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尼罗罗非鱼(Tilapia)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形亚目(Percoidei)、丽鱼科(Cichildae)的热带性鱼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优良养殖鱼类,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由于繁殖快、成熟早,养殖过程中极易造成繁殖过剩,密度过大,个体过小等不利情况;另外,尼罗罗非鱼的雌雄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生长差异,从而影响产量的提高。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理想的措施是单性养殖全雄鱼,这样既可以防止过度繁殖,又可利用雄鱼的生长优势。但是由于缺乏性别或性染色体特异的分子遗传标记,遗传性别的准确鉴定问题也一直是罗非鱼类性别控…  相似文献   

2.
用雄性激素诱导罗非鱼雌鱼雄性化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常称非洲鲫鱼。是一种较好的养殖品种。其缺点是养成期繁殖率过高,致使养殖种群密度过大,个体小,尤其是雌鱼口腔含卵孵化时间较长,生长比雄鱼慢很多,故迫切要求获得罗非鱼单性(雄性)养殖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均用人工挑选雄鱼单养或与肉食性的红眼鳟、乌鳢等混养的方  相似文献   

3.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全雌种苗生产开发技术王新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鱼类染色体组操作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在鱼类养殖研究最具发展前景和最活跃的方面之一。可以培育适宜养殖的单性鱼苗或多倍体鱼苗。使其生长快,缩短养殖周期。在遗传育种方面,可大大缩短培育优良品种的时间。目前已对许多鱼种作过研究,特别是对大麻哈鱼科和罗非鱼已取得多项实用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中草药鱼腥草与罗非鱼共生池塘养殖系统, 研究了该系统中鱼腥草作为浮床植物对吉富罗非鱼非特异免疫力影响和对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 在持续3 个月的养殖实验过程中, 实验塘COD、NH4+-N、NO2 – -N、TP 和PO43-–-P 等主要水质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塘(P<0.05); pH、DO 则呈不规律波动, 实验塘与对照塘无显著差异。实验塘罗非鱼血清溶菌酶(LSZ)、一氧化氮(NO)、碱性磷酸酶(AKP)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均高于对照塘(P<0.05), 丙二醛(MDA)活力则低于对照塘(P<0.05)。此外, 实验塘和对照塘罗非鱼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25%和88.15%;实验塘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分别达到326.63%和161.19%, 远远高于对照塘的264.4%和143.68%。结果表明: 鱼腥草浮床对罗非鱼池塘养殖水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可较好促进水体的自净功能。同时, 鱼腥草浮床可明显提高罗非鱼非特异免疫能力, 从而提高其成活率及产量。  相似文献   

5.
动物性别控制历来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就以我们研究的对象说,有的鱼类是雌鱼生长快于雄鱼(如鲤、鲫、草鱼等),也有的鱼类是雄鱼生长快于雌鱼(如莫桑比克罗非鱼等)。因此,如何通过人工控制的途径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应用于生产,已成为水产科研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对经济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清除观赏鱼养殖中混入的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减少其对养殖品种生长和繁殖的干扰,增加养殖效益,本研究利用大型观赏鱼池塘,通过两次投放0.16 mg·L~(-1)的"灭非灵",对罗非鱼特异性杀灭药物"灭非灵"的杀灭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浓度的"灭非灵"能有效清除池塘中的罗非鱼个体,清除率达到99%以上;且能将该药物对其他物种的危害降到最低,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对池塘中的多个养殖种产生影响,取得了特异性杀除罗非鱼的效果。与以往在实验室内的验证相比,本次实验为"灭非灵"的首次大型池塘实验,证明了"灭非灵"可以用于观赏鱼养殖中尼罗罗非鱼的特异性杀灭和控制,为以后观赏鱼行业中罗非鱼的清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外来鱼类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检测了4口养殖前期投放或不投放芽孢杆菌制剂的罗非鱼池塘水体及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变化情况,研究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前期罗非鱼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制剂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及6大类碳源的利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但促进了水体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的利用。研究结果证实,在养殖前期投放芽孢杆菌制剂有利于改善罗非鱼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上。  相似文献   

8.
【背景】罗非鱼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有多个品系,其养殖范围已遍布85个国家和地区。1956年我国从越南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经过养殖及推广,2006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到100万t。但是,该外来物种在给我国带来良好经济价值的同时,对土著种类及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方法】对近几年珠江水系渔获物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观察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形态,统计尼罗罗非鱼苗对其他鱼苗的最大捕食量及捕食规格,以分析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珠江水系的入侵现状。【结果】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快,卵黄营养非常丰富,比珠江水系土著种类更有竞争性;罗非鱼苗呈现很强的攻击性与捕食性;尼罗罗非鱼已经扩散到珠江水系各主要河流,并在部分江段形成优势种群。【结论与意义】尼罗罗非鱼种群快速扩张,对土著种已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将其列为珠江水系高危入侵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罗非鱼养殖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发酵饲料对罗非鱼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商品罗非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喂食浓度为10%、15%、20%的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三组罗非鱼生长情况、成活率、饲料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不同发酵饲料饲养的罗非鱼在成活情况上存在明显差异,饲料系数越高,罗非鱼的生产情况越好,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结论:添加适量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促进罗非鱼生长。  相似文献   

10.
吉丽罗非鱼是由耐盐性较强的萨罗罗非鱼做父本与生长速度较快的尼罗罗非鱼做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自交产生,2009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养殖新品种。为了分析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亲本遗传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这3种罗非鱼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6对微卫星引物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180~350bp,共发现21个等位基因,鱼类群体间、微卫星座位间及等位基因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2)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指数(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等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都是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吉丽罗非鱼PIC值达到了0.657,属于高度多态性。(3)吉丽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的遗传距离要比与尼罗罗非鱼的近,萨罗罗非鱼对吉丽罗非鱼的遗传影响要大于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11.
采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广东省化州光辉养殖场有限公司新选育的吉富罗非鱼第21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0对引物在48尾吉富罗非鱼中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5.700;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值为3.726;观测杂合度(Ho)在0.750~1之间,平均值为0.896;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390~0.797之间,平均值为0.640。表明该吉富罗非鱼选育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作为选育和养殖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12.
用磁场(0.07T)和磁场处理水(0.05T—0.7T)养殖奥利亚罗非鱼(Tilapia Aurea’s)观察其生长效应,并在人工缓慢降温、人工急剧降温和自然降温中观察对罗非鱼耐寒力的影响.实验表明,磁场和磁场处理水可促进罗非鱼生长,增强耐寒力,文中还分析了磁处理条件和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用磁场(0.07T)和磁场处理水(0.05T—0.7T)养殖奥利亚罗非鱼(Tilapia Aurea’s)观察其生长效应,并在人工缓慢降温、人工急剧降温和自然降温中观察对罗非鱼耐寒力的影响.实验表明,磁场和磁场处理水可促进罗非鱼生长,增强耐寒力,文中还分析了磁处理条件和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作为世界范围广泛养殖的经济鱼类,其营养价值特别高,是当前淡水养殖业的重要鱼类养殖品种之一.原核表达是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把外源基因与特定表达载体结合,然后转入表达菌株,使基因在体外得以表达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可将特定基因翻译成蛋白质,为特定基因的蛋白水平研究提供基础材料.目前,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扩大,对罗非鱼的研究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罗非鱼养殖技术的提高,水产养殖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及高营养配方饲料的使用,水体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易导致罗非鱼疾病的产生,尤以罗非鱼肝胆综合症严重威胁我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能过现场观察及解剖等形式判断病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是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罗非鱼病害给罗非鱼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免疫防治技术在水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优势,探讨鱼体免疫系统特性和免疫应答机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就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罗非鱼病害的免疫防治技术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对虾-鲻鱼(SM)、对虾-罗非鱼(ST)混养池塘内营养盐含量、颗粒物质、浮游生物以及对虾生长性能等指标变化, 研究了鲻鱼(Mugil cephalus)、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对虾养殖池塘内(1000 m2)的生态效益。实验时间为100 d。结果显示, 实验期间SM 和ST 组池塘水体中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活性磷(SRP)、颗粒物质(TPM)等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 在实验中后期, SM 组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态氮(NH4+-N、NO3 -N)低于ST 组, 然而TN 含量却高于ST 组, 且在实验后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同时, SM 组池塘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含量高于ST组, 表明SM 池塘水体中较高的TN 含量是源于悬浮颗粒物质。2 个混养池塘内浮游生物和叶绿素a 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72-16.83 μg·L–1 和4.35-15.32 μg·L–1, 无显著差异。实验表明, 鲻鱼的扰动可以促进底部有机质向上层水体迁移,有利于降低NH4+-N、NO3 -N 等物质的积累和促进养殖系统内物质循环; 对虾存塘率和鱼类取样结果表明, 鲻鱼可以与对虾直接混养, 罗非鱼通过围网隔离养殖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鲻鱼和罗非鱼对养殖系统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的滤食能力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研究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界中,鱼类雌雄个体是有差异的,有些雌鱼比雄鱼长得快,如鲤鱼、鲫鱼、草鱼等。有些鱼类恰好相反,譬如我国各地正在大量饲养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和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这些鱼苗饲养到二、三个月以后,雄鱼就比雌鱼重一倍左右。因此,如何通过人工控制性别的途径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并应用于生产,已成为水产科学上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经济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背景】广东省是我国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许多外来水生动物在广东省的河流均有分布,但有关其具体分布和数量缺乏系统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的方式对广东省鉴江、韩江、潭江、西江、北江、东江等水系的外来水生动物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调查到的外来水生动物的生态学特征和入侵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共调查到13种外来水生动物,包括巴西龟、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下口鲶、革胡子鲶、食蚊鱼、麦瑞加拉鲮、露斯塔野鲮、斑点叉尾鮰、大口黑鲈等11种脊椎动物和福寿螺、克氏原螯虾2种无脊椎动物;其中以福寿螺、巴西龟和3种罗非鱼的分布最为广泛。【结论与意义】几种外来水生生物主要通过水产养殖、观赏渔业和生物防治引种入侵;典型的"R"策略者、对环境具有较强耐受力的生物、杂食性鱼类更容易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20.
福寿鱼原是台湾省养殖的罗非鱼杂交种。1977年我们从香港引进,经过几年试养,现已在广东普遍推广,成为群众喜爱养殖的新品种。 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日本召开水产增殖会议上正式把罗非鱼推荐给世界各国作为养殖对象。我国也先后引进过几种罗非鱼。最早是五十年代从泰国和越南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我们叫它“非洲鲫鱼”或“越南鱼”,台湾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