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凤 《蛇志》2023,(1):101-103+119
目的 观察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步态功能[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Berg平衡量表(BBS)]及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情况。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TUGT均低于干预前,BB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PDQ-39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和步态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3)
目的观察芪蛭通络胶囊对帕金森氏病肌强直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帕金森氏病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美多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成药芪蛭通络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6个月的临床疗效,研究芪蛭通络胶囊对患者肌强直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肌强直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作用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服用美多芭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美多芭治疗相比,芪蛭通络胶囊联合美多芭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强直及生活能力,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PD患者120例,根据尿素呼吸试验(UBT)检测结果,将PD患者分为HP组(n=32)和非HP组(n=88),两组均进行抗PD的常规治疗,HP组在此基础上采用HP根除治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症状,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PD患者中,HP感染32例占26.67%,经HP根除治疗后,HP检测阴性者26人,成功根除率81.2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UPDRS Ⅳ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开"期和"关"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开"期和"关"期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UPDRS Ⅳ评分、Hoehn-Yahr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HP组UPDRS Ⅲ评分和UPDRS 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开"期时间明显延长,"关"期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HP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H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PD的发生有关,HP根除治疗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脑区血流量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评分、脑区血流量、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评分、血清IL-1β、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区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恶心、头晕、失眠及呕吐发生,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多巴丝肼,其能够促进脑部血流循环,调节脑区血流量,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历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6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分两组,每组53例。治疗过程中,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的患者记为对照组(53例);给予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患者记为观察组(53例)。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总疗效、UPDRS评分、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UPDRS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UPDRS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志坚  张林艳  陈杰  许多 《蛇志》2017,(3):283-284
目的观察脑电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帕金森病伴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为量化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干预组的评分下降较为显著,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治疗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失眠症状,而且能显著缓解帕金森病肌强直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根据计算机生成数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联合tDCS,两组均治疗两周。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步速、步频、步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患者经康复运动训练联合tDCS治疗,运动和非运动障碍均可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多巴,观察组给予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环境等方面的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开关现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文琴  陈赛莲  张丽香 《蛇志》2017,(2):200-201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0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Ⅱ、Ⅲ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2)
目的观察艾灸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艾灸穴位进行治疗及护理,两组均治疗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SYM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PAC-SYM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2.68%,对照组为84.44%,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益肝肾汤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80例我院收治的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40例仅予美多巴片单药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服补益肝肾汤。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和简易精神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价和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UPD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肝肾汤联合美多巴治疗PD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美多巴片单药治疗,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药抗氧化剂依达拉奉联合中药葛根素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人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口服美多巴,同时静滴依达拉奉和葛根素,对照组仅予口服美多巴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比较UPDRS评分、不良反应,观察血清氧化酶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四项UPDRS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不良反应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氧化酶学指标检测与治疗前比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美多巴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葛根素,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并有利于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跟调控抗氧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levodopa/carbidopa combined with entacapone,LC+E)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2例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LC+E)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UPDRS-I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III运动能力评分显著下降,而UPDRS-VI 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变化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PDRS-I精神、行为、情绪和Hoehn与Yahr分级均无显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恩他卡朋可明显缓解PD症状,疗效优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追问病史,发现部分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耳鸣症状,并进行电测听+声导抗检查回报,其中有73 %患者有神经性听力下降,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组(实验组,22例)和地塞米松耳后注射组(对照组,22例),A型肉毒毒素注射组予以100U A型肉毒毒素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地塞米松注射组予以5 mg地塞米松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对比两组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THI和TE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HI和TEQ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14周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 %、81.82 %、90.91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 %、63.64 %、72.7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HAMA、HAMD评分均有多下降,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安眠药物评分以及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上述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可改善耳鸣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PD)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PD合并抑郁、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单用文拉法辛治疗),联合奥氮平组(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组(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每组2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P300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治疗4、8周时,三组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缩短,P300波幅、MMSE评分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联合奥氮平组和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300波幅、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组HAMD评分较联合奥氮平组明显下降,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300波幅、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三组均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PD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较单用文拉法辛或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治疗更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评价止颤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PD)合并睡眠障碍、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入我院2022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PD合并睡眠障碍、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止颤汤。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睡眠及抑郁状况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愈显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UPDRS-Ⅰ、UPDRS-Ⅱ、UPDRS-Ⅲ,NMSE和HAMD量表得分明显下降,PDSS得分明显上升(P<0.05),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止颤汤联合rTMS治疗PD合并睡眠障碍、抑郁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相睡眠行为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相睡眠行为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电刺激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睡眠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电刺激组有效率91.43%(32/35)较对照组70.59%(24/34)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MoCA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上升趋势,且电刺激组上升程度较较组更低,SCOPA-AUT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睡眠情况结果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上升趋势,且电刺激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低,醒觉指数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抑郁、嗜睡情况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抑郁、嗜睡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PSQI、UPDR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PSQI、UPDR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且电刺激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相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中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美金刚联合普拉克索在治疗帕金森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就治疗对患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帕金森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接受美金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CysC、Hcy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以及帕金森病评定量表III(parkinson comprehensive rating scale,UPDRS III)评分,最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CysC、Hcy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ysC、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及UPDRS III量表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MMSE得分高于对照组,UPDRS II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不良反应诸如胃肠道反应、嗜睡、体位性低血压等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降低CysC、Hcy水平,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