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从临床分离的念珠菌中进一步鉴定都柏林念珠菌,并评价3种表型鉴别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的方法.方法 对17株临床分离并初步鉴定的白念珠菌和1株ATCC白念珠菌标准株,采用PHR1同源序列PCR法检测,鉴定出其中的都柏林念珠菌;分别采用45℃生长试验、YEPD(1%酵母浸膏,2%蛋白胨,2%葡萄糖)液基39℃芽管生成试验、Staib琼脂(鸟食琼脂)厚壁孢子形成试验对两种菌的表型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17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中有3株鉴定为都柏林念珠菌;45℃时,两种菌在改良沙堡弱琼脂上均无明显生长,YEPD液基中仅有1株白念珠菌生长良好;YEPD液基39℃培养2种菌均无芽管生成;Staib琼脂培养72h,3株都柏林念珠菌中有2株可形成厚壁孢子,而白念珠菌则无,与PHR1同源序列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PHR1同源序列检测是鉴别都柏林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的可靠方法,Staib琼脂厚壁孢子形成试验有助于鉴别两菌,45℃生长试验和YEPD液基39℃芽管生成试验则不能有效鉴别两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一种新制备的单克隆抗体MAb03.2Cl-C2鉴别生物学形态相近的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方法 用小鼠体内诱导法制备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单克隆抗体MAb03.2Cl-C2。用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L—DMEM、H—DMEM、完全1640液、小牛血清诱导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芽管及菌丝形成,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都柏林念珠菌芽管或菌丝表面有无可与该单抗相结合的成分。收集临床口腔念珠菌病标本涂片,直接做IIF试验。结果 用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37℃,6h可同时最高效率地诱导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芽管或菌丝形成。单抗MAb03.2Cl-C2仅与白念珠菌芽管或菌丝特异性地结合,与都柏林念珠菌的孢子和菌丝不能结合。结论 单抗MAh03.2Cl-C2可用于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实验室的速鉴别。  相似文献   

3.
根据表型特征鉴别都柏林假丝酵母(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假丝酵母(白念珠菌)的方法一般不完全可靠,最可信的选择是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但因其要求条件较高,不适于推广使用。原本用于鉴定新生隐球菌的Staib琼脂和向日葵琼脂培养基在区分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鉴定都柏林念珠菌基因型的方法。方法临床念珠菌分离自临床生殖器念珠菌病患者,45℃温度试验时几乎不生长,且其他表型实验结果也符合都柏林念珠菌特征。对41例临床念珠菌和1例白念珠菌标准株、1例都柏林念珠菌标准株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的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yF10Ⅵ酶切后观察PAGE图谱。结果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后,39例临床株鉴定为白念珠菌。2例临床菌株带型特殊,测序后行BLAST比对分析,1例鉴定为白念珠菌,另1例尚不能肯定为都柏林念珠菌,还需要进一步以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论PCR-RFLP方法酶切后两种念珠菌带型区分明显,可以鉴别大部分临床菌株。基因测序是该方法有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细胞壁作为真菌中特殊和必须的细胞结构,相对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膜更加坚硬,难以用简单的方法使其充分破碎。因此,达到理想的破壁效果是白念珠菌研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在提取白念珠菌RNA、DNA和蛋白质等细胞组分的过程中,为获得足量和稳定的实验样品。该文对多种白念珠菌破壁方法作一综述,以便为白念珠菌相关研究提供适用、高效的破壁方案。  相似文献   

6.
白念珠菌粘附上皮细胞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白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侵袭性酶、以及表面甘露糖、蛋白质等对上皮细胞粘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阻断白念珠菌粘附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赵亚婧  张宏 《菌物学报》2020,39(11):2076-2087
白念珠菌是人类正常菌群,也是致死性真菌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白念珠菌致病的决定性机制仍未明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菌体的毒力因子、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两方面。能量代谢是白念珠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致病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白念珠菌能量代谢特征,探索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或可为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奠定基础。白念珠菌是人类正常菌群,也是致死性真菌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白念珠菌致病的决定性机制仍未明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菌体的毒力因子、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两方面。能量代谢是白念珠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致病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白念珠菌能量代谢特征,探索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或可为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念珠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V-ATPase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质子泵转运复合物,可以维持液泡和细胞质pH稳态.近年来,V-ATPase作为一个抗白念珠菌感染的潜在靶点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就V-ATPase抑制剂、相关的其他靶点及抑制剂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念珠菌是人类生态菌群正常成员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随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该菌入侵和定植于人类宿主的研究也取得很大成就。对白念珠菌的许多毒力因子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认识。本文就近年白念珠菌的毒力研究综述如下。1 粘附...  相似文献   

10.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多在体表及黏膜宿主共栖生存,可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的广泛感染。白念珠菌是单细胞假菌丝酵母菌,形态上具有双相性,即菌丝相和孢子相。其中菌丝相更易黏附和入侵宿主组织,是该菌在体内的主要致病形式。白念珠菌的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如黏附、芽管、水解酶、生物膜、群体感应等有关。该文综述了白念珠菌致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白念珠菌生物对多种传统抗真菌药物高度耐药,日益增多的白念珠菌生物膜相关感染引起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失败加重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这已经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旨在阐明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临床重要性,并从多方面阐述白念珠菌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防治现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白念珠菌的研究及临床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酵母转变为菌丝来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是白念珠菌的特性之一,而菌丝体是其侵入宿主细胞引起机体全身性感染所必需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白念珠菌这种重要的形态转换受到多种菌丝相关基因的调控。本文主要综述促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的转录活化因子Cph1p和cAMP蛋白激酶A(cAMP/PKA)调节途径中的转录活化因子Efg1p对菌丝形态转换的影响,以及两者与调节白念珠菌毒力的转录活化因子TEA/ATTS家族中的Tec1p对于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Secreted aspartyl proteinases,SAPs)中SAP5的协同调节作用,以对可能存在于不同的菌丝转录活化因子之间对菌丝形态转换调控的协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白念珠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致病真菌,每年导致全球约40万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出现致命的系统性感染。天然免疫细胞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真菌,其中很重要的一种途径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产生活性氧(ROS)从而杀伤白念珠菌。该文通过总结关于白念珠菌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认识白念珠菌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白念珠菌黏附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念珠菌具有很强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其黏附特性是致病力的重要原因,与白念珠菌黏附相关的基因称为黏附基因。对黏附基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解读白念珠菌的致病机制,而且也为研制新的抗真菌药物和真菌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液免疫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抗白念珠菌IgY及其免疫血清对多种动物模型感染白念珠菌的保护作用。制备烧伤继发感染白念珠菌大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多种动物感染模型 ,分别应用抗白念珠菌IgY、鼠免疫血清和生理盐水对照 ,观察比较各自的作用。抗白念珠菌IgY对烧伤继发感染白念珠菌大鼠及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鼠免疫血清则对阻止远程靶器官的白念珠菌扩散有较好的作用。体液免疫成份抗白念珠菌IgY及其免疫血清对烧伤继发感染白念珠菌大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白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病例日渐增多,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成为热点。在原有抗真菌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诱导凋亡抗真菌成为目前探寻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的一个新趋向。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药物诱导白念珠菌凋亡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朱元杰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3):190-192,176
白念珠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其是否造成血源性播散感染的中心环节,两者的黏附仅仅是作用的初级阶段、黏附的程度对两者作用的性质一感染控制和感染播散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而在黏附后的相互作用研究中提示白念珠菌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并造成其损伤继而进入其他组织,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感染也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内吞也密切相关。本文对两者黏附后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吞噬,白念珠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白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念珠菌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很少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白念珠菌容易形成生物膜(biofilm)。生物膜是细菌或真菌附着于活体组织或非活体组织表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于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其已日益成为一些重要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白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虽然目前有多种抗真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其耐药现象愈来愈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来有关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有了较新的进展.该文就新发现的白念珠菌的耐药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抗白念珠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念珠菌,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引起各种浅表及深部真菌病,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文章就近年来有关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及其活性成分、单味及复方中草药制剂抗白念珠菌作用、中西药协同抗白念珠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