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均为木本植物,有15属250种,比较集中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北美和南美也有。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特多的国家,有11属100种以上,大部分分布在西南部。  相似文献   

2.
世界屋脊西藏称得上鹫之天国:中国有5种鹫,在那儿就有3种分布(其它两种兀鹫,拟兀鹫又叫白背兀鹫,在中国只分布在云南,数量非常少;黑兀鹫在中国分布在江苏、云南、广西等地),而且喜马拉雅兀鹫和胡兀鹫差不多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秃鹫、喜马拉雅兀鹫和胡兀鹫在西藏都有相当的数量。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少见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三种啮齿动物气体代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环境温度是哺乳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子。哺乳动物能否适应各种环境又取决于动物本身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能力。所以研究哺乳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对于了解它们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一类恒温动物,所以采用啮齿动物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近年来国外对啮齿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研究,报道颇多,以居住类型而言而:穴居、挖洞型啮齿动物的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研究有分布在热带、温带的种类,也有分布在山区、平原、沙漠干旱地带的种类;地上活动型啮齿动物的这方面研究有分布在平原、山区、沙漠干旱地带、沿海和中湿地区的种类。而同一地区不同居住类型的比较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4.
柿属(Diospyros)植物全世界约有5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两半球的热带地区,在亚洲的温带和美洲的北部种类很少。我国有57种、6变种、1变型、1栽培种。其中25个特有种及80%以上的种集中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该区是我国现代柿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同时也是栽培柿的演变中心。 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日本的柿(D.kaki),是著名的水果,分布很广:在我国从辽宁西部沿长城一线,经甘肃折入四川、云贵,在此线以南、东至台湾诸省区均有栽培,垂直分布可达1800米;日本、朝鲜、东南亚、大洋洲、阿尔及利亚、法国和美国也有栽培。我国是柿子生产大国,90年代的产量已逾60多万吨,其中80%的产量集中于黄河流域。据不完全统计,栽培品  相似文献   

5.
雪豹是一种重要的食肉动物和旗舰种,几乎在中亚洲所有的山脉都有分布,包括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帕米尔高原、天山和阿勒泰山。它们的分布区包括各种不同的栖息地:喜马拉雅的冰川山坡,大戈壁,还有世界上最干旱的山地。雪豹喜欢悬崖、山脊、沟谷等构成的陡峭地形,但在蒙古和青藏高原的草原和沙漠也有分布。它们主要分布在海拔5000米到4500米之间,但在北部分布区900米的低海拔处也发现有雪豹活动。雪豹的栖息地给人的印象是偏远、荒僻,甚至充满了敌意。然而,如今雪豹已不再生活在人类足迹难以涉及的荒野中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牛蛙(Rana catesbeinana)消化道黏膜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ATP酶、酯酶和脂酶的分布。方法在消化道的8个部位取材,采用冰冻切片技术和酶的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ALP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胃中酶反应呈弱阳性。ACP主要分布于胃中,食道和肠道酶反应呈弱阳性。ATP酶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较多分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显著较多,胃各部位其次。酯酶和脂酶均主要分布于肠道,胃各部位其次。结论牛蛙消化道黏膜酶的分布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牛蛙的主要消化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7.
植物芥子油苷代谢及其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芥子油苷是一类含氮、含硫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于十字花科植物。芥子油苷及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化活性,在植物防御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简要介绍芥子油苷的分布、合成、降解和在植物体内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中国野生棕榈科植物调查中,首次发现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的鱼尾葵野生种群,并对其分布、生境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漳州龙海为鱼尾葵在福建省的最新发现野生分布点,也是已知的中国鱼尾葵自然分布的最北缘和最东端;鱼尾葵在漳州龙海自然分布区生长良好,有开花结果植株,有小植株的分布,具有自然更新能力。鱼尾葵分布范围较狭窄,呈零星块状分布,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
广西花坪林区常绿阔叶林内苔藓植物分布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苔藓植物在植物群落中常占重要地位,如在冻原和沼泽中,它常是群落中的建群成分;在温带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中,虽然不是建群成分,但也是地表层的优势成分,构成单独的苔藓层;在热带、亚热带的森林中,由于枯落叶堆满地面,它在地表虽不成层,但分布很广,不但地表、裸露的岩石表面,树根、树干及腐木上有分布,而且树冠枝条和叶面上也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由于它生长繁茂,还有以其命名的所谓苔藓林。  相似文献   

10.
刘友樵 《昆虫学报》1963,(3):345-353
我国的松毛虫种类已知的有13种, 是世界上已记载的松毛虫种类最多的国家。 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在国内所收集的松毛虫种类和分布的资料, 结合已知主要松树种类的天然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显示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与其寄主植物的天然分布有着密切的相关。例如西伯利亚松毛虫的分布只限制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黄花松的天然分布范围里, 油松毛虫在油松分布区, 赤松毛虫在赤松分布区, 云南极毛虫在云南极分布区以及马尾松毛虫在马尾松分布区等。 由于这些松树种类彼此间的天然分布界限十分明显而基本上少有重迭, 因此试将我国东部地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按照其寄主植物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五个松毛虫区: 一、东北部分 北界大兴安岭, 南至安东—沈阳线(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12℃等温线), 是西伯利亚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兴安落叶松和黄花松天然分布所在地。故名1)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二、华北部分 北界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南至淮河流域(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0℃等温线), 是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油松和赤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因此可分为2区: 2)油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冀热山地和黄土高原东部, 是油松毛虫分布区, 是油松分布所在地。 3)赤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 最南直到苏北连云港, 是赤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赤松和黑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地。 三、华南部分 北界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区, 南至南海沿岸, 东到台湾, 西至昌都、波密。松毛虫种类较多, 有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西昌松毛虫等。松树种类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等。从中又可分为2区: 4)马尾松毛虫区 占华南的绝大部分, 东至台湾, 西至大相岭东坡, 西南至贵州毕节, 是马尾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马尾松分布所在地。 5)云南松毛虫区 主要在四川西部和云南省境内, 是云南松毛虫、西昌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云南松、思茅松分布所在地。 以上划分不仅可供各地识别松毛虫种类或采取防治时之参考, 而且还可以为进一步发现新的松毛虫种类和探索种下问题以及发生规律研究等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文献资料和标本馆及化石记录,讨论了壳斗科栲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现代栲属植物有110~134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及东南亚,其中印度支那地区有82种栲属植物,是世界栲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马来西亚地区是栲属特有种最丰富的事实是支持马来西亚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区系交流十分有限的论据。中国栲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滇黔桂地区(29种)。栲属植物现代多样化中心在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排除Chrysolepis后,栲属的分布类型应属热带亚洲分布。栲属在地质历史上有着比现在广泛的分布,最早、最可靠的栲属化石记录发现于北美始新世地层,欧洲和日本始新世也有栲属的化石记录,化石记录表明栲属起源的时间不晚于古新世,所有的壳斗科及栲属的化石都发现于北半球,现代分布也主要在北半球,壳斗科及栲属起源于北半球可以确认,由于化石证据与现代植物学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以及关键地区化石证据的不足,具体的起源地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12.
绣线菊亚科是蔷薇科最原始的亚科,共有22属260余种, 包括常绿和落叶两大类群,前者是 原始类型。我国有8属100种,全都为落叶性。本文着重讨论中国各属的起源、演化和分布等 ,同时也概述全亚科植物在世界各植物区的分布等问题。绣线菊属Spiraea是该亚科落叶类群中最原始的属,它在早期发生趋异进化,衍生出形态各异而亲缘关系密切 的不同属,本文阐明了中国各属的系统位置和属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我国各属地理分布的 分析对比,属的分布区可归纳为5个类型。对全球绣线菊亚科植物在世界各植物区中的属、种数统计表明,东亚区有8属105种,其中有96个特有种,是该亚科植物分布最多而又最集中 地区,具有在系统发育上处于各主要演化阶段的落叶类型,因此,东亚区是全球绣线菊亚科植 物的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也是落叶类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在北美洲,从马德雷区至落基山区一带分布着11属46种,均为特有种,显然北美洲西部也是该亚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但可能是第二分布中心。南美洲至今保存2个较古老的常绿属,即Quillaja和K ageneckia,基于此,南美洲可能是绣线菊亚科某些常绿属早期分化和发展的关键地区 。中国绣线菊亚科植物在东亚区占绝对优势,有8属82种,其中有62个特有种,分别占该区属 、种和 特有种数的100%、82%、和65%, 这些类群分布最密集地区是在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中的横断山脉地区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西部,这一带是中国绣线菊亚科的现代分布和多样性中心,很可能是某些属的发源地。由此看来,绣线菊亚科的落叶属可能起源于劳亚古陆。据化石记载,该亚科植物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
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2,自引:7,他引:55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油松、刺槐、樟子松、华山松、侧柏和山杏6个树种的垂直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刺槐根系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影响,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影响的关键所在;土壤种类、结构等对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也有很大影响;油松在幼年期(8年生)即可达到根系分布的最大深度,但根系密度却随着林龄的增大呈明显的增大趋势;不同树种在根系垂直分布特征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刺槐根系分布最深。根据各树  相似文献   

14.
一、群落的分布与生态环境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植物群落,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的石质荒漠地区,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分布区的年降雨量一般在100毫米以下,气候极端干旱,生境十分严酷。基质一般为石质山地及剥蚀残丘,土壤主要为灰棕荒漠土和棕色荒漠土,机械组成主要是石质、砾质,也有些地方是粗沙或沙壤质,但一般只有在山间盆地或偶尔在少量低山的较平缓山坡上见到。  相似文献   

15.
秦岭藓类植物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秦岭藓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森林分布的格局是相一致的。垂直分布以北坡为例可划分为5个带;海拔2400—2900米是白齿藓属(Leucodon)种分化特别活跃的一带,作者认为秦岭地区可能是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亦或是起源地;2.秦岭藓类138属中,热带和亚热带的属有21个,而且其中有14属仅各有1种,其它各属均为2—3种。这充分证明,秦岭南坡已是亚热带藓类分布的北部边缘。秦岭有80个属为温带属,在秦岭藓类植物中占有显著地位,这也充分说明秦岭藓类植物的地理成分是以温带为主,也就是泛北极区系成分为主;3.园枝藓属(Pterogonium)和拟直毛藓属(Kiaeria)是新分布于中国的属;4.秦岭藓类植物区系与我国西藏、东北两地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阳宗海中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高原深水湖泊中的微生物生态分布信息,运用统计学软件,在2002年对阳宗海中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数量进行了数学分析。影响湖泊中PNSB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平位点、深度和采水期,溶氧、温度、透明度、COD和叶绿素a含量等环境因子对PNSB数量也有影响。各环境因子如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之间也有相关性,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舟山群岛獐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光普  张恩迪 《兽类学报》2002,22(2):98-107
1999 年7 月至2000 年6 月采用访问和样线法对浙江舟山群岛25 个岛上的獐的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獐在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纬30°26′以南, 东经122°24′以西, 且集中在西南诸岛上。较大岛屿獐的分布比例较高, 10 km2以上的岛屿81.25 %有獐分布。并且其周围小岛獐的分布比例也较高。所调查的5 个距离舟山本岛3 km范围内的小岛均有獐分布。獐所分布的岛屿随着离大陆和本岛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獐主要栖息在山丘上, 但夜里常到农田觅食。21.47 %有人居住岛上有獐分布。对獐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离本岛和大陆的距离及岛屿面积; 其次是人类活动, 主要是偷猎; 淡水水源影响不大; 分布与岛屿形状无关。獐可以在岛屿之间迁游, 从而影响分布。獐在舟山地区可能是原有分布的, 几次地质变化可能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宗植 《生命世界》1993,(6):10-11
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全世界有500种,我国产20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西藏产小檗有70种。小檗属植物是常绿或落叶有刺灌木,一股高1—2米,也有高3—4米的小乔木。叶为单叶,多簇生于短枝。花黄色,具两性,总状、伞形、圆锥花序或簇生;花瓣6枚,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小叶铃子香分布于华中地区(湖北省),小叶铃子香植物以往仅在中国西部(陕西和甘肃省)有分布,这也是铃子香属在华中地区的首次分布记录。此发现为进一步阐明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和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王志江 《生命世界》2011,(12):76-81
鄂温克族起源于乌苏里江畔,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统计人口三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省,新疆也有少数分布。鄂温克族最大的聚居区便是海拉尔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