本研究暗示,回声定位声波可能在蝙蝠配偶选择中扮演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菊头蝠中国三亚种的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四川、广东和海南3地的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种群的外部和头骨形态差异。在测量23个外部可量性状以及22个头骨可量性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其中12个外部可量性状以及22个头骨可量性状进行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四川、广东和海南3地的中菊头蝠在外部形态和头骨形态上均有明显差异,用判别分析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证明了中国的中菊头蝠划为喜马拉雅、华南、海南3个亚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石蜡常规切片、HE染色,对马铁菊头蝠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 表明:食管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轻微角质化,前、中、后段的上皮结构没有显著差异,食管腺在前段较多,中、后段较少.胃固有层含有大量的管状腺.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在十二指肠上段粘膜下层分布有十二指肠腺.大肠粘膜表面光滑,无绒毛,在粘膜下层的结缔组织中有小动脉、静脉和淋巴管.肝内结缔组织多,肝小叶分界较明显,肝血窦发达.胰的小叶间分界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