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进口国,且进口大豆数量逐年递增.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威胁全球主要大豆产地的重要病害,每年全球范围内造成超过数十亿美元经济损失,防控形势严峻.抗性品种的种植是防控大豆孢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单一抗性品种的过度使用及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不断演化,导致...  相似文献   

2.
大豆孢囊线虫是大豆产区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控也一直是线虫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大豆孢囊线虫侵染不仅会造成大豆地下部分损伤,也使得地上部分受损从而影响其产量,因此需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机制进行分析以达到防控的目的.大豆孢囊线虫成功寄生宿主植物需对其细胞壁进行降解融合,形成为其生长发育提供唯一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防治线虫的真菌资源,测定了实验室分离保存的5株生防真菌粉红粘帚霉JGZ、淡紫紫孢菌Y2和BL2、哈茨木霉菌L4和球孢白僵菌BJ对甜菜孢囊线虫、大豆孢囊线虫和禾谷孢囊线虫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表明,淡紫紫孢菌Y2和哈茨木霉菌L4的孢囊寄生率为100%,随着作用时间增长,孢囊壁消解破裂。5株真菌发酵液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线虫的校正死亡率降低。哈茨木霉菌L4的5倍发酵稀释液对甜菜孢囊线虫、大豆孢囊线虫和禾谷孢囊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75%、95.95%和96.35%;淡紫紫孢菌Y2的5倍发酵稀释液对甜菜孢囊线虫、大豆孢囊线虫和禾谷孢囊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37%、95.74%和97.77%,两者差异不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L4和淡紫紫孢菌Y2发酵液作用大豆孢囊线虫30 d,孢囊减退率分别为43.67%和41.87%,根长和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哈茨木霉菌L4处理地上鲜重和地下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合孢囊寄生率、发酵液杀线活性、孢囊减退率和促生作用综合评价,哈茨木霉菌L4生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大豆抗SCN3种质资源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孢囊线虫(SCN)是危害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发生范围广、危害比较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培育抗病品种首先需要筛选和鉴定抗源,得到优良抗源材料至关重要.为此,针对目前我国大豆抗SCN3种质资源存在的弱点问题进行创新研究.采用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的抗源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对后代(F6)进行盆栽抗性筛选和田间丰产性能鉴定,从中鉴定出抗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创新种质资源,为今后抗线虫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对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性病害。山西省兴县“灰布支黑豆”是对目前我国鉴定的所有流行小种表现出免疫或高抗的重要抗源。利用目前国际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和小种划分标准,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确定了14号是北京马连洼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实验站土壤中大豆孢囊线虫群体的主导小种。用敏感的栽培品种“冀豆7号”作母本,与灰布支黑豆杂交,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后代群体进行大豆孢囊线虫14号小种的抗性鉴定。F1的2个单株都表现出抗性。随机取2个单株的F2代群体,分别测定每个群体的116和78个单株。每个群体都表现出43抗:21感的分离比例,支持兴县灰布支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14号小种的抗性是由3对基因控制、一对隐性基因对两对显性基因的上位和两对显性基因互补作用的遗传假设。随机取F3代的30个株系,每个株系随机测定10~15个单株。19抗:38分离:7感的株系间分离比确认上述的遗传假设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王衍桐  陈受宜 《遗传学报》2000,27(2):146-150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是危害大豆生产的性病害。山西省兴县“灰布支黑豆”是对目前我国鉴定的所有流行小种表现出免疫或高抗的重要抗源。利用目前国际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和小种划分标准,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确定了14号是北京马连洼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实验站土壤中大豆孢囊线虫群体的主导小种。用敏感的栽培品种“冀豆7号”作母本,与灰布支黑豆杂交,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现具有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种质,本研究采用田间病圃法和人工接种法,对28份人工合成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进行了抗性鉴定。人工合成小麦对这些病害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反应。C2和C20对鉴定的4种病害都具有抗性,C5、C10和C25对这些病害都表现感病。8份材料对Heterodera avenae和H. filipjevi两种病原线虫都表现抗性反应型,也有的材料只抗一种线虫。供试材料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中19份材料表现抗性反应型。9份材料对接种的条锈菌小种CY30、CY31、CY32和CY33均表现抗性反应型,5份材料对叶锈菌小种THT和PHT都具抗性。  相似文献   

8.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地位和经济价值。研究以南四湖自然保护区1975—2015年8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 借助SPSS、ArcGIS等软件, 分析南四湖自然保护区近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1975—2015年水体始终是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土地利用类型。40年间未利用地面积减少88.90% (8807.68 hm2), 而水田、草地、旱地、建成区、林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增加4626.45 hm2、405.06 hm2、1660.67 hm2、401.54 hm2、76.76 hm2和1621.60 hm2。40年间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0.03% (1.13×106 US$), 其中支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1.14×107 US$, 文化服务功能价值减少5.61×106 US$, 供给服务功能价值减少2.15×106 US$, 仅调节服务功能价值增加2.02×107 US$。表现在空间上则是自然保护区西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较东侧更为明显。导致1975—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的改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水体面积呈现显著正相关, 与未利用地呈现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大豆胞囊线虫(SCN,soybean cyst nematode)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培育抗SCN大豆品种是防治SCN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利用来自抗SCN主效位点rhg1和Rhg4的2个KASP标记,对487份大豆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含有抗性位点且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通过室内接种大豆胞囊线虫2号、4号、5号生理小种和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显微观察和测定不同时期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初步研究了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防治潜力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侵染初期大量分生孢子吸附或寄生于虫体体壁,并且在分生孢子寄生的部位出现明显的缢缩.侵染后期寄生于虫体的分生孢子萌发产生大量菌丝,并形成致密的菌网将虫体缠绕或穿透虫体体壁,甚至有的虫体完全被分解.不同浓度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致死和寄生作用,且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致死和寄生作用随着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浓度为1.5×107 cfu·mL-1的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后72 h,2龄幼虫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3%和90.4%,14 d后对2龄幼虫的寄生率为88.7%.表明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致死作用较强,该菌具有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甜菜孢囊线虫是世界性的重要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甜菜是新疆重要的优势经济作物,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对新疆开展甜菜孢囊线虫适生性分析及风险评估,旨在为我区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的科学预警及防控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BIOCLIM模型对甜菜孢囊线虫在新疆的具体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采用多指标赋值运算,对其入侵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甜菜孢囊线虫在新疆荒漠绿洲区的适生区域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市、塔城、博乐市、伊犁州、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库尔勒市、阿克苏乌什县和拜城县和哈密市的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甜菜孢囊线虫的危险性综合评估风险值R为2.397,属于高度危险等级。[结论] 新疆主要甜菜种植区为甜菜孢囊线虫的高度适生区,需要高度重视,其预测结果为建立甜菜孢囊线虫长效预警与防控机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郑晓  朱教君  闫妍 《生态学杂志》2013,32(5):1355-1363
农田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算农田防护林(林带)的数量与空间分布对了解该林种防护效应的发挥程度及促进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尺度遥感影像获取林带长度,结合实地调查的林带宽度,估算三北地区(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依据地貌特征,将三北地区划分为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和蒙新4区)农田防护林面积.东北和华北区的林带长度通过建立Landsat TM和SPOT5解译得到的林带长度的关系获得;黄土高原和蒙新区则通过建立有林带农田面积(基于Landsat TM获得)和林带长度(基于CBERS-02B获得)关系获得.结果表明:至2008年,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包括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不包括新造林、未成林和部分残次林;下同)总长度为106.40×107 m,其中,东北区23.82×107 m,华北区6.07×107 m,黄土高原区25.58×107 rn,蒙新区50.93×107 m;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农田防护林面积约为130.31×104 hm2(114.98×104 ~ 145.64×104 hm2),其中,东北区42.88×104 hm2(37.52×104 ~48.24×104 hm2),华北区10.79×104 hm2(9.56×104 ~ 12.29×104 hm2),黄土高原区25.58×104 hm2(22.70×104 ~ 28.45×104 hm2),蒙新区50.93×104 hm2(45.20×104 ~ 56.66× 104 hm2);估算的平均精度为89.54%,其中,东北和华北区79.27%,蒙新和黄土高原区99.80%.  相似文献   

13.
植物线虫对农作物、花卉、苗木等的为害,近年来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各种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工作正在广泛深入的展开。孢囊线虫(Heteroder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其雌虫和孢囊的阴门锥形态、会阴区构造及其相关联的内部构造,是孢囊线虫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其阴门锥的制片是研究孢囊线虫的必要手段。 阴门锥材料小,在制片过程中易丢失。阴门锥及其内部相关联的结构复杂、细微,在作内外部清理时易损伤,尤其因阴门锥特有的锥体形状,在封片时易倒斜,且常易在封闭的顶端形  相似文献   

14.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害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种植抗性大豆品种是防治SCN最经济、有效且对环境友好的措施.大豆对SCN的抗性受多基因位点控制.近年来,大豆的SCN抗性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几乎同时鉴定出了大豆的2个主要SCN抗性位点基因rhg1和Rhg4,并揭示了2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抗病机制.rhg1采取的是一种由一段约31 kb长的基因组序列上的3个基因共同控制的多拷贝抗病机制,而Rhg4采取的是一种由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控制、可能由一碳代谢参与的抗病新机制.本文就近年来(2003年7月以来)在大豆的抗SCN位点的鉴定及新抗性种质资源挖掘、rhg1和Rhg4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以及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与对SCN抗性的大豆资源品种的高通量筛选等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是世界大豆主要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异茎点霉属(Paraphoma)中的唯一种Paraphoma radicina在国外报道可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上。我国以前未发现此属真菌。1994年从辽宁省辽中县冷子堡乡一块大豆田里通过淘洗过筛法分离到了一个胞囊线虫群体,在其中的有病胞囊上分离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该菌是我国首次报道的新记录属种,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ZW-2菌株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Heterodera glycines)明显的杀线虫活性,为了确定该菌株的最优发酵条件以及代谢产物,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以及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ZW-2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最佳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17.
根际效应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毛之夏  徐济责  常亮  吴东辉 《生态学报》2016,36(16):5256-5262
根际作为重要的环境界面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场所,关于根际效应的研究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的新兴热点领域,然而有关大豆根际效应对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在三江平原选择连续耕作15a的大豆田,对大豆根际区与非根际区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区土壤线虫总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om)显著高于非根际区,根际区的物种数(S)、物种丰富度指数(SR)显著低于非根际区。说明大豆根际效应增加土壤线虫的丰度,但降低了线虫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大豆根际区植物寄生线虫(PP)、食真菌线虫(FF)和食细菌线虫(BF)数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区,而PP类群的比例在根际区却显著低于非根际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食微线虫(FF和BF)类群在大豆根际区的比例增加更显著。食真菌与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值(F/B)指示大豆根际区细菌生物量相对高于真菌生物量。研究结果丰富了农田土壤线虫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并为我国东北大豆田线虫病害的防治及定制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近年来,种苗等植物通过邮寄包裹进入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有害生物随之入侵的风险与日俱增。深圳口岸曾多次从入境包裹中截获孢囊线虫、根结线虫等。【方法】2015年10月12日,深圳口岸在对日本邮寄来的仙人掌进行检疫时,从其根部发现了一种孢囊线虫。对该线虫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和28S r DNA序列扩增并测序的方法,对截获的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到了一种孢囊线虫,其形态特征与仙人掌孢囊线虫基本吻合,28S r DNA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DQ328702的德国群体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判定截获的线虫为仙人掌孢囊线虫。【结论与意义】入境包裹检疫需要引起口岸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物寄生线虫进行鉴定,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同全国各地一样,棉铃虫HeliocoverpaarmigeraHubner也是北方特早熟棉区棉花的重要害虫,一般年份损失在10%左右,严重年份达30%,甚至绝收。尤其是近些年来,发生更为猖獗,其不仅危害棉花,同时加害高粱、玉米、番茄、大豆、茄子、谷子等等,成为一杂食性害虫[1~5]。1992年辽宁省棉铃虫发生面积达130万hm2,其中棉花3万hm2,损失50%以上,高粱,玉米受害面积达100万hm2,损失超过20%,损失惨重,时至今日农民仍“谈虫色变”。辽宁省地处北纬38。43′~43。26′,东经118。53′~125。46′,是典型的北方特早熟棉区,有悠久的植棉历…  相似文献   

20.
1991-2010年宁夏水稻病虫害发生特征与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暴发频繁,是威胁宁夏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但对其变化趋势与实际危害损失不清楚.基于宁夏水稻统计数据、稻田覆盖类型遥感数据和水稻产量数据,分析1991年至2010年宁夏水稻病虫害发生特征与经济损失情况.结果表明:1991年到2010年期间,宁夏水稻病害、虫害年均发生面积分别为5.3万hm2和2.0万hm2,其年均防治面积分别为8.4万hm2和1.6万hm2;水稻病害的发生程度下降了23.10%,防治程度上升了77.30%.20年间宁夏水稻虫害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和防治程度均显著增加.防治水稻病害、虫害后,分别挽回稻谷为2.67万吨、0.28万吨,其挽回损失量在20年期间分别增加了55.15%、2775.0%,表明水稻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由于气候变化等诸多因子,导致1991年到2010年宁夏水稻病害、虫害年均造成的实际稻谷损失量分别为0.71万吨与0.13万吨,水稻病害实际损失量在0值附件波动、虫害呈现波动增加趋势,说明水稻病害防控效果好、虫害的防控还有提升的空间.从全区各市县分布来看,水稻病虫害主要分布在宁夏的银北地区.为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损失,应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水稻病虫害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开展区域性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防控新对策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