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有或无CT脑灌注"点征"自发性脑内出血(sI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100例s ICH,均接受基线CT脑灌注检查,依据是否有"点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有"点征")与对照组(无"点征"),24内行CT平扫复查,比较两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结果。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s ICH患者预后不良(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24h内CT平扫复查血肿增长6 mL以上、血肿增长相对值33%及以上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进展发生率、3个月内死亡率分别为63.04%、3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1%、7.4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ICH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基线血肿体积、"点征"。结论:有或无CT脑灌注"点征"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血肿进展、预后不同,基线血肿体积、"点征"为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由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IL-18水平,采用偶氮显色基质法检测内毒素水平.结果:SBP患者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BP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在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诊断及预后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各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方案及影响其治疗预后的因素,为合理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NSCLC治疗的研究报道,分析如病理分期、实验室检查结果(VEGF、WBC、Hg等)影响治疗预后的因素,建议相应的治疗对策。结果:1.Ⅰ期、Ⅱ期及部分Ⅲa期NSCLC的患者治疗措施首先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步放化疗比单纯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更能有效改善晚期NSCLC的预后;2.个体相关因素、肿瘤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影响NSCLC治疗预后。结论:同步放化疗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肿瘤的病理分期、血浆VEGF浓度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保肝基础上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微生态治疗组行常规保肝治疗并加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仅行常规保肝治疗,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情况及再发时各症状缓解时间的变化,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微生态治疗组再发率明显低于与对照组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态治疗组的各项症状的缓解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地预防肝硬化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再发,并能显著缩短再发时各症状的缓解时间。同时,护理人员的正确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并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韦格纳肉芽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发病诊治过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入院后行胸部CT、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等治疗后短期缓解,5个月后死亡.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困难,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临床上对于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应警惕此病,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做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对肝硬化腹水伴腹泻患者腹水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及对腹泻的治疗效果,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为益生菌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3例肝硬化腹水同时伴有腹泻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2).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疗程为14 d.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腹水白细胞计数变化及腹泻好转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腹水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腹水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腹水白细胞计数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腹泻缓解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更能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腹水白细胞计数,更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腹泻症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中的预防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南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治疗的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肝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2.0g/次,3次/d,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自发性腹膜炎(SBP)发生率和症状缓解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T、TNF-α、IL-6、PCT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益生菌组患者ET、TNF-α、IL-6、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BP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发热缓解时间与腹部压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改善患者肝功能并缩短发病时各症状的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及发病24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分为预后良好的观察组(NIHSS差值≥4分或≥50%)及预后不良的对照组(NIHSS差值4分或50%)。选取溶栓前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筛选不良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88例患者溶栓治疗后近期预后良好者46例(52.27%),预后不良者42例(47.73%)。4.5 h内接受溶栓者好转率为57.14%(36/63),4.5 h接受溶栓者好转率为32.00%(8/25),显著低于4.5h内接受溶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变量是影响rt-PA溶栓疗效的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时间窗、血糖、NIHSS评分是影响rt-PA溶栓疗效的因素。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且血糖、NIHSS评分为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97例老年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第28h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34例)和存活组(n=63例),同时按照肺炎严重指数(PSI)和CURB-65评分将患者分为Ⅳ级组(90~130分)(n=29例)和V级组(130分)(n=68例);CURB-65评分2分组(n=31例)和CURB-65评分3~5分组(n=66例);比较各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入院第1 d、3 d、7 d的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CURB-65评分、PSI、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 d、3 d、7 d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PSI中V级组,CURB-65评分3~5分组中入院第1 d、3 d、7 d的血清hs-CRP水平亦高于Ⅳ级组和CURB-65评分2分组。血清hs-CRP水平是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第1 d、3 d、7 d的血清hs-CRP水平患者死亡的ROCAUC分别为0.844、0.914、0.772,最佳诊断截点分别为51.76 mg/L、92.56 mg/L及49.38 mg/L。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老年重症肺炎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检测血清hs-CRP变化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保肝、降门脉高压、利尿、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衣芽胞杆菌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连服21d后观察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腹痛、腹部压痛无差异外,发热、腹泻消失、腹水常规、肝功能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25例,其中经病理检查显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05例患者作为阴性组(LN-组),另229例阳性患者作为阳性组(L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结果:LN-组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术后化疗与L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N-组的5年生存率为76.2%,显著高于LN+组的43.2%(P0.05)。未透浆膜的LN-患者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浸透浆膜者,术后化疗的LN-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化疗者(P0.05),肿瘤直径5 cm的LN-患者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5 cm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及术后化疗与LN-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密切关系(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是影响LN-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病灶多位于中下部,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内,肿瘤直径多不超过5 cm,浸润深度多未浸透浆膜,临床预后优于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DN)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向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早期DN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等临床资料,了解年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50岁以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年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高达25%,明显低于50岁以上的患者(75%)。血糖、血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尿蛋白等指标控制良好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明显好于控制不佳者(P<0.05)。结论: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和不吸烟或戒烟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肾存活期和生存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HE)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7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将所有受试者按照是否发生HE分作HE组以及无HE组。比较两组各项基线资料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自发性脑出血HE的影响因素。此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NLR预测自发性脑出血HE的效能。结果:HE组入院时舒张压以及BRAIN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无HE组,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低于无HE组(均P<0.05)。HE组D-二聚体以及NLR水平均高于无HE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NLR水平以及BRAIN评分均是自发性脑出血HE的危险因素,而GC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NLR预测HE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结论: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NLR对自发性脑出血HE的预测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首次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不同性别人群的在入院治疗及院内短期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初次确诊为AMI的患者271例,并按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性组180例,女性组91例,统计其临床特征、入院后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情况,以及院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分析总结两组患者各自的特点和差异。结果:女性患者的年龄要大于男性患者(63±14vs71±11,P0.001),且同时更易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合并症(73.3%vs 58.2%,P0.05)。女性患者的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长于男性(P0.001),且入院后行PCI治疗的比例要明显低于男性患者(67%vs 79.4%,P0.05)。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患者的院内死亡率高于男性(11%vs 3.3%,OR:3.11,95%CI:1.53-7.15),但排除不均衡因素的影响后,男女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OR:2.11,95%CI:0.68-5.12)。结论:两性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入院后治疗及院内短期预后均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院内治疗及预后的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女性高危人群的冠心病诊治知识普及和教育,且对入院后的女性患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药物和介入手术治疗手段,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齐齐哈尔和平医院收治的女性甲状腺癌患者14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病理检查显示131例(88.5%)甲状腺乳头状癌(PTC),6例(4.1%)为滤泡状癌(FTC),3例(2.0%)为髓样癌(MTC),6例(4.1%)为未分化癌(ATC);病理分期Ⅰ-Ⅱ期占45.3%,Ⅲ-Ⅳ期占54.7%;27例(18.24%)为周围组织侵犯,9例(6.1%)为远处转移,10例(6.76%)对侧甲状腺转移,56例(37.84%)颈部淋巴结转移;1年、3年、5年生存率依次为97.3%、93.2%、83.8%;年龄、病理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周围组织侵犯均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女性甲状腺癌存在病理分期晚、病理分型差、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局部侵犯率高等不良预后因素,早期影像学检查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诊断与误诊、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42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者29例,占69.0%;首诊误诊32例,占76.2%。两性霉素B(AmpB)治疗者25例,其中6例在疾病早期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15例单用氟康唑治疗。治愈20例,占47.6%;好转11例,占26.2%;死亡11例,占26.2%。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误诊率高,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缺陷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尽早明确诊断,联合AmpB与5-FC抗真菌治疗、积极控制颅内压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oodpasture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对13例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全部患者(100%)均有咯血,12例(92.3%)有镜下血尿,大多数患者咯血症状先于肾小球肾炎症状出现.10例(83.3%)抗GBM抗体阳性.12例接受完整治疗方案的患者,有效7例,有效率58.3%.无效死亡5例,平均生存期为(91± 100.1)月.结论:Goodpasture综合征是一组病变进展迅速,预后凶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显效组在确诊天数上与有效组与死亡组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照组行头孢曲松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胃泌素、胃动素、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变化,临床表现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IL-6、CRP、PAF、MDA、胃泌素水平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胃动素水平及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表现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雷丁替尼可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流式细胞术检测汉坦病毒抗原血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急性传染病.及时有效的实验室检查对于指导临床尽早实施抗病毒治疗、进行预后评估,从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变病程甚至降低死亡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汉坦病毒抗原血症,并观察其在HFRS的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收治的发病24小时内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258例,收集患者病史、化验检查、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住院资料,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通过相关分析求出对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分别通过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MI患者住院死亡率6.2%(16/258例),影响住院死亡率因素为PCI治疗(r=-0.253,P=0.000,OR=0.318,95%CI:0.101-0.997)、血糖(Glu)(r=0.24,P=0.01,OR=1.136,95%CI:1.020-1.265)两个因素;平均随访7.6±3.8月,总终点事件10.3%(25/242例),心源性死亡患者6例(2.5%);经Cox回归分析与远期死亡相关的因素是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r=0.182,P=0.008,OR=1.223,95%CI:1.065-1.40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影响住院死亡率的因素为PCI治疗及血糖,影响远期死亡的因素是Hs 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