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继我国第一座恐龙化石场现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作为第二个专业恐龙博物馆成立了。目前,该馆正在发展建设中。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博物馆事业与自然历史研究史上一个新的起点;是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教育建设走向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弥补了内蒙古地区专业博物馆的空白。二连恐龙博物馆位于二连市中心。馆内分东西两个展厅。陈列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二连古海中的生物,主要展现了恐龙诞生前二连古海中的生命。第二部分是二连的恐龙动物群,重点介绍二连地区晚白垩世的恐龙。第三部分是  相似文献   

2.
《化石》2015,(3)
<正>1915年,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George D.Louderback)在自贡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侏罗纪恐龙之乡的大门由此打开。100年来,自贡地区已发现恐龙化石点140余处,鉴定出的恐龙种类达21属26种,占四川盆地恐龙种类的一半以上,约为中国恐龙属种的七分之一。100年来,人们对自贡恐龙化石的研究、保护与利用从未停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更是在人类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黄山地区恐龙(足迹)脚印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地区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脚印的形态和足迹上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恐龙(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同生存过,其中多数恐龙为两足行走性的。记述了两个典型的小型兽脚类和小型鸟脚类恐龙所留下的脚印化石。黄山地区恐龙足迹、骨骼化石及其蛋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恐龙生活习性以及古气候环境均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由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叶勇等5人编著的《自贡地区侏罗纪恐龙动物群》一书问世了。这是第一部关于自贡地区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综合研究的著作,填补了自贡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系统研究的一项空白,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兴趣和关注。该书在收集、整理大量相关研究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系统总结了1915年至今90年来,特别是自贡恐龙博物馆建馆近30年来,在自贡地区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所有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并从动物群组合的角度探讨了自贡地区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组成面貌、时代分布状况和演变关系,使读者对自贡地区出土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有了更清晰明了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大锐 《化石》2002,(4):8-11
不论是在古生物学家的眼中 ,还是在大多数关心地球历史、对化石感兴趣的人们心目中 ,恐龙是真正的史前巨无霸 ,是距今亿万年前中生代天下无敌的地球霸主。尤其是那些肉食恐龙 ,它们或硕大无比、或机警凶猛 ,捕食各种草食性动物甚至体态较小的肉食恐龙。但是 ,近年来 ,人们在挖掘出的各种恐龙身上、甚至异常凶猛的霸王龙的骨骼上 ,频频见到明显的伤痕 ,令古生物学家们感到十分困惑。有人曾认为那是肉食恐龙追杀草食恐龙留下的痕迹 ,或者是恐龙同类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地而造成的。但200O年夏季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地区尼日尔找到的新化石…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盆地埋藏着十分丰富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这里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恐龙化石品种繁多,其中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代表着全球恐龙活动最晚期的生物群特征。从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俄、美、加等国和中国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陆续发现盘足龙、鸭嘴龙、似鸟  相似文献   

7.
自贡恐龙多奇观曾上游自贡地区(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的恐龙化石产出由来已久,极具影响。自1915年迄今近80年间,已累计发现恐龙化石点百余处(其中半数以上是在近10年内由自贡恐龙博物馆调查处理的)。发掘出的恐龙化石几乎包括了侏罗纪早、中、晚三个不同...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查布地区下白垩统巨齿龙足印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查布地区下白垩统中产有大量的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足迹及鸟类足迹化石,作者对这个地区的足迹化石进行全面普查,发现许多新暴露出来的恐龙足迹化石,包括兽脚类恐龙足迹一新属新种Chapuslockleyiichnogen.etichnosp.nov.属于巨齿龙类(megalosaurid)所留。与兽脚类足迹保存在一起的蜥脚类足迹Brontopodusbirdi分布凌乱,反映了造迹恐龙搏斗的场面。通过测量连续的兽脚类足迹计算,Chapuslockleyi的造迹恐龙的行走速度为4.33km/h。通过足迹化石还识别出造迹恐龙的病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恐龙大地     
这组照片全部是在1995年至1998年进行中日蒙三国蒙古高原恐龙考察时拍摄的,包括我国内蒙地区和蒙古国的南部及西部地区,这里曾经被称作“中亚细亚”,曾经植被丰富,气候湿润,曾经被众多的恐龙统治,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人烟稀少的戈壁地区,地貌复杂,景色壮观。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准葛尔盆地将军戈壁已发掘出一条完整的食肉龙化石,另一条大型蜥脚类恐龙已挖掘出一部分。科学家们十分肯定地认为,这条蜥脚类恐龙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大蜥脚类恐龙之一。同时,在准葛尔盆地五彩湾地区还发现了鸟脚类、兽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58年4月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一枚“禄丰龙”的恐龙邮票以来 ,至今世界上已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 ,相继发行恐龙邮票。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 ,一些国家和地区争先恐后的发行恐龙票 ,已达到空前的高潮时期。若以世界五大洲发行恐龙票的国家和地区的数字来看 ,它们的顺序是 :非洲(20)、亚洲(18)、欧洲(15)、美洲(14)和大洋洲(4)。甚至像蒙古、越南、坦桑尼亚、美洲的圣文森特(St.Vincent)等国 ,所发行的恐龙票多达四套以上。但是 ,也应看到 ,在非洲和亚洲的个别国家和美洲的一些岛国 ,连篇累…  相似文献   

12.
喜绚绚 《化石》2019,(3):6-7
<正>1988年12月,杨正纯和被她女儿称为恐龙孃孃的王云(笔名王芸,后任昆明市博物馆副馆长)受玉溪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聘请指导玉溪文管所修复恐龙化石期间,在一次周末休假回昆途中的大巴公交车上,杨正纯想到,当今在世界掀起了恐龙热,但却没有一首恐龙的歌曲。我国古人将音乐称为"感于物而动,故形成于声"。自从人们认识了这一史前庞然大物一、两百年以来,对恐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增强。近几年广大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对恐龙之"感"已到了赤热程度,但当今却没有一首表现恐龙、赞美恐  相似文献   

13.
李茜 《化石》2012,(4):59-64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靠近中蒙边境。近20年来因为在此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被世界古生物学界誉为"恐龙之乡",再次地被人们关注进而熟悉。其实除了被宣传的沸沸扬扬的恐龙外,这一地区还发育有非常良好的古近纪  相似文献   

14.
我应加拿大阿尔伯脱省梯雷尔吉生物博物馆(Tyrrell Museum ofpaleontology)的邀请,于去夏出席了在该馆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恐龙系统讨论会(Dinosaur SystematicsSymposium),有幸参观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恐龙专业馆。梯雷尔古生物博物馆是以加拿大地质学家、阿尔伯脱省红鹿河地区第一个恐龙化石采集者梯雷尔(J.B.Tyrrell)的名字命名的。它隶属该省文化部。这个博物馆的宗  相似文献   

15.
南极曾有恐龙活动美国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属于以前不为人知的一具大型食肉类恐龙的化石残骸。该发现表明,气温极低的南权地区在2亿年前曾经有过适合于史前动物生存的温暖气候。据科学家们说,在距离南极极地640公里的一座南极洲山坡上发掘出了合有恐龙化石的2270...  相似文献   

16.
《化石》2015,(3)
<正>自贡是久负盛名的千年盐都,地下蕴藏的宝藏——盐卤和天然气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然而,蕴藏于地下的另一种宝藏,沉睡了上亿年的恐龙化石,在100年前却一直鲜为人知。直到1915年,美国地质学家乔治·D·劳德伯克在自贡最早发现并认识了这类神秘而古老的爬行动物化石——恐龙化石,从此叩开了自贡恐龙化石宝藏的大门。迄今为止,自贡地区共发现恐龙化石21个属26个种,包括新发现的17个属23个种。  相似文献   

17.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类爬行动物 ,它的起源、演化和绝灭一直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恐龙化石的产出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恐龙大国 :恐龙化石分布地理范围广泛 ,西起新疆 ,东到辽宁 ,南起广东 ,北到内蒙 ;恐龙化石分布层位齐全 ,从恐龙开始初步繁盛的早侏罗世地层 ,到世界上恐龙化石非常贫乏的中侏罗世地层 ,从恐龙第一次大繁盛的晚侏罗世地层到恐龙走向绝灭的晚白垩世地层 ,恐龙属种都非常丰富 ,从原蜥脚类恐龙到体形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从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到植…  相似文献   

18.
活恐龙的幽灵最近重又在非洲的刚果徘徊。本刊1981年第4期曾报道,一支美国科学探险队于当年8月前往刚果密林,计划在那里考察三个月,以探明相传已久的出没于泰莱湖地区的活恐龙是否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9.
湖南株洲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上白垩统产丰富的恐龙蛋化石,但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对湖南株洲天元区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化石点恐龙种类丰富,可能包括至少两种蜥脚类、三种兽脚类和一种鸭嘴龙类。其中部分蜥脚类材料可能归属于梁龙超科,填补了该类群在东亚上白垩统的空白记录;一个蜥脚类坐骨则显示泰坦巨龙类的典型特征。兽脚类材料可能来自于小型的虚骨龙类、暴龙科和鲨齿龙科。前两者为晚白垩世的常见类群,而鲨齿龙科的化石记录在上白垩统非常少见。本文为鲨齿龙科可能在东亚一直延伸至晚白垩世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地区多门类恐龙化石的发现表明我国南方恐龙的种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可能是梁龙类和鲨齿龙类的最后栖息地。株洲恐龙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恐龙的生物地理区系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泽川 《化石》2012,(3):14-19
去年"十一",我们一行五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驱车去了山东省的莱阳、胶州、蒙阴及莱芜等地,观察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及沉积地层,考察了当地的几个化石点,采集了一批化石标本。恐龙的故乡——莱阳今天的莱阳是全国有名的梨乡,亿万年前这里却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地区有出露连续完整的一套白垩纪地层,共分为三个群。其中,上白垩统的王氏群又可分为金刚口组(出产大量恐龙、恐龙蛋及龟化石)、将军顶组(出产恐龙及恐龙蛋化石)和辛格庄组;下白垩统则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