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受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促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β细胞凋亡、抑制胃排空等作用,近年来成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研究中的热点。GLP-1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我们从4个方面对GLP-1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GLP-1的二级结构、GLP-1单个残基改变及残基间的相互作用、GLP-1不同残基片段对GLP-1结合并激活受体的影响和GLP-1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Exendin-4是从希拉毒蜥唾液中分离的一种多肽激素,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有53%的同源性.Exendin-4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仅在希拉毒蜥的唾液腺中表达.Exendin-4首先翻洋成N端多余45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然后在激素原转化酶催化下分解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Exendin-4.Exendin-4的N端是一段不规则卷曲,第7~28氨基酸残基形成α螺旋,C端是不规则亲水片段.Exendin-4的受体是G蛋白,N端是激活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区域,中间部位和C端是受体结合域.Exendin-4与GLP-1类似,可提高胰岛素基因的转录水平,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从而控制血糖浓度,但GLP-1的半衰期2分钟,Exendin-4半衰期却长达9.57小时,因而在治疗Ⅱ型糖尿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治疗糖尿病的短肽药物GLP-1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治疗糖尿病的短肽药物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以pUC18GLP-1 为模板进行PCR,将获得的GLP-1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vector上,然后将SmaI和NotI双酶切获得的基因小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PIC9上,完成表达载体pPIC9GLP-1的构建,SacI线性化重组质粒,通过醋酸锂转化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成功构建了能够分泌抗二肽酶Ⅳ降解的长效促胰岛素激素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结果表明毕赤酵母6号菌株的GLP-1分泌表达产量最高可达 100.00 mg/L.实现了GLP-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糖尿病新型短肽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3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T2DM)。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00 mg/kg)、低剂量复合益生菌组(1×10~8 CFU/d乳酸菌+1×10~6 CFU/d酵母菌)和高剂量复合益生菌组(1×10~(10) CFU/d乳酸菌+1×10~8 CFU/d酵母菌),以同周龄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LP-1和肽YY(PYY)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GLP-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菌群、G蛋白偶联受体(GPR43、GPR41)水平;气相色谱(GC)检测肠道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复合益生菌能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提高肠道SCFAs含量,上调GPR43和GPR41 mRNA表达,促进胃肠激素GLP-1、PYY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可显著促进T2D大鼠GLP-1的分泌,调节糖代谢,推测与调节肠道菌群-SCFA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瘤胃是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发育状态直接影响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初生犊牛和羔羊,瘤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能够充分消化和吸收固体饲料。因此,在幼龄时期,通过营养调控手段促进反刍动物的瘤胃发育对维持动物健康及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丁酸是瘤胃微生物降解植物性饲料的主要产物,也是瘤胃上皮及宿主的重要能量来源。丁酸调控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上皮发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主要介绍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上皮形态及功能的发育以及丁酸调控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上皮发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胰腺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码的一种激素,主要由肠道L细胞产生并分泌进入血液。GLP-1能激活胰腺、肾脏、肺、胃、心脏和脑等组织中存在的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过GLP-1受体(GLP-1R)的激活,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3',5'-环腺苷酸,随后通过cAMP依赖性第二信使途径激活蛋白激酶A和鸟苷酸交换因子。大量围绕胰岛素产生细胞——β细胞开展的研究证明,GLP-1短期作用能够加强葡萄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作用,持续的GLP-1R激活也能增加胰岛素的合成,促进β细胞的增殖和新生,抑制β细胞凋亡。GLP-1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发了大量针对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我们对胰腺中GLP-1R激活所产生作用的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Exenatide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的一种激动剂,可模拟人体自身激素GLP-1的功能,具有促进胰腺p-细胞增殖、改善其功能,以及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延缓胃排空等作用,因而有着传统治疗糖尿病药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简要介绍了Exenatide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现状,并对Exenatide长效降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张伟  高聆  赵家军 《生命的化学》2007,27(2):117-119
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向之一是胰岛细胞的替代疗法,但供体来源不足成为阻碍其临床应用的难题。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体内的一种促胰岛素激素,对胰岛β细胞的增殖、分化均起重要作用。目前,利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构建多种细胞成胰岛样细胞,以作为移植胰岛细胞替代物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结构改变得到的GLP-1类似物,能迅速、高效、持久地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收缩压、保护心血管、降低血脂、减轻体重、延迟胃排空、增加饱腹感等作用,成为近年来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GLP-1及其类似物的结构、功能、不良反应、蛋白质结构研究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基因dhaT,将它连接到pMD18一T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MD—dhaT,对此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对其DNA序列分析表明,dhaT基因全长为1 158bp。将dhaT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SE-380中,构建成重组子pSE—dhaT,并在大肠杆菌JMl09中进行诱导表达。研究表明,以1,3-丙二醇为底物时,基因工程菌在37℃下,以1.0mmol/L IPTG诱导14h,酶活力达到16.28U/mL,比原始菌株提高5、6倍。  相似文献   

11.
酪酸梭菌作为一种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从其发现、研究、开发到今天的广泛应用已经有140年的历史。相关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道黏膜、增强宿主免疫力、抗肿瘤、调控基因表达和抑制炎症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酪酸梭菌作为一种微生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水产等多种行业,尤其在预防与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相关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癌及肝性脑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方面已有深入研究,一直是微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就酪酸梭菌与胃肠道及肝脏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酪酸梭菌属于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具有抑制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抑制艰难梭菌生长繁殖,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加强肠道黏膜膜营养代谢、保护受损的黏膜屏障,激活免疫细胞、改善并恢复肠道正常免疫力,防治肿瘤的生长的作用.所以酪酸梭菌制剂对腹泻、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癌新生儿黄疸等疾病都有很强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212例,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106例,对照组106例,2组均在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预防组喂服酪酸梭菌活菌散500 mg/次,3次/d,用至黄疸消退,观察黄疸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出生后48 h内胎便转黄率预防组为56.6%,对照组为26.4%;生后7 d内皮肤巩膜黄染达高峰预防组为58.5%,对照组为43.3%;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预防组为7.5%,对照组为22.6%;出生后7 d内血清胆红素达高峰率预防组为62.3%,对照组为47.1%。以上各指标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产1,3-丙二醇菌株丁酸梭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油由丁酸梭菌转化成1,3-丙二醇的研究是厌氧条件下进行。为了获得1,3-丙二醇的高产突变株,以丁酸梭菌为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经过硫酸二乙酯(DES)化学诱变得到2株高产正突变株C.but2031和C.but2046,再经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得到突变株C.but3037。经过初筛、复筛和传代实验,表明其是稳定的突变株。C.but3037的1,3-丙二醇产量由出发菌株的2.2g/L提高到15.7g/L,提高了6.13倍,  相似文献   

15.
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治疗母乳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7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2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并观察2组患儿日均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61±26.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2±25.41)μmol/L(P〈0.01);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4.25±2.68)d,显著短于对照组(6.42±2.74)d(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酪酸菌对动物肠道致病菌体外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酪酸菌对三种畜禽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拮抗作用。将酪酸菌分别和猪大肠杆菌、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三种畜禽肠道致病菌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接种于CL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培养过程中三种致病菌的活菌数急剧下降,30h后的菌落数都逐渐降为零。说明酪酸菌在体外实验中对上述三种畜禽肠道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酪酸菌对猪大肠杆菌、鸡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佳接种比例分别为:10:1~100:1、10:1~100:1和5:1~1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促进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消退的疗效。方法将87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酿酸梭菌活菌散,500mg/次,3次/d,两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黄疽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不仅可加速胆红素降低水平,缩短黄疽持续时间,而且能显著缓解茵扼黄颗粒引起的腹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减少停喂母乳对乳母及乳儿的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商品名:阿泰宁)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酪酸梭菌组和甲硝唑组,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肠镜下变化,治疗结束后评价药物的疗效。结果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和酪酸梭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39/40)和95%(19/20),且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或副作用。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和酪酸梭菌组总有效率都高于单用甲硝唑组(P<0.01),酪酸梭菌联合甲硝唑组和酪酸梭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是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生态药品,其疗效优于单用甲硝唑。  相似文献   

19.
丁酸梭杆菌发酵甘油制备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丁酸梭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从甘油发酵制备1,3—丙二醇。该发酵需厌氧培养,发酵培养基为:甘油6%,葡萄糖1%,玉米浆2%,(NH4)2SO40.2%。发酵温度为34℃,pH为6.5~7。在最佳条件下,发酵50h可产1,3—丙二醇40.7g/L,甘油摩尔转化率达68%。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羊源丁酸梭菌的报道。本课题选用羊源丁酸梭菌HDRy YB1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为该菌株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法和响应面法分析并优化显著影响HDRy YB1菌株发酵液中芽胞数的培养基成分。【结果】发酵培养基中的面粉浓度、鱼粉浓度和米粉浓度显著影响发酵液中的芽胞数,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质量体积比)为:面粉3.72%、鱼粉0.90%、米粉3.96%、酵母粉0.60%、Na Cl 0.19%、Mg SO4·7H2O 0.19%、KH2PO4 0.01%、Na HCO3 0.01%、Ca CO3 0.48%;培养参数为:37°C,初始p H为7.2-7.4,瓶装量100/250,接种量3%。在此条件下,HDRy YB1菌株发酵完全(18 h)的芽胞数为1.478×108 CFU/m L,是优化前的2.7倍。【结论】HDRy YB1菌株发酵培养基得到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可用于后期的扩大发酵试验,验证其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