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暨2009年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9月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交流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和发展新动向,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工作者的合作和友谊,从而推动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会议热情邀请各位理事、会员、业界人士踊跃撰写论文并参加会议。征文稿件请通过电子邮件寄送学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1997年2月26日,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会上,丁文祥理事长作了1996年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学会工作,在市科协领导下和挂靠单位的关心下,以学会宗旨为工作方向,集合我会的优势,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在各专业委员会通力合作和会员们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举办了大型学术会议,在全国各地受到一定影响。学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9月召开。本次会议主要目的是交流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和发展新动向,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工作者的合作和友谊,从而推动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会议热情邀请各位理事、会员、业界人士踊跃撰写论文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4.
各位理事、各位会员代表:大家好!今天我们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在这里举行理事会换届改选,将要迎来新的第七届学会理事会。值此之际,我受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理事和代表审议。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建于1979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集生物医学工程学三大领域科技综合型的地方学术团体,历经26年之久。至今,现有注册会员六百余名,其中来自高校31%、来自科研20%、来自医务29%、来自医疗器械工业系统20%。学会的会员队伍中,现拥有四位工程院院士,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00多名,还有相关专业的医务、工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八二年我学会的学术交流更活跃,从而促进和加快(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春节前夕,本会举行迎春联谊活动,于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邀请全体会员来本会共同研究和商讨八二年学会活动方案,审定本会会徽的图样。监于一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6.
这次生物医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于1992年9月24日到26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行。会议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日本医学工程学会(ME学会)、日本生命支助学会(LST学会)联合主办的。会议第一天,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胡嘉福、上海市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明轩、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丁文祥和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香港地区代表一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谢丽娟副市长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致以热忱的祝贺。她在讲话中指出,中、日两国的经济、科技的良好合作、上海建设“年新月异”的喜人形势,为推动生物医学工程这门学科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条件。她期望通过这次会议带  相似文献   

7.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3):190-19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CSBME)将于2008年4月21~25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九华山庄15区召开第7届亚太地区医学生物工程学术会议(APCMBE2008),同时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本次大会主席:刘德培院士、副主席新加坡的Dr.James Goh和俞梦孙院士。大会将邀请亚洲、大洋洲、北美与全国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医学中心的生物医学专家和生物医学工程师,相聚在中国首都北京,共同交流和展示生物医学工程各学科领域的进展,共同探讨与展望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前景。此次大会的主题是生物医学工程——推动现代医学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应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学会的邀请,以葛文勋博士为首的美国西方储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代表团一行四人(普朗西、弗菜明、莫蒂默等教授)于八一年底在沪作了多次专题报告,进行学术交流,现摘要介绍其部分内容,(智能换能器,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概况)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各位理事、各位会员代表:大家好!今天我们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在这里举行理事会换届改选,将要迎来新的第七届学会理事会。值此之际,我受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理事和代表审议。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建于1979年,是我国成立最早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1996年4月29日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总结19(?)年工作,部署1996年初步规划。 张燕秋秘书长主持了会议。丁文祥理事长首先回顾了去年工作。95年学会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发挥理、工、医人才的优势,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之流、开拓生物医学工程理论、推动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1.
卢佳  肖玲 《生理通讯》2010,29(1):20-23
一年一度的生命科学口八学会联谊活动已有十余年的历史,生理、病生理、药理、营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免疫和分子生物学八个学会轮流主办,今年是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一九九九年二月五日在科学会堂举行。 与会理事、主任,认真听取了曹世龙理事长所作的关于学会1998年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一年来学会经过换届改选整顿组织,进一步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加强各级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3.
1986年5月24日,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在市科学会堂召开第二届学术年会。出席这次年会的会员及特邀代表500人,这次年会的主要内容有:①学会秘书长张燕秋工程师首先作了这次年会的筹备工作情况汇报,②理事长丁文祥教授作了学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③进行了学术论文交流。理事王威琪副教授主持了这次年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在市科协和挂靠单位上海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和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1984年改选了理事会,积极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加强横向联系,把临床医学和工程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生物医  相似文献   

14.
据《文汇报》1995年8月18日报道: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胸心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外科学会会员、本刊编委会第一副主任、著名小儿心胸外科专家丁文祥教授负责领导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科,经专家  相似文献   

15.
庆祝中国原生动物学会成立十周年暨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5月21~25日在青岛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6人,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29个单位。中国原生动物学会于1981年5月26日在武汉成立。10年中,召开了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六次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了六本学术论文摘要汇编。会员数量从成立时的119名发展到现在268名。学会已作为集体会员加入了国际原生动物学会,其委员会中已有两名中国委员。  相似文献   

16.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3):189-189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新一届编委会于2007年8月17日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荣誉委员及新老委员,共十余名专家。会议由《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主任编委王威琪院士主持。顾柏林秘书长就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回报:1、回顾了杂志的发展与进展,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1979年成立,并于1980年主办《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得到了方方面面支持,至今共出版了28卷95期。多年来该杂志一直为促进学术研究,科学探讨开拓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生物医学工程界所称誉。2、宣读了新闻出版总暑文件,新出报刊(20…  相似文献   

17.
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The Society of Chinese Bioscientists in America)是由热衷科学事业侨居美洲华裔中有杰出成就的生物学家于1985年创建的非营利跨国学术团体,宗旨是,鼓励生物科学研究,推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提高会员素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学术交流,弘扬国际合作精神。学会分正式会员、终身会员、国际会员、荣誉会员、团体会员和资助会员等,广泛分布在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植物遗传学、病毒学、传染病学、肿瘤学和药理学等各领域,有美国科学院的,也有美国艺术科学院的,其中不少人成绩卓著已成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18日应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之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T—WFU生物医学工程与科学学院生物医学成像研究部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顾问教授王革博士作了题为“CT——正从更快向最快发展”的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MED—X的专家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中华医学会上海放射学会等单位的30多位同道聆听了学术报告并作了互动式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应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学会的邀请,以葛文勋博士为首的美国西方储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代表团一行四人,于11月26日抵达上海。前来进行讲学,座谈和学术交流活动。葛文勋博士是一位美籍华裔学者,现任西方储备大学电子设计中心主任。多年来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日本国生物流交学会联合发起召开第一次中、日、美生物力学会议,将于1983年5月9日至13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主席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教授;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冯元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