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喂养不耐受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早产儿出生24 h内开始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使用配方奶喂养,每次0.5~1 mL/kg,2~3 h 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0.25 g/次,1次/天;观察患儿出生后3 d、7 d、14 d血清胃泌素水平,呕吐、腹胀、胃潴留、排便情况,观察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分别在出生后2 d、10 d、20 d检测粪便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免疫指标。结果第14 d胃泌素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3.75±6.50 vs 43.75±5.78)pg/mL,呕吐、腹胀、胃潴留的发生率和排便不畅的例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55±1.34 vs 14.22±1.78),第14 d的体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 682.34±159.11 vs 1 426.10±141.58)g,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8.00±1.22 vs 9.80±0.83)d、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9.60±1.81 vs 12.00±1.93)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0 d、20 d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菌群载量与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CD3^+和CD8^+T细胞百分比间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水平(39.28±4.09 vs 37.42±3.97)%、CD4^+/CD8^+(1.61±0.48 vs 1.37±0.49)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改善其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对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3月发表的所有关于脑卒中患者应用益生菌制剂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使用RevMan 5.3和Stata 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1 5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肠道中肠球菌的数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MD=-0.74,95%CI(-1.64,0.17),P=0.110],而益生菌组患者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的数量低于对照组[SMD=-1.27,95%CI(-1.81,-0.73),P0.001];益生菌组患者肠道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SMD=1.50,95%CI(0.96,2.03),P0.001;SMD=1.66,95%CI(1.16,2.15),P0.001]。益生菌组患者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SMD=-1.76,95%CI(-2.39,-1.13),P0.001;SMD=-2.21,95%CI(-2.92,-1.51),P0.001];益生菌组患者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量高于对照组[SMD=1.76,95%CI(0.84,2.68),P0.001]。结论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制剂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体内 ,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而胃肠道的微生物占了人体微生物总量的 78 6 2 % ,不仅数量大 ,而且种类繁多。这些微生物从胎儿出生后 ,就会进入肠道内 ,构成了人体的原籍菌群。在不同的部位 ,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并不相同。而且 ,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外环境时 ,肠道内菌群的组成和数量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 ,肠菌群自身 ,以及肠菌群和机体之间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肠菌群的平衡和稳定存在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脱污染小鼠的免疫功能指标与普通小鼠相比 ,显著降低 ,就是一个例证。根据肠菌群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早产儿生后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12~24 h内),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0.125 g/次,1次/d,通过奶瓶或鼻饲给药。两组患儿均连用3周。观察两组早产儿治疗后恢复情况、肠道菌群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周后,两组早产儿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早产儿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0% vs 80.0%,χ2=4.16,P<0.05)。结论 布拉酵母菌散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显著,能加快患儿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促进肠道正常菌群定植,加快肠道菌群的建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肠道菌群检测与免疫不腹腔Mψ吞噬功能测定,溶血空斑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初步研究了中药鹿血对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肠道菌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1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研究组(n=80)。对照组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和呕吐停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肠道菌群状况,评价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2.41±0.70)d]、发热消退时间[(1.71±0.52)d]和呕吐停止时间[(2.09±0.6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 83.75%,χ^(2)=5.331,P=0.021)。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G和IgM水平[(5.83±0.59)g/L和(1.07±0.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肠道菌群正常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vs 76.25%,χ^(2)=8.012,P=0.005)。两组患儿恶心、便秘、皮疹和嗜睡等药物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8.75%,χ^(2)=0.074,P=0.786)。结论 益生菌制剂可有效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周期,提高疗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状况,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脏功能的影响,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地衣芽孢杆菌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脏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均显著上升,同时高于对照组(均P结论 益生菌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肠道菌群检测与免疫学腹腔Mφ吞噬功能测定、溶血空斑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初步探讨了中药枇杷核提取物对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核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正常菌群(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肠杆菌和类杆菌)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期益生菌联合粪菌移植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IB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联合组、粪菌移植组,每组34例,均行IBS常规治疗和粪菌移植治疗,联合组加用早期益生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测2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D-乳酸、降钙素原水平,评价肠道功能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使用全球IBS评分及IBS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酵母样真菌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后肠道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粪菌移植组,其酵母样真菌水平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D-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后血清D-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1.31±0.30)mmol/L、(4.25±0.71)μg/L,均低于粪菌移植组的(2.11±0.49)mmol/L、(6.38±1.2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腹部疼痛缓解率、排便次数减少率、粪便性状改善率分别为82.4%、91.2%、70.6%,均高于粪菌移植组的58.8%、67.7%、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全球IBS评分、IBS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后全球IBS评分、IBS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粪菌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粪菌移植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口服益生菌能够进一步改善IBS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和肠道功能,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从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比较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早产儿与对照组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确诊的FI早产儿为FI组。选择与FI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相匹配的非FI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集出现FI的早产儿和同时段健康早产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eal-time PCR表达谱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显示FI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构成、胎龄、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和喂养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FI组早产儿肠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明显高于对照组,粪肠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参与早产儿FI的发生,该研究结果从微生物学角度为临床儿科医师认识早产儿FI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喂养不耐受是指无法实现肠内营养的目标摄入量的同时出现了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症状,如大量胃潴留、腹胀、腹泻及呕吐等。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对消化道营养吸收、内脏感知及运动、黏膜免疫以及量代谢调节等起关键作用。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关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新研究发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肠道菌群具有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增加而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减少的特点,本文就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南京地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病原体特点,并观察益生菌辅助治疗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影响NEC早产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87例NEC早产儿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体特点,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EC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革兰阴性菌是NEC早产儿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5株,27.78%)和大肠埃希菌(21株,23.33%)。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多粘菌素和阿米卡星敏感。益生菌干预后的NEC早产儿血清IL-1β、IL-10、TNF-α水平及TLR4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患儿(均P0.05)。发病前3 d内输血、新生儿窒息、益生菌干预、非营养性吮吸、腹膜炎、败血症、加奶速度、PDA均是影响NEC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其中发病前3 d内输血、新生儿窒息、加奶速度、PDA是影响NEC早产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NEC早产儿的主要致病菌,益生菌干预可有效降低NEC早产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于NEC早产儿的治疗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同时需关注影响NEC早产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早产儿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产科分娩的174例早产儿(胎龄≤34周)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于纠正胎龄40周时行颅脑MRI和早产儿肠道菌群检测,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无脑损伤组(136例)和脑损伤组(38例)。分析无脑损伤早产儿和脑损伤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菌群物种丰富度(Chao1指数)及菌群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秩相关性法分析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与脑损伤程度相关性。结果 脑损伤组早产儿的脑组织TMS评分(13.42分±1.03分)低于无脑损伤组(17.91分±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4,P=0.000 1)。脑损伤组早产儿的双歧杆菌属丰度比(23.63%±1.24%)、乳杆菌属丰度比(16.58%±0.94%)、乳球菌属丰度比(15.73%±0.89%)和拟杆菌属丰度比(8.78%±0.64%)均低于无脑损伤组早产儿(28.43%±1.34%,22.43%±1.27%,17.81%±1.10%,9.81%±0.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63、16.871、20.764、26.917,均P<0.000 1),脑损伤组早产儿的链球菌属丰度比(13.92%±0.84%)、沙门菌属丰度比(5.74%±0.51%)、瓦氏菌属丰度比(4.86%±0.29%)、梭菌属丰度比(6.74%±0.54%)和葡萄球菌属丰度比(8.52%±0.60%)均高于无脑损伤组早产儿(5.81%±0.37%,4.28%±0.32%,3.94%±0.22%,2.18%±0.19%,1.98%±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61、22.914、19.084、24.807、27.043,均P<0.000 1)。脑损伤组早产儿的肠道菌群Chao1指数(281.55±17.71)和Shannon指数(2.74±0.32)均低于无脑损伤组早产儿(397.43±21.58,3.98±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812、17.949,均P<0.000 1)。脑组织TMS评分与双歧杆菌属丰度比(r=-0.843)、乳杆菌属丰度比(r=-0.782)、乳球菌属丰度比(r=-0.815)、拟杆菌属丰度比(r=-0.708)、肠道菌群Chao1指数(r=-0.742)和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r=-0.743)呈负相关,与链球菌属丰度比(r=0.871)、沙门菌属丰度比(r=0.903)、瓦氏菌属丰度比(r=0.791)、梭菌属丰度比(r=0.782)和葡萄球菌属丰度比(r=0.793)呈正相关。结论 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仍然较高,与早产儿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菌群物种丰富度和菌群群落多样性均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出生后早期口服益生菌对早产儿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益生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入住武汉同济医院新生儿科的40例早产儿(胎龄28~34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起给予鼠李糖乳杆菌溶液(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4×10~9 CFU/mL, 0.25 mL/d),对照组患儿给予等量的LGG空白溶液(玉米油)口服,疗程30 d。抽取两组患儿生后第1天和第42天时2 mL血液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及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百分比、CD3~+ T细胞百分比、CD4~+ T细胞百分比、CD8~+ T细胞百分比、CD4~+T/CD8~+T比值)水平,并记录患儿胃潴留、腹胀、呕吐、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及患儿生长情况。结果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16例患儿完成了研究。出生后第1天,两组患儿血液IgG、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后第42天,观察组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4~+T/CD8~+T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胃潴留(18.8%vs 50.0%)、腹胀(6.25%vs 18.8%)、呕吐(12.5%vs 18.8%)、喂养不耐受(25.0%vs 56.3%)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0例vs 2例)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患儿出院体质量及出生后第42天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口服益生菌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并且在增强早产儿胃肠动力、降低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ICU病房早产儿在住院早期肠道内添加益生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系前瞻性单中心初步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NICU住院,胎龄28 ~ 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1例和对照组148例.治疗组予以肠道益生菌口服,对照组不使用益生菌.观察两组患儿第一次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晚期败血症发生率、NEC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在最终完成研究时,共有22例被排除,纳入研究的287例患儿中,治疗组149例,对照组13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观察指标相比较,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晚期败血症发生率、NEC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分别为(7.3±4.7)vs(11.6 ±5.7)d、(9.8 ±4.7)vs( 16.9±6.8)d、6.7% vs 15.2%、3.4% vs 10.9%、(25.0±7.5)vs(30.8 ±7.0)d和4.0% vs 6.5%.除死亡率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肠道内补充益生菌,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建立,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是一类定植于动物肠道,可辅助动物消化功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并可影响肠道免疫系统,有益于动物健康的重要调节性菌群。该类菌群与动物肠上皮细胞间互作的分子机制包括菌体表面分子如磷脂壁酸(phosphatidicacid,LTA)、表面层蛋白(Slayerprotein)等与宿主的粘附相关蛋白分子结合,通过占位效应抑制有害菌群在肠道内的定植;益生菌还可刺激肠道细胞分泌B防御素2、细菌素和有机酸等可抑制甚至杀灭有害菌群;在益生菌作用下,肠道上皮细胞可增强粘液糖蛋白、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等分子的表达,加厚并加固肠道黏膜屏障;益生菌相关抗原可通过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TLRs等)分子结合,激活递呈细胞,启动各免疫细胞的交互作用,调节肠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生菌与药食同源材料补充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4种抗结核药联用所致小鼠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每组10只, 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给予4种抗结核药建立肝损伤模型,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药食同源材料组方。持续灌胃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5只小鼠处死取材。剩余小鼠停止抗结核药灌胃, 仅继续给予组方灌胃1周。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白蛋白(Alb)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5只小鼠脾脏免疫细胞亚群比例。提取结肠内容物DNA, 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各组肠道菌群构成。 结果益生菌联合药食同源材料可显著减轻抗结核药联用导致的小鼠ALT、AST、TC及TBiL水平的增加, 同时缓解抗结核药联用导致的小鼠脾脏CD3+ T、CD4+ T细胞的减少。与模型组相比, 治疗组小鼠肠道乳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相对丰度略有增加, 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第21天治疗组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加。 结论益生菌联合药食同源材料对抗结核药联用所致的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紊乱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且随干预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是一个数量庞大且种类复杂的微生物群落, 是人类的“第二基因组”, 同时又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 参与调控宿主生理及病理过程。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 肠道菌群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 其与各个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生命早期(包括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是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肠道菌群定植及演替的主要阶段, 具备动态变化的特征, 且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剖宫产、母乳喂养减少和抗生素使用。这些因素可能会扰乱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分布, 进而影响人类宿主近期或远期健康状况。本文就早产儿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