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杭州西湖水生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水质净化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著名的风景湖泊——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北京昆明湖、武汉东湖和昆明滇池等,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和渔业生产的影响,致使湖泊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降低了旅游价值,而且有害于沿湖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人口增长与渔业发展对武汉东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湖泊的水质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湖泊沿岸(汇水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湖泊中的渔业生产.在沿岸社会经济指标中,人口这一指标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因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往往是与人口增长紧密相联的,而人口增长所造成的住房和道路需求、用水与耗电增长、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以及对食品特别是鱼产品的更多需求等等都给湖泊的环境质量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此外,鉴于人口指标较之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的易获得性,本文研究以人口增长为代表的湖泊外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以及渔业发展对东湖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湖泊的水生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湖泊中,打破了湖泊的生态平衡.湖泊的水生态模型不仅能够研究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而且还可以模拟工业毒物等污染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湖泊管理的有力工具.本文从分析湖泊的污染现状以及污染趋势出发,介绍了湖泊水生态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模型的模拟对象和空间模拟能力对湖泊水生态模型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AQUATOX、PAMOLARE、CAEDYM、WASP、OOMAS等比较成熟的模拟湖泊生态系统的模型软件,阐述了它们的产生、发展、主要特点以及应用,总结了当今湖泊水生态模型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水生态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湖泊水生态模型的选择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796-798
水位波动是影响湖泊、河流等水体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 对湖泊沿岸带及水体与陆源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1, 因而也是湖泊生态恢复和生态管理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水位的变化可引起水体的理化性质及生活其中的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食物网结构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时期表现不同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长春南湖生态系统能量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泊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其用途包括防洪、灌溉、航运、给水和养殖等。城市湖泊的价值更多地则体现于旅游、娱乐和美学方面 ,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 ,这类湖泊大多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能量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可为人们在湖泊中的实践活动 (如养殖、富营养化治理等 )提供理论指导。自从Juday[1]于 1 94 0年首次对一个内陆湖泊Mendota湖进行能量收支的研究以来 ,已有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2 ]。我国的湖泊能量生态学研究尚很薄弱 ,多与鱼类养殖有关[3,4…  相似文献   

6.
丝状绿藻是水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由于其与沉水植物、浮游微藻的生态位高度重叠,所以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近年来,在成功恢复沉水植物的清澈湖泊中出现了大量繁殖的丝状绿藻,过度生长的丝状绿藻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扩繁和浮游微藻的群落动态变化。因此,如何控制丝状绿藻的过度增殖成为当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的关注焦点。本文从丝状绿藻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丝状绿藻生态学功能、生长影响因素;过度增殖的控制方法及其与沉水植物、浮游微藻之间的生态学竞争优势的研究进展,并从丝状绿藻的生活史、竞争机制等方面展望了丝状绿藻的控制策略,以期为水生态恢复和湖泊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淡水湖泊浮游藻类对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是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两大威胁。文章分别阐述了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藻类直接和间接效应, 并总结气候变暖可能通过影响水体理化性质、水生植物组成、食物链结构从而直接或间接改变浮游藻类生物量或群落结构。作者重点分析了气候变暖下湖泊生态系统蓝藻水华暴发机制, 比较了不同湖泊蓝藻对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响应的异同点, 发现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存在相似性, 表现在均促进湖泊由清水-浊水稳态转变、增加蓝藻水华发生频率和强度。然而二者对湖泊浮游藻类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分层型湖泊和混合型湖泊的差异性、不同营养型湖泊和不同类群蓝藻组成差异性。作者认为, 开展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下, 湖泊浮游藻类功能群响应研究亟待进行。  相似文献   

8.
湖泊岸线分形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潘文斌  黎道丰  唐涛  蔡庆华 《生态学报》2003,23(12):2728-2735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岸线长度与面积关系对保安湖及江汉平原一些湖泊的湖岸线长度和湖泊面积进行研究.借以对上述两个物理性质进行准确的特征化。此外还运用Korcak法则对湖北省湖泊面积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可用于预测湖泊岸线长度如何随着湖泊面积而变化.以及预测不同大小的湖泊面积分布。探讨了湖岸形态和大型水生植物生物量间的关系,并讨论环境和人为因素对湖泊岸线的影响.以及湖泊岸线变化对湖泊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春南湖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1 引  言城市湖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 ,大多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严重降低了湖泊价值 .作为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底栖动物是某些经济鱼类的饵料生物 ,而且其群落结构与水体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质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底栖动物的生长、繁殖和种类分布 .国外多年前就已经使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尤其是摇蚊科 (Chironomidae)幼虫和寡毛类的分布格局来作为湖泊营养状态和污染程度的指标[1,3 ,5] .近年来 ,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2 ,4 ,6,7] .研究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可为湖泊…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湖泊是区域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而且也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计算平台,以Landsat 5/7/8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1986—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泊数量以及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并从气候要素变化、人类活动干扰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新疆湖泊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86—2019年间,气温升高使得冰川积雪融水增加,新疆湖泊整体上呈现出扩张趋势。然而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以及地形海拔等因素,这种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全球变暖背景下,由于受到丰富稳定的雪冰融水的补给,受人为干扰较小的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湖泊呈现显著扩张。相反由于环天山地区强烈的人类活动以及冰川加速退缩影响,该区域湖泊面积持续高位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