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全蚀病菌在玉米上的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玉米全蚀病菌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的新变种——玉米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 et Olivler var.maydis Yao Wang et Zhu var.nov.]。该变种在形态学、致病性、生物学及可溶性蛋白电泳谱带等方面,均不同于禾顶囊壳菌小麦变种[G.graminis var,tritici J.Walker)、水稻变种(G.graminis var.graminis Trans.)和燕麦变种[G.graminis var.avenae(Turner)Dennis]。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中国单囊壳属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志 《菌物学报》2003,22(4):661-662
牻牛儿苗单囊壳 图 1 Sphaerotheca erodii (Dur.& Mont.) Rayss, Palestina J. Bot. 1:322.1940. Fig. 1 菌丝体生于叶片两面、茎和果实上,展生,形成不规则白色薄斑,消失至近存留;分生孢子桶—柱形或近柱形,16.0 ~ 28.8 ?10.3 ~ 16.0祄;闭囊壳散生至聚生,暗褐色,球形,直径67 ~ 106祄,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8.0 ~ 25.6祄; 附属丝7~ 25根,生于闭囊壳下部,长度为闭囊壳直径的 0.3 ~ 3.7倍,长27 ~ 333祄,通常长于闭囊壳直径,菌丝状,不规则波状弯曲至屈膝状,不分枝或不规则分枝1次,相互交织缠绕,全长无色或淡褐色,或基部淡褐色,向上渐无色,…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接种法测定了禾顶囊壳小麦变种、燕麦变种、玉米变种和禾谷变种对4种禾本科牧草鸭茅、披碱草、苇状羊茅和无芒雀麦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除禾顶囊壳玉米变种Ggm01菌株对披碱草没有致病性外,4个变种对供试的其它牧草都有致病性,且能产生全蚀病的典型症状。其中小麦变种和燕麦变种对供试牧草的致病性强于禾谷变种,玉米变种致病性最弱。各变种的菌株存在着致病性分化。小麦变种Ggt9813菌株对苇状羊茅和披碱草的致病性强于燕麦变种,发病严重度均达到50%以上。目前在我国尚未发现燕麦变种,小麦变种主要出现在北方地区,在牧草上的发生亦不广泛,因此二者具有检疫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从自然界水体中采集到的标本为材料,对2种陀螺藻的囊壳的微细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组成陀螺藻囊壳的主要矿质元素是硅(Si)、铁(Fe)和铝(A1),并含有少量的镁(Mg)、锌(Zn)、钙(Ca)等元素。囊壳的表面形态是不规则的,不宜作为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自然水体中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的8种和陀螺藻属(Strombomonas)的两种藻类的囊壳微细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这两个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组成囊壳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铁和硅,在陀螺藻和表面粗糙的囊裸藻中,硅的含量较高,铁的含量相对较低;在大多数囊裸藻中,尤其是表面致密、光滑的种类中,铁的含量较高,硅的含量较低,矿质元素的组成与囊壳的颜色无直接关系。建议将陀螺藻属(Strombomonas)撤消,原陀螺藻属的种作为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中的一个种组(Group),它们是裸藻科中最原始的具囊壳的类群。  相似文献   

7.
8.
9.
卞晓萌  郭佳佳  赵勇  李长林  李伟 《菌物学报》2016,35(10):1273-1279
报道了分离自渤海沉积物的4个中国真菌新记录种:黄褐隐囊菌Aphanoascus fulvescens、小翅孢壳Emericellopsis minima、弗氏光黑壳Preussia flanaganii和湿生假散囊菌Pseudeurotium hygrophila。其中,隐囊菌属Aphanoascus为中国新记录属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虫囊菌属(Laboulbenia)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及新记录变种各1个:海南虫囊菌(L.Hainanensis Ye et Y.H.Shen sp.nov.)寄生于齿负泥虫[Zema coromandeliana(Fabricius)],福建虫囊菌(L.Fuiianensis Ye sp.nov.)寄生于长唇步甲属(Dollehoctissp.),蠕形虫囊菌(L.Vermiformis Balazue)寄生于锯缘步甲(Peripristus alter Cast.),瘤壳虫囊菌婆罗洲变种(L.Thyreopteri Thaxt.Var.Borneensis Thnxt.)寄生于四斑长唇步甲[Dolichoctis tctraspilotus (Macheay)]。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禾谷顶囊壳(Ga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v.Arx &Olivier)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引起禾本科作物全蚀病,其中小麦变种(G.graminis.var.tritici)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禾谷顶囊壳有性生殖为同宗配合。1996~1998年,作者利用紫外线诱变技术获得了禾谷顶囊壳的白化突变菌株,井对白化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明确的结果,从而为开展该菌的遗传学研究创造了条件。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供试菌株20个,分别由陕西、甘肃、宁夏部分地区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虫囊菌属(Laboulbenia)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及新记录变种各1个:海南虫囊菌(L.hainanensis Ye et Y.H.Shen sp.nov.)寄生于齿负泥虫[Lema eoromandeliana (Fabricius)],福建虫囊菌(L.fujianensis Ye sp.nov.)寄生于长唇步甲属(Dolichoctissp.),蠕形虫囊菌(L.vermiiormis Balazuc)寄生于锯缘步甲(Peripristus alter Cast.),瘤壳虫囊菌婆罗洲变种(L.thyreopteri Thaxt.var.borneensis Thaxt.)寄生于四斑长唇步甲[Dolichoctis tetraspilotus(Macheay)]。 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报导采自福建省武夷山的白粉菌一个新种,即寄生于蔷薇科福建野樱上的新种武夷山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wuyishanensis Z.X.Chen et Yao)。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以及建立新种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对我国腐生粪壳纲真菌的研究中,发现了1个新记录属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3个种均形成闭囊果,果上生独特的子囊果毛,子囊孢子单细胞、暗色。异果刺囊壳Ascotricha distans的主要特征为产生具膝曲状合轴分枝的子囊果毛,子囊孢子具芽缝,无性阶段为Dicyma型,归属炭角菌目炭角菌科。旋毛米氏壳Emilmuelleria spirotricha和粪闭毛壳Chaetomidium fimeti产生具芽孔、表面光滑的子囊孢子,归属粪壳目毛壳科。其中米氏壳属作为单种属,是我国的一个新记录属。文中对各个种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16.
对采自自然水体中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的8种和陀螺藻属(Strombomonas)的两种藻类的囊壳微细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这两个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组成囊壳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铁和硅,在陀螺藻和表面粗糙的囊裸藻中,硅的含量较高,铁的含量相对较低;在大多数囊裸藻中,尤其是表面致密、光滑的种类中,铁的含量较高,硅的含量较低,矿质元素的组成与囊壳的颜色无直接关系.建议将陀螺藻属(Strombomonas)撤消,原陀螺藻属的种作为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中的一个种组(Group),它们是裸藻科中最原始的具囊壳的类群.  相似文献   

17.
刘铁志  徐振军 《菌物学报》2004,23(4):464-465
寄生在异刺鹤虱 Lappula heteracantha 上的单囊壳属一新种:鹤虱单囊壳 Sphaerotheca lappulae,新种有中文和拉丁文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和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耐热真菌三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李多川 《菌物学报》2011,30(1):116-122
报道3个耐热真菌中国新记录种,瘤突毛壳Chaetomium strumarium,耐热梭孢壳Thielavia subthermophila,榛色钩囊菌Hamigera avellanea。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和菌种对这些种进行了描述和讨论。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地区壳囊孢属真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中国东北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壳囊孢属真菌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依据其子实体顶盘、腔室、分生孢子以及子囊壳、子囊、子囊孢子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培养性状等划分为5个形态学类群;利用ITS序列分析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这5个类群的划分均得到了分子证据的支持。腔室特征、孔口数量、中柱以及黑色基线的有无、分生孢子大小等可作为壳囊孢属分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甘蓝茎点霉(Phoma lingam)的有性世代为斑点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maculans通常形成于甘蓝属植株的越冬残茎上。在实验室内其有性阶段不易培养或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形成假囊壳的百分率也很低。为了在实验室内能短期诱发大量L.maculans的假囊壳,本实验研究了该菌假囊壳生成的条件,创造了双层培养方法。自澳大利亚采集到有该菌假囊壳的芸苔(Brassica napus)残基,分离得到子囊孢子单孢后代数十株,同时用保存的已知交配型665(+)和666(-)为材料,研究了(+)(-)配对结合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6℃的温度,近紫外光照射(黑光灯)和V_(?)麦杆琼脂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少量的假囊壳。但是,若配合以双层培养,则在培养4周后可产生大量成熟的假囊壳。实验还确定了该菌在性细胞形成、交配、子囊形成和成熟等阶段对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双层培养对假囊壳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前期菌体营养生长与后期假囊壳的成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