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2000,(2)
中国科协主办的《大众科技报》1999年12月26日第2版载“科学家推介的20世纪科普佳作” ,其“编者按”称 :“由国家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科协联合推出的93本(套)科普书籍…终于在新世纪钟声鸣响前夕与全国亿万渴求科学知识的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科技界为人类新纪元伊始献上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这93本书中 ,与我们《化石》杂志内容关系较密切的有以下这些 :一、国外作品 :1、《大灭绝》(美)许靖华著 ,任克译 ,三联书店和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2、《黑猩猩在召唤》(英)珍妮·古德尔著 ,刘后一、张锋译 ,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相传我国南朝有一本叫《续齐谐记》的志怪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紫荆灵性的故事,说:弟兄三人,平分家产,议到庭间的一棵紫荆树,也要一劈为三,哪知,次日晨,这树就枯萎了,状如火烧,老大感叹说,“树似无情却有情,真是人不如树啊!”两个弟弟也觉惭愧,大家决定,放弃分树,归由一家。谁知立刻,紫荆树又忽然复苏、繁茂了。从此,紫荆有了“兄弟树”的美称。庭院间若栽上几株紫荆,兄弟间就会相处和睦,家和兴万事。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高雅闲淡”的《见紫荆花》,“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诗人赏花思亲,见到暮春绽开的“兄…  相似文献   

3.
蚯蚓外传     
邢湘臣 《化石》1992,(3):18-19
蚯蚓,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无脊椎动物。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注释:“蚓之行也,引而后伸,其娄妇丘,故名蚯蚓”。其实,蚯蚓曾有多种称谓。《尔雅》称“螵蚓”、“(?)蚕”;《吴氏草本经》呼“附蚓”。如今江西九江一带叫“(?)子”;浙江宁波称“呼啰”;江苏宜兴、扬州一带叫“塞蟪”;上海人通称“地龙”、“曲蟺”。古今中外有不少人以为蚯蚓会变成其他动物。亚里斯多德曾提出:蚯蚓能“蜕变成鳗、鳝”。我国古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续明道杂志》:“黄州有小蛇……乃老蚯蚓所化”。美国至今还有人相信蚯蚓能变成萤火虫。这实为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4.
<正>隋炀帝杨广在洛阳修建西苑时,从全国各地收集、引进牡丹。南宋王应麟《海山记》有记:“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这标志着中国牡丹由野生阶段过渡到皇家园林进行大规模种植,牡丹从此落户洛阳皇家花园。而到唐朝武则天时代,有一年冬天,武皇宣旨召见百花仙子,唯独牡丹没有奉诏而至,一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这可能是最早关于牡丹反季节促成栽培失败的传说。同时,牡丹的名气引来了无数的追捧和赞叹。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自此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中国牡丹从集中产地洛阳开始向全国各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古以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寺内著《文心雕龙》一书而闻名于中华,今以寺内“天下银杏第一树”扬名于全球。这株古银杏树高26.35米,胸径4.15米,树龄约1500年(有报道说3400年)。至今这株古银杏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年年籽实累累,在苍老龟裂的主干树皮上,也常长出零零散散的叶片,树于苍老,嶙峋斑驳,枝叶扶疏,冠如华盖,给游人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内百余家新闻单位,印度尼西亚等数十家国外报刊曾报道过该树的情况。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曾…  相似文献   

6.
鸡毛信琐谈     
把鸡毛粘在信上,表示这信必须急速送到,十万火急,非同小可,这就是旧时使用的一种鸡毛信。说到鸡毛信,人们往往会想起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传说。《鸡毛信》的电影,至今还映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关于鸡毛信的来历,却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史书上的所谓“羽书”、“羽檄”,实际上就是当时的“鸡毛信”。《汉书》载:“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相似文献   

7.
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始,历经兴衰。唐代的扬州是江南漕粮和盐运的中心,是扬州的鼎盛时期,有“扬州富遮甲天下”之说。唐宋以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与扬州有关:李白曾三下扬州,杜牧曾在扬州任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欧阳修、苏轼都曾任过扬州太守……到了清雍正、乾隆年间,扬州成为了东南沿海的文化中心,许多文人墨客云集扬州,郑板桥等“扬州八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使扬州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老的历史为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名…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我国的一份地学报纸登出一帧照片,名曰:“河南信阳发现大量柏枝化石”(照片见题图1)。随后不久,这帧照片又出现在《科技日报》上,说明改为“天然柏枝画”。稍有地质知识的人会看出,照片拍摄的是一种从地下水中沉液在岩石表面的铁锰质的凝聚物。这些凝聚物通常呈黑色,形态呈树枝状,颇能迷惑人,使人误认为是化石。正因为如此,地质学称之为“膜树石”或“假化石”。在野外,要将膜树石与沉积岩中的植物化石区分开来并不困难。首先,在成分上,由于膜树石往往含MnO_2,因此加双氧水(H_2O_2)起泡,而若是植物化石,就没有这种现象。其次,膜树石常出现在化学成分偏硷性的岩石中,如石灰岩(化学成分是CaCO_3,是强碱弱酸的盐)、正长岩(含大量钾钠长石,也是强碱弱酸的盐)。而石灰岩一般是在海洋中  相似文献   

9.
《化石》2001年第1期刊载的“《自然》、《科学》传捷报 ,“龙”“凤”呈祥迎新年”一文 ,得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的“小盗龙”支持了“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及“原羽鸟”提供一种羽毛类型暨早期演化的证据的重要科研成果 ,深为感慨 ,由是填词一首 ,调寄“长相思” ,意涵发人深思久思。“小盗龙” ,小恐龙 ,跃逸茫原攀茂丛 ,树栖飞凤踪。凤缘龙 ,鸟缘龙 ,物竞翔空翼翮丰 ,教“原羽鸟”。长相思 “小盗龙”与“原羽鸟”@庞秉璋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第8至9页这样写着: 于宁(1962.6~)四川遂宁人。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摄影大专。现为中国林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4年作品《喜悦》入选林业部举办的九寨沟影展。1985年北京市“湘西行”影展中入选作品9幅,其中《南天梦幻曲》获一等奖;同年在全国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影展中入选摄影作品24幅,其中《河柳》获一等奖,《槭树与金钱松》获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籍中记载着一种名叫“玃”的动物。“玃”是什么动物?众说纷纭,并无定论。据笔者所知,大致有五种说法。(一)“老猕猴”说。陆玑《诗疏》云:“猕猴,楚人谓之沐猴,老者为玃。”(二)“大猕猴”说。《说文解字》云:“玃,大母猴也。”《辞海》(修订本)亦云:“玃,大母猴。”古人所说的“母猴”并不是指的“雌猴”,而是指一  相似文献   

12.
台湾山柚属(山柚子科)的一个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定   《广西植物》1993,13(1):8-11
木文是对《甜菜树属(中国山柚子科新记录属)一新种》(载“云南植物研究”1989年11卷4期)一文的修订。将误定于甜菜树属(Mlelientha Pierre)下的长蕊甜菜树(M.longi-staminea)改隶于台湾山柚属(Champereia Griff.),重新组合为四数台湾山柚(Champereia)longistaminea。如果将长蕊甜菜树(Melientha longistaminea)置于甜菜树属(Melientha)中,则混淆了台湾山柚属(Champereia Pierre)与甜菜树属(Melientha Pierre)的区别界线。  相似文献   

13.
无锡梅园里有一株名叫“骨里红”的梅花,只见她层层叠叠,繁花似锦;朵朵簇簇,灿若朝霞;何止蓓蕾、花瓣,涂朱点脂,就连那古朴虬劲的枝干,也筋脉殷红,如出表里。真乃:卓然香雪海,一树最精神! 《植物》杂志,为推选“国花”,开展过一次讨论,收到的八千多封来信中,三千五百多封选了梅花。请看:众香国中,直占魁首;万花丛里,  相似文献   

14.
“应怜履齿印苍苔, 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诗人叶绍翁一首脍灸入口的千古名句,勾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用一枝出墙的红杏,把满园春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一我国是杏的故乡。早在周代,杏已与桃、李、梅、枣、榛、栗、枸、梨、瓜等十多种果品一起被列为祭祀的专用供品,距今2700年的《竹书纪年》中,有“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的记载。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进行杏的栽培了。《山海经》中记载:“灵山之下,其木多杏”。汉代时,武帝修上林苑,搜集天下名果异树,有位名叫干吉的东郡都尉,献蓬莱杏,被奉为仙物。我国不仅对杏栽培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培育出许多品种。如《广志》载:“荥阳有白杏,邺中有赤杏,有黄杏,有奈杏”。《花镜》又述:“杏的栽培品种很多。梅杏果实大,果皮果肉橙黄色,五鲜食优良品种;沙杏  相似文献   

15.
叶余 《生命世界》1996,(4):13-14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在我国分布很广的乡土树种,又名楮树。古代曾有人误认它为“恶木”,实际上构树是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树种。 制布、造纸又入药 在我国,古人早已用构树的韧皮纤维作为制布的原料。汉代男子已用构皮布作束发的头巾,我国少数民族用作衣物和被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武陵人作构皮衣,甚坚好。”清代包世臣的《齐民四术》中记载有构皮的加工方法,构皮织布、造纸、构柴可作燃料。构树韧皮可作绳。  相似文献   

16.
银杏性别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GinkgobilobaL.),染色体大型,基数X=12,数目Zn—24,是中生代了遗的古老种子植物,为我国特产的著名多用途珍贵树种。其球花单性,雌、雄球花分别着生在不同的植株上,为雌雄异株植物。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世界上最先认识银杏为雌雄异株的植物我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咀》、宋代吴。津的《种艺必用》都述及银杏“树有雌雄”。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进而指出:“须雌雄同种,其树相望乃结实”。“相望”从现代的观点看乃是银杏有效的风媒传粉距离。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也指出;“其木有雌雄之意,雄者不结实,雌者结…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植物是没有血液的,但当古人向一些“神树”施以刀斧时,面对着如血一样从伤口涌出的汁液,也会产生血腥的恐惧和悲伤。在晋代人干宝编纂的《搜神记》中,就记载了一则“树流血”的神奇故事: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要在洛阳建造殿宇,下令砍伐濯龙园中的树木。但刀斧所及,这些汉代名园中的古树从伤口处流出了鲜血。无独有偶,在北魏杨衒之的名著《洛阳伽蓝记》中,也有关于树流  相似文献   

18.
盛夏,在庭园、公园和街头绿地里常可见到红英灼灼,婀娜多姿的紫薇花。的确,紫薇是盛夏时节的重要观赏花木,它拥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美誉。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为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的别称很多,古书《群芳谱》称“百日红”;《涌幢小品》中称“满堂红”;江浙一带称“痒痒树”。其别称多与生长习性十分贴切,如百日红是指它的花期很长,从6月至10月长达百日之久。又如满堂红是谓庭院中种植,新花续故枝,灿烂连绵,足足可繁华庭堂。再如“痒痒树”乃因以手搔其树身,则全树笑颤…  相似文献   

19.
读了《化石》1984年第2期中的《树居、穴居、室居》(以上简称《树居》)一文后,感到其中有些提法与事实出入颇大,似有加以澄清的必要。一《树居》一文的作者说:“洞穴就是树栖之后原始人类的家”。文中列举了在山洞中发现的北京猿人、马坝人、柳江人、非洲的“傍人”和“迩人”作为例子。据此作者进一步说:“南方古猿少说有一两百万年的历史了,山顶洞人、柳江人的历史只有几万年,这就表明,人类在多么长的时间内是以洞为家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生物学通报》迎来70周年刊庆,巧合的是,我从教中学生物学刚好40年,也将在今年告别心爱的讲台。从1982年走上讲台,到2022年离开讲台,我征订了《生物学通报》40年,因工作关系从安徽到北京再到江苏扬州,几易其址,仍像宝贝似的全部珍藏到现在,成为我书房中最亮眼的“资产”。《生物学通报》相伴我40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引领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就了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的幸福人生,是名符其实的无言之师,在迎来70周年刊庆之时,我想对《生物学通报》说:大恩不言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