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开发新型、安全及高效的微生物菌肥,以堆肥2个月后的中药渣为试材,筛选解磷拮抗细菌。用有机磷细菌培养基初步筛选5株解磷细菌;采用溶磷圈法和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初筛菌株的解磷作用,解磷作用最优的菌株是YP5;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菌株YP5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促生拮抗因子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P5能分泌铁载体和大量胞外蛋白酶;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菌株YP5对诺氟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带毒培养基法测定结果表明菌株 YP5发酵液和无菌滤液均对冬瓜根腐病等9种植物病原菌有良好的拮抗作用,抑菌率最高达80%以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菌株YP5在28℃、KB培养基中抗菌代谢物申嗪霉素的产量最高,为17.73 mg/L。  相似文献   

2.
Fiske的钼蓝法测磷适用的范围是4~40微克(相当于0.13~1.3μmoles)。对于要求在nmoles水平上的测定,例如离子在膜中主动运输过程的能力学研究,Fiske的方法就难以胜任了。碱性染料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在酸性条件下能与磷钼酸盐形成有颜色的络合物,它的溶液在660mμ处有明显的吸收特性,颜色的变化与nmoles水平的无机盐成线性关系。待测溶液中存在的蛋白质对测定没有干扰,经过10~15分  相似文献   

3.
酸性蛋白酶的测定方法 福林—酚试剂显色反应法的原理是:福林试剂(磷钨酸和磷钼酸的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可被酚类化合物还原,因而呈蓝色反应(钨蓝和钼蓝的混合物)。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带酚基的氨基酸,利用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底物),生成含酚基的氨基酸,与福林试剂作用,因而也呈蓝色反应。显色程度与底物在酶作用下产生的水解产物数量成正比,因此可推算出  相似文献   

4.
麦田土壤解无机磷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解磷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性解磷细菌培养基从麦田土壤中分离、纯化解无机磷细菌,并用钼蓝比色法定量研究磷细菌的解磷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平板分离,发现麦田土壤中有15个菌株有解无机磷的作用,根据菌株直径和其解磷圈的大小,确定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9个;经过进一步分离纯化,选出单一无杂菌的菌株7个。解磷菌株经摇瓶培养后,比色测定培养液中磷的含量,通过比较发现其中5个菌株的解磷效果要显著优于其它两个菌株(P=0.05)。  相似文献   

5.
基于形成碱性染料-杂多酸原理测定磷含量已有报道。本文将该法用于血清无机磷测定,并用脲作为蛋白质稳定剂,在硫酸介质中,磷与钼酸根形成磷钼杂多酸,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磷钼杂多酸与碱性染料结晶紫缔合成离子对,其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与显色剂本身的最大吸收波长有明显的转移,可直接测定血清无机磷含量。结果与公认的磷钼酸法一致。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供给磷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盐藻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积累。以培养基中30mg/L的磷浓度对盐藻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与β-胡萝卜素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大。培养液中磷浓度提高会使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受到抑制。在培养液中的磷浓度为0mg/L时,单个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球孢白僵菌Mars菌株发酵牛乳能使牛乳呈紫红色。但在查氏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牛乳固态培养基中没有紫红色物质产生。培养温度和pH对Mars菌株在牛乳培养基中产生的紫红色物质有明显的影响。28℃、pH在6.0~7.0的范围内Mars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紫红色物质;对牛乳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后,用不同萃取剂对沉淀进行萃取,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结果表明:沉淀萃取液在330nm左右有吸收峰且丙酮为最佳萃取刹;上清液在500nm左右有吸收峰。  相似文献   

8.
张海花  李司  童富淡 《生物工程学报》2011,27(11):1549-1554
聚合高分子电解质含有大量阳离子或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带相反电荷的蛋白质,生成聚合高分子电解质-蛋白质复合物,电解质-蛋白质复合物通过桥连作用或疏水作用形成沉淀颗粒;聚合高分子电解质的选择性沉淀作用受电解质的分子量、添加剂量、溶液离子强度和pH的影响。用高分子电解质从大规模的低浓度溶液中选择性地沉淀目的蛋白质,为生物工程的下游处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菌株Acrophialophora sp.Z45是一株产漆酶的端梗霉属真菌,本文依据不同培养基中菌株Z45对愈创木酚的氧化圈大小探究了影响该菌株产漆酶的因素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产漆酶培养基,进而比较了菌株Z45在土豆葡萄糖培养基和优化后的产漆酶培养基中的漆酶活力差异,最后基于漆酶与染料脱色的相关性评价了菌株Z45对8种合成染料的脱色能力。结果表明,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Z45优化后的产漆酶培养基为:基础产酶培养基中以蔗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C/N比为45∶1、pH为5.0;在优化后的产漆酶培养基中菌株Z45的漆酶活性显著提高;菌株Z45对溴酚蓝、中性红、亚甲基蓝、甲基蓝和结晶紫等5种染料均有一定的脱色能力,其中对三苯甲烷染料甲基蓝的脱色能力最强,菌株Z45的粗酶液能使甲基蓝快速脱色。在较低甲基蓝浓度的固体培养基上,甲基蓝完全脱色的时间不受染料浓度的影响;而较高甲基蓝浓度下,甲基蓝完全脱色的时间随染料浓度升高逐渐延长。  相似文献   

10.
不动杆菌JL-1菌株的解磷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戴玲  王陶  严斌  倪琳  李同祥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5):1377-1387
【背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indicus) JL-1菌株可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但其解磷机理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动杆菌JL-1菌株的解磷机理。【方法】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菌株在不同难溶性磷源中的解磷效果,确定最佳磷源;通过粒径测定法、超声破碎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方法,检测不动杆菌JL-1菌株在解磷过程中对磷酸钙的溶解作用、对磷的固化作用及产有机酸和磷酸酶酶活情况。【结果】不动杆菌JL-1菌株在磷酸钙液体培养基中解磷效果最佳,解磷量在48 h达到最高值118.04μg/mL。在解磷过程中,JL-1菌株对磷酸钙具有溶解作用,菌株自身固化了部分磷;可溶性磷的释放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酸、丙酸、乙酸、乳酸等多种有机酸与磷酸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机酸中丙酸含量最高可达118.11 mg/mL;酸性磷酸酶酶活最高为22901.32μmol/(L·h),碱性磷酸酶酶活最高为23826.02μmol/(L·h)。【结论】不动杆菌JL-1菌株在解磷过程中对磷酸钙颗粒显示出一定的溶解作用,通过分泌有机酸和磷酸酶使可溶性磷释放,同时菌体固化了一部分磷,本研究为不动杆菌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合于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8004,Xcc8004)分泌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以便更好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Xcc 8004的分泌蛋白质。我们就MME和XCM2两种培养基对分泌蛋白质的诱导能力、蛋白质提取方法以及样品上样量等方面对2-DE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XCM2培养基对Xcc 8004分泌蛋白质的诱导能力比MME强。用TCA/丙酮法沉淀蛋白质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分辨率高。分别采用400μg、300μg、250μg和150μg四个不同的上样量进行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在上样量为250~300μg时(IPG p H 3-10,24 cm),电泳图谱分辨率最好。综上可知,XCM2培养基比较适合用于Xcc 8004分泌蛋白质的诱导,TCA/丙酮法提取分泌蛋白质为较优方法,250~300μg是较为合适的上样量。  相似文献   

12.
以组织培养方式建立了寄主中国柽柳的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用溶有200 mg·L-1亚甲基蓝指示剂的MS培养基研究指示剂与寄主试管苗根分泌物反应的显示,亚甲基蓝在有寄主根生成的培养基中褪色,而在未生根的培养基中仍为蓝色,说明管花肉苁蓉的种子萌发刺激物质为还原性的氢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13.
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在液体培养基中于50℃静止培养14d,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Toyopearl离子交换层析、Butyl-Toyopearl疏水层析、SephacrylS-300分子筛层析和FPLC MonoQ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淀粉酶。纯酶与淀粉反应不同时间后,用碘色反应法和DNS法测定淀粉和还原糖量,结果显示淀粉量在开始时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磷酸盐限量对产甘油假丝酵母甘油合成与胞内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酵母细胞从适磷或富磷培养基转接入低磷培养基时, 发酵过程中胞内积累的磷逐渐减少; 而当菌体从低磷培养基转接入适磷或富磷培养基时, 发酵过程中胞内聚磷酸盐的积累量迅速增加。当细胞在第14小时和第38小时从适磷培养基转接入低磷培养基时甘油得率分别高达60.9%和61.4%, 而甘油产率则分别为2.03 g/(L·h)和2.23 g/(L·h)。这些现象说明限制发酵培养基中的磷浓度是产甘油假丝酵母高产甘油的必要条件, 并为其反复分批发酵法生产甘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基中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及沉淀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减缓氧化亚铁硫杆菌在9K培养基中培养时产生的沉淀,通过改变9K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研究了培养基成分的改变对细菌生长特性的影响及沉淀产生情况,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沉淀进行了物相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NH4)2HPO43.00g,KCl 0.10g,MgSO4.7H2O 0.50g,FeSO4.7H2O 44.3g,蒸馏水1 000ml,pH 2.0。在该培养基中,氧化亚铁硫杆菌不仅能保持其较高的氧化活性(其Fe2 氧化速率最高为0.3376 g/L.h-1),而且生长过程中沉淀出现的时间最迟,产生的沉淀量最少,且沉淀为非晶型物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筛选出一株能溶解矿物磷、钾、硅,防治作物病害,具有固氮活性的细菌。【方法】从大豆(Glycine max)田中采集大豆根周土壤,用钾长石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加富培养,从加富培养物中分离具有溶解硅酸盐矿物能力的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到的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大豆根腐病菌尖孢镰刀霉(Fusarium oxysporum)抑制作用强的菌株,再通过摇瓶培养法测定该菌株溶解矿物钾、硅、磷的能力,用改良阿须贝(Ashby)无氮液体培养基培养待测菌株,测定菌株的固氮功能。依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菌株。【结果】从健康大豆根周分离筛选出一株编号为NK3-4的细菌,该细菌在平皿上对尖孢镰刀霉的抑菌带宽度达到8.0 mm;培养24 h后,含有钾长石的液体培养基中速效钾浓度比培养基中不含钾长石的处理浓度高15.0 mg/L,可溶性硅浓度比不接种对照高51.3 mg/L;在磷酸三钙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 d后,培养基中可溶性磷浓度是不接种对照的4.8倍;在改良阿须贝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培养基中可溶性氮浓度是不接种对照的4.6倍,每升培养基中菌体氮含量达到12.7 mg。经鉴定,该菌株为土地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的新菌株。【结论】NK3-4是一株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土地类芽胞杆菌新菌株,可应用于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的研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用白内障诱发剂三硝基甲苯、平阳霉素、亚硒酸钠和半乳糖分别加入大鼠晶状体培养基中,共同培养24h,同时在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中药合剂CB,以观察其药效,用维生素C作对照。结果表明中药合剂CB能够保护非蛋白质巯基免致氧化,抑制蛋白质巯基交联,降低晶状体不溶性蛋白质中二硫键含量,故中药合剂CB有可能作为抗白内障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自生固氮菌活化土壤无机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亮  杨宇虹  李倩  吴叶宽  黄建国 《生态学报》2013,33(7):2157-2164
以土壤为磷源,通过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5株自生固氮菌(Azotobacter sp.)对土壤无机磷的活化利用.结果表明,自生固氮菌能释放大量的氢离子,使液体培养基的pH大幅度降低,氢离子的浓度至少提高58倍以上.自生固氮菌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与数量因菌株不同而异,这些有机酸包括甲酸、乙酸、草酸、丁二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等,其中均能分泌草酸和苹果酸.在接种自生固氮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全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的液体培养基,土壤无机磷总量则显著降低.由于土壤是培养基磷的唯一来源,故自生固氮菌促进了土壤无机磷的溶解释放.相关分析表明,培养基的pH值与土壤无机磷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9**,n=6),与液体培养基中的无机磷和全磷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 =-0.850*;r=-0.918**,n=6),说明自生固氮菌分泌的氢离子可能是溶解土壤无机磷的原因之一.接种自生固氮菌显著降低土壤钙磷,土壤中的铁磷、铝磷和闭蓄态磷的降幅因菌株不同而异,其原因可能与有机酸分泌的数量和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淀粉氧化过程中产生无机废料和有毒气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咪唑磷钼钒酸盐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对玉米淀粉进行氧化研究。咪唑磷钼钒酸盐以磷钼钒多阴离子[PMo_10V_2O_40]~5-与1-十八烷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被制备。淀粉氧化实验均在25 mL烧瓶中,油浴条件下进行,实验中分别考察淀粉与水的固液比、氧化剂和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淀粉氧化程度的影响。氧化程度以产物中羧基含量确定,结果显示最优的氧化条件是:2.5 g淀粉,6 mL水,2.5 mL过氧化氢(30%),4 mg催化剂,60℃,反应8 h。羧基含量为:0.217 5 mol CO_2H/100 g产品。咪唑磷钼钒酸盐不仅可以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速率从每小时0.095 mol/L增加到0.154 mol/L,而且实验结束后易于回收,可重复使用。基于以上研究认为,以咪唑磷钼钒酸盐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淀粉氧化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伊红美蓝(EMB)琼脂是分离鉴别大肠杆菌和肠道致病菌的常用培养基。EMB琼脂的配方中伊红(E)、美蓝(M)和乳糖的用量不同,使大肠菌落的颜色及金属光泽有很大差异,较难使用统一的选择标准。为了改善和稳定其鉴别性能,本文作了伊红、美蓝的配比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