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 1998年 - 1999年对莆田龙眼园的调查 ,发现我省龙眼 10种新害虫。同时 ,另写了“龙眼果实害虫种类调查初报”另一小结 (见《武夷科学》15 :10 4- 10 7) ,以供参考。龙眼的花、果、梢、叶、枝干和根系上的害虫据报道有 6 0余种。两年来 ,除喙副黛缘蝽另文报道外 ,我们在莆田龙眼园上还调查到波毛丝跳甲、纺星花金龟、西光胫锹甲、条蜂缘蝽、点蜂缘蝽、小蜂缘蝽、大稻缘蝽、茶翅蝽、忘忧尾蛱蝶、渺樟翠尺蛾等 10种省内未报道的为害龙眼的新害虫。现将这些龙眼新害虫的发生时期、为害习性等观察情况初步报道如下。1 波毛丝跳甲 Hespera …  相似文献   

2.
封面照片     
正照片示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花穗静息的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半翅目:蝽科)成虫。该虫是传播龙眼鬼帚病病原体的传病介体昆虫,以若虫及成虫为害荔枝龙眼果树,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本期报道了荔枝蝽生物学,触角和臭腺,预测预报及防治研究进展综述(pp. 645-654)。照片由全林发于2021年3月摄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谭荔枝龙眼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3.
棉盲蝽是我国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全国各棉区都有分布;一般为害较重地区,棉花的损失达2—3成,个别严重地区,如陕西关中棉区,华北棉区的一些肥料多水分充足的棉田,经常遭到毁灭性的为害,严重的影响了棉花的产量。人们往往对棉盲蝽认识不清,有时把缘蝽、花蝽、长蝽等科的虫子,都算作盲蝽;也有人把为害不严重的或吃蚜虫的盲蝽,也算在内;对盲蝽的若虫更是不易分清,特别是卵,一般都不易找到,更无法识别。这样在防治工作中,就会造成混乱,或得到不良结果。在中国北部棉区,棉花  相似文献   

4.
龙眼园害虫群落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龙眼害虫群落包括8目38科62种,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有10多种。荔枝蝽蟓、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蒂蛀虫、龙眼亥麦蛾、荔枝尖细蛾和三角新小卷蛾为害尤为严重,是龙眼害虫的关键物种。这些害虫直接影响龙眼的产量和质量,是生产上防治的重点。龙眼害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全年变动范围为0.0919—2.2938,均匀度指数全年变动范围为0.0837—0.8273。总体上分析,龙眼害虫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地位明显,生态优势度大,在药剂防治实践中,应该注意保护果园昆虫天敌和蜘蛛类等有益生物,保护果园生物多样性,达到害虫可持续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5.
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简称荔蝽)是我国华南地区荔枝及龙眼的重要害虫。关于荔蝽的发生规律、自然抗药性及化学防治的研究,近年来赵善欢等(1964年)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解放前,关于荔蝽的生物学特性,陈梦士(1934年)亦进行了观察,但直至现在,对于荔蝽的胚胎发育及不同发育期的生理指标尚缺乏详细的资料。本文的目的在于观察不同发育期荔蝽胚胎形态的特征及胆碱酯酶活性、吸氧量、脂肪含量、水份含量和卵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柏立新  张永孝 《昆虫知识》1990,27(5):266-269
通过组建棉花单因素受盲蝽为害反应模拟模型、多因素复合受盲蝽为害反应模拟模型、棉花罩笼接盲蝽后受害反应模型与自然棉田盲蝽为害反应调查,计算各自的果实损失补偿平衡点值以比较它们的差异;并推得棉花蕾、幼铃、大铃受盲蝽为害反应的损失当量换算关系,为进一步应用棉花受害反应模拟模型于棉盲蝽治理优化决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祥  郭伦发  唐峰  张帆  李锋  赵志国 《广西植物》2001,21(2):163-165,156
20 0 0年 2~ 8月 ,在广西北流潮塘、荔宝、花果山等果场进行了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 ,总面积约2 0 hm2 ,8~ 1 0年生龙眼、荔枝树约 4 0 0 0株。根据当地荔枝蝽象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共放蜂 2次 ,结果为 :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内 ,荔枝蝽象卵寄生天敌平腹小蜂、跳小蜂的总寄生率分别为 94 .3%和 1 8.9% ,相比效果明显 ,同时 ,果园中若虫数量显著降低 ,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之下。  相似文献   

8.
一、发生及为害情况 甜菜象(虫甲)又称象(虫甲)虫在本区早有发生,但过去农民一直认为它并不为害作物,因而把它叫做“放羊牛牛”,“好牛牛”等。自从1952年种植甜菜以来,遭到象(虫甲)严重为害,以后随着甜菜的发展扩大而大量蔓延。1955年土默特旗七区共种了6,700亩甜菜,在幼苗期即被象(虫甲)吃掉1,800苗;尤其是1958年春季因象(虫甲)  相似文献   

9.
荔枝蝽象是荔枝及龙眼的重要害虫。赵善欢等(1964)根据此虫自然抗药性季节变化的规律,结合保花、保果的要求,于3月中及5月初各喷一次0.067%及0.9%敌百虫水溶液,防治效果显著,基本消灭荔枝蝽角成虫及若虫为害,保证荔枝丰收。这一试验结果在1963年于广州市郊钟落潭公社洴湖大队及1964年  相似文献   

10.
孟祥玲 《昆虫学报》1953,(6):513-515
今年5月到10月作者在陕西长安作防治棉虫工作,也曾到泾阳、大荔、三原等县棉区看过,注意到盲蝽是陕西关中棉区的主要害虫,经调查到为害棉株的盲蝽有7种之多,其中尤以三点盲蝽(图1)为害程度最烈;为害时间亦最长。标本承天津南开人  相似文献   

11.
广西藤县东风公社壤南大队,在晚稻穗上普遍遭受棘蝽象的为害,受害严重的达一穗粒数80%,一般达30%,轻的达15%。该虫主要是成虫期为害,吸取谷粒浆液及穗轴汁液,造成白粒秕谷,乳熟期被害,常产生许多黑点,甚至黑化,降低品质。成虫身体黄褐色,颇细长,头部具许多黑褐色点刻,足细长(又称长脚蝽象)。上午和下午活动最盛,中午潜伏于叶背。 防治方法:据公社农科站采用1%666粉于下午  相似文献   

12.
油茶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木本油料植物,经济价值很大。油茶蝽为害油茶果实相当严重,1961年我们开始对此虫进行观察。今将观察结果整理于下,以供参考。 一、分布、被害植物和为害程度 油茶蝽的学名是Poecilocoris latus Dallas.,又叫茶籽蝽蟓或蓝斑质蝽。属于半翅目、盾蝽科。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和福建;国外记载有印度、越南和缅甸。主要为害油茶和茶。 此虫数量虽不甚多,但它的为害除严重时会引起落果外,还因其成虫和若虫长期刺吸茶果种仁内的汁液,影响茶果发育,以致减低产量和出油率。此外,因  相似文献   

13.
四种蝽科昆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半翅目: 蝽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研究分析了半翅目 Hemiptera 蝽科Pentatomidae4种蝽象、赤条蝽雌雄不同个体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 ,4种蝽象酯酶同工酶酶谱有明显差异 ,每个种都有自己的特征谱型 ;赤条蝽不同个体酶谱差异较小 ,性别差异大于个体差异 ,但都小于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两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为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2年在河北省南皮县对2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田绿盲蝽LyguslucorumMayre的发生与为害进行的系统调查表明,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防治4次,Bt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为害较为严重,9月上旬发生高峰期种群密度为7.2头10株,显著高于防治指标,第2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19.4%;采用当地棉农化学防治方法施用农药7次,Bt棉田绿盲蝽发生为害较轻,发生高峰期(8月中旬)种群密度为2.0头10株,第2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4.8%。讨论指出绿盲蝽已成为转Bt基因棉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应加快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田的生态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稻蝽小黑卵蜂Telenomus gifuensis Ashmead是蝽象类昆虫卵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河南对为害烟草和泡桐树苗较严重的细毛蝽Dolycorisbaccarum(Linnaeus)卵的寄生率较高,据1983年调查,该蜂对细毛蝽第一代卵最高寄生率可达73.36%,平均寄生率为54.78%。而且田间自然发生量也比较大,在4—6月间寄生细毛蝽第一、二代卵的数种黑卵蜂中,本种蜂发生量要占总蜂量的90%以上。经室内饲养观察和田  相似文献   

16.
四种蝽科昆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半翅目∶蝽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研究分析了半翅目Hemiptera蝽科Pentatomidae4种蝽象、赤条昃雌雄不同个体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4种蝽象酯酶同工酶酶谱有明显差异,每个种都有自己的特征谱型;赤条蝽不同个体酶谱差异较小,性别差异大于个体差异,但都小于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为害对枣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一年生冬枣Zizyphus jujuba cv.Dongzao和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树叶片为试材,测定了绿盲蝽为害1,3,5和7 d时枣树叶片光合速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绿盲蝽为害3,5和7 d时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sis rate,Pn)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5.83%,55.42%和59.61%;而酸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仅在5和7 d时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6.66%和27.34%。冬枣叶片的气孔导度被绿盲蝽为害3,5和7 d时较对照明显降低。冬枣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与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和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而酸枣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仅与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绿盲蝽为害后冬枣和酸枣叶片的快速荧光诱导曲线受到显著影响。冬枣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v/Fm)在绿盲蝽为害不同时间时相对于对照明显降低,而酸枣叶片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绿盲蝽为害不同时间对冬枣和酸枣叶片的光系统Ⅱ放氧复合体(oxygen-evolving complex,OEC)以及光反应活性中心均造成了伤害,但酸枣受到的伤害程度明显低于冬枣。绿盲蝽为害5和7 d后冬枣叶片的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活性降低,而酸枣叶片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活性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绿盲蝽为害导致冬枣和酸枣叶片的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较对照明显降低,酸枣叶片中的降低幅度低于冬枣。【结论】绿盲蝽为害造成枣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不同品种存在明显差异,冬枣叶片Pn降低程度明显高于酸枣。绿盲蝽为害后枣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与叶绿素含量降低呈显著正相关。绿盲蝽为害影响了枣树叶片PSⅡ的结构和功能,导致供体侧的OEC受到伤害,光合作用PSⅡ反应中心失活,PSⅡ反应中心关闭程度增加,电子传递活性受到了抑制,其中酸枣叶片PSⅡ受到的影响明显低于冬枣叶片。  相似文献   

18.
<正> 黑腹蝽(广二星蝽,二小星蝽)Stollia ven-tralis(Westwood)属半翅目,蝽科,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害虫,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高粱、玉米、小米和豆类、棉花等多种作物。最近两年,我们在广东省四会县大沙公社发现此虫严重为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研究了水稻品种和氮肥水平对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嗜好性的影响 ,及其与水稻挥发物的关系。双向选择试验表明 ,黑肩绿盲蝽对不同水稻品种上的褐飞虱卵有着不同的嗜好性 ,但对不同氮肥水平稻株上褐飞虱卵的嗜好性无明显差异。嗅觉试验表明 ,黑肩绿盲蝽对水稻健康苗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地强于空白对照 ,对褐飞虱若虫为害苗挥发物的趋性强于健康苗 ,对褐飞虱雌成虫为害苗的趋性又强于若虫为害苗。不同品种的水稻挥发物对黑肩绿盲蝽的引诱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但不同氮肥水平的水稻挥发物间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 ,水稻挥发物在黑肩绿盲蝽的捕食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就如何改进水稻特性和栽培措施以增强天敌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 油茶宽盾蝽Poecilocoris latus Dallas又称油茶蝽,属半翅目,蝽科,盾蝽亚科。近几年来此虫在我县为害油茶逐年严重。笔者于1981—1982年进行院内笼罩饲养和林间观查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一、分布及为害 此虫除分布在广西的贺县、阳朔、桂林、临桂、永福、龙胜、上思、昭平、苍梧等县的山区外,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油茶宽盾蝽主要为害茶果,无果期也为害幼嫩枝叶。成虫和若虫吸食果实中的油汁,影响其发育,造成落果或种子秕瘪。被害果皮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