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甲酸信号通路的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受维甲酸信号调控的基因表达多样性的分子机制,描述了维甲酸受体的特征、维甲酸反应元件的多态性、转录中介因子包括辅活化因子和辅抑制因子在维甲酸受体介导的转录调控中的作用,主要的维甲酸应答基因及维甲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维生素A的活性代谢产物,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13-顺式维甲酸(13-cis-retinoic acid,13-cRA)和9-顺式维甲酸(9-cis-retinoic acid,9-cRA)等是其同分异构体。维甲酸通过与其受体包括维甲酸受体和维甲酸X受体结合调控靶基因表达,在胚胎发育和细胞的生长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开创了分子靶向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治疗的先河,目前研究发现,维甲酸及其受体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或凋亡等密切相关。就维甲酸及其受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维甲酸类药物对多种癌症有效,其作用包括诱导凋亡、抑制生长、促进分化等,这主要通过调节维甲酸受体包括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和维甲酸X受体(rexinoid X receptor,RXR)的表达实现。目前发现,一些患者癌细胞的RAR、RXR或RAR/RXR表达缺乏,可能导致癌细胞对维甲酸产生耐药性。鞘脂代谢异常和维甲酸类受体表达缺失密切相关,在癌细胞对维甲酸产生耐药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鞘脂代谢异常与维甲酸受体表达异常及维甲酸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性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摄入过多维甲酸可致各种发育缺陷,其中神经管畸形最为常见. 因此有必要探明维甲酸致各种发育缺陷的发生机制,以便为各种生长缺陷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用 RT-PCR 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探测了过量维甲酸对昆明小鼠胚胎神经管中维甲酸受体α/β及β-catenin 和 caspase-3 基因表达的调整. 结果显示,在神经管闭合期过量维甲酸显著降低了维甲酸受体α/β及β-catenin 和 caspase-3 的基因表达,神经管闭合后,维甲酸受体β、β-catenin 及 caspase-3 的基因表达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回升过程. 提示,过量维甲酸改变了昆明小鼠胚胎神经管中维甲酸受体α/β及β-catenin 和 caspase-3 基因的正常时间表达模式,这种异常的基因表达模式可能参与了维甲酸致昆明小鼠胚胎畸形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维甲酸受体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甲酸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受体,是核受体。属甾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家族。它与基因的表达及调控有密切关系。维甲酸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可能是通过维甲酸受体。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A的活性代谢物维甲酸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其具体调节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该文拟对睾丸内维甲酸的运输、代谢、信号系统以及维甲酸调控精子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A的活性代谢物维甲酸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其具体调节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该文拟对睾丸内维甲酸的运输、代谢、信号系统以及维甲酸调控精子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8.
维甲酸(retinoic acid,学名:视黄酸)在皮肤局部给药时,常刺激皮肤基底层角质细胞的异常增殖。证据表明,位于皮肤表皮基底层上层角质细胞中的维甲酸受体二聚体对维甲酸引起的基底层细胞增殖是必需的。可能的机制是,位于表皮基底层上层的维甲酸受体首先诱导位于同一细胞层中的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表达上调,该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途径激活位于基底层的受体(erbB1和erbB2),刺激基底层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维甲酸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体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但作用机制的不明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维甲酸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和STAT3)的真核表达载体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电泳迁移率实验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明, 维甲酸诱导可以激活转录因子STAT1促使其进入细胞核,并且增强STAT1蛋白与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从而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本文结合后续的STAT1功能分析,试图建立起一种“维甲酸-转录因子-靶基因”的研究模式,有助于维甲酸作用机制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为临床上使用维甲酸作为抗肿瘤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心脏发育与维甲酸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发育与维甲酸信号转导通路王红月宋来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病理研究室,北京100037)关键词维甲酸受体心脏发育近年来,因维甲酸(retinoicacid,RA)心脏致畸作用的发现及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取得巨大成功,为治疗肿瘤开辟了新思路,但诱导分化治疗实体瘤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二甲基亚砜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对实体瘤细胞的作用研究却不多。本文将二甲基亚砜试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株,同时设维甲酸作参照,从形态和细胞周期改变、角蛋白表达及成瘤性等多方面证实二甲基亚砜和维甲酸一样可诱导食管癌细胞分化,并且发现二甲基亚砜的作用优于维甲酸,强烈提示二甲基亚砜对实体瘤治疗的可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维甲酸胚胎病理学的研究很多,维甲酸受体在器官发生、发育及神经管闭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维甲酸影响这些过程的机制还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小鼠怀孕8天时,给予母体连续3次维甲酸灌胃,将导致胎儿脊柱裂,发生率为96.77%。本研究应用微阵列技术,在维甲酸诱导的脊柱裂小鼠胎儿的脊髓组织中发现了134个差异表达在1.5倍以上的基因。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母亲暴露于维甲酸导致的胎儿脊柱裂,与促凋亡和抗凋亡、细胞增殖、迁徙、细胞骨架成分以及细胞或局部粘附等基因功能簇相关,提示这些细胞成分和生物学的功能缺陷促使脊柱发育异常。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脊柱裂的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模式,有助于理解神经管缺陷的病因和病理学。  相似文献   

13.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能进行自我更新并通过精子发生将亲代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一类细胞。多项研究表明,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可诱导SSCs分化,启动减数分裂。目前,关于维甲酸诱导SSCs体外分化的分子机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此过程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尚未探索。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催化DNA甲基化,研究SSCs分化前后Dnmts的表达变化将有助于本研究从表观遗传层面理解维甲酸诱导的SSCs分化过程。因此,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两步酶消化法和免疫磁珠法从小鼠睾丸组织中分离纯化SSCs并建立细胞系。该细胞系在体外传代超过60代,并且表达Oct4、Plzf、Etv5、Dazl和Mvh等标志物。然后,本研究通过探索维甲酸诱导条件,建立了SSCs的体外分化体系。经维甲酸处理后,对SSCs自我更新起决定作用的转录因子Plzf及其共表达基因Oct4的表达下降,而分化相关基因(Stra8,c-Kit)表达上调。最后,本研究对SSCs分化前后Dnmts表达进行检测。检测显示与正常组SSCs比较,维甲酸处理组SSCs中Dnmt1、Dnmt3a表达下调。该发现初步表明Dnmt1、Dnmt3a在维甲酸诱导SSCs体外分化过程中起调控作用,为阐述维甲酸如何诱导SSCs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全反式维甲酸对人恶性脑胶质瘤U87-MG细胞体内血管拟态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87-MG细胞,并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干预,检测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情况;利用HE染色对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利用CD34-PAS双染法观察肿瘤血管拟态的形成情况。结果:U87-MG细胞在裸鼠体内成功荷瘤并出现血管拟态;全反式维甲酸显著抑制了U87-MG细胞实体瘤的生长和血管拟态的形成。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能力,其作用机制与血管拟态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索其对成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1μmol/L维甲酸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流式细胞仪分析、光镜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等研究维甲酸对MG-63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维甲酸处理7天后,MG-63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42.2%,G0/G1期比例达到61.8%,细胞形态铺展,排列趋于规则,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降低.而抑癌基因Rb、p27表达上调.结论:1μmol/L维甲酸可以有效抑制细胞的增殖活动,改变细胞恶性形态特征,下调癌基因c-myc、c-fos和上调抑癌基因Rb、p27的表达,从而对人成骨肉瘤细胞分化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维甲酸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中,发现维甲酸β受体(RARβ)起关键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RARβ生物学性质,RARβ在肿效率 的表达状况及由RARβ介导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单独及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揭示两者联合用药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单独及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原位杂交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内CDK-4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用药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均具有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当达到相同的抑制率时,联合藻蓝蛋白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剂量从而达到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两者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CDK-4的表达量从而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产生影响。两者联合用药可以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从而引发细胞凋亡。结论:通过联合藻蓝蛋白,可以显著降低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毒副作用。全反式维甲酸和藻蓝蛋白联合用药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DK-4和bcl-2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黄蓓 《激光生物学报》1997,6(3):1148-1154
脂溶性的维甲酸可通过固醇类激素作用途径启动HOX族及LIM族调节基因,进而影响脊椎动物胚胎的形态发生、再生组织的分化。本文通过不同浓度系列表明,维甲酸对早期鱼胚发育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其作用浓度与作用时间,10^-6 ̄10^-7M的浓度范围为作用敏感区。维甲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前后轴上的影响尤其显著,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无眼或无心脏。作者首次用Brdu-Anti-Bndu标记处于S期的细胞核表明,RA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过程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发病后可能伴随卒中后抑郁等精神障碍,对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威胁。目前的溶栓和取栓治疗具有极大限制性,寻求一种理想的神经保护药物对于治疗脑缺血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研究发现维甲酸不仅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保护血脑屏障、抗凋亡、促进神经再生等过程对脑缺血性疾病发挥保护作用,并且血清维甲酸水平在脑缺血及卒中后抑郁中可作为一项独立的指标发挥预测作用。该文将针对维甲酸在脑缺血及卒中后抑郁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式维甲酸诱导细胞凋亡,α1,3 FucT-Ⅶ的过量表达使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caspase-3的活性和细胞骨架F-actin的破坏均增高,抑制剂DEVD-CHO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但F-actin的破坏程度并未得到改善.通过caspase-3通路转染α1,3 FucT-Ⅶ增加了肝癌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从而为肝癌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