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壁虎Gekko gecko俗称蛤蚧,可分为黑蛤蚧和红蛤蚧.黑蛤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而红蛤蚧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南部、老挝、泰国等.本文对这两种蛤蚧种群的求偶鸣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群蛤蚧的求偶鸣叫声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大壁虎的求偶鸣叫由一系列的音节组成,可分为3段:第一段由0~5个脉冲串组成,每个脉冲串含多个脉冲(7~10);第二段由4~10个双音节组成;第三段由1~3个单音节组成,只有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具有第三段.此外,黑蛤蚧和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差异也表现在第二段,即双音节的结构上.黑蛤蚧的双音节呈现出复杂的频率调节模式,且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之间有明显的沉默间隔.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很少或基本没有频率调节,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之间没有沉默间隔.结合这两种蛤蚧在形态、染色体和基因结构方面的显著差异,推测传统认为的大壁虎可能由两个不同的物种以及一个亚种组成.  相似文献   

2.
国产爬行纲动物能鸣叫者稀见,推壁虎科动物的一些种类能发出低沉的蛤(ge)、蛤、蛤之声。如壁虎,鸣声仅数米之内可闻及。然蛤蚧之鸣声特别高亢,即使是白天,500米内外也可闻及。查古籍对于蛤蚧的鸣声虽有片言断语之记载,但多谬论。现今一些资料,也多系抄录古籍或观察有误。现将10多年的观察取得的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笼养状态下棕噪鹛华南亚种鸣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对从四川省洪雅县野外捕获的10只(4♀,6♂)棕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poecilorhynchus berthemy)的鸣声进行了记录并对主要鸣声进行了声谱分析。其鸣声复杂多变,可分为单声鸣叫、双声鸣叫、鸣唱和效鸣4类。研究中获得了6种单声鸣叫、3种双声鸣叫、7种鸣唱和1种效鸣的语谱图及其频谱特征。棕噪鹛雌、雄个体的鸣唱声有明显的差异,雄鸟的5种鸣唱中有3种是繁殖期所特有的。文中还对棕噪鹛鸣声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无量山大寨子3群西黑冠长臂猿的二重唱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监测。于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利用Sony TC-D5 Pro2录音机、Sony C-76指向性话筒和Sony录音磁带对其二重唱进行了录音,对录音效果最好的5个声音用Signal/RTS 4.0软件进行声谱分析。对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和时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雄性西黑冠长臂猿的声音由起始音节、简单的重复音节和调节音节组成。根据频率变化的强度,可以将调节音节分为弱调节音节和强调节音节。强调节音节的特征是第二个音节具有非常明显的频率变化,有时第三个音节有类似变化,变频时的最高频率可达到5 828 Hz。雌性长臂猿一般只会发出一种类型的声音,即固定而刻板的激动鸣叫。根据激动鸣叫是否完整可以分为成功的激动鸣叫和失败的激动鸣叫。典型的西黑冠长臂猿二重唱通常由成年雄性发起,并占主导地位,且一般由雄性结束。雌性激动鸣叫结束后,雄性马上发出调节音节与之配合,雄性调节音节与雌性激动鸣叫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7 s。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53%。如果发生鸣叫,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09次。91.5%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 h至日出后3 h之间,其中48.6%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 h内。在一次鸣叫中,雌性平均发出成功的激动鸣叫4.6次,两次成功的激动鸣叫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15 s。群体间均未显示鸣叫频次和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但激动鸣叫次数和激动鸣叫时间间隔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2008年5~6月,采用访问调查和样线法,对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蛤蚧Gekko gecko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弄岗片蛤蚧分布较多,陇山片和陇呼片分布较少;用样线法重点对弄岗片蛤蚧数量进行调查,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种群密度为13.45对/km2.  相似文献   

6.
以线粒体Cytb、COI、12SrRNA、16SrRNA基因序列为基础,探讨特异性PCR技术鉴定蛤蚧及伪品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所扩增的16条COI序列为引物设计依据序列设计了1对位点特异性引物COISF,COISR,同时从Gen-Bank上下载30条序列,设计了CytbSF,CytbSR;16S rRNASF,16S rRNASR;12S rRNASF,12S rRNASR另外3对位点特异性引物,因此共用4对位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蛤蚧及伪品实验样本。结果表明在复性温度为65℃时,4对引物都出现了理想的结果,即蛤蚧正品出现了扩增条带,而伪品没有扩增条带。同时对市售的蛤蚧商品进行了检测,在所供的7号标本中,有4号为蛤蚧正品,其余3号为蛤蚧伪品。本研究所设计的位点特异性引物可快捷、准确的鉴定蛤蚧及伪品,且在药检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鸣叫对无尾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繁殖起重要作用。蛙类的鸣叫行为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2016年8和9月,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了57只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的鸣声并对其鸣声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悬挂录音笔和自动温湿度记录仪研究了沼水蛙鸣叫节律(17 d)及其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显示,沼水蛙的鸣声由1 ~ 4个音节组成,不同类型鸣声间的音节主频、音节时长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该物种全天具有鸣叫行为,13:00 ~ 14:00时为鸣叫高峰期。白天单音节鸣声、双音节鸣声、三音节鸣声、总鸣声和总音节的数量较夜晚显著增加(P < 0.01)。鸣声数量和音节数量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P < 0.01)。结果表明,沼水蛙通过改变音节数量、音节主频和音节时长改变鸣叫策略。沼水蛙的鸣叫行为具有昼夜节律性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特征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鸣叫是长臂猿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并且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气象因子) 的影响。为了解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2008 年8 月至2009 年10 月,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 个东黑冠长臂猿野生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倾向于在早晨鸣叫,有91.4% 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 h 至日出后3 h 之间,其中53.1% 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 h 内。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69.7% ,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24 次,鸣叫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8.3 min。一次二重唱中,雌性平均激动鸣叫4.4 次。长臂猿鸣叫的起始时间在光照强度的影响下差异显著,阴天和雾天鸣叫的起始时间延后,且雾天最迟;降雨致使长臂猿体能的损失和光照强度减弱,从而引起鸣叫起始时间的延后和持续时间缩短;温度对长臂猿鸣叫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的纤维联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HRP顺、逆行追踪技术 ,对蛤蚧 (Gekkogecko)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内部 ,以及该区与其周围结构之间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①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内部存在核心部 -浅层细胞区环路 ;②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与尾外侧区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 ;③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与皮质加厚区之间的环路是 2条联系视觉通路的高级中枢  相似文献   

10.
蛤蚧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历代本草和国家《药典》都没有蛤蚧品种分化的记载。动物分类上一直把蛤蚧的体色变异看成是居住环境所致。我们在药用动物资源调查中发现蛤蚧有明显的地理变异。产自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及越南、缅甸北部的蛤蚧体型较细,体色较深,色斑较杂,称之为黑蛤蚧;而东南亚及南亚大部分地区出产的蛤蚧则体型粗壮,体重较大,体色较浅,具有醒目的红色斑点,故称之为红蛤蚧或泰国哈蚧。二者的地理分布不重叠,市场售价差异甚大。  相似文献   

11.
蛤蚧标记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蛤蚧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动物,为了使其变野生为家养,以求达到增加产量。近几年来,广西许多单位已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试验。但蛤蚧多生活在悬岩峭壁上,对它的生活习性还没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观察,用标记法对蛤蚧的形态、生态、生理等  相似文献   

12.
李桂芬  姜世英等 《动物学研究》2001,22(1):74-77,T005
用HRP顺、逆行追踪技术,对蛤蚧(Gekko gecko)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内部,以及该区与其周围结构之间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内部存在核心部-浅层细胞区环路;②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与尾外侧区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③蛤蚧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与皮质加厚区之间的环路是2条联系视觉通路的高级中枢。  相似文献   

13.
所有鹿科Cervidae动物都要依赖视觉、嗅觉和听觉线索进行交流,声音通讯作为一种高效的交流方式,在群体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列举了鹿科动物发情鸣叫、警戒鸣叫、交流鸣叫、求救鸣叫等叫声类型,总结了其发声机制,探讨了声音与鹿科动物自身信息的相关性、叫声对两性繁殖行为的影响,以及鹿科动物对种内和种间叫声的识别,并介绍了鹿科动物声音通讯的研究方法。最后,对鹿科动物声音通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长时间的野外监测,首次报道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次雄性取代行为。一个研究群体(G3)中的1 只亚成年雄性长臂猿在10 岁左右取代了相邻群体(G2)中的成年雄性。整个取代过程持续了15 d时间。雄性取代发生前,G2 中雌雄的配对关系已经不稳固,这为雄性取代提供了机会。而G2 与G3 群的一次长时间冲突可能消耗了G2 中成年雄性大量体能,这为G3 中的亚成年雄性打败并取代G2 中的成年雄性创造了机会。本研究在取代发生后,对新形成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了连续4 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处于稳定时期的G2 群相比,新形成群体的鸣叫频次更高,但每次二重唱中雌性的平均激动鸣叫次数降低。这证明了Geissmann (1986)提出的假说,新配对的群体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多练习二重唱,这样导致新配对群体的鸣叫频率明显升高。虽然经历了4 个月的合唱练习,新形成群体的激动鸣叫次数仍然偏低,并且两只雌性同时激动鸣叫的频次也比较低。这说明新形成的配对之间配合依然不默契,或者说明配对之间的关系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Wei L  Lin ZH  Ma XM  Zhao LH  Ma XH 《动物学研究》2011,32(4):456-460
对交配季节虎纹蛙求偶鸣叫进行录制和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虎纹蛙求偶鸣叫主要集中在晚上,求偶鸣叫声音主要含有3个鸣叫谐波,鸣叫主频率共有4种类型,即在第一谐波上有3个主频率段,分别为500、700和800Hz段,在第二谐波上有1个主频率段,即1800Hz段。鸣叫时程(call duration)、能环率(call dutycycle)、声强(call intensity)和鸣叫脉冲率(pulse rate)在4种主频率中变化很大。这些鸣叫参数特征的分析将对虎纹蛙生理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鸣叫是鸟类种群内个体间交流的"语言",不同的鸣叫具有不同的意义。鸣叫行为对鸟类的集群、取食、求偶、报警等活动均有重要的影响。了解鸟类鸣叫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记录了笼养条件下暗绿绣眼鸟在不同条件下的鸣叫变化。共记录和分析了暗绿绣眼的雌雄普通鸣叫、雄性报警鸣叫与引伴鸣叫、繁殖期雄性领域鸣唱、个体间求救鸣叫与应答鸣叫、种间竞争鸣叫、黑暗环境下鸣叫等8种声音。结果表明暗绿绣眼在不同的情景下会发出不同的鸣叫,鸣叫的多样性为其种群交流提供了有效的语言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声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 年9 月至2009 年6 月,利用Sony TC - D5 Pro2 录音机、Sony C - 76 指向性话筒和Sony 录音磁带对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 群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进行了录音,对每群录音效果较好的5 个声音用Signal/ RTS 4.0 软件进行声谱分析。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叫声的频率较高,最高频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5 kHz;雄性的鸣叫声由起始音(boom)、简单的重复音节(aa notes)、调节前音节(pre-modulated note)和调节音句(modulated phrases)组成,雌性长臂猿一般只会发出一种固定而刻板的激动鸣叫,二者互相配合组成结构复杂的二重唱。通常,二重唱由成年雄性发起和结束,并占主导地位。同时,将东黑冠长臂猿二重唱的声谱结构与近缘种西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雄性和雌性的叫声、以及二者配合发出的激动鸣叫序列在三者之间都有明显差异。因此,从声谱特征角度可以有效论证这三种长臂猿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8.
蛤蚧产卵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蛤蚧(Gekko geckl)是广西特产的一种珍贵药用动物,俗称大壁虎。由于多年大量捕捉,野生资源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目前已满足不了国内药用及外贸出口的需要。因此,进行蛤蚧的人工养殖研究非常必要。本文报道1979—1982年在人工饲养下所观察的蛤蚧产卵情况。  相似文献   

19.
鸣叫行为是无尾两栖类常见的行为,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没有一致的证据,但研究结果暗示了很多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广告和攻击鸣叫行为与其体内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雄激素对无尾类发声器官的肌肉以及运动神经元有重要影响.另外,在无尾类脑部与发声的相关核团中发现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注射精氨酸加压素(AVT)也可以增加蛙类的广告鸣叫及降低释放鸣叫.这些都暗示了激素对无尾类鸣叫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已做相关研究的所有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中枢神经与鸣叫行为相关的精氨酸加压素系统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而与鸣叫相关的性激素作用系统可能是多次独立起源的.  相似文献   

20.
声音是动物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分析鸣声特征有利于理解蛙类的信息传递。受环境选择压力的影响,蛙类鸣叫行为节律具有物种差异性。为研究栖息在咸水-半咸水生境中的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的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2017年6—10月,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了24只海陆蛙的鸣声;通过悬挂录音笔和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分析了鸣叫节律及其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海陆蛙的鸣声由基本音、基本音的组合音和多音节鸣声组成,且具有调频现象;鸣叫行为开始于每天20:00—21:00,翌日5:00—6:00结束,鸣叫高峰期为2:00—4:00;鸣声数量与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每天当温度升高时(5:00—6:00),鸣叫行为结束;海陆蛙可能通过改变鸣声类型和调频的策略增加鸣声的复杂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该物种的鸣叫行为具有一定的日节律性,属于整晚鸣叫型;海陆蛙鸣叫行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可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声音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