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分布、肠粘膜屏障功能、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82.1%(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7.9%,显著高于观察组5.4%(P结论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肠道有益菌水平,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金双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金双歧活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菌群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口服金双歧活菌制剂(每粒含活菌0.5亿),4片/次,2次/d,连服1个月;对照组29例,口服安慰剂胶囊,疗程同治疗组.评价标准系采用积分法。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治疗后肠道中双歧杆菌、类杆菌和肠杆菌数量明显上升。结论 金双歧活菌制剂能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对IBS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表达IL-10基因的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转基因双歧杆菌治疗UC的相关机制。方法 25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结肠炎组(UC-blank组)、双歧杆菌治疗组(UC-bacteria组)、空质粒双歧杆菌治疗组(UC-pBBAD/X-bacteria组)和表达IL-10基因双歧杆菌治疗组(UC-BL-hIL-10-bacteria组),每组5只。采用5% DSS诱导建立UC小鼠模型,利用前期研究已成功筛选出的可稳定表达hIL-10蛋白的BL-hIL-10菌株对小鼠进行治疗。采用HE染色评估小鼠结肠炎症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Claudin1、2、4、5、7和8的表达水平;计算小鼠DAI。结果 (1)BL-hIL-10菌株可以降低UC小鼠DAI,减轻UC小鼠结肠组织炎症程度。(2)BL-hIL-10菌株能下调UC小鼠结肠组织Claudin2表达水平,同时能够上调Claudin1、4、5、7和8的表达水平。(3)UC-BL-hIL-10-bacteria组UC小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UC-bacteria组和UC-pBBAD/X-bacteria组。结论 BL-hIL-10菌株能改善UC小鼠结肠黏膜的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上调Claudin1、4、5、7和8的表达水平,同时降低Claudin-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金双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42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金双歧(长双歧杆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的治疗效果。方法:顺序随机取本院门诊按“罗马标准I”的诊断标准确诊为IBS患者142例入组,接受金双歧治疗,所有病人均排除器质性疾病。IBS患者口服双歧2.,0g,2次/d为一疗程。观察期间记录前及治疗后每一天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频率,排便异常和大便性状的病状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的总体征候和单项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总体征候显效率分别达24.6%-40.8%,总有效率分别达65.4%-85.2%,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长双歧杆菌制剂治疗IBS疗效确切,病人依从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主要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分析金双歧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门诊患者,年龄在18~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金双歧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用金双歧治疗,两组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相同,疗程4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汉密尔登焦虑(HAMA)和汉密尔登抑郁(HAMD)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IBS症状、肠外症状、生活质量、汉密尔登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BS症状、肠外症状、生活质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较单用金双歧组更显著.汉密尔登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两药联合治疗后显著改善,但单用金双歧无明显改善.结论 金双歧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苓固肠颗粒组、益生菌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分别予参苓固肠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参苓固肠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疗程4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单项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参苓固肠颗粒组、益生菌组、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0%、95%,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参苓固肠颗粒组和益生菌组(P0.05);三组证候总积分分别为(8.20±4.77)、(9.00±4.34)、(5.05±4.66),联合用药组症状改善较单药组明显(P0.05);三组对腹泻、腹痛、肠鸣等大多数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其中联合用药组在改善腹胀和食欲不振方面疗效优于参苓固肠颗粒组和益生菌组(P0.05)。结论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参苓固肠颗粒和金双歧单药,特别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以腹胀不适和食欲不振方面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8.
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B组24例单用曲美布汀治疗,C组19例单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疗程4周后,观察各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5.0%和68.4%,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中A组和B组出现不良反应,C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但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达到了满意的疗效,两药联合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用曲美布汀或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治疗中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例)和对照组(n=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调整、消化道解痉药和止泻药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3次/d,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外其余处理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分别失访2例和4例,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较对照组的75.68%更佳(χ2=3.95,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IBS-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较快并能持久缓解其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与其升高血清VIP水平,降低血清SP水平,纠正血清脑肠肽水平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皮质醇(CO)浓度变化及它们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来源于门诊和住院IB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IL-10、IL-12和CO浓度.结果:腹泻型IBS病人血清IL-10和C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P<0.05),便秘型IBS病人血清内IL-10和CO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P<0.05).腹泻型和便秘型IBS病人血清内IL-10和CO水平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型IBS组血清IL-12含量比正常组低(P<0.05),便秘型IBS组血清内IL-12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腹泻型和便秘型组之间血清内IL-12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和应激可能参与IBS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其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62例IBS-C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1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受试者肠道菌群的构成,分析菌群多样性,比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干预前后IBS-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点及便秘症状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肠道菌群Ace指数(P=0.001)、Chao指数(P<0.001)、Shannon指数(P=0.020)、Sobs指数(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门水平上,研究组患者肠道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拟杆菌门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干预后,患者肠道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均显著下降,拟杆菌门丰度显著提高。在属水平上,研究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干预后,患者肠道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丰度均显著上升。干预后IBS-C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P<0.001)、GIQLI评分(P<0.001)、WC评分(P<0.001)、PAC-QOL评分(P=0.005)均较干预前差异显著,排便次数也显著增加(P<0.001)。

结论

IBS-C患者肠道菌群显著紊乱,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同时能够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便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模型结肠黏膜肥大细胞上CRF-R1及结肠黏膜PAR-2、Claudin1~4等的表达变化,探讨IBS中应激通过肥大细胞引起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并观察婴儿双歧杆菌的治疗作用。方法 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婴儿双歧杆菌组。以束缚应激法建立IBS小鼠模型。婴儿双歧杆菌组给予婴儿双歧杆菌灌胃,而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测腹肌收缩反射(AWR)后处死小鼠。ELISA检测外周血中类胰蛋白酶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肠黏膜CRF、PAR-2、Claudin1、Claudin2、Claudin3、Claudin4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标分析结肠黏膜CRF-R1在肥大细胞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结肠CRF-R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类胰蛋白酶表达量增加;结肠黏膜中CRF、PAR-2、Claudin2表达量、CRF-R1+肥大细胞数目及CRF-R1 mRNA表达量增加,结肠黏膜Claudin1、Claudin3、Claudin4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双歧杆菌干预后,该组小鼠外周血中类胰蛋白酶表达量降低;结肠黏膜中CRF、PAR-2、Claudin2表达量、CRF-R1+肥大细胞数目及CRF-R1 mRNA表达量降低,结肠黏膜Claudin1、Claudin3、Claudin4表达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小鼠模型中,婴儿双歧杆菌可以减轻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上CRF-R1的表达而抑制肥大细胞的激活及其免疫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结肠黏膜PAR-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长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治疗25例IBS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组25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IBS特征性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各种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贝飞达的短期疗法有望成为IBS治疗中的一个颇有前途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评价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爽舒宝治疗组32例,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35例,联合治疗组33例。3组患者疗程均为60 d,记录3组患者腹痛、腹泻、排便异常等症状的变化。结果 在近期疗效方面,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7.87%)高于爽舒宝治疗组(75.00%),而这两组的有效率均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51.43%)。在远期疗效方面,爽舒宝治疗组患者有效率(100.00%)和联合治疗组(100.00%)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两组的有效率均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74.29%)。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大便次数、腹痛、大便性状等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均低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P<0.05)。结论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粪菌移植(FMT)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招募我院32例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分为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15), 两组患者均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 治疗组进一步通过鼻肠管行FMT。分别于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并严格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患者FMT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IBS-SSS评分和粪便分型逐渐降低(均P < 0.05), 而对照组患者这3个时间点IBS-SSS评分和粪便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FMT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评分和粪便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 两组患者IBS-S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组患者FMT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IBS-QOL和HAD评分逐渐降低(均P < 0.05), 而对照组患者这3个时间点的IBS-QOL和H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FMT治疗前, 两组患者IBS-QOL和H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IBS-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H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IBS-QOL和HA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88.2% vs 53.3%)。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未发现传染性疾病。

结论

FMT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质量。最近的研究发现IBS的发病机制是复杂多样的,尽管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证据显示IBS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本文就有关肠道菌群的功能、IBS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肠道菌群失衡导致IBS发病的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IBS的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能够在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中穿梭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并用此载体在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中表达人白介素-10基因(hIL-10)的蛋白产物;为hIL-10基因重组双歧杆菌治疗炎症性肠病做前期准备。方法以质粒pDG7为模板扩增pMB1片段,构建表达质粒pET28B1。用PCR法扩增hIL-10基因,将此目的基因以及pET28B1经酶切后用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ET28B1-hIL10。pET28B1-IL10转染大肠埃希菌BL21和长双歧杆菌。最后用Western blot检测hIL-10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和长双歧杆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ET28B1-hIL10阳性克隆扩增后提取质粒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为hIL-10,序列正确且无突变。hIL-10基因在大肠埃希菌、长双歧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为IL-10蛋白,显示该hIL-10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阳性克隆中经诱导可高量表达,在长双歧杆菌体中有少量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质粒pET28B1,该质粒能够在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中穿梭表达目的基因hIL-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