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罗汉果属植物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路安民  张志耘   《广西植物》1984,(1):27-33
<正> Siraitia这个属名是Elmer D.Merrill在1934年以S.silomaradjae为模式种建立的。该属发表以后,没有得到人们的承认,都将它放在赤爮属(Thladiantha)。1962年,C.Jeffrey在赤爮属下建立了一个新亚属—Subgen Microlagenaria,亚属的模式种T.africana C.Jeffrey采自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该亚属还包括有:T.borneensis  相似文献   

2.
回顾近年来所发现的与我国三叶虫有关的11个晚出同名属及其替代名的研究现状,详细报导最近新发现的37个晚出同名三叶虫属中的13个属及其替代名。这些属涉及到寒武纪,奧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的三叶虫。此外,河南龙Honania Young,1979(模式种H.complicidentata Young,1979)是产于河南济源晚二叠世爬行类锯齿龙科的一个属,由于晚于三叶虫河南虫HonaniaLee in Luet al.,1963(模式种H.lata Lee in Luet al.,1963)所建,成为无效属名,建议将河南龙的属名更名为钟键龙(新属)Zhongjiania gen.nov.。  相似文献   

3.
回顾近年来所发现的与我国三叶虫有关的11个晚出同名属及其替代名的研究现状,详细报导最近新发现的37个晚出同名三叶虫属中的13个属及其替代名。这些属涉及到寒武纪,奧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的三叶虫。此外,河南龙Honania Young,1979(模式种H.complicidentata Young,1979)是产于河南济源晚二叠世爬行类锯齿龙科的一个属,由于晚于三叶虫河南虫HonaniaLee in Luet al.,1963(模式种H.lata Lee in Luet al.,1963)所建,成为无效属名,建议将河南龙的属名更名为钟键龙(新属)Zhongjiania gen.nov.。  相似文献   

4.
<正>物种的学名,即物种的科学名称(scientific name),是以拉丁语作为载体,以林奈提出的双名法来表示的。学名由拉丁化了的属名和种本名(也称种加词)构成,是全世界通用的名称,为世界不同语言国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重要条件。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依然使用物种在该语言中的名称(即俗名),比如物种的中文名。近年来,大量新种和新记录种(以及科和属)相继在中国发现。以蜘蛛类为例,从1999年至今,物种数从2,361种(Song et al.,1999)猛增至4,282种(李  相似文献   

5.
陈名君  周娜  李增智  黄勃 《菌物学报》2008,27(3):455-458
<正>Pochonia Batista&Fonseca于1965年建立的,该属被祝明亮等(2004)音译为普可尼亚属。虽双杂合孢属名Diheterospora Kamyschko是在1962年用于该类群,但由于当时未指定该属的模式种,直到1966年Barron&Onions指定了模式种,Diheterospora在1966年才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6.
粘虫的种类问题,不仅国内还没有调查清楚,在国外过去也相当混乱,一般所谓“Army-worm”(行军虫)多指Cirphis unipuncta(Haworth)这个种而说。其属名则变动极大,最初是放在Noctua属中,以后有的移到Heliophila、Leucania或Sideridis等属内,近年又多采用了Pseudaletia这一属名。 我国的粘虫目前各地报导的已有数种,其中分布最广而最重要的种类,一般也都记载为Cirphis unipu-ncte(或用其他属名)。为了弄清我国粘虫的种类为测报和调查提供—些基础资料,这两年我们从各地收集了一些所谓“粘虫”的标本,准备作系统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柑桔属(Citrus L.)和枳属(Poncirus Raf.)属间嫁接嵌合体是1986年从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一个专业户果园的芦柑(Citrus reticulataBlanco)嫁接于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的2 a生植株发生冻害后由嫁接口蘖芽产生变异获得的.枝条有单身复叶、二出复叶和三出复叶,一些枝条出现三出复叶枳枝,表现出芦柑和枳的嵌合;幼果密被茸毛,为枳的性状,成熟果实为芦柑形态并具有芦柑风味,产生一部分为枳一部分为芦柑的嵌合果;果实汁胞以橙红色为主,兼有少量淡黄色汁胞和橙黄嵌合汁胞.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芸香科柑桔属和枳属属间嫁接嵌合体拉丁名称的属名是柑桔属和枳属的属名合并建立的新"属名",定名为+枳合芦属(+Citroponcirus),栽培品种加词采用这个嫁接嵌合体发现者的人名表示,这个属间嫁接嵌合体的拉丁名称是+Citroponcirus'Hormish';以公式表示为Citrus reticulata+Poncirus trifoliata.在施文格(Swingle)柑桔分类系统中,+Citroponcirus'Hormish'是目前世界上芸香科嫁接嵌合体中唯一的属间嫁接嵌合体.  相似文献   

8.
前言Desmiophyllum一名系Lesquereux(1878)根据美国石炭纪一种与狭型科达树(Poacordaites)相类似的叶部化石创立的,模式种D. gracile的叶是单个或成组地接触在一保存不完全的轴上,被认为是一个不清楚的种,可能与Cordaites同物异名,因而Desmiophyllum长期未被采用,后来Solm-Laubach将这个属名的含义加以厘定,用于代表中生代叶枝形态不明、单独保存的狭形叶但不能归入已知属的叶部化石。此后,这个属名方被古植物学者广泛采用。从国内外定为Desmiophyllum的各个种的叶角质层构造来看,内容复杂,特征各异,包括  相似文献   

9.
张汝玫 《古生物学报》1991,30(1):125-125
前言Desmiophyllum一名系Lesquereux(1878)根据美国石炭纪一种与狭型科达树(Poacordaites)相类似的叶部化石创立的,模式种D. gracile的叶是单个或成组地接触在一保存不完全的轴上,被认为是一个不清楚的种,可能与Cordaites同物异名,因而Desmiophyllum长期未被采用,后来Solm-Laubach将这个属名的含义加以厘定,用于代表中生代叶枝形态不明、单独保存的狭形叶但不能归入已知属的叶部化石。此后,这个属名方被古植物学者广泛采用。从国内外定为Desmiophyllum的各个种的叶角质层构造来看,内容复杂,特征各异。  相似文献   

10.
<正>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  相似文献   

11.
尼尔桑带羽叶属(Nilssoniopteris)是A.Nathorst (1909) 为羽叶呈带羊齿型,但又具本内苏铁式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的苏铁类叶部化石建立的一个属名。该属的主要特征是:羽叶全缘,带羊齿型,叶膜着生于羽轴的腹面或近腹面的两侧;叶脉平行,简单不分叉或分叉;上、下表皮细胞为矩形至多边形,细胞壁弯曲,表壁上常具乳头状突起和毛细胞;气孔器连唇式,分布于下表皮。  相似文献   

12.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2007,46(2):267-268
姚培毅、于菁珊(1986)为广西扶绥下白垩统的褶珠蚌类标本建立了一个新亚属Plicatounio(Guangxiconcha)Yao and Yu,以Plicatounio(Guangxiconcha)fortisYao and Yu,1986(230页,图版1,图4;图版2,图3,6)作为模式种。然而,早在1977年,张仁杰(张仁杰等,1977,492页)就已为广西河池下泥盆统的小月鸟蛤科(Lunulac-ardiidae)标本创建了新属名GuangxiconchaZhang,模式种是Guangxiconcha hechiensisZhang(张仁杰等,1977,492页,图版193,图1—3)。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Rideet al.,1999),本人提出一个新的亚属名广西褶珠蚌Plicatounio(Guan-gx…  相似文献   

13.
王成源 《古生物学报》1992,31(5):621-622
Nieper(1969)依据澳大利亚 Queenslaad 西部 Nora 组(下奥陶统)的标本以 Trigonodus triangularius Nieper 1969 为模式种,建立了牙形刺新属 Trigonodus. Cooper(1981)将 Nieper 的形式属 Trigonodus 修正为器官属,包括 PM Sa Sb Sc Sd 分子,并将此属的模式种改为 Trigonodus larapintinensis (Crespin, 1943). Cooper 的观点被很多牙形刺专家接受, Trigonodus 属名也被广泛引用在牙形刺文献中 (Stauge, 1984;安泰庠、郑昭昌,1990),  相似文献   

14.
<正>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  相似文献   

15.
<正>论文中有关正、斜体的约定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  相似文献   

16.
<正>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  相似文献   

17.
折蜂麻蝇属Oebalia Robineau-Desvoidy,1863隶麻蝇科蜂麻蝇亚科,由于雄性尾器形态特殊而极易辨认;过去仅知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本属长期以来以Ptychoneura Brauer et Bergenstamm,1889为属名,后经(1963)订正,确认Ptychoneura仅为本属的一个亚属。本文就青海省蝇类调查中发现的一新种进行描述,这也是本属在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三尖杉属(Cephalotaxus Sieb.& Zucc.)属名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种名名称在文献引证时存在混乱和错误.三尖杉属属名被引证为“Cephalotaxus Sieb.& Zucc.——Gen.Pl.Suppl.2:27.1842.”和“Cephalotaxus Sieb.& Zucc.ex Endl.——Gen.Pl.Suppl.2:27.1842.”两种形式.而三尖杉的名称被引证为4种形式:①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②Cephalotaxus fortunii Hook.;③Cephalotaxus fortuni Hook.和④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为保持分类群名称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经原始文献考证,以及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Vienna Code,2006)的有关规定,确认三尖杉属属名和三尖杉种名名称的正确引证形式应分别是:“Cephalotaxus Sieb.& Zucc.——Fl.Jap.Ⅱ.66.1870.”和“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Curtis,s Bot.Mag.76:t.4499.1850.‘fortuni’”.  相似文献   

19.
杏黄兜兰     
<正> 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S. C. Chen et F. Y. Liu是一种珍贵的兰科植物。分布于云南碧江县,生于岩壁上。是我国植物学家张敖罗于1979年7月采到,1982年经陈心启和刘芳媛定名的新种。属名Paphiopedilum 源自希腊字paphio(维纳斯的形容词)和pedilum(拖鞋),用以形容该属植物状若拖鞋的唇瓣。种加词armeniacum在拉丁语中为“杏树”,这里意为“杏黄色的”,该词另一个意思是“亚美尼亚(西亚的一个国名)的”。1992年2月杏黄兜兰在昆明市园林局主办的云南兰花展览会  相似文献   

20.
辐冠苣苔属为中国广东特有苦苣苔科单型属,因其具有苦苣苔科中相对比较少见的辐射状花冠裂片而得名。有学者提出因其属名Actinostephanus F. Wen, Y. G. Wei&L. F. Fu和已灭绝的化石浮游植物属名Actinostephanos Khursevich极其相似而易于混淆,应处理为晚出同名。依据2018年《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该文为该晚出同名拟定了一个新名称,即Radiaticorollarus Y. G. Wei, F. Wen&Lei Cai,并将其属下辐冠苣苔Actinostephanus enpingensis F. Wen, Y. G. Wei&Z. B. Xin处理为新组合Radiaticorollarus enpingensis(F. Wen, Y. G. Wei&Z. B. Xin) F. Wen, Y. G. Wei&Lei Cai的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